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與共和國同行

2009-10-15 06:14
內蒙古教育·綜合版 2009年8期
關鍵詞:教育學生

子 宜

七月上旬的巴林草原,天空湛藍,一碧如洗,陽光毫無遮攔地從遙遠的天際射了下來,晃人的眼。

位于遼上京故都的林東一中,校園里西側一座新的教學樓正在施工中,三個年級或放假或畢業,只有學校領導和幾個職工忙碌著60周年校慶的事兒。正對著校門的是高大氣派的圖書館,門前由校友捐贈的一塊巨石已經立起,上書八個紅色的隸書大字:“追求卓越,爭創一流”。這塊漢白玉巨石,遠看極像一頭低頭卯足氣力耕耘的牛,你仿佛眼前看到了閃亮的犁鏵,翻動的土地以及耕牛低聲的吼叫?;峡讨齻€遒勁有利的字:“拓荒者”。不僅具有觀賞性,更具有象征性——這或許就是林東一中六十年奮力前行的寫照。

林東鎮四面環山,有“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地沃宜耕織,水草便畜牧”之譽,故當年遼上京臨潢府設于此。

林東鎮的歷史是輝煌的,公元十世紀前后,由契丹人建立的遼帝國在北中國叱咤風云二百余年。契丹人建國之前尚處于氏族社會,無文字,無專門的教育場所,文化的傳承依賴于口耳相傳。統一北中國后,以耶律阿寶機為代表的貴族開明人士仰慕中原文化,開始提倡儒學,創制文字,興辦學校,詔開科舉,將中原文化與游牧文化結合起來,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契丹新文化、新教育。

傳統是個無形的、隱形的卻強有力地影響后人的東西,想脫離傳統,不僅不可能,而且十分荒謬?;诖?近三十年我們又回歸傳統,與前三十年我們恨不得隔斷傳統形成鮮明對比。如今,就學校而言,恨不得把自己的歷史說得更長更遠,不再用“階級觀”分辨其“前身”是滿清,還是北洋、民國。

教育是社會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在歷史上,林東鎮城池雖兩度荒廢,但重教育、仰慕文化的傳統卻有所繼承。據《巴林左旗教育志》記載,遼王朝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在官方,有國子監、太學、府學、州學和縣學;在民間,有蒙館、家塾等。滿清時,“寺廟教育”比較發達,蒙古族青少年入寺院當喇嘛,雖給蒙古族的人口繁衍、經濟發展帶來毀滅性的影響,但為了能夠使喇嘛們讀懂佛教經典,就教授蒙文、藏文和天文、地理、醫學知識,客觀上起到了傳播文化、培養人才的作用。民國時(1928年)就有了第一所公立小學;日偽時期,公立學校13所,私塾30余處,學生2600余人,雖以奴化教育為特征,但畢竟使不少人走出了蒙昧。

林東一中就是在這樣厚重的歷史背景下生存發展的。

她的前身是內蒙古自治學院昭盟分院,成立于1949年。伴隨著共和國的發展歷程,經歷了與干訓合校、獨立初級中學、完全中學、純高中幾個歷史階段。她六十年的歷史就是中國教育或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縮影。

學生,從1949年的一百多名,發展到今天的四千多名;校舍,從四十余間破舊的磚房土房,發展到今天的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教職工,從天南地北匯集于此的28個人發展到今天的264人;從沒有課桌椅,學生只能坐在土炕上上課,發展到今天的高樓林立、設施齊備,四百米的標準塑膠操場、藏書十二萬冊的圖書館、光理化生實驗室就有10個,計算機教室3個,此外,電子閱覽室、資料室、學術報告廳、語音室、籃球場、乒乓球館……一個投資1000萬的體育館正在設計籌備當中,可謂應有盡有。用老校友、著名作家李廷舫的話說是“雖是旗縣中學,但絲毫不遜色于省會城市的高中”。

