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治文明史學習指導

2009-11-30 04:33蘇萬青鄭曉芳
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 2009年10期
關鍵詞:制度政治

蘇萬青 鄭曉芳

政治文明史,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人物等內容。其核心就是政治制度演進史。政治制度演進是教學的重點,與當代我國政治制度建設的不斷深入和完善相聯系,尤其中國政治文明史已經成為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學習政治制度要抓住各類制度的沿革變化,分析理解相關制度產生的社會背景和歷史影響;將不同類型和不同時期的典章制度進行歸納、比較;與當今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聯系起來思考。

一、中國政治文明史概要

二、中國政治文明史學習難點簡析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原因、演變趨勢、特點及評價

1,形成原因:(1)經濟因素: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小農經濟的分散性,要求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來維護國家統一、保障社會安定,來保證其生產和再生產。(2)政治因素:鞏固國家統一、鎮壓農民反抗、維護地主階級利益、維護封建土地制度的需要。(3)思想因素:法家中央集權學說和后來包括法家思想在內的儒家思想成為這種制度的理論基礎。(4)實踐因素: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和地方縣制的政治體制。

2,演變趨勢:(1)不斷改革中央行政結構,不斷地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2)不斷改革地方行政結構,加強中央對地方、對邊疆地區的嚴密管轄,元、明、清三朝沒有出現過大的國家分裂現象。(3)對人們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強,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獄就是典型的表現。

3,特點:(1)最大的特點是權力高度集中,以至高無上的皇權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2)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3)皇帝直接任免官吏,決策和行使權力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4)政治制度和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思想占據統治地位,長期影響政治制度。(5)宣揚“君權神授”,實行文化專制。(6)中央與地方、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伴隨其始終,但專制主義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的趨勢在不斷加強。

4,評價:(1)積極影響:①政治方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統一。②經濟方面:有利于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從事大規模的經濟活動,興建大型工程,能組織大規模社會生產,有利于封建經濟發展,奠定了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于世界的物質基礎。③民族關系方面:統一環境下有利于各地區、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推動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在較廣闊范圍內傳播,促進民族融合和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2)消極影響:①經濟方面:到封建社會后期,嚴重束縛社會生產力,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壓制新生產關系的成長。②政治方面:空前強化的封建專制統治極易形成暴政;人民毫無政治權利和地位,民主政治無從發展,早期資產階級受到壓制和打擊;形成長期人治傳統,派生龐大官僚和特權階層,易出現政治腐敗。③思想方面:專制主義制度必然導致對思想文化的控制日益強化,嚴重阻礙科學發展,使許多知識分子不過問政治。民主思想被嚴格禁止。④外交方面:閉關自守,阻礙中外交流,導致近代落后。

(二)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特點及評價

,

古代選官制演變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世襲制(先秦,貴族世襲)一察舉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舉制(隋唐創立、完善一宋代發展一明清進入困境)。漢以后選官制度的演變如下:

1,察舉制:形成于西漢時,包括察舉和皇帝征召等。察舉制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稱鄉舉里選。后因豪強地主勢力發展,逐漸由官僚家族支配。特點;是一種由下而上的選官制度。影響:察舉制拓寬了選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備,不拘一格,是漢武帝時期鼎盛局面出現的一個原因。但隨著地主階級勢力_的發展,門第聲望成為選官的主要依據。導致官僚集團的形成。

12,九品中正制:形成于魏晉,曹魏時將人才劃分為九個等級,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員考評,授予相應的宮職的一種制度。起初,是對漢代選官傳統的延續。但到魏晉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壟斷,在評定品級時,他們偏袒士族人物,而九品的劃分已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特點:是一種家世、才能并重的選官制度。影響:九品中正制的實行,為世家豪門長期操縱政權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證,為士族門閩政治的形成鋪平了道路。

3,科舉制:(1)演變:隋朝創立: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時設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朝完善:唐太宗時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增加取士人數,還首創武舉和殿謗;唐玄宗時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考試地位。北宋發展:分三級考試,嚴格考試程序,考試科目減少;殿試成為定制;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實行糊名法;增加錄取名額;王安石廢明經諸科,進士科不再考詩賦。明清衰落:明時從四書、五經中命題,只準用程、朱理學的觀點,不許發揮個人見解,答卷須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清沿用明制;1-905年清政府被迫廢除科舉制。(2)特點:用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使門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參與到統治集團中來。(3)評價:積極影響:①科舉制剝奪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權,削弱了地方豪門士族勢力,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選官方面的腐敗,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是歷史的進步。②通過科譽考試,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有利于籠絡人才、緩和矛盾,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③科舉制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定,推動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發展。消極影響;明清時,以八股取士,禁錮了士人的思想,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是中國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極端化的產物。

(三)近代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1,近代中國民族危機形成的原因是西方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動政府賣國投降的結果。近代中國軍民為維護主權、捍衛民族尊嚴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抵抗,使中國近代危而不亡,并最終打敗了侵略者,獲得了國家獨立和民族的解放。民族救亡成為近代歷史的主題。

2,正確認識工業文明對農耕文明的沖擊及農耕文明在遇到挑戰時的對策。了解這些斗爭的核心內容及其歷史背景,分析這些斗爭對近代歷史發展的主要貢獻。要特別關注辛亥革命和國共合作抗日的歷史。

3,近代中國的反侵略斗爭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近代前期,面對外國侵略,地主階級抵抗派進行了抗爭,但失敗了;農民階級的斗爭主要有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結果由于階級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而失??;資產階級維新派為實行君主立憲、資產階級革命派為建立和維護民主共和進行了一系列斗爭,結果沒有成功,但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和救亡運動。近代后期,中國共產黨為創建新中國而斗爭: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國共合作領導了國民革命,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國共對峙時期,推動中國從階級斗爭向民族解放

戰爭轉化;抗日戰爭,第一次取得反帝斗爭完全勝利;解放戰爭,為創建新中國而決戰,最終建立了獨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國。

(四)現代史上中華民族為維護國家獨立、和平統一所作的努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為維護國家主權與獨立、實現民族平等及國家和平統一作出了巨大努力。主要包括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治經濟措施,新時期完善我國的民主政治,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發展的內容,“一國兩制”構想理論和實踐等。其中,重點是掌握臺灣的歷史及我國政府的對臺政策。至少要了解以下幾點:

第一,歷史上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大大密切了臺灣島和大陸的關系。清前期設臺灣府,臺灣納入清朝版圖。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臺灣建立行省。

第二,列強侵略與反侵略斗爭:明朝末年荷蘭殖民者侵占臺灣;1661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1662年臺灣回到祖國懷抱。甲午戰爭后日本割占臺灣,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達50年之久;臺灣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重回祖國懷抱。

第三,臺灣問題的由來: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反動統治,蔣介石退踞臺灣,導致海峽兩岸處于隔絕、分離狀態;外國反華勢力插手臺灣問題: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派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

第四,國際法對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部分的認同:1943年的《開羅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歸還臺灣等中國領土,《開羅宣言》對臺灣歸屬的規定完全具有國際法的效力和意義;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中國與各國建交的重要條件。

第五,我國政府的對臺政策: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問題;1979年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宣布和平統一方針和首先實現“三通”的建議;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我國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五)近代以來中美關系的階段性變化

中美關系是近現代國際關系史上重要的主要國家雙邊關系之一,是當代國際關系史上極其重要的主要國家雙邊關系。中美關系的階段性變化內容如下:

猜你喜歡
制度政治
辦公室政治
夏朝
第1課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政治機關必須突出政治建設
講政治要防止幾個誤區
某些單位的制度
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政治法律
論制度安排的后發優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