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1972—1989年的兩德合作關系

2009-09-05 09:56鄧紅英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9年4期

鄧紅英

[摘要]在一系列雙邊條約的基礎上,1972年,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合作關系開始確立。對民主德國而言,兩德來往促進了經濟發展,也危害了國家的長期穩定。但兩德合作有利于世界與歐洲的和平,也為德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聯邦德國;民主德國;合作關系

[中圖分類號]K51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1X(2009)04—0411—05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盡管反對國家分裂,但囿于意識形態對立和權力爭奪,兩個德國選擇了分別倒向美國和蘇聯的外交戰略,在兩大冷戰對立陣營建立并將兩德納入其中后,德國分裂長期化、擴大化。隨著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民主德國從統一立場上退卻,積極尋求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外交承認。聯邦德國拒絕接受德國分裂分治的現實,對民主德國采取不接觸、不承認的政策,在1972年的兩德談判開啟之前,雙方沒有建立正式的官方聯系。

一、兩德合作關系建立的背景

(一)東西方關系從激烈冷戰走向緩和共處

在1955年兩大軍事集團對峙格局形成后不久,東西方關系就出現了解凍的跡象。赫魯曉夫修改了斯大林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處、和平競爭以及和平過渡”的三和路線,蘇聯想在西方承認其中東歐勢力范圍的基礎上與其緩和關系;由于蘇聯核武器的發展使東西方軍事力量趨于平衡,美國等西方國家也開始尋求以對話來阻止蘇聯軍事力量的上升;美蘇的核戰爭危險還遭到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反對。這些因素促使東西方關系由激烈的冷戰對抗走向了尋求和平共存。但是,由于在德國問題特別是柏林問題上的矛盾難以解決,東西方無法實現歐洲關系的真正緩和。前民主德國領導人克倫茨認為是柏林墻的修建結束了冷戰(第152頁),因為,在第二次柏林危機中,蘇聯沒有侵犯英法美三國在西柏林的利益,三國也默認了民主德國在東柏林的主權和柏林墻的存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進一步顯示,美蘇都避免直接的軍事沖突,東西方緊張關系進一步松弛下來。在肯尼迪被刺和赫魯曉夫下臺后,美蘇的緩和探索一度中斷,東西方在歐洲的緩和進程是由法國再次啟動的,戴高樂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了包括勃蘭特在內的其他歐洲政治家,并促使他們也走上了改善東西方關系的道路。雖然擔心聯邦德國的東方政策脫離控制,但深陷越南戰爭泥潭的美國對緩和表示了審慎的歡迎,因為美國更不愿意難以應付的蘇聯的挑戰在歐洲出現。隨著東方集團形勢的穩定和中蘇關系的惡化,蘇聯開始積極推動東西方緩和,以實現西方承認歐洲現狀下的和平。在這種形勢下,東西方緩和在歐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

(二)外交困局下聯邦德國的政策調整

在1955年與蘇聯建交后,為了阻止在莫斯科以外的地方也出現兩個德國大使館,聯邦德國提出了不承認民主德國的“哈爾斯坦主義”。民主德國反對聯邦德國的唯一代表權,雖然沒有取得外交承認上的突破性成就,但也挫敗了聯邦德國在東歐推行的外交包圍政策,20世紀60年代的“經濟奇跡”進一步鞏固了其國家地位。隨著民主德國國際地位的提高,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甚至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愿意與其發展關系,僵化的哈爾斯坦主義不僅妨礙了聯邦德國直接向民主德國施加影響,還使其日益陷入了被動、孤立的地位。

在東西方關系和民主德國狀況均已改變的背景下,聯邦德國的東方政策和德國政策開始了緩慢而艱難的調整,最初的目標是與東歐國家改善關系以進一步包圍民主德國,勃蘭特政府的目標則是通過與蘇東陣營全面改善關系來達到“以接近求轉變”。勃蘭特堅信西方必定取得就富裕和自由進行的比賽的最后勝利(第62頁),因而,他緊隨戴高樂之后積極推動東西方緩和進程。對于德國問題,早在1959年,勃蘭特就認為德國問題的解決“應該把希望寄托在漸變上”(第95頁)。他還提出了“文化國家”概念(第181—182頁),即在俾斯麥統一德國以前共存共榮的德意志族群意識就已產生,二戰后德國的分裂和兩個德國的差異沒有改變文化的整體性,共同的文化使兩德人民仍然維持著強烈的民族共屬感,這使得德國統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1969年的施政綱領中,勃蘭特開始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來稱呼民主德國,他沒有提及統一和唯一代表權,只是強調:“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20年后,我們必須阻止德意志民族繼續互相分離地生活下去,我們要嘗試通過一種正常的并存關系達到一種合作關系?!?第329頁)為此,他提議兩德政府舉行平等談判,實現以條約形式確定的合作。

