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家書屋:在希望的田野上

2009-11-02 02:49李明山尹卿卿
金山 2009年9期
關鍵詞:農家書屋管理員

李明山 尹卿卿

夏日的一個清晨,我們驅車從城中去農村。年出市區,路旁的農田景色漸漸撲面而來。那一片片綠,一塊塊長勢喜人的莊稼,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的年頭。這是一個陰天,太陽始終未曾露面,然而我們的心中卻充滿陽光。因為我們要去的地方,是廣袤農村中的又一片綠地,長著另一類莊稼,收獲著農民兄弟渴望和喜愛的精神食糧。

那就是農家書屋。

我們要去的第一站,是揚中市新壩鎮的新壩村。2006年4月,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啟動之初,揚中是我市的試點,新壩村又是揚中的一個試點,因此這個我市最早建成的農家書屋,便格外引人注目??此慕裉?,便不南想起它的昨天,那是2006年的春天,是農民迎來的又一個改革之春,也是農民盼來的農家書屋始建的希望之春。

建成農家書屋——為農家

2006年4月,省新聞出版局下發了《關于江蘇“農家書屋”工程的實施意見》。同月,市新聞出版局隨即制定下發了《鎮江市農家書屋工程的實施方案》。農家書屋建設工程的號角在全省吹響,走在全省前列的則是我市的建設大軍。

三年后的今天,走進新壩文體活動中心二樓,頓覺書香滿屋。二百平方米的書屋,窗明幾凈,一萬兩千冊書籍整齊地列隊歡迎著農民兄弟。雖然是早晨,已有農民靜靜地坐著看書閱報,圖書管理員也在電腦旁忙乎著。其中兩位年老的農民趁著早涼,正聚精會神地看報。他們專注的神態、愜意的心情,放松的坐姿,一下子讓我們體味出“農家書屋”這名稱的精妙。農民是在自家堂屋看書報,溫馨、舒適,農民把書屋看成自己的家了。常說“有國才有家”。如今國家強盛了,人們富裕了,有書才是農家啊!祖祖輩輩在土地上長大,靠土地生存的農民,不再滿足于滿田谷香,滿園果香,更是渴望滿屋書香!

建書屋的春風,不僅吹到了這揚子江中小島,也吹拂著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所有人的心。地不分東西,人不分職業,因地制宜,各顯神通,各具特色。

當年7月,市新聞出版局帶頭將系統內募集的八千冊圖書,分贈到14個農家書屋,此后揚中、丹陽、句容、鎮江新區、丹徒等地區募集圖書10多萬冊,又捐建書屋16個。

揚中市采取市鎮村三級聯動,以市鎮為主導安排經費,行政村落實少量配套資金,同時積極擴大資金來源。

句容市采取行政村與文明單位結對,書店與書屋結對,企業冠名捐建,地方經濟實體與書屋攜起了手。

丹陽市政府安排專項經費,實行以獎代補,資助農家書屋建設。

說到丹陽,我們認識了一位基層新聞出版工作者。三年來,他奔波在每一個行政村,開著私車驅車5000多公里就做一件事:建農家書屋。然而就是這件事,卻為丹陽市新聞出版局從省、市捧回“農家書屋建設先進單位”獎牌,獲省獎勵資助20萬元。他就是該市新聞出版局新聞出版科科長丁繼亮。2006年下半年,丁繼亮剛結束基層單位掛職,局領導就把農家書屋建設的任務交給他。有同事勸他不要接這塊“燙手山芋”,而他的回答是:“做事,總會有困難;再難的事,總要有人做!”丁繼亮毅然接受了任務,四方籌措資金,募集圖書,從選地到建成使用,每一個書屋至少跑兩趟,最多的跑了13趟。局里的同事戲稱他為丁部長——農村工作部部長。誰要找他,有人就會告訴你:丁繼亮,不在農家書屋,就在去農家書屋的路上。如今,丹陽市230個行政村已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

三年來,丁繼亮奔走在去農家書屋的路上,私家車里燃燒的不是汽油,而是那充滿愛的血液。愛丹陽這塊熱土愛得熱烈,愛農民兄弟愛得深沉,愛這份事業愛得執著。他對農家書屋更多的是一種無法割舍、時刻牽掛的情結。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愛的最大境界是愛天下。

