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戰時生產局成立始末

2009-09-04 08:37許海蕓
鐘山風雨 2009年4期
關鍵詞:納爾遜器材物資

許海蕓

1944年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逐步進入尾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取得最終勝利的時候,“中國戰時生產局”在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成立。這一機構為何產生?其主要職責和任務是什么?它又為抗戰的最后勝利做了哪些工作呢?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為了對付日本法西斯這個共同的敵人,中美兩國結成軍事戰略同盟。但由于推行“先歐后亞”的方針,美國將主要力量集中于歐洲戰場,對日本則主要依靠中國進行牽制,因此牽制日本大部分兵力的中國戰場對美國來說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為加強中國戰場的力量,以便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展開攻勢,美國給予中國大量經濟援助,并派遣各種顧問團和代表團來華工作。美國給予中國經援的背后還有一個更為深刻的政治目的,那就是扶植中國,使其成為與美英蘇并列的世界四強之一,并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忠實的盟友。用羅斯??偨y的話說,就是“我們不僅視中國為進行戰爭的伙伴,而且將視中國為和平時期的伙伴”。

中國方面,隨著世界法西斯勢力滅亡命運的逐步明朗化,蔣介石的抗日態度越來越消極,他一方面想把抗日重任交給美國,以竭力保存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積極從事反共活動,用精銳部隊封鎖中共。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在世界反法西斯的歐洲和北非戰場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中國正面抗日戰場卻節節敗退。1944年4月,日本發動了打通中國南北大陸交通線的豫湘桂戰役,僅用8個月時間就占領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等省的部分乃至大部區域,146座城市、30多個機場、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陷于敵手,國民政府軍隊的損失更是高達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伴隨著軍事上的失敗,后方經濟也幾近崩潰。中國的工業基礎原本就很薄弱,由于東部沿海工業較發達地區的淪陷,國家經濟實力更是遭到極大削弱。在資源委員會和工礦調整處的努力下,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后方工業才逐漸形成一定規模,然而與抗戰時期的巨大需求相比仍是杯水車薪。隨著豫湘桂戰線的潰敗,后方工業基礎也遭到毀滅性打擊,國統區生產萎縮,通貨膨脹日益嚴重,人民生活窘迫,經濟狀況日趨惡化,很多工廠相繼關閉,兵工廠及一般工廠的生產能力僅達到正常時的20%至50%。

面對國民政府的軍事潰敗、經濟狀況的嚴重惡化以及政治的日益腐敗,中外輿論紛紛抨擊蔣介石與國民黨政權腐敗無能,連擔任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的史迪威將軍也承認:“國民黨是腐敗、失職、混亂、經濟困窘、苛捐雜稅、空話連篇、沒有行動、囤積、黑市、與敵通商?!边@些情況更進一步激起了人民的普遍不滿,國統區掀起了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民主運動熱潮。以上種種情況對重慶國民政府來說,真正是“處境艱危,殆為抗戰以來所未有”。

面對這種局面,無論是出于戰時軍事上對抗日本的需要,還是為了謀求戰后在亞太地區扶植盟友的目的,美國顯然不希望看到國民政府崩潰。而對蔣介石來說,此時獲得美國援助也顯得尤為迫切。在孔祥熙、宋美齡等人的游說下,羅斯??偨y決定派遣代表赴華了解中國經濟狀況,設法擴大對華援助,幫助國民政府渡過危機。1944年9月,羅斯??偨y派赫爾利和納爾遜兩位特使以總統私人代表的身份來華,分別調查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狀況,其中納爾遜的來華與中國戰時生產局的成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時任美國戰時生產局局長的納爾遜是一個精明強干、行事果敢的人,以講求“迅速”和“效率”的工作態度而聞名。他曾是美國最大商品銷售公司——西爾斯·羅伯克公司的負責人。1933年受羅斯福政府羅致,兼任國家復興局的規程執行人,此后歷任紡織工資委員會顧問、國庫署主任、國防咨詢委員會購料顧問、生產管理局購置司司長等職,因工作業績優良,備受羅斯??偨y信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羅斯??偨y為適應戰時軍需生產的發展和需要,于1942年1月成立美國戰時生產局,納爾遜成為戰時生產局局長的當然人選。他上任后,把分散在全美各地的工廠組織起來,使各個工廠個別的生產變為有計劃的生產。在他的管理下,全國軍工民用企業的生產和運輸不僅適應本國戰時所需,而且能支援其他盟國,因此獲得了羅斯??偨y極高的評價,認為他“擔任戰時生產局長職務,對于增產物資極具成績,今已達到不僅保持增產,且可資恢復和平之用”。

