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

2009-12-21 01:29
糧食決策參考 2009年21期
關鍵詞:糧食生產建設

(2009~2020年)

引言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是關系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隨著人口增加,我國糧食消費呈剛性增長,同時,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水土資源、氣候等制約因素使糧食持續增產的難度加大;生物燃料發展,全球糧食消費增加,國際市場糧源偏緊,糧價波動變化加劇,利用國際市場調劑余缺的空間越來越小。為此,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著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依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2020年全國糧食消費量將達到5725億公斤,按照保持國內糧食自給率95%測算,國內糧食產量應達到約5450億公斤,比現有糧食生產能力 [現有糧食生產能力約為5000億斤公斤水平(2005~2007年3年糧食平均產量約4950億公斤,2007年5016億公斤,2008年達到5285億公斤)]增加近450億公斤??紤]到影響糧食生產和有效供給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本著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供給、留有余地的原則,未來12年間,需要再新增500億公斤生產能力,提高國家糧食安全的保障程度。

本規劃所述糧食生產能力,是指由資源狀況和經濟、技術條件所決定的,各種生產要素綜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對穩定實現一定產量的糧食產出能力。

本規劃期限為2009~2020年。品種為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作物,兼顧大豆,按照糧食生產核心區、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后備區和其他地區對全國進行統籌規劃。

一、我國糧食生產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糧食生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糧食產量從1949年的1132億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5016億公斤,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歷史性跨越,成功地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生產回顧。

回顧歷史,我國糧食生產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后28年(1949~1977年)低起點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30年高起點波動發展兩個階段。

1.從新中國成立到1977年。這一時期,糧食播種面積從16.5億畝擴大到1977年的18.1億畝,總產量先后躍上1500億公斤、2000億公斤、2500億公斤3個臺階,糧食單產從69公斤提高到157公斤,增長1.28倍。物質裝備和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灌溉面積由1952年的2.99億畝擴大到1977年的6.75億畝,增長了1.26倍;雜交水稻等新品種培育取得重大突破;現代化生產要素投入增加,化肥施用量(折純)由7.8萬噸增加到648萬噸,增加了82倍。但由于這一時期我國人口增長較快,糧食人均占有量僅從209公斤提高到298公斤,仍然處于較低水平,溫飽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糧食總產量在3000億公斤起點基礎上,先后跨上3500億公斤、4000億公斤、4500億公斤和5000億公斤4個新臺階,特別是2004年以來連續5年增產,目前糧食生產能力基本穩定在5000億公斤水平,實現了糧食供求基本平衡,滿足了日益增加的消費需求,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深化改革奠定了物質基礎。取得這一巨大成就,一是得益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二是得益于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市場為導向,取消糧食統購統銷制度,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實行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構建市場與調控相結合的國家糧食宏觀調控體系;三是得益于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糧食新品種、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農業抗災能力不斷增強,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品種大面積應用,單產大幅度提高;四是得益于中央財政對糧食生產的扶持政策,先后實施了商品糧基地縣、大型商品糧基地、農業綜合開發、優糧工程、種子工程、植保工程等項目建設,取消了農業稅,建立了對種糧農民的“四項補貼”(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制度,糧食生產能力得到提高,種糧農民得到實惠。截至2007年,全國有效灌溉面積8.5億畝,比1978年增長25.7%;化肥施用量(折純)5108萬噸,比1978年增長4.8倍;農村用電量5509.9億千瓦時,比1978年增長21倍;良種覆蓋率達到95%;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5%,比1978年增加1.16倍。

(二)糧食生產格局變化。

1.糧食生產重心北移。隨著東南沿海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糧食播種面積不斷減少,北方地區2糧食生產占全國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北方地區糧食播種面積占全國的55%,產量占全國的52.5%,分別比1980年增加5個百分點和11.9個百分點;稻谷產量占全國比重達到17.7%,比1980年增加近11個百分點,其中,黑龍江省稻谷產量占全國7.6%,比1980年提高近7個百分點。糧食流通格局由“南糧北調”變為“北糧南運”。

2 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6個省(市、區);南方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等15個省(市、區)。

2.糧食產能向主產區和產糧大縣集中。2007年,13個糧食主產省(區)3糧食產量占全國比重為75%,比1980年增加6個百分點。位居全國前100名的產糧大縣糧食產量之和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21%。根據糧食跨省流通數據,2007年13個糧食主產省(區)外銷原糧占全國外銷原糧總量的88%,比2005年增長近8%。黑龍江、吉林、河南、江蘇、安徽、江西、內蒙古、河北、山東等9個主產省區凈調出原糧占全國凈調出原糧總量的96%,其中黑龍江省凈調出原糧位居首位。

3 主產區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個省(區);平衡區包括:山西、廣西、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1個省(區、市);主銷區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7個省(市)。

3.糧食生產集約化水平提高,儲運設施明顯改善。隨著勞動力價格上升,資本替代勞力趨勢明顯,化肥、農膜、除草劑使用量增加,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2.5%,比1998年提高5個百分點,其中小麥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有效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同時,糧食倉儲運輸能力逐步增強,全國糧食有效倉容和日烘干能力得到提高,六大糧食物流通道貫穿南北,為實現大范圍糧食調運提供了保障。

4.糧食品種結構不斷優化。稻谷、小麥、玉米3大糧食品種結構逐漸適應消費市場變化,玉米占糧食總產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30%,增加了12個百分點,保證了飼料及加工用糧的需要;小麥的比重由18%提高到22%,增加了4個百分點,優質、專用品種比重逐步提高;稻谷的比重雖然由45%減至37%,降低了8個百分點,但早秈稻減少,粳稻增加,適應了口糧需求變化。

(三)主要經驗與啟示。

1.穩定糧食面積是基礎。糧食播種面積是決定糧食產量的關鍵因素,糧食播種面積從1998年糧食播種面積17.1億畝,降至2003年14.9億畝的歷史最低水平,再恢復到2007年的15.8億畝,糧食產量相應經歷了5123億公斤、4307億公斤和5016億公斤的波動過程。實踐證明,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必須首先保持播種面積穩定。

2.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是根本。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糧食統購統銷體制、幾次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價,到對種糧農民實行“四補貼”、出臺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等,各項政策均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為出發點,不斷加大扶持力度,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穩定了糧食播種面積,提高了糧食產量。

3.依靠科技進步是關鍵。改革開放以來,糧食單產從每畝168.5公斤提高到2007年的316.5公斤,總產由3000多億公斤增至5000多億公斤,農業科技進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培育和更換速度大大加快,每次品種更換都促進了糧食單產的提高。雜交水稻、緊湊型玉米等品種大面積推廣,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地膜覆蓋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實用技術廣泛應用,提升了糧食生產科技水平。

4.強化基礎設施是保障。國家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農業工作重點,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糧食生產條件。2007年全國有效灌溉面積擴大到8.5億畝,除澇面積擴大到3.2億畝,抗災減災能力明顯增強。國家支持農用工業加快技術改造,改進工藝,增加產出,保證化肥等農資供應,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糧食生產。