為了建設農家書屋,丁繼亮仍然行走在去農家書屋的路上。為了今年我市所有行政村的全覆蓋,又有多少位丁繼亮行走在去農家書屋的路上。

用活農家書屋——興萬家

走進揚中市油坊鎮鳴鳳村孫六生的農家田園,我們就像城里的“劉姥姥”走進了農村的“大觀同”,什么郁新鮮好奇。68歲的孫六生如數家珍地向我們一一介紹他種植的蔬菜瓜果的品種。竹棚上懸掛著的是吊瓜、砍瓜、葫蘆,它們在頻頻向我們招手、點頭;長長的南瓜、絲瓜太調皮,一不小心就拍打著我們的臉龐和肩膀;滿地的茄子、西紅柿、玉米看見城里人來,就不讓走,正挽留我們的腳步。通過孫六生的介紹,我們明白了這些優良品種的“根”都在農家書屋。孫六生退休前是一位農技員,愛買農技方面的書,搞新品種種植。市鎮兩級根據他藏書的情況送來了書架和書,幫助他辦起了農家書屋。村里農民常來看書、借書,請教種植新知識,一個農家書屋就是一座橋。橋上走過的不是一位,而是一群、一村農民兄弟。橋通向致富之路,橋連起人與人之間的情,一下子帶動了周圍農民科學種田、致富發展。

巧得很,潤州區蔣喬鎮喬家門社區橋東組菜農喬益隆,今年也是68歲,也是個愛讀書、通過讀書成才的種菜“土專家”。他還經常參加多種讀書、講座,經驗交流等活動。去年,他捧回了省讀書征文一等獎、市農民讀書征文演講二等獎的榮譽證書,讀書成才的經歷還上了京江晚報。

讀書學科學點燃智慧之火,種田用科學喜獲菜糧豐收。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杜中志父子去年種植了有機水稻、蔬菜、草莓,承包了桃園,并在桃園里養了草雞、山羊。農家書屋借來的農技知識書籍讓他們找到生產關鍵的鑰匙,杜中志的兒子杜富海在他的讀書心得《對我幫助最大的一本書》中寫道,長期在外打工回鄉跟著父親一起創業,一開始就碰到不懂農業技術的難題,村上農家書屋管理員找到他,讓他去書屋看農技書,趙亞夫推薦了一本《優質桃無蟲害生產關鍵技術問答》,他就跟著這本書,不斷學習、實踐,農業專家趙亞夫的現場指導更加快了致富速度,全年收入達10萬多元。林富海由衷地感謝農家書屋:村里的農家書屋成為了我們農民致富的好向導、好助手,真讓我們笑開了眉梢。

農家書屋也呵護著農家的孩子們。在揚中西來橋鎮東來村楊仁保的農家書屋里,我們看見一群女孩子正圍在一起制作樹葉畫,男孩子可沒那耐心,在大院里下起了象棋。楊仁保夫婦是退休教師,為了能讓村里的孩子在寒暑假和節假日有個又安全又增長知識的好去處,在家建起了農家書屋,免費給村里的孩子們借閱。市里支持鼓勵他們隨即購置了一批兒童書籍送去。楊仁保夫婦還輔導孩子們做作文、學繪畫。他家樓上下的墻上全貼滿了孩子們的作品和獎狀。

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農家書屋更好地發揮作用。2007年我市開展了“我與農家書屋”征文活動,去年我市又開展了“好書進萬家——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和“知識改變命運,讀書讓我致富”為主題的農民讀書征文演講活動,開展了科普知識講座進鄉村活動。農家書屋的管理者們還自己開展了讀書活動。句容九華村相繼開展了“讀一本好書,富一個家庭”、“讀書看報,為村建設獻計獻策”等活動。揚中市、潤州區的農家書屋

利用暑期開展“紅領巾讀書”和“看名著學故事”活動。

琳瑯滿目的書籍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農家書屋讓農民和他們的后代過上了前所未有的鮮活日子。

管好衣家書屋——靠“專家”

提起鎮江新區姚橋鎮華山村,去過那里的人就會想到那村頭的古樹古廟,村中的古街古井。其實村里還有一個好去處:屋旁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景、冬有綠;房前池有魚,塘有蓮,近有柳、遠有桃。到這里來的人都贊不絕口。這么美的地方,是一個“愛心書屋”,屋主人就是退休教師馬祥英。

