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集鎮計生戶爭當“科技致富明星”等

2009-10-21 06:37
現代農業研究 2009年9期
關鍵詞:養鴨集鎮鴨蛋

楊集鎮計生戶爭當“科技致富明星”

上科技項目,爭當“科技致富明星”已成為郯城縣楊集鎮廣大計生戶的一種時尚追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鎮已有600多計生戶成為科技致富帶頭戶、示范戶,推廣苗蒜地膜覆蓋、糧果、糧菜、瓜菜間作套種、大棚養蠶、生物鏈養殖、“網”上養雞等農業實用新技術21項,引進四川二水早苗蒜、韓國紅辣椒、日本小香蔥、大黑皮冬瓜等30種優良品種,促進了全鎮經濟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楊集鎮鎮計生協結合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因勢引導,聯合科技、農業等有關部門在建立完善鎮、村、戶科普網絡的基礎上,積極實施少生快富工程,在全鎮46個村建起了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計生夜校、計生科技致富書屋、計生科普知識畫廊等,配備了電視機、VCD、放像機等設備,統一選配了桑蠶、畜禽養殖,瓜果、蔬菜種植等方面的科技書籍、光盤,供獨生子女、雙女戶家庭觀看、學習。

與此同時,在全鎮計生戶開展了“學科技、用科技,爭當科技明星”活動,利用人口學校等教育陣地,通過舉辦短訓班,散發科技明白紙形式向農民傳授大棚養蠶、無公害蔬菜種植、糧菜、瓜菜等立體種植等科技知識,鎮信用社、農業科技等部門充分發揮行業部門優勢,配置了科技直通車,巡回全鎮46個行政村,開展科技服務、信貸服務活動,解除計生戶科技致富的后顧之憂。

為讓廣大計生戶學有樣板,趕有目標,該鎮還分別在孔圩、張樓、官集、豆墩等村規劃建立了桑蠶、肉牛飼養、蔬菜林果栽培計生科技示范基地,培植了20多個計生先進典型戶,鎮里還組織科技示范戶與計生戶結成幫扶對子,向他們提供生產技術信息,幫助他們篩選致富項目,解決生產資金、產品銷售等方面的難題,為廣大計生戶科技致富搭建了連心橋。

東??h“致富明星”傳富經

今春以來,石湖鄉水庫村的“奶牛狀元”李二深、“蔬菜經理”唐學金、“鵝司令”劉防山;大婁村的“香菇大姐”李元紅、“西瓜大王”王二華等簡直就成了不掛牌的“禮賓司”,他們每天都要迎來送往一撥又一撥向他們致富取經的客人。

像李二深、劉防山這樣的農戶,全鄉至少有500戶。就是這些農戶在當地被群眾選為“致富星”,這些閃亮的星星有的是自學成才的,有的是在縣鄉技術人員培訓指導下成為致富能手的。筆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他們沒什么特別的招式,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學以致用,善于研究市場,生產個著市場走,認準目標不回頭。在談及家庭經濟發展時,唐學金如數家珍:“我種了10年的大棚沒吃過虧。我最信技術員的話,沒事也常琢磨怎樣換茬,種啥劃算。這不,今年又讓我逮著了,西紅柿套草莓一棚賣了1600塊”。劉防山養鵝辦法絕,今年他養鵝就嘗試給小鵝放舞曲,以此來鍛煉鵝的膽量,讓小鵝不怕外來驚嚇。在他的影響帶動下村里已有6戶形成了規模,該村年飼養鵝達10萬只。

為推廣他們技術經驗,鼓勵更多農民走特色種養之路,鄉里還把他們組織成一支農技演講團,走村串戶傳播農業發展新理念、新經驗。為鼓勵他們更好地做好榜樣,該鄉還委派專人為這些“星”樹榜樣,幫助他們搞好服務,引導他們自主結合興辦特色農業聯合組織。

養鴨合作社讓農民抱團致富

清晨5點鐘,有“北國水鄉”之稱的山東省桓臺縣起鳳鎮的馬踏湖畔,由鎮政府牽頭創辦的馬踏湖養鴨合作社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鴨農們排著隊將鴨蛋過磅、裝車,一輛輛裝載著新鮮鴨蛋的大貨車不斷地駛出,一筐筐鮮蛋、“鴨皮”(產蛋少了的鴨)銷往天津、河北、浙江、濟南等地。正在忙著裝車的華溝村養鴨大戶宋希財說:“養鴨專業合作社讓我們同行不再是冤家,抱團共同來致富。如今,養鴨的飼料成本降低了,鴨蛋賣得價高了?!?/p>

馬踏湖區現有鴨農500余戶,50余萬只鴨以豆粕、玉米、魚蝦、以草為食,蛋質好、營養高。由于銷售渠道不暢等原因,鴨蛋的銷售一直是困擾當地鴨農的一個大難題。于是今年初鎮政府牽頭,聯合鎮域內近百戶鴨農成立了馬踏湖養鴨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積極到外地跑市場,主動送“蛋”上門,把馬踏湖鴨蛋推銷到了天津、河北、濟南、煙臺等地,成為當地鴨蛋市場的固定供貨點。馬踏湖區鴨蛋的價格也從以前的2元/斤漲到了4.5元/斤。以前2元/斤都沒人要的“鴨皮”,在浙江的市場上,被分割為鴨頭、鴨脖、鴨翅、鴨腿,價格高、銷路也非常好,現在賣到了8元/斤。

猜你喜歡
養鴨集鎮鴨蛋
鴨蛋大約有多重
構建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的長效機制——以德州市雷集鎮為例
永修貧困戶養鴨鋪就脫貧夢
陳集鎮鄉鎮財政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董集鎮:守住文化的根脈
微生物發酵菌養鴨的基本模式及其技術優點
蓮田養鴨生態種養模式效益及技術初探
地質災害頻發山區聚落安全性探索——以橫斷山系的集鎮和村莊為例
論我國養鴨業的現狀及無公害養殖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