二、我國糧食供需面臨的形勢

未來12年,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國糧食需求將繼續呈剛性增長,產需缺口不斷擴大,糧食品種和區域結構性矛盾加劇,供求平衡難度加大,國際市場糧源緊張,市場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彌補國內糧食缺口的空間有限,我國必須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雖然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資源、環境等不利因素增多,但是通過加大投入,改善農業基礎條件,挖掘糧食單產潛力,增加糧食產量是可以實現的。

(一)糧食需求剛性增長。

《綱要》預測,2010年和2020年全國糧食需求量將分別達到5250億公斤和5725億公斤。從用途看,口糧消費略有減少,飼料和工業用糧增加,種子用糧基本穩定。

(二)糧食產需缺口擴大。

雖然當前我國糧食總量能保證基本自給,但全國糧食人均占有量僅為380公斤,與《綱要》提出的2010年不低于389公斤、2020年不低于395公斤的目標相比仍有差距。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產品的增加和食品工業快速發展,糧食產需缺口還將擴大。

按照《綱要》提出的國內糧食自給率95%,其中谷物自給率100%的目標測算,到2010年,現有糧食產能基本滿足需求。但2020年,糧食產能存在缺口,品種間產能差距加大。

(三)利用國際市場調劑的空間有限。

從全球范圍看,利用國際市場彌補國內糧食產需缺口不僅成本高、風險大,而且空間小。

一是國際市場糧源有限。我國既是糧食生產大國,又是糧食消費大國,國際市場的谷物貿易量僅為我國糧食消費量的一半左右,可供我國進口的糧食資源十分有限。

二是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加劇。由于前兩年生物質燃料發展拉動了糧食需求,世界谷物庫存下降到25年來最低水平,加上國際游資炒作農產品期貨,世界糧食價格上漲40%。近期,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原油價格大幅下滑,生物質燃料需求減少,糧食價格下降。但從中長期看,國際金融、能源市場對糧食市場的牽動作用逐漸加大,引發糧食市場波動的因素日益復雜,利用國際市場彌補國內產需缺口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四)糧食增產制約因素增多。

目前及今后一個階段,我國糧食生產面臨的制約因素與改革開放前有很大不同,突出表現在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業勞動力大量轉移,從事糧食生產的勞動力素質下降,氣候不確定性增加,生態環境惡化等,對糧食生產十分不利。

一是水土資源約束加大。我國水資源總量約280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常年人均水資源量約2200立方米,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年內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春耕和秋冬種期間用水矛盾突出;水土資源匹配不佳,淮河以北地區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的2/3,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1/5。人均耕地少是我國基本國情,從長遠看,人增地減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全國耕地面積從1996年的19.5億畝降至2007年18.26億畝,年均減少1100萬畝,目前人均耕地面積1.38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耕地仍將繼續減少。

二是種糧比較效益長期偏低。隨著農資價格上漲、人工費用增加,今后糧食生產成本呈逐步上升的趨勢,而糧食價格漲幅低于成本增幅,種糧比較效益長期偏低,不利于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一些地區已出現糧食生產口糧化、兼業化勢頭,影響未來糧食增產潛力發揮。

三是農業勞動力素質下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留守的勞動力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相對偏弱,勞動技能提高難度大,影響糧食新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制約糧食科技水平的提升。

四是氣候不確定性增加。我國是水旱災害頻繁的國家,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年際年內變化大,加上近年來溫室效應,氣候變暖,導致極端性天氣增加。據中國氣象局預測,我國未來氣候條件不容樂觀,與2000年相比,2020年我國年平均氣溫將升高0.5~0.7℃,降水的不確定性較大,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銳。同時,極端性天氣引發氣候事件增多,糧食生產將面臨大旱、大澇、大冷、大暖的氣候影響,旱澇災害發生的概率增加,由此帶來的農業病蟲害影響將加大。

五是生態環境約束大。當前,北方部分地區地下水嚴重超采、農田掠奪性經營以及化肥、農膜等長期大量使用,導致耕地質量下降,土壤沙化退化,水土流失嚴重,面源污染加重,水環境惡化,城市周邊、部分交通主干道以及江河沿岸耕地的重金屬與有機污染物嚴重超標,嚴重影響著糧食質量和效益。

此外,我國農業基礎設施依然薄弱,中低產田比重高,抗災能力弱?,F有耕地中,中低產田約占2/3,糧食單產不穩定,年際間波動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所占比例不足47%,灌排設施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水資源利用率不高,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未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

(五)未來糧食增產仍有潛力。

盡管當前糧食生產面臨著一些不利因素,但從長遠看,未來我國糧食增產仍有潛力。我國現有糧食單產水平與發達國家有不小差距,稻谷、小麥、玉米平均單產約425公斤、300公斤和350公斤,分別是單產排在前10位國家平均水平的71%、60%和67%。國內同一種植區內的同一作物,省際間單產差距也較大,有的相差50公斤以上。從我國歷年糧食單產情況看,1949~1978年糧食單產年均增長3.2%,1979~2007年單產年均增長1.9%,未來12年,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新增糧食500億公斤,糧食單產年均僅需增長0.9%。因此,通過加大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實現糧食增產目標是可能的。

一是糧食生產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地方各級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和保護力度。2004年以來,國家取消了農業稅,實行了“四補貼”以及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建立了糧食最低收購價、托市收儲以及支持糧食生產的補貼制度等。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國家將繼續擴大對糧食生產的補貼規模,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水平,進一步保護和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二是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根據中國工程院對典型地區調查數據,有灌溉條件地區的小麥單產是旱地單產的1.67~1.89倍,有灌溉條件的玉米單產是旱地單產的1.47~1.53倍,而且產量相對穩定。通過配套完善灌排條件,改良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可增強糧食生產抗災能力,增加單產水平15~20%。

三是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步伐加快。我國農業科技到位率仍然較低,常規作物自留種比例較高,高產品種沒有得到普遍應用,主栽品種多亂雜,高產栽培技術推廣不到位,現有品種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根據全國糧食高產創建活動經驗,通過使用優良品種、組裝配套集成農藝和農機技術,每畝可提高產量50~75公斤。

四是糧食產前產后保障水平提高。目前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仍然偏低,糧食烘干、倉儲、運輸能力不匹配。通過提高農機質量,增加機型,推進社會化服務,提高糧食生產效率;通過進一步加強糧食烘干、倉儲、運輸等設施建設,提升糧食收儲和調運能力,夯實糧食產前產后保障基礎。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的方針,強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礎條件,提高裝備水平,推進科技進步,轉變發展方式,建立糧食持續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不斷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二)基本原則。

1.立足國內,基本自給。突出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加快構建供給穩定、儲備充足、調控有力、運轉高效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國內糧食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堅持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科學有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協調好糧經爭地矛盾,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的穩定。

2.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快推廣良種良法和先進適用的節水灌溉技術,配套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及裝備條件,充分挖掘增產潛力,著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穩步提升。

3.優化布局,突出重點。綜合考慮區域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糧食生產基礎,進一步優化糧食生產布局。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圍繞大型灌區,依托產糧大縣所在市(地),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劃定重點建設片區,集中投入,整體推進,形成集中連片、高產穩產的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