早在1995年,馬老師就在家人的支持下,買來木料,打起書架,購回圖書,騰出房間,辦成書屋。這下子村上幾十個孩子有了好去處。婦女們推開麻將,放下紙牌也走進書屋。菜農、果農、養雞養鴨專業戶更是偷閑光顧,各種報刊每天都在男女老少手上傳閱。農民不出村,就知天下事。消息一傳開,新聞媒體紛紛作了報道,央視《社區新聞》還讓馬老師與全國觀眾見了面。接下來的事就是管理。一系列的借書、閱覽制度方便規范,周邊的環境更加美化,書屋愈加井然有序。馬老師被授予江蘇省2006——2007年度“百佳農家書屋管理員”榮譽稱號。同年全省開展的“我與農家書屋”征文、省農民讀書節征文活動中,馬老師的作品《我愿做鄉村精神家園的守望人》分別獲得二等獎。

丹陽市司徒鎮譚巷村2006年建起了農家書屋。退休的歐陽瑞生老師兼任圖書管理員。他在環境的優化、細化上做文章,規章制度制表上墻,書籍分類上架、臺帳建檔保管、開水免費提供……2007年村農家書屋被評為省“百佳書屋”,歐陽老師榮獲“百佳圖書管理員”。

農家書屋管理員多由一些退休教師,退休干部擔任,工作認真、熱心、不計名利,贏得廣大農民朋友的愛戴。農民兄弟更欣喜地看到,一批年輕、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村官加入了這一行列,成為一支新的生力軍。

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委會26歲的大學生村官徐敏,兼任村農家書屋的圖書管理員,針對村域范圍廣,村民居住分散,缺乏教室等情況,把書屋的地點設在村大米加工廠里,由農業專家趙亞夫專門做培訓,并把培訓班辦到村民組,辦到示范戶。稻鴨共作的示范戶畢慶安住在離村較遠的山坡上,農家書屋就把培訓班辦到他家里。作為村官,徐敏也從農家書屋里獲得知識,不斷充電。在趙亞夫的推薦下,他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一書,讓他懂得了該怎么用法律的方法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

潤州區和平路街道一泉村27歲的大學生村官郭亮進村上班的第一天,就走進農家書屋,從書架上取下《哈佛家訓》。這本書伴他走過當村官的最初時光,他在讀后感中寫道:“的確,人在一生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甚至伴隨終身的,就是那一件件看似不起眼卻感人至深的小事情。它們往往改變了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改變了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改變了我們對他人的了解。感動,就是源于生活中這些不起眼的小事?!币虼?,他在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同時,也在積極協助村農家書屋的圖書管理員,做好書屋管理工作這些“小事”。

我市十分重視農家書屋圖書管理員的培養和提高,市新聞出版局委托圖書館對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業務培訓,在全市開展“百佳農家書屋”、“百佳農家書屋管理員”評選推薦活動。揚中、丹陽等地舉辦管理員培訓班,請專業人員講授圖書管理和服務知識。通過培訓,這些圖書管理員都成了這方面的“專家”、管理的行家里手。

統一的管理制度也是管理好農家書屋的保障。各轄市區局統一印發了農家書屋圖書借閱、內部管理、書刊遺失損壞賠償、管理人員崗位職責等制度,要求張貼上墻,借閱證登記本、需求登記本三證本到位。

有專家說,管理是條封閉的鏈條,那么農家書屋的管理就是一條彩色斑斕的項鏈,不問它的材質,馬祥英、歐陽瑞生等眾多普通平凡的管理員的名字鐫刻在上,熠熠閃光。書上也說,管理是溝通。農家書屋人性化管理就是最好的溝通橋梁。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今這句精辟的語錄醒目地張貼在我們去過的農家書屋墻上。那么,農家書屋是什么呢?高爾基沒有預言過。他絕對不會想到,二十一世紀初中國鎮江農村的土地上,一下子村村都有了農家書屋。那天,我們從揚中到潤州區,從江島到漁村,思緒也隨著汽車在翻騰。農村的兄弟很實在,稱農家書屋為“文化樂園”、“文化大課堂”、“科技加油站”、“致富好向導”;城里的朋友很浪漫,喻它為開在廣袤土地上的“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農民精神生活的港灣?!弊屆裥值芨訉嵲?,城里朋友更加浪漫吧,農家書屋歡迎城鄉朋友,也擁抱所有的“冠名”。

車離農村漸行漸遠。驀然回首,農家書屋正靜臥在希望的田野上。

猜你喜歡
農家書屋管理員
農家笑
篽箖·上野書屋
看咱農家這豐收節
我是圖書管理員
我是圖書管理員
農家笑
春回農家
夢幻書屋
“撿”來的書屋和輔導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