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熱 企業變“綠”

2009-10-28 10:15李全偉
中國經濟信息 2009年18期
關鍵詞:綠色環境企業

李全偉

企業通過向“綠色”轉變,將產生巨大的回報。

從2007年5月10月開始,IBM公司啟動綠色創新工程,每年投入10億美元,調動整個公司的資源大幅度提高IT方面的能源效率。對于節能環保,不僅IBM這樣的大公司熱衷于此,許多規模并不大的企業也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上海瑞吉紅塔酒店從2001年起投入3,000萬元引進節能技術。在上海,酒店平均能源成本一般為收入的8%,但在瑞吉紅塔酒店,由于采用了節能技術,能耗成本降低為收入的5%以下。

何謂綠色企業?

企業向“綠色”轉型,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對“綠色企業”的定義,目前沒有一個統一標準。IBM中國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甘綺翠說,一般認為,“綠色”跟節能環保有關。

綠色企業,從企業戰略、運營管理、供應鏈,到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都應體現節能和環保,涉及的內容較多。從企業內部看,就是要采用各種節能方法,不斷減少辦公消耗。具體措施包括:鼓勵員工采取各種環保策略,制定并實施垃圾分類回收制度,鼓勵無紙化辦公,廣泛利用電話會議和視頻會議,鼓勵員工在家里辦公(可以減少因上班造成的交通車輛能源消耗和污染);從企業供應鏈看,要采用節能環保且能回收利用的原材料,縮短供貨半徑;從產品和服務看,要生產低能耗、高效率的產品。以上種種做法,都是綠色環保的,都是綠色企業的應有之舉。

有些企業認為,注重環保固然可以令公司品牌獲利,但會以企業贏利能力損失為代價。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有遠見的企業家會尋找企業長期戰略與短期運營之間的平衡點。新的觀點認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先進的企業責任理念和實踐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不但不會阻礙、反而會促進企業發展,社會責任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國際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在目前經濟走向不確定的情況下,企業經營普遍面臨困難。此時此刻,對“綠色”的追求無疑會增加企業的開支。甘綺翠說,企業要看長遠,不要只顧眼前利益。在經濟危機下,雖然投入綠色環保有困難,但這會關系到今后長遠的生存。如果造成大的污染事故,反而會加速企業的倒閉。

豐田公司率先推出了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在消費者心目中奠定了“綠色轎車”的形象,提升了品牌影響力。自普銳斯投放市場以來,豐田公司的品牌價值增長了50%。一家中國企業,通過安裝在建筑物內外的實時傳感器,測量室內外溫差,讓空調在凌晨開機,自動把室外冷空氣引進室內,降低室內溫度,這樣在每天上班后幾小時內的用電高峰期,就不再需要運行空調設備。這種技術可以將空調制冷運轉時間縮短1~2小時,減少能耗10%~20%。

企業為什么要“綠色”?

有三大因素促使中國企業更加重視環保問題: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不斷上漲的能源、原材料和廢棄物處置成本,以及主要利益相關者逐漸增強的環境意識──他們期望企業能夠承擔社會和道德責任。

甘綺翠說,驅動企業向綠色商業轉型的原因之一是監管。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后,是日積月累的環境問題,國內外許多專家都認為,中國每年的環境損失相當于GDP的8%~13%。環境保護已成為中國政府關注的頭等大事,政府不斷加大對污染企業的懲治力度。在這種形勢下,很多企業都把環境問題提升到戰略層面。

除了監管要求外,還有經濟驅動。顧客因為企業重視環保,會多買企業的商品。這對公司經營是一種促進,對品牌形象也是一種改善。

綠色商業轉型的另一原因,是利益相關者的要求。企業內外的很多方面,都覺得環保是一個重點,要求企業重視環保,其中包括顧客、投資者、政府和員工。根據“企業社會責任監測”(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Monitor)機構在2006年的調查顯示,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主要考慮因素是環境、社區支持、員工待遇及行為是否有利于社會利益。

甘綺翠說,目前,企業對環保有三種態度和行動??鐕竞鸵恍╊I先的中國企業認識到環境風險對運營的潛在影響,并積極采取行動減少風險。這些企業知道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并相信高效的運營(如減少廢物的產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此它們對環保比較積極主動。

更多的企業則比較被動。其污染控制措施的首要目標,只是滿足基本的監管要求。這類企業在設計環保計劃時,沒有針對不同業務單位和部門的統籌規劃和協調,也沒有采取完善的措施來收集、分析、分享和報告相關環境數據,用于必要的管理決策。結果,企業員工對環境問題的認識是膚淺的,在企業內部落實環保項目的效率也很低。違反環保監管要求或未能有效地管理環境風險,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后果,包括高額罰款、潛在的法律訴訟和索賠,還會干擾正常的業務運作,甚至使企業的品牌和名譽受到沖擊。還有很多企業,完全沒有采取環保措施,因為它們認為與目前的罰款水平比起來,防治污染的投入太高。

企業如何“綠色”化?

企業應該用一種積極的態度看待環境保護,而不是僅僅把它看作額外增加“成本”的財務負擔。與環保相關的投入將帶來巨大的回報,如通過綠色產品或解決方案創造新業務機會、采用新的節能技術或減少資源投入降低成本、采用可再生材料和加強環境保護強化品牌形象,等等。不僅如此,企業對環境的影響和環境管理舉措,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合作伙伴關系和投資者行為的重要因素,因而潛在利益巨大。

企業確立綠色戰略時,應分清兩個層面:一是整個企業都是為了綠色而工作,專營環保產品和服務;二是一些企業本身的產品和服務不是環保的,但也可以走綠色路線,比如生產一臺電腦,可以追求電腦的節能。

綠色戰略是一種商機。外部消費者意識到不好的環境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政府認識到不環保對經濟的破壞力。同樣功能、外觀的產品,如果是環保產品,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企業內部運營做了環保努力后,對整個品牌都有正面作用,消費者也因為這家企業是環保企業而更愿意購買其產品和服務。

甘綺翠說,企業最重要的是制定具體的路線圖和詳細的行動計劃來實現環保目標。這要求它們采用系統的、實事求是的方法進行規劃,并采用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予以落實。同時,還要求企業培養創新能力,有效地進行環境管理。企業應當投資于戰略能力的培養,確保在更廣泛的業務運營中改善對環境的影響。這些戰略能力包括:發現需要改善的環保領域,提高運營和能源效率,評估供應鏈伙伴的環境績效,以及優化供應鏈運營能力等。

每家企業都應力求在環保方面做得盡善盡美,而不是僅僅滿足最低的監管要求。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必須設計并實施完善有效的環境管理系統。系統應該覆蓋運營的所有主要方面,這樣,它不僅會幫助企業達到環保標準,而且還會消除潛在的環境風險。

技術是成功計劃和實施環境保護舉措的關鍵因素?,F代化的污染探測和控制設備在優化資源利用、減少核心生產流程的排污方面至關重要,而先進的運算技術則可以顯著降低數據中心、辦公室IT設備和建筑物管理的用電量。不僅如此,環境技術并不是只適用于一家企業的運營,而是能夠在包括供應商和業務伙伴等在內的更大組織網絡中收集和分析數據,進而加強環境績效管理。

企業向綠色演變,最重要的驅動者是企業最高領導者。他們要把環保放在企業整體戰略中,放在很重要的業務目標里面,才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猜你喜歡
綠色環境企業
綠色低碳
企業
企業
企業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