4.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圍繞糧食增產目標,統籌規劃糧食主產區、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的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因地制宜采取綜合措施,統一規劃重點片區建設內容,同步實施各類建設項目,確保項目銜接和配套。根據投資可能,按照輕重緩急,合理安排建設內容和進度,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各方面建設,加快改善糧食生產條件。

5.創新機制,持續發展。深化農村改革,綜合運用財稅、價格、金融、法律等多種手段,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經濟,建立主產區利益補償制度,形成糧食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創新管理機制,加強項目整合,強化分工協作。加快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注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完善農業用水模式和價格機制,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能力。

6.多元籌資,加大投入。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結構,不斷加大各級財政支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力度,現有涉農投資也要向糧食產能建設項目傾斜。完善糧食補貼、價格支持和獎勵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以及地方政府抓糧積極性,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三)規劃目標。

1.總體目標。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到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5500億公斤以上,比現有產能增加500億公斤。

——糧食播種面積保持穩定。到202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億畝,確?;巨r田面積15.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

——糧食生產條件明顯改善。到2020年,全國耕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9億畝以上,有效灌溉率達到51%,比2007年提高4個百分點;灌溉水利用系數 4達到0.55左右。耕地質量逐步提高,規劃區改造中低產田3億畝,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65%,糧食生產災害損失率由10%下降到8~9%,下降1~2個百分點。

4 灌溉水利用系數:指灌入田間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與灌溉系統取用的灌溉總水量的比值。

——糧食生產科技水平顯著提高。到2020年,糧食單產水平達到每畝350公斤,比2007年提高33.5公斤;糧食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5%以上,實現良種全面更新1~2次,種子商品化供種水平達到85%以上,科技貢獻率由48%提高到55%,增加7%。

2.分階段目標。

到201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在5000億公斤以上,與現有能力持平略增。到2015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達到5300億公斤以上,比現有能力增加300億公斤。到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能力實現5500億公斤以上,比現有能力增加500億公斤。

四、主要技術路線

針對目前我國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制約因素,未來12年挖掘糧食增產潛力的技術路線主要是,改造現有灌排設施,有條件的地方擴大灌溉面積,改善生產條件;推廣優良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實現良種良法配套;改革耕作制度,開發利用有限資源;推廣使用先進適用農業機械及配套技術,加快糧食生產機械化進程;防控重大病蟲害,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

(一)改善灌溉條件,改造中低產田。

配套和改造現有灌排設施,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擴大灌溉面積,加強地力培肥等工程建設,大幅度改造中低產田,建設旱澇保收的高產穩產糧田,進一步提高耕地的產出能力。

(二)選育推廣優良品種。

將現代生物技術與常規技術相結合,進一步加大品種選育力度,挖掘種質資源潛力,培育高產、高抗、廣適的優良品種。重點培育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蟲、適應機械化作業的玉米新品種,滿足不同稻區生產條件且豐產性好、米質優、多抗的水稻新品種,多抗、高產的小麥專用品種,高油、高產、多抗的大豆新品種,加快轉基因大豆新品種的研發。同時,加大優良品種推廣力度,提高良種商品化程度和規?;N植水平。

(三)改進耕作方式。

通過改革耕作制度和改進種植方式,充分利用光熱水土資源,提高土地產出率。黃淮海部分適宜地區改套種玉米為直播;北方地區發展保護性耕作,均衡土壤肥力;大力開發南方冬閑田,長江中下游地區通過科學選配糧油品種,增加雙季稻種植,提高復種指數。

(四)推廣重大技術措施。

加強技術指導,引導農民進行全過程規范化、標準化種植,提高技術到位率。玉米重點推廣增密技術、全膜雙壟溝播、催芽坐水種等技術;水稻重點推廣大棚育秧、集中育秧、使用壯秧劑和拋秧、機插秧、水稻精確定量播種等栽培技術;小麥重點推廣精量半精量播種、“雙晚”等技術;大豆重點推廣窄行密植、行間覆膜、種子包衣等技術。同時,配套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水肥耦合等技術。推廣膜下滴灌、覆膜壟作、集雨節灌、渠道防滲、低壓管道輸水等農業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據農業部測算,推廣玉米增密技術單產可每畝提高50公斤左右,現有3億畝面積可推廣增密技術;推廣水稻大棚集中育秧技術單產可每畝提高10~25公斤;推廣“雙晚”技術,小麥、玉米單產可每畝分別提高5公斤以上。

(五)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充分發揮農業機械節本增效和勞動力替代作用,加快推進主要作物、關鍵環節的生產機械化。北方旱區加快推廣深松整地、免耕播種、化肥深施等機械化技術,加強農機農藝結合;南方水田區推廣高效整地、稻草旋埋、機電排灌等技術,大力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據農業部測算,土壤深耕深松,可改善耕層結構,保墑增溫,畝增產10%左右。

(六)加大病蟲害防控。

強化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統防統治,科學合理用藥,降低農藥用量,減少病蟲害損失。我國糧食病蟲害常年發生面積,玉米約8億畝次,水稻約17億畝次,小麥約10億畝次,糧食生產病蟲害損失率約5%。如果損失率降低1個百分點,即可減少糧食損失25億公斤左右。

五、區域布局及分區增產任務

根據農業區劃特點、生產技術條件和增產技術潛力等因素,將全國糧食生產區劃分為核心區、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后備區和其他地區四類地區。按照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品種、注重調出能力、兼顧區域平衡的原則,確定分區、分品種增產任務。

(一)區域功能定位。

1.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提高商品糧調出能力。綜合考慮糧食播種面積、產量、商品量、集中連片和水資源等因素,從13個糧食主產省(區)選出680個縣(市、區、場)作為糧食生產核心區,通過加強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進農業耕作方式,全面提升耕地質量,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優良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完善糧食倉儲運輸設施,鞏固并提升在國家商品糧源中的核心地位。

2.加強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提高區域自給能力。從晉、浙、閩、粵、桂、渝、貴、云、陜、甘、寧等 11個非糧食主產省(區、市)選出120個糧食生產大縣(市、區)。重點加強農田水利、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地力培肥和水土保持,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健全科技支撐與服務體系,提高糧食生產科技到位率,加快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推進農業機械化應用,充分挖掘糧食單產潛力,增強區域糧食供給能力。

3.適度開發糧食生產后備資源,加強國家糧食戰略儲備。對吉林省西部等地區部分宜農荒地,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優先安排骨干水利工程建設,根據國內糧食供求狀況,適時、適度進行后備土地資源開發。

4.輻射帶動全國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其他地區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輻射,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改善糧食生產條件,加快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二)各區基本情況。

1.核心區。

核心區共計680個縣(市、區、場),分布在東北、黃淮海和長江流域。

——東北區。該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優質粳稻和大豆產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省區的209個縣(市、區、場),占核心區縣數的31%。耕地面積約3.4億畝,占全國的18.5%;糧食播種面積約2.6億畝,總產量約870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16.4%和17.6%。

