?

擴大內需 加快推動產業轉移

2009-08-28 04:35
中國紡織 2009年8期
關鍵詞:總產值中西部紡織

李 靖

紡織產業是我國的傳統支柱產業,不但在滿足國內需求、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我國少數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之一。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國際市場需求急劇下降,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的壓力空前加大。同時,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平穩增長,我國政府從去年年底開始,實施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的戰略舉措,為紡織產業出口轉內銷、調整產業結構與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契機。因此,在當前情況下,積極推動紡織產業向廣大中西部轉移,不但可以加快改變我國紡織產業長期過度集中在沿海地區的不合理局面,而且通過產業轉移,調整區域布局,可以推動跨區域紡織產業鏈的形成與產業整體升級。

區域結構仍未改觀

我國紡織產業約80%的企業集中布局在沿海省市、85%以上的工業總產值在東部地區實現,而原材料和勞動力主要分布在廣大中西部地區,長期以來形成了生產要素與生產能力配置較不合理的局面。近年來,隨著東南沿海地區各項生產要素成本快速上漲以及環境壓力的加大,中西部地區臨近原材料產地、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日漸突出。隨著我國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中西部尤其農村市場的逐漸開拓,內需市場將成為我國紡織產業發展的最主要驅動力。加快紡織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建立面向廣大中西部市場的營銷渠道和網絡,是紡織產業開拓內需市場,保證產業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

從紡織產業的投資情況來看,中西部地區增長速度一直高于東部地區,并呈現出加快趨勢。2008年以來,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紡織產業投資增速整體放緩,東部地區投資下滑明顯并出現負增長,2008年為-5%,2009年1~月為-1.41%,但中西部仍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2008年為24.2%,2009年1-5月為20.57%。但從固定資產投資的地區比重來看,中西部地區所占比重雖然取得了較快提升,從2005年的24.5%提高到2009年1~5月的36.91%,東部地區尤其最為集中的五省所占比重下降趨勢明顯,從2005年的65.1%下降到2009年1~5月的49.32%。整體來看,東部地區仍占60%以上。

從紡織工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來看,中西部地區也呈現出高于東部地區的勢頭。從2005年至今,中西部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加快趨勢明顯,2008年中西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增速達到24.92%,而東部地區下降到12.72%。今年1-5月,中西部地區紡織工業總產值仍保持了15.6%的增長速度,而東部地區下降至4.11%。但從紡織工業總產值的地區比重來看,尤其集中在經濟最發達的東部五省的情況依然突出。東部地區工業總產值比重從2005年的87.8%到今年1-5月的85.27%,只是略有下降,而且東部五省一直保持了全行業77%以上的比重;中西部地區紡織工業總產值比重僅由2005年的12.2%提高到2009年1-5月的14.73%,略有提升。

因此,近年來,尤其2008年以來,紡織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呈現加速趨勢,但我國紡織產業長期以來形成的過度集中于東部地區的總體格局尚未改觀。

加快推動紡織產業轉移

今年4月國家頒布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在三年調整振興中要優化紡織產業布局,將中西部紡織工業產值比重提高到20%左右。要實現紡織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目標,必須根據我國各地區發展紡織業的優勢特點,制定東中西紡織產業發展戰略、引導紡織企業向中西部轉移,逐步形成紡織產業合理的區域分工,并在產業轉移過程中達到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

提升東部地區紡織企業技術與品牌整體水平,促進一般加工能力向外轉移。紡織產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早的行業之一,在東部沿海省市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生產規模和加工能力。但從國際紡織產業鏈各環節的附加值分配情況來看,我國紡織企業在附加值較高的研發技術環節與品牌營銷渠道控制力方面欠缺嚴重,只有極少數企業在技術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方面與國際知名企業相當。東部沿海紡織業應充分利用現有產業基礎,加大技術與品牌投入力度,發揮技術、人才、營銷渠道的優勢,以國際最新技術和產品為目標,積極發展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的自主品牌產品,在國際形勢的壓力和內需市場開拓的推動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達到產品升級目的。因此,在當前國際市場低迷、加大開拓國內市場的形勢下,東部沿海地區應該通過結構調整達到優化提升的目的,將一般加工能力釋放出去,形成向中西部轉移的動力。

加快中部紡織品服裝加工基地與園區建設。金融危機爆發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低迷,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壓力空前加大。面對國際市場劇烈動蕩,企業的發展思路和應對策略隨之改變,優勢企業開始調整經營戰略,加快出口轉內銷的比例。沿海貼牌加工型企業出口轉內銷的需求必然導致加工基地向內陸地區轉移,而勞動力資源豐富、城鎮化建設快、產業基礎良好的中部地區具備承接這種轉移的條件。在東部企業向中部轉移的過程中,中部地區要立足本地產業發展特點,有選擇的引進企業,建立紡織工業園區以推動企業合理集中,逐步形成具有根植性和競爭力的紡織產業集群。目前來看,江西和安徽服裝行業發展迅速,河南省棉紡加工業在全國的地位較快提升,湖北和湖南省在麻紡業發展中優勢突出,可以優先考慮在這些地區建設紡織加工基地。

分類別、有步驟地建立西部原料生產基地。我國廣大西部地區具有紡織天然纖維原料和石油等資源的明顯優勢,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紡織工業原料加工基地,是紡織服裝行業原料指向性的內在要求。當前,應突出發揮西部地區資源優勢特點,分類別、有重點地推動原料基地建設,為東中部紡織品服裝生產提供初加工原料或半成品??梢韵冗x擇優勢原料產區作為建設紡織原料生產基地的試點,逐步推進形成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產業格局。內蒙古羊毛產區,新疆棉花產區,廣西、四川和云南的蠶絲產區等已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具備進一步擴建成原料基地的條件。

推進跨區域產業鏈的構建。紡織產業鏈是一個涵蓋研發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加工、營銷服務及相關配套產業的復合產業鏈。目前,紡織產業鏈的各環節在我國不同地區都可以找到,但從全國范圍來看,跨區域要素流動和產業配套協作發展還較為滯后,不利于我國紡織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當前,以國家為地域單元,根據地區資源特點、構建跨區域產業鏈,是發揮地區優勢、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的關鍵。因此,在積極推進紡織工業梯度轉移過程中,要加強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區的產業銜接,逐步形成東中西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產業鏈。

促進紡織產業在轉移中不斷提升。紡織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布局趨于合理的必要途徑。但是在轉移過程中,不能將落后產能甚至污染嚴重的企業不加提升就簡單搬遷到中西部地區,而要在轉移過程中通過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來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提升。

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良好,而且是江河流域的中上游區域,因此,土地、水、能源、礦產等資源的保護和集約利用更加重要。應根據地區環境承載力要求,通過合理的環保標準引進和改造遷入的紡織企業,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與紡織產業提升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猜你喜歡
總產值中西部紡織
物流告急,紡織企業發出呼吁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大事早知道
基于我國疫情期間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聚類分析
紡織服裝企業捐款捐物一覽表
對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東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嚴重
農民工回流釋放中西部崛起積極信號
對中西部高校多用些心
線性盈虧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應用
中關村延慶園總收入首次過百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