肩負著羅斯??偨y“了解中國當前經濟局勢,并予以適當決策”的使命,納爾遜一行于1944年9月6日飛抵重慶,一同前來的還有其特別助理洛克和杰克伯遜。到達重慶的當日下午,納爾遜就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表明了此行的目的為“如何在最短期間將日本擊潰”。隨后幾天里,納爾遜分別與蔣介石、宋子文、翁文灝多次商討中國經濟問題,還與其他國民政府軍政要人、美國駐華大使、執行租借法案駐華代表、資源委員會專家、中國金融界商界及美國在華企業代表等舉行會談,并參閱了中方提供的各種經濟資料。據當時的報紙報道,納爾遜一行幾天來“工作之情形,甚為緊張”,“每日均在舉行會談與研究資料之繁忙情形中”。

經過連日來的了解和分析,納爾遜將阻礙中國戰時生產發展的因素歸結為三點:一是過于緊縮的財政政策;二是惡劣的交通運輸狀況;三是缺乏對私營企業的支持和保護。9月19日,在與蔣介石就中國經濟問題的討論中,納爾遜將上述觀點和盤托出,得到蔣介石的認同。納爾遜隨后向蔣介石提出解決辦法,即在中國成立戰時生產局。他對蔣介石說:“戰時生產局應直隸于閣下,由閣下自己隨時留心決定其政策”,“戰時生產局之目的為增加戰時所需要之生產,負指揮監督及聯系各公私生產機構之責,但不由自己直接管理”。關于戰時生產局的工作職責,他提出應包括以下六個方面:第一為關于軍火及民用必需品生產的事項;第二為關于上述物品的運輸事項;第三為關于支配原料的事項;第四為關于戰時生產之物品標準化及技術改進的事項;第五為關于征用物資的事項;第六為關于保留軍用物資的事項。納爾遜還向蔣介石介紹了自己關于中國戰時生產局組織構成的設想,深得蔣介石贊賞。針對蔣介石密切中美合作的要求,納爾遜提議在戰時生產局局長之旁設立一個“中美聯合生產委員會”,必要時中國可派遣代表參加美國戰時生產局。

在此次會談中,蔣介石不僅對納爾遜的設想和建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且三番五次地推崇納爾遜,希望由他來主持中國戰時生產局,并認為這是“此事成功之關鍵”,“無君主持必不成功”。蔣還進一步提出,希望納爾遜不僅為戰時生產局總顧問,更為國民政府主席經濟總顧問,“愿將中國經濟全權無條件地付諸于君”,“君之來華,為中國最大之希望,如君不來,中國似無希望”,充分反映了蔣介石對通過美國經濟援助復蘇中國經濟以擺脫當時困境的熱切期盼。

9月24日,納爾遜結束了第一次訪華行程返回美國。他向羅斯??偨y匯報了訪華結果,并提出自己

的看法。羅斯?;就馑慕ㄗh,批準成立“中美聯合生產委員會”。

1944年11月16日,經蔣介石批準,中國戰時生產局成立。該局設于重慶三路305號中央無線電器材廠內,由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時任經濟部長兼經濟部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的翁文灝為局長,彭學沛為副局長。