——黃淮海區。該區是我國小麥、玉米和稻谷優勢產區,包括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300個縣(市、區),占核心區縣數的44%。耕地面積約3.2億畝,占全國的17.7%。糧食播種面積約3.7億畝,總產量約1432.5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23.2%和28.9%。

——長江流域。該區是我國稻谷集中產區,包括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四省的171個縣(市、區),占核心區縣數的25%。耕地面積約1.2億畝,占全國的6.6%。糧食播種面積約1.8億畝,總產量約714.5億公斤,占全國的11.7%和14.4%。

2.非主產區產糧大縣。

11個非主產省(區、市)中的120個產糧縣(市、區)分布在華東及華南地區、西南地區、山西及西北地區。

——華東及華南地區。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省(區)的42個縣(市、區),占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總數的35%。

——西南地區。包括重慶、貴州、云南三省(市)的38個縣(市、區),占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總數的32%。

——山西及西北地區。包括山西、陜西、甘肅、寧夏四省(區)的40縣(市、區),占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總數的33%。

3.后備區。

——吉林西部等適宜地區。

4.其他地區。

其他地區為上述地區以外的產糧縣(市、區)。耕地面積近10億畝,糧食播種面積約6.9億畝,糧食產量1659.5億公斤,分別占全國的53%、43.6%和33.5%。

(三)分區增產任務。

1.產能分配原則。

依據各區生產特點、播種面積及增產潛力,重點向糧食主產區傾斜,向主產區中的核心區傾斜,同時,兼顧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帶動全國糧食生產水平提高。

2.分區增產任務及途徑。

根據產能分配原則,全國共新增糧食生產能力500億公斤。其中,核心區新增糧食產能371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74.2%;非主產區產糧大縣新增產能22.5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4.5%;后備區新增產能22.5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4.5%;其他地區新增產能84億公斤,占新增產能的16.8%。

(1)核心區。

——東北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150.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30.1%。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一是東澇西旱,蓄引提工程明顯不足,農田灌排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局部地區開墾面積較大,水稻產區地下水灌溉比例高,濕地退化萎縮。二是大部分地區耕作方式粗放,玉米種植密度不足,水稻育秧方式落后。三是土壤板結,犁底層淺,耕地質量下降。

主要增產途徑:一是適度新建水源工程,增加灌溉供水,擴大灌溉面積,加快防洪排澇體系建設,加大現有灌區續建配套及節水改造力度,完善灌溉設施,提高灌溉保證率和排澇標準。二是大面積推廣耐密型玉米和水稻大棚育秧,合理密植。三是推廣大型農業機械,促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實施土壤深松深翻、秸稈還田,增強保水保墑能力等。

——黃淮海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建設任務164.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32.9%。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一是地表水開發潛力小,地下水超采嚴重,供水明顯不足,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灌溉面積萎縮現象較為普遍,旱澇災害在年度內頻繁出現。二是作物套種面積大,品種熟期不配套,影響秋糧單產水平。

主要增產途徑:一是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加強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效益。加快淮北平原、里下河地區等澇區的排澇建設,提高農田防洪除澇標準。二是推廣耐密和適合套種、機收的品種,增加秋糧種植密度;在條件適宜地區,推廣耐旱品種及玉米晚收、小麥晚播種植模式。

——長江流域。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56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1.2%。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一是部分地區排澇設施不足,排澇標準偏低,漬害病蟲害較重,四川盆地、湘南地區工程性缺水嚴重。二是水稻育秧環節薄弱,種植密度偏低,雙改單趨勢明顯。三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低。

主要增產途徑:一是加大低洼澇區和環湖地區排澇體系建設,進行灌區續建配套,提高灌溉保證率。二是推廣工廠化育秧及拋秧技術,擴大機插秧、機收等農機作業面積,提升秧苗質量,提高適用農業技術到位率。三是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增加復種指數。

(2)非主產區120個產糧大縣。

——華東及華南地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6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2%。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耕地減少較快,糧食播種面積減少。主要增產途徑:保護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和復墾,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西南地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坡耕地多、抗旱灌排水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坪壩地區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主要增產途徑:改善坪壩地區農田水利工程,加強塘壩、窖(池)等小型蓄水、提水工程建設,增加灌溉面積,保證糧食生產用水需要。加強坡耕地改造,建設標準糧田。重點加強水稻病蟲害防控。

——山西及西北地區。承擔新增糧食產能任務11.5億公斤,占全國新增產能的2.3%。該區糧食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是水資源短缺。主要增產途徑: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加強雨水集蓄利用和淤地壩等建設。加快耐旱糧食品種培育和推廣,普及地膜覆蓋、注水播種抗旱保苗等農業節水技術。

(3)后備區。

到2020年,該區承擔新增22.5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任務,占全國新增產能的4.5%。后備區產能根據全國糧食供求狀況適時、適度開發,在有條件地方先行試點示范,總結經驗,并按照生態優先、以水定地、水土匹配、以需定產的原則確定土地開發規模和進度。開發的主要措施是進行荒山、荒灘土地整理,開發灌溉水源,擴大灌區面積,逐步培肥地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

(4)其他地區。

到2020年,該區承擔84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任務,占全國新增產能的16.8%。除少數縣生產條件相對較好外,該區大部分地區處于高原、丘陵、山區、草原和荒漠邊緣地帶,水土資源不匹配,耕地質量不高。主要增產措施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適度開發水資源,推廣優良品種和高產栽培技術。

六、主要建設任務和工程

實現新增500億公斤糧食生產能力的目標,關鍵是將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成為田間設施齊備、服務體系健全、倉儲條件配套、區域化、規?;?、集中連片的國家級商品糧生產基地,切實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充分挖掘糧食增產潛力,努力增加商品糧調出量。為此,要根據東北區、黃淮海區和長江流域等不同區域特點、制約因素和增產途徑,統籌實施水利骨干工程、基本農田、糧食科研創新能力、良種繁育和農技推廣體系、農業機械化體系、防災減災體系、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倉儲物流和糧食加工能力等八大工程建設。

(一)水利骨干工程建設。

1.大中型灌區及配套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加快實施大型及部分重點中型灌區骨干工程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發揮灌區改造的整體效益,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積,提升灌區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提高灌溉保證率和水資源的利用率。力爭到2020年,改造灌區面積1.8億畝,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5以上,基本完成大型灌區和部分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其中,東北區要加大灌區骨干工程和田間配套工程建設力度,改進灌溉方式,擴大地表水灌溉面積。黃淮海區要加強大中型灌區的渠道防滲建設,優化井渠結合灌溉模式,減少地下水超采,高效利用雨洪資源,加快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長江流域要圍繞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工程,增加灌溉面積,穩定與增加雙季稻播種面積。

2.適度新建水源工程。在水土資源條件匹配地區,適度興建蓄引提工程,增加灌溉供水,發展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加快松嫩平原尼爾基等引嫩擴建灌溉工程、吉林哈達山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完善水資源配置網絡體系,建設旱澇保收標準農田。在長江流域適當新建一批水庫灌區,盡快發揮灌溉效益。在西南等地區加快以灌溉水源為主的中型水庫建設,解決工程型缺水問題。