(三)民主德國的國家利益及外交選擇

民主德國建國以來一直注重維護和加強其國家地位,并希望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民主德國很早就存在“兩個國家”或“兩個政府”的說法,針對哈爾斯坦主義,統一社會黨總書記烏布利希聲稱民主德國是合法國家(第266頁)。1955年10月,統一社會黨中委會第25次會議還指出,兩個德意志國家已經形成,聯邦德國軍國主義化“造成了使兩個德意志國家的統一不可能實現并將其從政治議事日程上抹掉的事實”,今后民主德國對聯邦德國侵略作出的唯一抉擇“就在于確保和平,在國際法基礎上建立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之間的正常關系”(第365—366頁)。此后,民主德國努力尋求兩德的平等與和平共處,特別是爭取聯邦德國對其主權國家地位的承認,為此多次提議兩德協商關系正?;?。

然而,由于擔心聯邦德國新東方政策危害自身利益,民主德國不僅反對東歐國家的單獨緩和行動,也拒絕兩德談判。為了鞏固東歐現狀、阻止聯邦德國破壞華約團結以及保障民主德國的穩定,蘇聯也反對聯邦德國在東歐的行動。但是,1967年初蘇聯開始與聯邦德國進行秘密接觸,其目的是拉攏已有獨立自主傾向的聯邦德國,從而破壞大西洋聯盟的團結。在中東歐的勢力范圍得以鞏固和勃蘭特政府上臺后,蘇東國家對舉行緩和談判更加積極。為了避免陷入外交孤立,民主德國不得不開啟了兩德談判之門,不再堅持以獲得聯邦德國的外交承認作為談判前提。由于立場差距甚遠,兩德談判毫無結果,但勃蘭特政府與蘇聯、波蘭兩國的雙邊談判取得了進展。勃蘭特政府向蘇聯施加壓力,要求將柏林協定和莫斯科條約捆綁在一起。為了促成兩德談判,蘇聯通過雙邊接觸和多邊協商的多種渠道向民主德國施加壓力,在內外逼迫之下,烏布利希被迫辭職,民主德國開始了昂納克統治的另一個時代。在爭取聯邦德國的外交承認和保護民主德國在柏林的權益等問題上,昂納克與前任毫無二致。與烏布利希不同的是,昂納克更為務實和靈活,在無法抗拒蘇聯的壓力后,他愿意妥協讓步。昂納克清醒地認識到,民主德國無法阻止蘇東國家與聯邦德國發展關系,他還將兩德以及東西方國家之間關系的緩和看作是尋求與聯邦德國平等地位的機遇(第335頁)。因此,他不是阻止東西方緩和,而是積極參與緩和進程以盡可能地維護民主德國的國家利益。

