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轉化語文學困生的案例分析

2009-09-01 09:03姚煥山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09年7期
關鍵詞:智力因素小康自主性

姚煥山

案例

去年九月,我接手八年級的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兩極”分化現象很明顯。有一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缺乏自主性、上課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課后不復習功課、厭惡學習,作業不能獨立完成,從而導致語文成績落后。這部分學生就是我們所說的“語文學困生”。這部分學生能不能轉化?怎樣才能轉化?

輔導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為了改變學困生的厭學情緒,我經常有意無意地請他們幫忙。例如:上課時,我特意不拿作業本,到教室之后,請他們當中的某一個幫我到辦公室拿,還表揚他勤快;平時測試,請他們幫助分發試卷;課余,邀請他們一起打籃球,鼓勵他們要有信心;有時與他們一起拉家常。有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語文老師很平易近人,他不小看我們這些成績不好的學生,還經常和我們一起談心、打籃球,我很感謝他……”在我的默默期待中,這些學困生,上課有時也能認真聽課了,作業也愿意做了,有時還會主動向我請教一些問題。對他們的點滴進步,我都及時地鼓勵并告訴班主任,讓班主任也給予表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和這些學困生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為下一步的轉化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分析問題,尋找原因

我發現時機成熟了,開始找他們談心,試圖了解他們厭學的更多原因。此時,這些學困生對我全部打開了心扉,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家庭因素。有的由于父母無暇照顧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孩子形成了不善言辭,不善與人交往的習慣。有的因父母本身不注重語言表達的正確性,不喜歡閱讀,孩子從小缺少這方面的熏陶和引導,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善吸納與自主建構自身語言的習慣。有的進了小學之后,父母的關心幫助少了,孩子受到了各方面消極因素的干擾,不能自然跨越“拼音關”、“識字關”、“說話關”、“閱讀關”、“寫作關”,逐漸產生畏難情緒,自暴自棄。語文學習的“自主性”也被磨平了。

2.學校因素。由于是農村學校,學校的語文實踐活動少,沒有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環境,如沒有圖書館、閱覽室,校園文化氛圍不濃。隨著年級的升高,課堂里的小手越來越少,每個人的語文學習興趣有了明顯的差別,“語文學困生”日漸增多了。

3.個人因素。這里有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之分,它們都是直接或間接造成“語文學困生”缺乏學習自主性的原因。智力因素主要有:記憶力差,表現為識字障礙、積累有困難;語言表達能力差,表現為說話不連貫、詞匯貧乏,寫作文困難很多;想象力差等。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如膽小、自卑、沉默、懶惰,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克服困難的意志薄弱……久而久之,就導致他們厭學。

三、制定對策,進行引導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師生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特別是與“語文學困生”之間。在語文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態度、舉止,時時處處讓他們感到我是寬容的、民主的、真誠的。我從不戴有色眼鏡去看他們,總是真心實意地相信他們、期待他們、贊賞他們。

例如:我在上《孤獨之旅》這篇課文時,別的同學包括我都認為杜雍和冷酷無情,對杜小康缺乏父愛,硬是不讓杜小康讀書,讓杜小康跟他一起去放鴨。而班上一個“學困生”卻為杜雍和辯護:“杜雍和也是有父愛之心的,他是想讓杜小康在孤獨中經受磨練,讓他早日成長起來?!钡拇_,他的分析并非沒有道理。我及時肯定了他的這種思維,表揚他善于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見。后來,我發現他在語文課上特別愿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我的課堂里總是顯得興趣盎然。在后來的一次次測驗中,他的語文成績漸漸地提高了。

2.發揮優勢,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我細細觀察每一個“語文學困生”,發現他們身上總有學習語文的優勢:如有的學生記憶力強,但被懶惰遮蓋了;有的學生有講故事才能,講起故事來繪聲繪色,但寫字馬虎潦草;有的學生思維獨特,經常能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獨辟蹊徑地分析人物的性格……

對于這些“語文學困生”的優勢與不足,我經常隨時記錄在本子上,在適當的時機讓其表現,并用鼓勵和贊賞的目光看待他們,讓他們從中吸取自信的力量。

記得一位“語文學困生”,他有著過人的記憶力,每次快速記憶成語,他總能在最短的時間牢牢記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的這個才能得到了展示,贏得了同學們如雷般的掌聲和羨慕的目光,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每次,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盼望著語文課的到來,盼望著每次展示的機會,他的自信心就這樣悄悄地加強。原本他的作文總是寫得不具體,一段時間下來,寫作文時居然會使用優美詞句了。

3.滿足學困生的需要,彌補語文學習中的缺漏?!罢Z文學困生”的內心也希望把語文學好,希望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彌補某方面的缺漏。

例如:有兩個以前迷戀上網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極差,成績不合格。在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激起他們的興趣后,他們更需要我持續地幫助他們彌補缺漏,掃除前進的障礙。我的具體做法是:從課內和課外補起。課堂上,每當學習生字新詞、練讀課文時,我就站在他們的身邊,悄悄地告訴他們:準備一會兒上黑板默寫,一會兒朗讀課文。我用“心理暗示法”喚起他們的學習熱情,用“任務驅動法”促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學習。課后,針對他們在課堂上尚未掌握的知識,請到辦公室單獨練習鞏固。這是一種“馬拉松式”的彌補方式,必要時還要彌補以前學過的尚未掌握的知識技能。但經我堅持很長一段時間后,這種彌補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不需要我提醒了,自覺地找我檢查,詢問我什么時間有空。

經過努力,我班的“學困生”的學習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上課認真聽,作業及時完成,思維更加活躍,學習成績不斷進步,一朵朵即將枯萎的花朵,在期待的目光中,終于綻放了。

(責編 覃亮生)

猜你喜歡
智力因素小康自主性
舞蹈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探究
自主性數學課堂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無人機自主性分級標準淺析
樂學善悟,讓數學復習更有效
小康微博互動
貴州28個縣(市、區)同步小康創建達標
高素質護理人才培養中的體育策略
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及其教學應用
豌豆小姐和樹洞先生
只要充滿自信,做什么工作都能成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