3.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在實施中部四省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基礎上,做好淮北、沿黃及長江中下游沿江以及濱湖等地區的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加強排澇區的配套工程建設,使易澇耕地除澇標準普遍達到3~5年一遇,切實減輕洪澇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實施東北、黃河沿岸地區灌溉泵站的更新改造,降低能耗和提水成本。

4.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建設。在灌溉條件較差、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區,加強小型抗旱工程建設,配備小型抗旱應急機具,擴大抗旱坐水種面積,提高糧食生產抗旱保收能力。

水利建設重點工程

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 完成大型灌區、部分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骨干工程,增加有效灌溉面積410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43億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35億畝。

新建灌區 到2020年,建設尼爾基等新建灌區和云、貴、川、渝、湘等省(市)中型水庫配套灌區,新增灌溉面積165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430萬畝。

大中型排灌泵站更新工程 更新改造大中型排灌泵站,改善灌區供水排澇能力。

抗旱應急水源建設 在灌溉條件較差、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區建設抗旱應急水源。

(二)基本農田建設。

1.田間工程建設。按照成片區開發、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強以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為基礎的田間工程建設,配套實施土地平整、機耕道、農田林網工程,以及土壤改良,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逐步把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的中產田建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把低產田改造成產量穩定的中產田,形成一批北方地區80萬畝以上、南方地區50萬畝以上的區域化、規?;?、集中連片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到2020年,完成改造中低產田3億畝,力爭使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的中低產田面積減少一半以上。

2.土地整理和復墾開發。繼續實施土地整理和復墾項目,確保耕地占補平衡。重點抓好遼河流域、豫西丘陵等地區土地整理工程,補充有效耕地面積。做好重大基礎設施所占耕地的耕層剝離用于新增耕地改良的監管工作。加大廢棄地、撂荒地、閑置地的復墾利用,提高復墾耕地質量。到2020年,在800個產糧大縣和后備區完成整理和復墾耕地2000萬畝。

3.耕地質量監測能力建設。加強耕地質量監測區域站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提高耕地質量監測能力。

基本農田建設重點工程及財政專項

田間工程建設 通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土地平整、農田林網等建設,配套良種、植保、農技推廣等服務體系,改造中低產田3億畝,其中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承擔1.5億畝,中央基本建設投資承擔1.5億畝。

土地整理和復墾開發 800個產糧大縣和后備區整理和復墾開發土地2000萬畝,保證耕地占補平衡。

測土配方施肥財政專項 實現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覆蓋全部農業縣,對農民還田秸稈、種植綠肥、施用有機肥予以補貼。

耕地質量監測能力建設 建設耕地質量監測區域站,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

(三)糧食科研創新能力建設。

1.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水稻、小麥、玉米工程實驗室和土肥資源高效利用、作物高效用水工程實驗室建設,改善科研試驗條件,配置、更新儀器設備,提升科研手段和水平。加強基礎性研究,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突破分子技術應用、親本創制等育種技術瓶頸,加快培育高產、優質、廣適、抗逆、抗病的優良品種,研究開發適合不同地區的先進栽培、新型肥料、節水等技術和設備,建立糧食科技儲備和科技支撐能力。充分發揮農業、水利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高新技術園區的作用,整合資源,優化布局,增加投入,搭建開放式研發平臺,建立健全科研協作關系,明確階段性研發目標,開展聯合攻關,提高科研整體水平。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加快研究轉基因高產糧食新品種,提高糧食單產水平。

糧食科研創新能力建設重點工程

糧食工程實驗室 建設水稻豐產、抗病、抗逆、抗旱品種培育和栽培技術研究實驗室、技術集成示范基地,挖掘水稻優異基因,引選、培育水稻優良品種。建設小麥親本創新、高產、多抗、高效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發平臺、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加快小麥新品種、抗旱節水、保護性栽培技術研究。建設玉米種質創新、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技術研發平臺、技術集成示范基地,突破種質資源基因挖掘、品種改良和育種技術瓶頸,構建玉米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建設土肥水資源高效利用方面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加快共性關鍵技術開發。

國家級重點種業基地建設 建設海南南繁科研制種基地,統一規劃,整合資源,搭建科研制種平臺,改善田間設施、制種設備條件,提高制種手段和能力;建設甘肅河西走廊雜交玉米、四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改善農田水利、病蟲害防控條件,配套良種儲藏、烘干、質量檢驗檢測等儀器設備,提高良種繁育和供應能力。

2.國家級重點種業基地建設。加強海南南繁科研制種基地建設,科學分設制種田,完善科研實驗、種子檢測等公共服務設施,加速育種材料繁殖、純化和篩選。加強甘肅河西走廊雜交玉米、四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完善制種田排灌設施,加強地力培肥,引導企業配套完善精選加工、烘干儲藏等設施設備,全面提高雜交玉米和雜交水稻規?;?、標準化制種能力和穩定供種水平。

(四)良種繁育和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1.良種繁育推廣。根據不同區域的生態特點,統一建設規?;?、標準化、專業化良種繁育基地,改善種子田生產條件,配套種子檢測、烘干、加工和倉儲等設施設備,全面提升良種生產和供應保障能力。加快建設水稻育秧大棚和工廠化育秧設施,提高水稻育秧水平,提高單產和品質。加強種子質量檢測體系建設,提高種子質量檢測、品種鑒定能力。繼續完善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改善試驗條件,提升裝備水平,保證試驗結果科學準確。到2020年,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力爭商品化供種水平由目前的80%提高到85%。

2.高產栽培技術集成推廣。繼續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和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建設糧食萬畝高產示范片,普及推廣優良品種,集成、示范和推廣先進實用的高產栽培技術。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技術要領直接到人、良種良法直接到田。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機制,擴大輻射帶動范圍。

技術推廣重點工程及財政專項

良種繁育工程 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區域化、規?;挤N繁育基地,提高種子生產供應能力,在北方地區建設育秧塑料大棚,南方地區水稻育秧大棚。

良種補貼財政專項 中央財政在現有基礎上,適當增加補貼資金,完善補貼辦法,不斷提高農作物良種覆蓋率。

高產創建和科技入戶財政專項 中央財政在現有基礎上,適當增加補貼資金,繼續支持高產創建和農業科技入戶工作。

基層農技推廣經費補助財政專項 在加快推進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的基礎上,增加中央財政補助經費,支持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開展技術推廣服務。

3.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區域性、縣級和鄉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善工作條件,增加工作經費,穩定基層農技推廣隊伍。鼓勵科技人員到基層工作,加強科研與推廣的緊密銜接,提高農技公共服務能力。

(五)農業機械化體系建設。

1.推進農業機械化。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重點解決稻谷、玉米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問題,提高農機具配套比。力爭到2020年,水稻栽植和收獲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60%和85%,玉米機播、機收水平分別達到75%和50%。扶持農機合作組織或農機大戶。加快深松整地、免耕播種、玉米機械收獲、玉米秸稈還田機械、化肥深施等機具推廣,大力發展保護性耕作,開展保護性耕作示范。加快排灌機械、抗旱機具、節水灌溉設備等推廣,努力提高有效灌溉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數。