二、兩德合作關系的建立及其發展

兩德合作關系的顯著特點是建立在條約網絡之上,從1949到1969年的20年間,兩德僅簽訂16項

條約,而從1969年到1979年的10年時間內,兩德簽訂的條約數達到57個(第169—175頁)。其中,最為重要的是1972年12月簽訂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關系的基礎條約》(簡稱《基礎條約》)。在條約中,民主德國獲得了聯邦德國對其主權國家地位的現實承認,聯邦德國則使民主德國同意發展和促進兩德在經濟、科學技術、交通等方面的合作,但兩德在民族、統一、國籍、民主德國主權國家地位、兩德以及歐洲的現存邊界等基本問題上的分歧依舊存在?!痘A條約》是兩德利益妥協的產物,它不可能完全消除兩國之間的基本矛盾,但條約的簽訂對雙邊關系也有著深遠的意義,“條約主要是確立了一個相互認可的、正?;M程所要求的進一步政治對話的框架”(第85頁)。而且,以條約形式規定兩國關系正?;?,打破了兩國之間相互對立、不接觸、不往來的封閉局面,為彌合兩國人民之間民族感情的創傷創造了條件(第100頁)??傊?,兩德條約涉及的主要是經濟和社會領域,有關政治方面的比較少,這表明雙邊只是進行了功能主義性質的合作,兩國關系是政治冷經濟熱。但是,條約的簽訂為兩德合作關系的建立和穩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20世紀70年代,兩德合作關系主要體現在人員來往和經貿關系的發展方面。關系解凍后,兩德人員來往明顯增多,1979年聯邦德國公布的兩德來往人數顯示,聯邦德國前往民主德國旅游的人數(不包括由第三國入境者)從1967年的l 423 738人攀升到1975年的3 123 941人,民主德國前往聯邦德國旅游的人數(地域不包括西柏林,人員不包括退休者)在20世紀70年代也穩定地保持在4萬人左右,退休人員則保持在10萬到14萬人左右(第94—101頁)。除了直接的人員來往外,兩德人民通過電話和郵件進行的交往也大大增多。兩德貿易額大幅度提高。聯邦德國官方公布的兩德貿易數據顯示,1955年聯邦德國購買額僅5.88億聯邦馬克(DM),銷售額是5.63億聯邦馬克,成交額是11.51億聯邦馬克,1971年分別攀升到23.19、24.99、48.17億聯邦馬克,1976年又快速上升為38.77、42.69、81.46億聯邦馬克。此外,按照《基礎條約》特別是《歐洲安全和合作最后文件》的規定,兩德還在公共衛生、交通、環境、科學技術以及文化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20世紀80年代,東西方關系再次惡化,但兩德之問的關系繼續維系和發展。兩德都努力保持兩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受東西方關系的影響,民主德國對聯邦德國實行了一些強硬政策,但直到1986年4月,昂納克還在統一社會黨“十一大”上強調在兩德關系中維護和平始終是最重要的問題??茽柹吓_后突出統一意圖,兩德關系一度惡化,但兩國領導人在會晤中一致同意避免兩德戰爭。兩德高層領導人之間的政治對話繼續開展。在《基礎條約》簽署后,兩德政治交往逐漸增多,甚至在美蘇關系逐步惡化之時,兩德的政治關系仍然繼續發展,如1980年、1981年兩德最高領導人昂納克和施密特兩次會晤;利用1982年、1984年和1985年參加蘇聯首腦葬禮的三次機會,昂納克和科爾進行了會談。兩德的人員交往和各領域的合作一直存在并不斷發展。如兩德的貿易繼續保持增長,1984年上半年民主德國向聯邦德國出口的產品高達45億馬克,比上年同期增長12%。聯邦德國繼續向民主德國提供貸款,后者則繼續放寬對兩德人員來往的限制。1987年9月,昂納克對聯邦德國的成功訪問進一步促進了兩德關系的發展,兩德人員來往的人數繼續增長,許多城市還結為姐妹市。

三、兩德合作的影響因素及其歷史作用

在東西方關系緩和以及聯邦德國的積極推動下,兩德實現了關系正?;?,但雙邊合作的程度和范圍有限,兩國主要是在條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功能主義性質的合作,雙方仍然歸屬兩大對立陣營,在政治、外交以及軍事方面矛盾眾多,兩國之間矛盾、沖突與合作并存。

(一)兩德關系不斷發展的原因

1、維持兩德合作關系成為民主德國的內部需要。20世紀80年代,民主德國主動維護兩德和平與合作,兩德關系的發展動力從外部壓力變為民主德國的內部需求。首先,民主德國成功地經受住兩德交往帶來的挑戰并將其變為有利因素。在兩德開始交往時,民主德國對聯邦德國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方面與聯邦德國進行合作,另一方面推行擴大兩德差別和距離的劃分界限政策。兩手政策使民主德國經受了兩德交往的挑戰,大規模的公民出逃事件沒有再次出現。通過兩德合作與交往,民主德國取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承認,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也受益匪淺。其次,為了避免卷入美蘇核戰爭的危險,民主德國努力維護德國和歐洲的和平局面。70年代初,德國問題特別是柏林問題得到部分解決,歐洲不再是世界矛盾的焦點,雙邊合作和交流使東西德、東西歐日益相互依賴。面對再次威脅歐洲與世界和平的美蘇核軍備競賽,民主德國一方面站在社會主義聯盟一邊反對美國的核政策,另一方面又積極爭取與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資本主義國家保持和平共處關系。再次,為了維護經濟的穩定和發展,民主德國需要保持兩德交往。民主德國是一個高度依賴外貿的工業國,1989年,民主德國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額甚至占到其對外貿易總額的50%(第255頁),與西方特別是對其提供很多經貿優惠政策的聯邦德國保持合作,對其維持經濟發展十分重要。80年代后期,為了解決眼前的經濟困難和頂住蘇聯的改革壓力,昂納克更愿意發展與聯邦德國的關系和爭取相對容易獲得的聯邦德國的經濟援助。