在一個遠離中心城市的縣城里,她以自己勤勉和不懈的努力,圓了多少學子實現階層流動的夢。

林東一中出過相當多的精英,可以開出一串長長的名單:內蒙古三所大學的校長都畢業于這所學校:內蒙古醫學院院長安志慶、內蒙古工業大學校長孟昭欣、內蒙古農業大學副院長劉克禮;出過不少學者、專家:如,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育種專家劉克禮,著名作家李廷舫,內蒙古附屬醫院院長、脊椎外科專家郭宏君,傳媒大學教授、影視文學系主任倪學禮;北大教授段慧玲,經常往返于中國、美國講學;任欽·道爾吉,中科院研究員,為國務院最早下聘書的五十六位博士生導師之一;出過學者型的教育行政官員:校長陳厚德先后分別任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長、教育學院院長之職,校長安志文,繼任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長。此外,還有不少地方的行政官員從這所學校走出……

60年的巨變固然有歷史自然進步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林東,從政府官員到普通百姓,60年來一代又一代人持續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結果。是一批有一批理想主義者、實干家持續奉獻的結果。

白云,今年已是88歲的高齡,她屬于第一代林東一中的創業者,曾任林東中學生物教師、教研組長。

1950年從烏蘭浩特坐馬車到林東,輾轉走到天山,三個月大的孩子沒奶吃,餓得哇哇直哭,無奈只好向草原上放牧的牧民要了半搪瓷缸牛奶以充饑。說起這段歷史時她倒很平靜,但說起當年有的學生窮得沒有行李,只有兩張羊皮,一張當被子,一張當褥子時,她卻哽咽了。其實這已經是50年前的往事了,從中看出那一代教師愛生如子的教育情懷。

五十年代,林東是個與世隔絕的、物質極度匱乏的地方。全城一個商店,以小米、苞米碴子為主食,沒有電力供應,學生在汽燈下上晚自習,第二天每個人的鼻子里都是黑乎乎的。林東一中匯集了一批理想主義者,其中有不少是從內地名牌大學畢業的“流放者”,他們不因個人遭遇不幸而消沉,不因生活環境惡劣而抱怨,與學生一起住土炕,燒柴火,一起種倭瓜,養兔子,采集標本,平整校園,學生沒有鞋穿,就穿老師的鞋,過年了,學生就把熱乎乎的粘豆包塞給來自江南的老師……

歷史將記住這些在艱苦卓絕年代里為林東教育貢獻青春年華者的名字:額爾和、金戈、明根、錢泉、張儒、朱光冕、誤成俊、張之修、龐爾親、伊興佐、羅萊鎮、劉賽珍、孫龍驊、寇顯……

林東一中從簡陋走向正規,從低谷走到高峰,從膚淺走向深刻,其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她的發展歷程對縣域高中有哪些啟示呢?

■.認準前方的路,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接力式的行走

如今,不少學校沾染了不少官場的積弊:一個官兒一個樣,校長走馬燈似的更換,新校長上臺總要出現“新的點子”,似乎不提新口號就無創意、就無政績。而林東一中恰恰相反,他們有句口號叫“繼承傳統,開創未來”。每屆新校長上任不亂提口號,不多生花樣,不輕易否定前任校長的思路,只是薪火相傳,一代又一代地接著干。

八十年代初,陳厚德任校長時,制定了“全面發展,奮發向上,腳踏實地,堅忍不拔”的校訓,其后安志文繼任校長后將其完善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千方百計改善辦學條件,勵精圖治,努力把林東一中辦成赤峰市的一流學校。九十年代末期趙鳳喜任校長后,仍繼承這一治校方略:只是根據時代的變遷,把校訓概括為:“為明天建業勵志,為終身發展奠基?!北M管表述有所不同,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出幾代人一脈相承的東西。

魏書生說:教育其實沒有什么大事,沒有太難做的事,都是些普通的事,辦教育就是辦好普通的事,都是普通人能做好的事,但做好了就不普通?!薄敖逃龑儆谌宋目茖W,人文科學企圖一夜之間就有重大發現,幾乎是夢想?!?“辦教育,要有一份平常心,守住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守住普通老師積累的好經驗就行了?!薄敖逃?只要不老喊新口號、老提新目標就是創新?!?/p>

林東一中其實不就是這樣理解教育的嗎?這不正是應該遵循的教育基本規律嗎?這不就是林東一中持續穩定發展的奧秘嗎?

■.堅韌不拔,敢為天下先

“一流”是個極為含糊的概念,在中國不少學校的墻上都可以看到“爭創一流”的口號,大到名牌大學,小到鄉村小學。是哪個范圍的“一流”?世界的?亞洲的?中國的?地區的?還是鄉村的?語焉不詳,多數情況下這大約只是一個口號,說說大話而已。有的學校維持現狀也是“一流”,因為“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林東一中人眼里的“一流”這個詞兒意味著什么呢?