2.農機具購置補貼。增加對農民購置先進適用農機具的補貼規模,擴大補貼種類,提高補貼標準,完善補貼辦法,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加快糧食生產機械化進程。

農業機械化重點工程及財政專項

農機械化推進工程 扶持農機合作組織,建設農業機械化示范縣;在東北、黃淮海、西北及山西地區的部分重點縣(市、區、場)建設保護性耕作工程示范區1000萬畝。

農機具購置補貼財政專項 中央財政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增加補貼資金,加大對糧食生產核心區農民、農場職工、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購置動力機械、耕作機械、種植機械、植保機械、收獲機械、糧食干燥機械、排灌機械等糧食生產農機具的補貼力度。

(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1.防洪抗旱能力建設。統籌考慮防洪、抗旱及生態環境要求,進一步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和管理,提高江河防洪能力。加強旱情監測網絡、干旱預警和抗旱水源調度系統建設。

2.重大病蟲害防控。繼續實施植物保護工程,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完善應急防控物資儲備,構建“運轉高效、反應迅速、功能齊全、防控有力”的監測和防控體系。加強實時調度,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提高突發性、暴發性、流行性和遷飛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和撲滅能力。力爭到2020年,將糧食因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率降低1—2個百分點。

3.農業氣象防災減災。以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為重點,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站網,提升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與評估、農作物病蟲害氣象條件預報等工作,開展農業氣象跟蹤和技術咨詢服務,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加強人工增雨和防雹能力建設,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體系,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保障能力。

防災減災重點工程及財政專項

防洪除澇與抗旱工程 長江中下游重要支流及湖泊治理,包括漢江下游、洞庭湖、鄱陽湖以及部分中小河流治理?;春又攸c平原洼地治理,東北地區防洪治澇工程,治理易澇1853萬畝。建設抗旱應急水源工程。

農業氣象防災減災工程 以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為重點,完善農業氣象監測和信息發布、傳輸、農用天氣預報、農業氣象預警決策防御、以及增雨防雹等人工影響天氣系統。

植保工程 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范圍內,建設和完善市縣級農業有害生物預警控制區域站,全面提升農作物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水平和防控能力。

農作物病蟲害防控財政專項 中央財政在現有基礎上,適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補貼辦法,加強對蝗蟲、小麥條銹病、水稻病蟲等重大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推進統防統治。

(七)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建設。

1.水資源保護和水土保持建設。強化水資源保護與管理,按照糧食生產必須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原則,堅持走節水增產的路子,統籌水資源配置,嚴格實行灌溉用水的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合理確定農業灌溉用水量。加強農業需水管理,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控制農業用水增長,不斷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強農業灌溉用水計量設施建設,因地制宜采用超額用水累進加價等經濟杠桿,促進農業節水。黃淮海區要優化井渠結合的灌溉模式,減少地下水超采,防止地下水超采引起生態環境問題;西北內陸河地區要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在強化節水措施的同時,控制高耗水作物種植和適當壓減灌溉面積;東北區要合理利用和保護好水資源,對新增灌溉耕地進行保護性利用,避免出現新的生態問題。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要按照規劃和水量分配要求,統籌兼顧上下游生產、生活、生態用水要求,要特別注意保護下游生態環境。加強水污染監測和防治,逐步控制和減少污染物入河入湖量,改善水質和水環境。加強東北黑土區、黃土高原及西南石漠化地區水土流失治理。

2.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和治理。建立健全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體系,強化監測手段,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縣級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點,全面開展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預警,及時掌握農業面源污染現狀和變化趨勢,為農業面源防治提供決策依據。按照源頭控制、過程阻截和末端治理的要求,加快實施化肥農藥減施替代工程,推廣精準化施肥施藥等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技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針對農業面源污染區域性特點,以長江流域為重點,兼顧東北和黃淮海水稻產區,實施農田生態攔截工程,在江河、湖泊入口處建設人工濕地,降低稻田退水的氮磷污染。

3.秸稈綜合利用。重點推廣機械化還田、秸稈覆蓋、快速腐熟還田和生物反應堆技術。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程

農田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農田生態攔截工程,在河湖入口處建設人工濕地示范工程。

秸稈綜合利用工程 在糧食生產核心區的680個縣(市、區、場)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工程,重點建設秸稈青貯氨化池,秸稈生物氣化、熱解氣化、固化成型等設施。

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體系 依據區域氣候、土壤、種植制度等的特點,在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160個縣級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站,建立健全農業面源污染監測體系。

(八)倉儲物流和糧食加工能力建設。

1.增加糧食倉儲能力。繼續以東北區為重點,兼顧黃淮海區、長江流域和西部地區,建設中央儲備糧直屬庫和地方儲備糧庫。鼓勵農戶科學儲糧,支持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建設糧食倉儲設施、購置新型儲糧裝具。加強烘干、除雜設施的建設和改造,提高糧食烘干等處理能力。

2.糧食物流體系建設。結合鐵路建設,加快改造跨省區糧食物流通道,形成便捷、高效、節約的現代化糧食物流體系。重點改造和建設東北糧食以及黃淮海小麥、長江中下游水稻流出,以及華東、華南、京津地區糧食流入等六大跨省糧食物流通道。支持沿海港口、內河碼頭、鐵路站點等大型糧食物流節點的建設,完善散糧發放、接卸、運輸及配套設施。加強糧食主產區收納庫點和中轉庫容建設,配備必要的散糧運輸工具,實現跨省糧食流通的“四散化”(散裝、散卸、散存、散運)。

3.發展糧食加工。發展糧油食品加工業,促進糧食加工業規?;l展,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適度發展糧食深加工。優化飼料產業結構,緩解飼料用糧壓力。

4.減少糧食產后損失。改進糧食收獲、儲藏、運輸、加工方式,推廣先進適用的糧食收獲機械、儲存設施、運輸工具、加工設備,提高機械設備質量和作業精度,降低糧食產后損耗。

糧食倉儲物流建設重點工程

倉儲烘干設施建設 在糧食主產區及非主產區的800個縣(市、區、場),新建和維修改造倉房,并重點在東北區加強糧食烘干能力建設,確保糧食增產后能夠及時、安全收儲。加快農戶儲糧設施建設。

糧食物流工程 在六大跨省糧食物流通道中的主要物流節點建設中轉倉容100億公斤,增加散糧接收發放設施和運輸工具,建設糧食物流信息平臺和檢驗檢測系統。

七、經濟社會效益與環境影響評價

規劃的實施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但同時也對環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規劃實施后,糧食生產能力較2005~2007年3年平均水平穩定增加500億公斤,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加,年際間波動幅度減弱。按現行市場平均收購價格計算,達產年可實現新增糧食產值852億元。其中,800個縣人均增收147元,其他地區人均增加11元。800個縣畝均增收110元,其他地區畝均增收20元。

2.社會效益。

規劃實施后,全國糧食總產量將穩定達到5500億公斤的階段性水平,糧食自給率達到95%以上,我國糧食受國際市場供求影響基本在可控范圍之內,宏觀調控能力進一步增強,將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奠定良好的基礎。