2、聯邦德國政府的根本目標是推進兩德關系以走向和平統一。建國以來,聯邦德國政府德國政策的根本目標是要實現其領導下的統一。面對統一困局,勃蘭特政府選擇了“以接近求轉變”策略,即通過兩德的交往來促使民主德國發生轉變,從而獲得最終的和平統一。為了實現兩德合作,聯邦德國承認了民主德國作為獨立國家的現實存在,并表示放棄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為了避免民主德國因害怕而限制兩德關系的發展,社會民主黨政府還盡量避免危害民主德國的穩定,很少提及兩德統一問題。在經濟方面,聯邦德國對民主德國采取了特殊的優惠政策,如將兩德經貿來往作為國內地區間經濟關系來處理,這使民主德國商品可以享受低稅進入歐洲共同體市場的待遇,目的是促進兩德經濟關系的發展??茽柹吓_后,兩德關系一度降為1972年以來的最低點,然而,為了維持和發展兩德關系,右翼政府小心謹慎地通過經濟援助來換取民主德國的讓步,1987年科爾政府還以外國元首的規格接待了來訪的昂納克。

(二)兩德關系發展的內外障礙

就外部障礙而言,兩德分別隸屬于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敵對分立的兩大陣營,兩國關系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冷戰格局的影響。盡管政治、經濟實力不凡,但是兩個德國不可能脫離東西方關系的大框架來發展兩德關系,更不可能分別離開各自的冷戰陣營或者是改變美蘇對峙的冷戰國際格局。如在80年代初世界形勢惡化時,民主德國既想向西方開放,又想維護內部穩定(第161頁),因而在外交上堅定地支持

蘇聯的同時,又盡量維持和發展兩德關系。但是,迫于蘇聯的壓力,昂納克訪問聯邦德國的日程多次被迫延期,依賴蘇聯的保護使民主德國不得不將社會主義陣營的團結置于維持兩德關系之上。

就內部障礙而言,兩德敵對競爭關系的遺存也限制了兩國關系的深入發展。二戰后德國的分裂是東西方冷戰爭奪的結果,但也與德國兩部分政治家的權力斗爭和意識形態矛盾有關。盡管兩德走向了關系正?;?,但雙方在國家地位、民族統一等基本問題上的分歧依然存在。聯邦德國拒絕從國際法上承認民主德國,使兩德關系并不是處于真正的和固定不變的正?;癄顟B。因而,昂納克政府對兩德交往一直保持警惕并施加種種限制。在合作和交流中,兩德的摩擦和沖突也是不斷出現,西方學者甚至認為,《基礎條約》主要導致的是仇恨和攻擊(第89-93頁)。兩德實力和地位的巨大差距也限制了雙邊合作的發展,如在貿易方面,與聯邦德國的貿易量占民主德國外貿總量的7.1%,而與民主德國的貿易量在聯邦德國的貿易總量中只占微不足道的1.5%(第48頁),兩德關系呈現不對稱性。為了避免形成對聯邦德國的經濟依賴,昂納克政府還大幅度降低無息透支貸款的利用率,1983年為71%,1988年降為31%,1986年更是低至22%(第62頁)。

(三)兩德合作關系的歷史作用

對于民主德國而言,兩德合作最初是利大于弊,它獲得了外交、政治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好處。聯邦德國承認了民主德國的現實存在和放棄了外交包圍政策,從而使民主德國順利地獲得了許多國家的外交承認;兩德的經濟合作特別是聯邦德國的經濟優待政策有利于促進民主德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從長期結果看,兩德合作對民主德國存在著很多弊端,如兩德特殊關系有利于民主德國經濟的發展,但也掩蓋了民主德國經濟中的許多問題,特別是延緩了民主德國經濟改革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對西方特別是聯邦德國嚴重的債務依賴,也限制了民主德國經濟和貿易政策的活動范圍;對聯邙德國經濟援助的依賴還迫使民主德國不得不向聯邦德國作出政治讓步;在兩德的各種民間來,荇和交流中,民主德國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兩德的經濟差距凸現,許多民主德國群眾十分向往自由、發達的聯邦德國??梢?,兩德的交往與合作最終對民主德國的穩定乃至國家存在構成了隱患。

然而,兩德經濟、政治、社會以及文化方面交往加強,有利于德國領土、歐洲大陸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蘇冷戰再起,兩德領導人昂納克和科爾會晤時一致同意,要在《基礎條約》的基礎上發展關系,不讓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發戰爭,和平共處成為兩個德國的共同目標。兩國形成相互依存的關系,也為德國統一奠定了基礎,因為兩德人員交往和文化交流等使新的民族意識難以在民主德國形成,昂納克以“兩個民族理論”為基礎的民族分離主義政策最終失敗,兩德人民在文化、語言、宗教乃至生活習俗等方面的聯系也正是德國快速走向統一的一個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民主德國]埃貢·克倫茨:《大墻傾倒之際:克倫茨回憶錄》,沈隆光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年版。

[2][德]彼得·本德爾·《盤根錯節的歐洲》,馬燦榮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4年版。

[3][德]維利·勃蘭特:《會見與思考》,張連根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

[4]彭滂沱:《德國問題與歐洲秩序》,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版。

(責任編輯桂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