根據戰時生產局組織法規定,戰時生產局隸屬行政院,受軍事委員會的組織監督。其組織結構以納爾遜的設想為基礎而建立,共設8處:1,秘書處,下設總務組、機要組、編纂組,負責本局設施方針之建議編擬及公布、工作進行之考察、設置分支機構及其職掌之匯總審議等;2,優先處,下設需要組、分配組、國際物資總賬組、研究組,其主要職責在于決定各項物品的緩急,依照需要及生產優先委員會審定的生產方案和優先次序,與局有關各處及需要機關商定辦法并予以執行;3,材料處,下設礦冶組、煤焦組、電力組、液體燃料組、化工組,負責主要原料及半制品供需情形的調查、節用并減少其次要用途方法的建議、增加供應改良品質及增進效率辦法的擬議等;4,制造處,下設機械組、電工組、運輸品器材組、紡織組,負責主要制造品供需情形的調查、節用并減少其次要用途方法的建議、增加供應改良品質及增進效率辦法的擬議等,非自行制造,而是一個聯系機構;5,軍用器材處,下設軍用器材供應組、軍用器材生產組,負責為有關戰時生產及運輸事宜與軍事機關及外國軍事聯絡代表聯系,會同各處提供增加國內軍用器材生產的方法,籌集可在國內生產或需在國外采購的軍用器材相關資料等;6,運輸處,下設分配組、運務組,負有與運輸機關聯系之責,依照運輸優先委員會的決定,掌理國內戰時生產運輸物資運輸、國外器材內運的優先分配和執行;7,采辦處,下設國外物資組、國內物資組、民用物資組,依照需要及生產優先委員會的決定,負責重要物資的采辦、儲備、保管等,非自行采辦,而是各部采辦的聯系機構;8,財務處,下設調度組、出納組、賬務組,負有與財政金融機關聯系之責,掌理戰時生產及儲備所需資金的調度、出納、財務記錄的保存等。

戰時生產局內還設有若干個委員會,如為咨詢和提供意見而設立的審議委員會,為獲得有關戰時生產技術問題的意見而設立的技術委員會,為集思廣益得到各方面的建議和協助而設立的各種顧問委員會,為處理戰時生產所需資金而設立的戰時生產財政務委員會,為審定國內外運輸優先分配而設立的運輸優先委員會,為審定物資的生產計劃、優先次序、購儲方案等而設立的需要及生產優先委員會,還有為密切中美兩國戰時生產方面合作而成立的中美聯合生產委員會。

除設于重慶的總局之外,戰時生產局還設有西南區、西北區和中南區三個辦事處(中南區辦事處后撤退至重慶)及專員辦公處,協助處理各地有關戰時生產事宜,并負有向總局報告、聯系總局與各地廠礦之責。

1945年1月,行政院下令將液體燃料管理委員會和隸屬經濟部的工礦調整處及燃料管理處劃歸戰時生產局管轄(2月又決定將工礦調整處裁撤,原有事務歸并該局辦理),從而將煤焦、液體燃料和民營工礦業也納入戰時生產局的管理范圍。

中國戰時生產局成立后,為解決戰時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達到“軍用及主要民用物資之最大生產”的目的,采取各種措施,開展了大量工作,歸納起來主要包括生產資金的籌措、國內物資的增產、國外物資的采辦等三個方面。

充裕的資金來源是生產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戰時生產局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本來依照納爾遜的提議,是由戰時生產局撥款向各廠礦定貨生產的,卻遭到主持財政部工作的孔祥熙的竭力反對??渍J為支付如此龐大的款項會加速通貨膨脹,主張將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行的生產貸款權暫時交給戰時生產局代為行使。納爾遜對此表示反對,認為國庫付款才能鼓勵生產,銀行貸款在還本之外還要加收利息,那才真會加速通貨膨脹。由于財政部堅持己見,納爾遜無奈,只得按照孔祥熙的辦法行事。

