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處為何有魚腥味

2009-10-29 05:00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09年24期
關鍵詞:陰道內魚腥味加德納

李 桐

有些年輕女性白帶增多,而且時常聞及惡臭,有時還會散發出討厭的魚腥味。為此,她們十分焦慮。下身的臭味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原來是細菌性陰道病在作怪。

細菌性陰道病是指由多種致病菌在陰道內大量繁殖引起的一種疾病,它主要導致陰道生態平衡失調,使陰道處于一種病理狀態。它不被稱作陰道炎而稱為陰道病,是因為其陰道黏膜并未出現炎性反應,陰道分泌物也很少檢測出白細胞,故1984年被醫學組織正式命名為細菌性陰道病。

引起細菌性陰道病的細菌主要是陰道加德納菌。加德納菌屬厭氧性,容易在陰道內生長。加德納菌的生長溫度為25℃~40℃,在人體內繁殖的最適宜溫度為35℃~37℃。在pH值4.5時,加德納菌不易生長,pH值4.0時不生長。這與在生殖年齡的健康婦女陰道內的酸性環境相符合。由于成年婦女陰道內的陰道桿菌可將陰道上皮細胞內含有的糖原分解為乳酸,使陰道分泌物保持酸性(pH值4~5),而酸性環境不利于加德納菌的生長和繁殖,因此,即使有60%的健康婦女攜帶陰道加德納菌,也并無臨床癥狀出現。

一旦陰道內環境和酸堿度發生改變,如反復沖洗陰道、濫用藥物等,加德納菌和某些厭氧菌就會大量繁殖。據報道,患細菌性陰道病時,加德納菌與厭氧菌混合存在于病人的陰道內,較正常健康婦女增加100~1000倍。而性生活后,由于堿性的精液(pH值7.2~7.5)進入了陰道,進一步促進了加德納菌及厭氧菌的生長繁殖,引起大量的胺類物質釋放,于是陰道內就散發出腐敗的魚腥味。

細菌性陰道病的治療,目前多采用全身或局部治療,常用的藥物為甲硝唑(滅滴靈)或克林霉素,治愈率高達90%左右。妊娠婦女如果患了細菌性陰道病,應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治療,因為孕婦感染細菌性陰道病后可以引起早產、胎膜早破、產褥感染和新生兒感染。

當然,防范細菌性陰道病十分重要,一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保護陰道自衛功能,保持陰道酸性環境:陰道內不能隨意用藥,必須用藥時應遵照醫生處方,否則可能會雪上加霜;也不適宜經常做陰道沖洗。

2重視生殖健康理念:不用公共場所浴盆或坐式馬桶;不穿緊身不透氣的褲襪;不與多個性伴侶發生性行為。

3孕期加強檢查:常規檢查孕婦陰道分泌物可以早期發現、及早治療該病,但孕婦不宜陰道內用藥,以免造成早產。

4各種子宮腔內的手術。如放、取避孕環,人工流產等,均應在手術前檢查白帶排除此病。若已患此病,則應在治愈后再進行手術,以免引起子宮內膜炎。

另外,細菌性陰道病治愈前,最好不要過性生活,否則會加重感染。

據《健康生活報》

猜你喜歡
陰道內魚腥味加德納
傷心情歌手
我對于大海
加德納 跌宕人生
老年陰道炎莫要濫用抗生素
去魚腥味,你只知道放酒?
魚腥味去除有妙招
記憶中的他
老媽切魚
形形色色的陰道內異物
陰道內埋線行陰道緊縮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