老校友回憶說:早在1957年,校門口就赫然寫著:“誓奪全區畢業統考第一名,步入全國先進行列?!睆摹拔母铩焙蟮慕俸笾厣?、百廢待興,到新世紀前后的規模擴張,林東一中的奮斗目標是明確的:先成為赤峰市旗縣里的一流高中,再成為赤峰市的一流高中,然后成為自治區的示范性高中,最終躋身于全國示范性高中。真正把學校變成“草原名校,智慧的搖籃”。經過幾十年、幾代人的奮斗,應該說,這些目標大都達到了?!安环?不氣餒,不低頭,敢為天下先,知其不可而為之,要做就做最好的”這大概就是林東一中的傳統精神之一。

據校友楊鳳云回憶:早50年代林東一中數學教學就開始了教法改革:教師以點撥為主,上數學課學生分組到教室外討論問題,結束后再返回教室匯報討論的結果。這不與今天課改的思路如出一轍?

80年代初,當許多學校對校園環境的營造不以為然的時候,林東一中就提出“環境是第二支教工隊伍”的理念,開內蒙古校園文化建設之先河。

2004年率先進入自治區示范性高中,當時全自治區101個旗縣區只有三個縣域高中進入這個行列。

這個遠離中心城市的縣域高中顯然都走在了同行的前面。

■.“精英教育”“大眾教育”并重,眼前績效與長遠利益兼顧

林東一中不像被人們詬病的“縣中現象”那樣,一門心思、不擇手段地盯著高考升學率。她在應試教育的夾縫中嘗試“精英教育”“大眾教育”并重,眼前績效與長遠利益兼顧的辦學之路。

為了60周年校慶,趙校長在聯絡、采訪、收集老校友的信息中,明顯地發現一個現象:畢業當年考入名校的,一般說來發展得比較順暢,有的已經有了不凡的成就;當年考入普通院校的,在走向社會后“后發制人”,做出不凡成就的不乏其人?;诖?當近幾年不少高中每年攀比考上幾個“北大、清華”時,他們卻不卑不亢、寵辱不驚。隔幾年有學生考上了,也為之高興,但不沾沾自喜,因為這不是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有兩年沒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也不認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就失敗了。林東一中對社會敏感的高考提出“追求高考的長、寬、高”的理念。所謂“長”就是辦學不大起大落,著眼于學校未來和長遠的發展;所謂“寬”,即落實“面向全體”的素質教育要義,追求大面積的“豐收”,讓每個孩子都各得其所,不能為了個別優秀學生而放棄、冷落“沉默的大多數”;所謂“高”,即讓個別尖子學生在得法、得體、優質的教育中,潛力得到挖掘能力得到釋放,達到盡可能高的高度。

記者采訪的日子里,2009年高考成績已經公布,林東一中2207名考生中,一本上線341人,二本上線613人,三本上線818人,總計1772人,升本科率達到80%,幾乎比自治區平均水平高出一倍。當問及如何評估今年的高考成績時,趙校長說:今年尖子總數雖有所下降,但大面積豐收了。這樣也許更好,每個孩子都有希望,比個別孩子前途輝煌,而多數孩子希望渺茫好得多!

他們不僅重視那些能考上大學的學生,同樣也重視那些平凡的、甚至被高考過濾掉的人群,兼顧高中教育的另一個功能?!盀閷W生的終身發展尊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最適合于他自己的發展,”這已經成為林東一中全體教師共同的價值追求。

這不就是素質教育理念的體現嗎?能在升學率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越來越險地懸在普通高中辦學者頭上的時候,能想到這一點并努力踐行十分難能可貴了。

60年,歲月輪回,60年,興衰幾度。60年,對于一所高中而言,就是一部需要仔細解讀的大書。對與共和國同行的林東一中,我們還可以歸納出更多的、富有啟示性的思考,如一個樸實的、敬業的、學習型的教師群體,一個盡力在夾縫中回歸教育本意的領導班子,一個民主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這對一所縣域高中的生存與發展意味著什么?這些都需要同行和后人深入思考。

猜你喜歡
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快把我哥帶走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