通過實施水利工程、中低產田改造、基本農田建設、良種、土肥、植保體系、農機化推進等工程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部分農村富余勞動力參與工程建設,增加部分打工收入,同時也可以帶動農業科研、農用機械制造、肥料、農膜、農藥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規劃的實施使重點地區糧田基礎設施普遍得到改善,抗災能力明顯增強,基本改變靠天吃飯的局面;現代農藝技術和農機的推廣,將極大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降低勞動強度,有利于促進土地流轉,改變農民對土地的依賴,進一步從事二、三產業。

(二)環境影響評價。

1.土地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規劃擬改造和新開發部分土地,如開發方式不合理,可能會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帶來土壤次生鹽漬化等問題。為此,要合理規劃土地開發利用模式、開發時序和合理規模,開發之前進行充分論證、深入分析當地水土資源條件和生態環境特征,并制定詳細的生態風險防范方案。

2.水資源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資源開發利用將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在缺水地區新增水源、新增灌區可能影響生態用水量,部分灌區和排澇退水將對河流水質產生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及土地資源開發,可能對濕地造成負面影響。為此,要進行水資源論證,合理控制水資源開發程度,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保證河流基本生態用水,維護河流健康;對區域水量進行水資源綜合平衡分析,確定合理的灌溉用水量和灌溉定額,避免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嚴重缺水地區,要降低增產任務;加強對現有濕地的保護,禁止開墾占用和隨意改變自然濕地用途。

3.農業投入品增加對環境的影響。

(1)施用化肥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氮、磷化肥的超量施用以及肥料利用率不高會導致農業面源污染。長期單一施用化肥,特別是生理酸性肥料,會使土壤出現酸化、板結;氮磷肥料可通過淋溶、徑流、田間退水等途徑進入地下或地表水體,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為此,要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因需定施,以有效降低化肥使用量,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加大測土的密度,根據不同作物,不同時期營養需求,科學制定施肥配方,配合農藝措施,合理深施,逐步引導農民改變傳統施肥習慣。

(2)噴灑農藥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殺蟲劑和除草劑如過量施用將會抑制甚至滅生土壤微生物,影響土壤中酶的活性、營養物質的轉化,改變農業生態系統營養循環效率,使土地持續生產力下降;植物或土壤粘附的農藥,經淋溶、滲漏、徑流和退水等進入地表水體或滲入地下含水層,嚴重危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為此,要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培育高抗品種或轉基因品種,提高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減少農藥施用次數和數量;通過預測預警、統防統制、精準施藥,降低農藥、除草劑的使用數量;發展生物農藥或除草劑,鼓勵利用赤眼蜂等天敵進行生物防治,降低使用農藥和除草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使用農膜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殘留農膜會破壞耕作層的土壤結構,降低土壤通氣性和透水性,并使微生物和土壤動物活力受到抑制,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同時也阻礙了農作物種子發芽、出苗和根系生長,造成作物減產。為此,要加大殘膜回收的力度,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4.糧食作物秸稈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秸稈如直接焚燒將會向大氣排放有機碳,作物收獲期集中焚燒將嚴重影響大氣環境質量,甚至影響航空安全。此外,廢棄秸稈進入水體后會加大面源污染強度。

為此,要逐步增加秸稈還田面積,并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通過過腹還田、發展秸稈板材、開發秸稈生物質能等措施,降低廢棄秸稈對環境的影響。

八、構建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長效機制

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農業的影響逐步顯現和我國人增地減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要打牢糧食生產基礎、實現規劃提出的增產任務,面臨很多困難。為此,要更加重視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增強科技支撐能力;更加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糧食生產條件;更加重視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明確各級政府糧食安全責任;更加重視完善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更加重視加強糧食市場調控,促進產銷銜接;更加重視構建長效機制,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一)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明確中央和地方糧食安全責任。

地方各級政府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把發展糧食生產放在現代農業建設的首位,長抓不懈,毫不放松,在穩定現有產能的基礎上,努力挖掘增產潛力,實現規劃確定的新增產能任務。明確中央和地方在糧食安全上的責任,中央政府負責糧食總量平衡,統一管理糧食進出口,建立和完善中央糧食儲備,調控全國糧食市場和價格,負責全國耕地和水資源保護,并通過錢糧掛鉤的辦法支持各地發展糧食生產;省級政府要全面落實糧食省長負責制,明確和落實糧食發展目標,強化扶持政策,抓好糧食生產,落實儲備任務;糧食主產區要為全國提供穩定的商品糧源,非主產區要高度重視本地區的糧食生產,堅決防止和糾正放松糧食生產、忽視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的傾向,切實承擔起本地區耕地和水資源保護、糧食產銷和市場調控的責任,加大地方財政的投入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本地區耕地面積和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糧食自給水平不下降。

加快探索建立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的利益聯結機制。扶持糧食生產各項政策措施要向主產區傾斜,加大對產糧大縣糧食生產建設項目扶持力度,建立糧食主銷區尤其是發達地區對糧食主產區的補償制度。完善糧食風險基金政策,逐步取消主產區配套。要引導主銷區參與主產區糧食生產基地、倉儲設施等建設,建立穩固的產銷協作機制。

建立有效的糧食安全監督檢查和績效考核機制。要逐級分解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充實地方儲備等任務,并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對地方各級政府尤其是領導班子績效考核體系。

(二)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穩步推進土地規模經營。

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家庭經營要向采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產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有條件的地方要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推進規模種植、規模作業、規模經營,提高糧食生產規模效益,走現代糧食產業化之路。

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權利。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完善流轉簽證、公證、登記制度,免除相關費用,促進耕地向種糧大戶和種糧能手集中。

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加快發展種糧農民專業合作社,著力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培育和扶持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強化農資配送、機械化服務、專業植保等糧食生產環節的技術服務功能,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加大對種糧大戶、農機大戶、種糧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化服務組織的獎勵和扶持力度,加快推進規模種植、規模作業和規模經營,降低生產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提高糧食生產規模效益。通過專業化服務推動糧食生產標準化、優質化,促進糧食生產專業化分工與產業化經營,著力解決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后糧食生產、銷售等環節出現的新問題,避免出現土地撂荒或粗放經營。

(三)嚴格耕地資源保護,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認真落實省級政府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切實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劃定一批基礎條件好、生產水平高的糧食生產區域并予以永久固定,特別是要優先劃定國家投資建設的高產穩產糧田,明確糧田保護責任人,嚴禁隨意征占或改變用途,確?;巨r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嚴禁占用耕地挖漁塘、種樹等行為。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要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落實到農戶,并記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管理,實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從嚴控制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農村宅基地和村莊整理所節約的土地,首先要復墾為耕地。抓緊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積極調整土地出讓收入支出結構,要逐步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于農業土地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比重。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先補后占制度,不得跨省(區、市)進行占補平衡,不得占優補劣,南方地區要嚴禁占水田補旱地。

切實加強后備耕地資源的保護。發展糧食生產要與生態環境相適應,要吸取以往以糧為綱、一哄而上、開荒種地、破壞生態的教訓,不得隨意將林地、草原、濕地開墾為糧田。特別是吉林西部等生態脆弱地區,未經批準,嚴禁再開墾荒地、草原或占用濕地,破壞生態環境。