1944年12月中旬,戰時生產局與交通、中國、郵匯、中信四行局簽訂了透支100億元的合約,專供戰時生產局訂貨、墊款、購儲器材及轉墊各廠擴充設備使用,生產事業經常所需的周轉資金則由各行另行借貸,同時該局派代表參加四聯放款小組會,以便聯系。1945年1月,戰時生產局公布了墊助資金辦法,將墊助資金分為短期墊款和長期資金兩項:凡政府機關及國營機構為實行該局核定生產程序需要追加預算或增資而未能及時領到款項時,可向該局申請墊款;公私合營或民營事業經該局認為必要,也可得到資助款項,以資周轉。截至1945年6月底,這項透支款項支出總額達782480余萬元,其中代政府機關定貨墊付定金占38.9%,墊款協助生產機構占17.8%,貸款增加生產設備占22.9%,購儲急要器材占18.1%,其他墊款占2.3%,對促進戰時生產、保障生產所需資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戰時生產局通過向政府及私營企業定購軍需產品及民用生活必需物資來刺激生產,即預先向各廠家定制器材,并事先支付定金,再隨時會商軍政部及其他需要機關予以定購。至1945年3月,計定購工兵器材約110萬件,制造所需之鋼鐵材料1230噸以及非鐵金屬、輕鋼軌、輕便礦車及其他汽車配件、紡織品、化學品、木料等,總共訂價23億余元。戰時生產局還大量購儲與作戰有關的物資,以備將來需要機關之用,并以此鼓勵生產。至1945年3月,為這類購儲事宜所付的定金及價款達1.64億余元。此外,為充分利用公有設備及通過美國租借法案獲得的物資協助生產,戰時生產局于1945年3月公布了《工業設備租貸辦法》,將工業設備以一定租金租借給需要的廠礦,并與之訂立規約,規定其具體用途、生產目標及其他必要條件,以增加生產能力。為促進技術上的改進,戰時生產局一方面厘定制造規范,使一切成品可集中檢驗及標準化,一方面自美國聘請行業專家分赴各廠礦實地指導技術改進。對于需要的原料及器材而國內不能自制者,戰時生產局提倡利用代替品或由國外輸入,同時獎勵研究試制。

為了滿足戰時工礦業生產的需要,對于國內不能自制或缺少的器材,戰時生產局還通過審查辦理以現款、借款向國外購料或租借法案內申請等兩種方式幫助所需廠礦購買運人。對于以現款或英美信貸購料的業務,戰時生產局通過采辦處的國外物資組予以辦理。凡需申請者,須先將購料單送戰時生產局審核,由該局依照印度政府原定辦法,匯向印度辦理購運手續,并通知中印運輸機構分配運輸噸位予以承運。對于租借法案物資的申請,由戰時生產局需要及生產優先委員會審查各機關單位遞交的申請清單,再送請美主管機關核定。由于各機關單位申請器材物資的數量、價款較多,受戰時條件的種種限制不能盡數滿足,戰時生產局以三條原則作為審核的標準:一為與實際需要相符,二為國內無法自制,三為在運輸能力的范圍內。截至1945年3月,該局代各機關詢購案共計33074件,調查各機關申請器材案共計4386件。

1945年8月15日,隨著日本戰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戰時生產局局長翁文灝面呈蔣介石停止生產局工作,專辦生產局結束事宜,即停止付款定貨,專心催收定貨,結清本息,交還銀行。1945年11月26日,國民政府最高經濟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議,撤銷戰時生產局。12月5日,行政院下達訓令,要求戰時生產局辦理結束事宜。1946年3月底,中國戰時生產局正式宣告結束,從而完成了其短暫而重要的歷史使命。

猜你喜歡
納爾遜器材物資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優秀影音器材推薦榜簡評
被偷的救援物資
最貴的器材多少錢 Damian Demolder
電力企業物資管理模式探討
溫暖的燈
救援物資
PKPM物資管理系統應用實踐
我和曼德拉的愛情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