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展“四趣”教學 培養數學興趣

2009-10-14 08:52王愛朋
中外教育研究 2009年8期
關鍵詞:圖形數學教師

王愛朋

著名教育家皮亞杰曾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興趣?!睂W生只有對學習充滿興趣,才能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說,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求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興趣在學生和數學知識之間架起橋梁,讓學生通過橋梁進入數學大門,才能研究、探索數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搞好數學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聯系生活實際,滲透愛國教育——引趣。

社會生產和人的需要是產生興趣的源泉,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有一個思想上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根據教材的特點(重視數學的科學價值)講述數學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價值與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白數學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和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課,教師都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從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引入新的課題。如第二章始終以豐富多彩的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說明“一元一次方程”的引出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第三章從豐富多彩的世界中包含著形態各異的圖形,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奧運村模型圖中找熟悉的圖形中引出直線、射線、線段、角等有關知識。老師將這些引言課講得有聲有色,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重要價值。另外,在一些單元和部分課前,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的需要也適當地講述了我國數學的歷史及現代的成就。例如古代的祖沖之的圓周率,秦九韶的大衍求一術,劉徽的割圓術和楊輝三角等數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包括近代的華羅庚、陳省身、蘇步青、陳景潤、丘成桐等著名數學家;要不失時機地激勵學生,使他們能站在這些巨人的肩上,為我國數學水平的進步提高做出應有的努力。這給學生掃清了“神秘”、“畏懼”的心理障礙,樹立了學習信心,產生了學習熱情,使學生由“懼學”轉化為“好學”。

二、把握數學特征,創設學習情景——導趣。

數學內容并非單調乏味,他的內容本身就具有許多內在的美,這需要我們主動的去發現。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強烈的好奇心能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濃厚興趣又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課堂上,教師創設學習情景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產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由“好學”轉化為“樂學”。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做了這樣一個游戲:讓學生每人都默記一個數,先將這個數乘上5,再將所得結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將結果告訴老師,那么老師即能猜出你默記的是哪個數。為什么?許多學生覺得老師很神奇,此時教師將其中的奧妙是解了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講給學生,他們恍然大悟,當學生聽得如癡如醉時,接著言歸正傳,把學生欣然帶進“興趣化學習”。

三、保護學生好奇心,提高學習主動性——激趣。

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學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現在對一些新鮮事物上,對自己不懂的東西有一種想探究的感覺,他們總愛問個為什么,或者異想天開,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欲,這是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

一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教師把一些教學內容轉化為有趣的問題,吸引住學生,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新教材中安排了許多有趣味的數學典型故事和游戲,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數學家丟番圖的“墓志銘”、“代數的故事”等等,教師都用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使他們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收集圖片資料,利用模型實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教學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體圖形、平面圖形,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觀察各種幾何體和實物圖,通過大量的模型、實物例子形成對各種幾何體的直觀認識,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好這些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課本中有一個例題,要求畫水管的三叉接頭的三視圖,如果教師準備了實物教具,讓學生從正面、上面和側面仔細觀察所看到的平面圖形,學生就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在實踐中體會了物體的不同呈現方式,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發他們學習成功的欲望。要特別重視用課外時間因材施教,讓優生和差生在數學上都有所進步,培養數學優生,成立數學競賽輔導小組,每周活動一次,出一些有趣味的習題;(包括新教材中的閱讀思考、教學活動的內容)讓學生解答。對于后進生,教師要特別注意喚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加以關照外,還給吃“小鍋飯”,多關心和贊揚他們,讓他們也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得到心理的尊重和滿足,逐漸對數學產生興趣。

四、更新作業形式,改變復習方式——固趣。

學生對某種事物產生的興趣,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教師在重視激發學生暫時興趣的同時,不可忽視培養學生學習態度方面的持久興趣,使學生的興趣得到鞏固和發展,進而轉化為自覺行為。因此,教師既要重視“開頭”的精心設計,又要重視“練習”環節的精心安排和練習形式多樣化:一是練習題型多樣化:有選擇題、填空題、研究題、一題多解題等多種題型交替使用;二是練習方式多樣化:可口答、筆答、板演、討論,學生自己命題,自測、自評等多種方式。如學生的作業問題,教師可按上面兩種練習形式進行分類設置和精心選編,分化到課內解決,盡量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由“厭學”轉變為“樂學”。

復習在數學教學上非常重要,一般進行復習時總是按照知識內容的順序把學生學過的概念、公式等原本的復習一遍,然后加大練習量進行“題海戰術”。這種方法使學生學習乏味、困倦、頭昏腦脹,不能提高復習效果。打破常規的復習方法,就是化“題?!睘椤疤峋V”,化“繁”為“簡”,化“被動”為“主動”,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復習中去,其復習效果更明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終熱愛學習。

猜你喜歡
圖形數學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師
分圖形
找圖形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圖形變變變
圖形配對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