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衛生系統商業賄賂行為的現狀及治理對策

2009-10-19 09:07歐宇端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09年16期
關鍵詞:衛生系統

歐宇端

摘要:由于市場經濟的影響,有些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經不起社會不良風氣的誘惑,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生了變化,職業道德發生了扭曲,在衛生系統內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商業賄賂現象。文章通過陳述目前我國衛生系統商業賄賂的現狀,分析它產生的原因和根源,探討治理對策。

關鍵詞:衛生系統;商業賄賂;醫療保障制度

中圖分類號:F27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24-0093-02

近年來,醫藥購銷中的“回扣、提成”屢禁不止,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2006年年初分別做出重要指示:要把治理商業賄賂作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點,堅決糾正不正當交易行為,依法查處商業賄賂案件。同年3月8日,衛生部在北京召開全國衛生系統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會議,對全國衛生系統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進行動員和部署,揭開了全國性治理醫藥商業賄賂的序幕。

一、目前衛生系統商業賄賂的基本現狀

有資料顯示,2005年,全國衛生系統共查處收受紅包問題178件,處理違紀違規人員142人;查處醫藥購銷中的違紀違法案件216件,涉案金額1099萬元,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82人,移送司法機關179件;查處亂收費問題431件,涉及金額399萬元,處理違紀違規人員824人??梢?醫療行業的商業賄賂問題仍然是一個較為嚴峻的問題。目前,醫療衛生行業的商業賄賂行為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醫療機構領導及有關工作人員,在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采購活動中,收受生產、經營企業及其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或回扣的行為;二是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在臨床診療活動中,收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回扣或提成的行為;三是醫療機構接受藥品、醫用設備、醫用耗材等生產、經營企業或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四是醫療衛生機構有關人員在基建工程、物資采購、醫院轉制、招標等活動中,收受有關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的行為;五是衛生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利用權力,在醫藥購銷和工程招標等活動中,收受有關企業和經銷人員以各種名義給予的財物的行為。以上種種直接侵害人民群眾的利益,嚴重腐蝕了醫務人員,危害極大、貽害無窮,必須嚴加治理,堅決遏制和糾正。

二、衛生系統商業賄賂行為產生原因及根源

當前,由于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尚未到位等原因,一些不法醫藥生產、經營企業和個人以回扣等商業賄賂為手段,向醫療機構推銷質次價高甚至假冒偽劣的藥品和醫療器械;一些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接受賄賂,利用醫藥采購、醫療服務、藥品處方、檢查開單等活動,為企業高價銷售醫藥產品謀取不正當利益、提供方便等等,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醫療體制不健全。目前,中國衛生事業發展處于困難時期。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有的老百姓看不起病,社會的矛盾就在醫院集中反映出來,而國家給醫院的性質定義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因此,現實中醫院往往需要承擔雙重角色——既要依照傳統道德的要求,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又要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則,考慮投入產出之間的成本核算。

盡管近年來政府逐漸加大了資金投入,但仍遠遠跟不上群眾對醫療的需求。根據衛生部公布的“2005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的數據,我國的衛生總費用從1980年的143.2億元急速上漲到2003年的6623.3億元。但在這飛漲的衛生費用構成中,政府衛生支出從36.2%下降至17.2%,社會衛生支出從42.6%下降至27.3%,個人衛生支出卻從21.2%劇增至55.5%,甚至在2001年一度達到60.0%。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教授王紹光研究發現,2000年發達國家的政府負擔的衛生總費用為73%,轉型國家為70%,最不發達國家為59.3%,其他發展中國家為57.2%,中國政府則只負擔了39.4%。一方面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醫院卻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醫院要生存發展,自然就需要資金,然而政府的補償又不到位,這就迫使醫院不得不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于是“以藥養醫”、“以檢查養醫”自然而然就出現了。有了這個平臺,與之相關的藥品、器械購銷中的問題也隨之而生。

2.醫療行業人員對自身價值觀認識不足。醫療行業人員對自身價值觀的認識不足也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和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個別醫院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在政府補償不到位的情況下,目前醫院的盈利模式只能是以藥補醫、以耗材補醫。于是,現實醫療工作中經常出現下經濟指標、大檢查、濫檢查,損害了患者利益的現象;另一方面,醫生作為平凡人群中的一員,也同樣要承擔著家庭、住房、教育等沉重的經濟負擔,而相對來說較為低下的薪酬水平難以體現醫務人員的實際價值,從而導致部分醫護人員經不起誘惑,產生了收紅包、拿回扣、計提成等問題。

3.醫療行業相關商家追求利潤、惡性競爭。目前,我國對藥品、醫療器械的監管機制尚未成熟,導致許多醫療產業在產品的申報、審批、生產、定價、銷售各個方面存在漏洞?,F行的管理體制給藥品、器械和耗材價格虛高留下了空間。體制不變,行風難以發生質的轉變。我國醫藥行業目前存在著“準入標準過低、審批不嚴,新藥品種審批過濫,把關不嚴”的問題。以藥廠為例,全國有藥廠6000多家,流通批發企業1萬多家,生產嚴重供過于求,違規經營現象多見。2003年我國就批準新藥4000多種,把原有藥品的劑型、規格改頭換面就申報新藥抬高價格的事情較為普遍。眾多的藥械廠家為將產品打進醫院各顯神通。盡管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三令五申,全行業大搞糾查,但現實中,商家行賄、醫生冒險的現象仍有發生。

