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镕基答記者問》出版始末

2009-09-15 03:59黃書元
博客天下 2009年20期
關鍵詞:朱镕基書稿黨和國家

《朱镕基答記者問》出版始末

■口述/黃書元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136031.html

朱镕基是愿意擔當的一個人,他如是說:“當時話我說出去了,現在你就不要在內容上再給我改什么了?!?/p>

國家大事

人民記憶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書基本上都是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他們參與了我們黨和國家很多重要政策的制定,在任的時候積累了許多重要的經驗。這些都是很寶貴的財富,非常有必要留給后人。因此出書把這些財富記錄下來,對后人很有啟迪作用。

現在正在進行的文化體制改革中,中央把我們確定為國內唯一一家公益性出版事業單位,主要承擔黨和國家的文件文獻、黨和國家領導人著作的出版等任務。

朱镕基任總理時,每次人大會后的“答中外記者問”老百姓都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節目來觀看,影響非常之大。在朱镕基退休后,很多同志反映這么多的“答記者問”都很精彩,但是查閱起來比較麻煩。平常也總有讀者打電話或寫信給我們,希望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樣一本書。

2007年春夏之交,人民出版社將《朱镕基答記者問》的出版意向向朱镕基辦公室反映,而朱镕基辦公室早在2003年3月朱镕基從總理崗位上退下來后,就也有將他在國務院工作期間的文獻整理出版的打算,并已經做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和整理工作。

朱镕基辦公室同意編輯出版《朱镕基答記者問》一書后,辦公室下設的編輯組又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搜索朱镕基回答記者提問的影音和文字資料。外交部、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新華社、鳳凰衛視等單位都提供了協助。

2009年初,朱镕基辦公室將編輯整理好的正式書稿提供給了人民出版社,此時的書稿就已經比較成熟了。

得到書稿后,人民出版社有二十多位編輯先后參與進來,分五批次看稿。出版社把有疑問的地方歸納之后,再提交朱镕基辦公室下設的編輯組,由編輯組確認是否需要修改。

在出版前一個多月,編輯組又從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找到了8次朱镕基在國外答記者問的膠片記錄,立即整理增加進了書中并重新調版。

事實上,從選題確定到現在出書,歷時3年,費盡周折,仍不敢說收集到了全部的內容。鑒于此,我們在書的“前言”中只能說是“回答記者提問和境外發表的部分演講”。

為了這本書,我也曾跟朱镕基同志在他的辦公室見過面。朱镕基已經81歲了,但我覺得他仍然思維敏捷,記憶力超強,還是電視上那樣的神態,還是那樣機智、幽默。聽他聊天是種享受,能學到很多東西,古今中外、天南地北,記得那樣清楚,談得那樣風趣。

我們談到“領導人如何讓自己的語言更加生動、有力”這一話題時,朱镕基說,有很多東西要發自內心,要說真話、實話。

當時,朱镕基同志留我吃過一次飯。一頓工作餐也就是四五個很簡單的菜,很是清淡。我感覺他沒有以中央領導人的身份自居,就是一位熱愛生活的睿智老人。

由于是署名出版,朱镕基本人審閱了全部手稿,因為他覺得,“答記者問”既然要正式出版,自己對其中的講話是要負責任的。

但他基本沒有對書稿刻意地增加或減少什么內容,只做了少量的文字更正。他是愿意擔當的一個人,他如是說:當時話我說出去了,現在你就不要在內容上再給我改什么了。說出去的話是收不回來的,外國記者是不會給你遮掩什么的,不能出書后與外國媒體當時刊登的不一樣。說了就說了,原來什么樣,現在還是什么樣。這也是他的一個基本要求。

要說編輯過程中的最大改動,就是將記者提問時稱呼朱镕基所用的敬詞“您”,統一改成了“你”。其實,即使不是對領導人,只是對一個老同志,也應該稱“您”。之所以這樣改,還是朱镕基同志本人的意見。他覺得跟記者要平等—不要記者稱呼我是“您”,我稱呼記者是“你”。他對每一位記者,對其他人,都是這樣,不是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朱镕基答記者問》的出版,對于我們解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嚴峻形勢下的困難和問題,有著重要的啟迪作用。作為一名普通讀者,我感到朱镕基在經濟方面的經歷,對于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有所借鑒。

當下的金融危機和1998年前后的亞洲金融危機相比,有一定類似的地方。從1991年到2003年,從副總理到總理,朱镕基同志一直都主抓經濟工作,經歷過金融危機、經濟體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決策。所以我覺得書中的這些內容,對于搞經濟工作的同志還是值得一讀的。當然,這里有經驗肯定也有教訓,但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

也正因此,我們要把朱镕基的“答記者問”盡可能原汁原味地提供給大家,讓大家對當年的金融危機以及中國的主要應對情況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在當時的危機中,中國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如何看待中國。進一步開闊我們的視野,以有助于應對當前的金融危機。

其實,朱镕基同志本人一直都是很“低調”,包括這次出書。他不希望自己的言行影響現在的社會,他畢竟覺得自己已經退下來了,所以在對外的公開場合都很少說話,也很少露面。他不希望做一件事就搞得驚天動地。

比如現在的宣傳,我們提出書出版了能不能和讀者見見面或者是簽簽名,他都拒絕了。再比如,我們曾經想在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舉行一次座談會,邀請朱镕基和未來的記者們之間搞個交流,但是他還是不愿意參加,也不允許他的部下參加,仍然是非常低調。而對于出書,他也是任由讀者評價,自己不作任何評價。

不過保守估計,即使在不大張旗鼓宣傳的前提下,《朱镕基答記者問》的發行也會突破100萬冊。

從目前反饋的情況看,該書在發行的第一天就登上了當當網、卓越網和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圖書大廈的排行榜第一名,這充分說明了民眾對這方面的圖書是很期待的。而領導人出書升溫的大趨勢,也說明了滿足民眾知情權的重要性。

(本文根據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回答記者提問整理)

《朱基答記者問》一書封面。

朱基酷愛拉胡琴。

猜你喜歡
朱镕基書稿黨和國家
科技書稿的邏輯性審查方法歸納
一圖看懂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建筑類書稿“齊、清、定”之細談
朱镕基慷慨助人嚴律己
朱镕基巨額版稅全給了基金會
朱镕基慷慨助人嚴律己
談談書稿中有關偽滿洲國表述的幾個問題
守牢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