4.政府打擊力度不足。政府對衛生系統商業賄賂行為打擊力度不足,單一的經濟處罰或通報批評,不能起到震懾和警示的作用。此外,政府打擊的對象重點不清,也導致這一現象屢禁不止。在各地暴露出的紅包、回扣案件中,法律和社會通常都把譴責和懲罰集中在醫務人員身上,而行賄者卻有恃無恐。而事實上,往往是一個廠商和少數醫藥代表就能毀掉幾家醫院和一大批醫務人員。個別真抓實管的醫院所能做的,也僅僅是將其排除出本院的用藥名單,除此之外已是無能為力。但是一家公司倒下了,還有五花八門的公司繼續從事商業賄賂行為,所以希望政府多方面監管,加大打擊力度。

三、遏制衛生系統商業賄賂行為的有效途徑

目前,單憑醫療衛生行政部門的力量來遏制衛生行業的商業賄賂行為已經不現實,要遏制衛生系統商業賄賂行為,必須由政府牽頭,組織衛生、藥監、物價、糾風辦、公檢法等部門協調行動,標本兼治,從源頭上加以治理。

1.加強從業人員的思想教育。在醫療衛生行業大力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利用正反兩方面典型開展示范和警示教育,使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增強遵紀守法、廉潔自律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利益觀,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同時也要加強從事醫藥器械公司人員的公平競爭意識教育。

2.完善管理制度,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一是健全醫院院務公開制度,向社會公開醫療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公開藥品及醫用耗材價格,增加收費透明度。二是衛生行政部門建立信息發布制度,定期公布轄區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數量、質量、單病種費用等信息,引導患者就醫,促進有序競爭。三是完善醫生處方、藥房管理制度,加強對醫生用藥信息保密,堵住收受回扣的漏洞。

3.探索改革醫療機構運行機制,規范醫務人員分配制度。規范醫院收支管理,建議由政府加大投入,對醫院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讓醫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救死扶傷、治病救人上面。此外要建立以醫療質量、服務效率、服務質量、醫德醫風、患者綜合滿意率等為主要內容的綜合目標考核體系,建立較為合理的分配制度。

4.完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律嚴肅性和震懾性。當商業賄賂實際上成為行業的潛規則時,如果相關法規執行不力,那么不依照潛規則行賄受賄的企業和個人反而會蒙受損失。目前衛生系統的一些商業賄賂問題甚至可以用“泛濫”來形容,就拿醫藥回扣來說,醫生利用處方權收受回扣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特別是大醫院。醫藥回扣之風之所以愈演愈烈,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巨額醫療回扣的誘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目前法律法規的漏洞讓醫生可以將收受回扣的風險忽略不計。因此,單靠衛生行政部門的管理已是力不從心,作為政府,必須完善相關法律,加大實施力度,對這些行為施以重典,抓一個處理一個,決不手軟,形成違法分子想犯不敢犯的威懾態勢,還醫療市場以潔凈!

5.釜底抽薪,加強醫藥流通環節的監控。這是一個最治本的方法,醫療藥品器械價格虛高,其相關監管部門難辭其責。一是嚴格新藥審批環節。目前一個普遍現象是,同一種藥能有十幾到幾十個名字,單價從幾毛錢到幾十元不等,往往是一個藥品換個“行頭”改個名,搖身一變成新藥,“身價”就立刻飆升。有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藥監局受理了10009種新藥申請,而美國FDA僅受理了148種,這些問題鐘南山院士在去年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已評論過??梢娂訌妼λ幤穼徟殃P已是勢在必行,重點是做好對新藥注冊、定價、分級的成本控制;二是盡快完善藥品陽光采購制度;三是規范藥品器械的招投標。目前,雖然部分藥品耗材實行了招標購進,但現實是,招標的價格往往比市面上的價格要高得多,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煩瑣的流通環節。政府主管部門應在盡可能地減少流通環節上做好引導工作,避免低價藥品中不了標,還藥品一個真實的價格;在藥品器械招標過程中,可以嘗試開展在同一品種同一質量層次下報價最低的2~3家入圍或中標,再進行競爭性談判,最大限度地降低藥品價格;邀請檢察院、紀委、糾風辦、物價局、藥監局、衛生局等相關部門參與招標過程,強化督導,努力營造政府貼利、公司讓利、醫院薄利、百姓得利的局面。通過這些做法,盡可能縮小商家的利潤空間,考慮到其自身的成本問題,自然就不會出現給醫生送回扣、提成的事情。

6.加強信訪工作,多渠道監控商業賄賂。目前一個可悲的現象是,衛生系統商業賄賂行為的不良現象被大多數人視作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行為,這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依靠公檢法機關對每位醫療行業相關人員進行監控并不現實,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信訪工作,通過群眾、病患、醫護人員來加強對不良行為的監控,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在這項工作中一是要注重對信訪人的保護,免除信訪人的后顧之憂,使其敢于揭露不法行為;二是信訪機構要秉公處理,對線索嚴查嚴辦。

7.建立資源共享體系。對商業賄賂行為中的行賄者及受賄者通過網絡、媒體等載體加以曝光,對不法分子形成巨大的輿論壓力。

近年來,政府對醫療行業的商業賄賂行為逐日重視,尤其是去年以來,打擊力度更是前所未有,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必將能看到一個公平、潔凈的醫療市場!

猜你喜歡
衛生系統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衛生系統組織韌性的研究
衛生系統韌性建設的研究進展
探究衛生系統經濟責任審計風險及質量控制
思想政治工作是衛生工作的生命線
第三屆中以大規模災難事件衛生系統防范與應對研討會在新疆成功舉辦
論新形勢下強化衛生系統財務管理的有益探索
第二屆全球衛生系統研究全球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上海市衛生系統“代建制”模式的實踐和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