完善耕地保護監督和懲罰機制。健全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將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作為地方政府考核中一票否決的指標,堅決遏制土地違規違法行為。全面公開耕地的數量、征占、補償、占補等信息,嚴格執行征地聽證和公告制度,強化社會監督。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統籌糧食和經濟作物發展,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到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其中谷物播種面積穩定在12.6億畝以上。繼續優化糧食品種結構,根據市場需要和自然資源條件,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優質稻谷、優質專用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等優質糧食品種,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加快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科學施用農藥和化肥,努力推進區域化和標準化種植,不斷提高糧食品質。

(四)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技術裝備水平。

加強農業基礎性應用技術研究。整合科研院所力量,搭建基礎性、工程性研究平臺,突破相關制約技術,為企業和社會的商業化開發與應用提供方便。加快構建農科教相結合、產學研一體化的農業科研體系,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積極推進政府主導的多元化、多渠道農業科研投入機制,大幅度增加糧食科研經費,支持與糧食生產相關的基礎性、前沿性科學研究,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在農業領域的示范和應用。

提高糧食生產技術到位率。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完善以省、地、縣農技推廣機構為主體,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廣泛參與的新型推廣機制。積極推進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改革,因事設崗,盡快定崗定編。積極吸引大中專畢業生投身農技推廣事業,改善農技推廣人員知識結構。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和科技入戶活動,集成和展示、推廣先進實用技術。引導和鼓勵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開展糧食技術創新和推廣活動,積極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完善農民科技培訓體系,調動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

加快發展化肥、農藥和農機裝備制造等農用工業,為糧食生產發展提供物質保障。針對我國氮、磷肥產大于需、鉀肥嚴重不足的狀況,優化氮肥企業結構,建設大型氮肥生產基地;積極開發鉀肥資源,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發展復合肥、緩釋肥、生物肥料等肥料生產。嚴格農藥生產行業準入,加快生物農藥和施藥器械研發,加強產品質量管理,鼓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加強農機研發能力建設,加快先進技術引進、消化、吸收,提高農機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加快研發制造復式作業和節約環保型農機具,改善農機產品試驗鑒定手段,保障農機產品質量安全。

(五)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善建管機制。

增加糧食生產投入。按照存量調整、增量傾斜的原則,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重點向農業傾斜,向糧食生產傾斜。優化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信貸投放結構,各級財政要較大幅度地增加對農業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有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耕地占用稅稅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農業,拓寬糧食生產投資渠道,落實規劃資金。

整合糧食產能建設資金。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土地開發整理資金等現有投資項目,要按照規劃要求,調整資金投向,向糧食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的產糧大縣傾斜,形成投資合力,加大支持力度,強化投資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完善投入機制。建立健全以公共財政為主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落實相關財稅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金投向糧食生產。政府投資重點用于農田水利、病蟲害防治、土肥監測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投資機制,采取以獎代補等形式,鼓勵和支持廣泛開展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旱作節水工程等建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管護。創新農村小型基礎設施產權管理機制,明晰相關基礎設施產權,盡量將產權落實到農民,并允許通過承包租賃等形式實現經營權的流轉,提高農民對糧食生產基礎設施的管護積極性,確保農業投資效益的持久發揮。對于運營及管護費用高、受益面廣的大中型公益性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同級財政要給予必要支持。

(六)擴大財政補貼規模,完善獎補政策。

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和保護。加大補貼力度,完善補貼方式,擴大范圍,提高標準,充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完善種糧直補政策,逐年增加農民種糧補貼;在現有糧食作物良種補貼范圍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補貼資金,逐步擴大補貼范圍,不斷提高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加大適用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適時調整補貼機型;完善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掛鉤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擴大糧食生產技術性補貼規模。

加大中央財政對產糧大縣的獎勵力度。建立健全產糧大縣利益補償制度,完善獎勵資金與糧食產量、調出量直接掛鉤的聯動辦法,促進地方糧食生產與財力同步增長。根據產糧大縣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產糧大縣獎勵等資金,并進一步向糧食核心區傾斜,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財力增強相協調,改變產糧大縣、財政窮縣的局面,調動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

加大金融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加強財政資金與信貸資金投入的銜接配套,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和拉動作用,擴大糧食生產信貸資金規模。健全農村金融體系,拓寬融資渠道,引導更多的信貸資金投向糧食生產。加大政策性金融對糧食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支持,增加商業性、合作性金融對糧食生產的貸款規模。大力發展小額信貸,鼓勵發展適合糧食生產的微型金融服務,對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種糧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給予財政貼息,提高對糧食生產的金融支持水平。對金融機構發放的糧食和農業信貸,按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構建糧食信貸風險規避機制。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參與、市場運作的農村信貸擔保機制。不斷創新糧食信貸擔保方式,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積極發展聯保貸款,探索動產質押、生產訂單質押等抵押形式,著力解決種糧農戶貸款抵押難的問題。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完善糧食保險體制,穩步擴大保險規模和試點范圍,研究建立糧食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七)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完善糧食流通體系。

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現代糧食流通產業發展,努力提高糧食市場主體的競爭能力。繼續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推進國有糧食企業兼并重組,重點扶持一批國有糧食收購、倉儲、加工骨干企業,提高市場營銷能力,在糧食收購中繼續發揮主渠道作用。鼓勵和引導糧食購銷、加工等龍頭企業發展糧食訂單生產,推進糧食產業化發展。積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經紀人為農民提供糧食產銷服務,提高農民生產和銷售糧食的組織化程度。

健全糧食市場體系。重點建設和發展大宗糧食品種的區域性、專業性批發市場和大中城市成品糧油批發市場,發展糧食統一配送和電子商務,積極發展城鎮糧油供應網絡和農村糧食集貿市場。穩步發展糧食期貨交易,引導糧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建立全國糧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促進糧食網上交易。

(八)加強糧食市場宏觀調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健全糧食統計監測制度。繼續加強糧食生產統計調查工作,改革糧食產量調查辦法,完善統計調查手段,減少人為干擾,為糧食調控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對糧食生產、消費、進出口、儲運、質量等監測,加快建立預警監測體系和市場信息會商機制。推進糧食信息化工作,建立健全糧食生產、流通、消費、進出口、儲運數據庫,及時準確地收集、掌握動態情況,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健全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根據糧食生產成本及市場供求情況,逐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保持糧食價格穩定在合理水平,保障糧食生產收益,調動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探索建立以目標價格為核心的反周期補貼制度,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加強糧食進出口、儲備和加工調控。加強糧食進出口調控,合理利用國際市場,進行品種調劑。完善糧食儲備調控體系,優化儲備布局和品種結構,健全儲備糧吞吐輪換機制。進一步完善糧食市場準入制度,制定國內糧油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等領域的產業政策,盡快完善相應管理辦法。加強對全國大中城市及其他重點地區糧食加工、供應和儲運等應急設施的建設和維護,對列入應急網絡的糧食加工和銷售企業,地方政府要給予必要的扶持。

積極倡導科學節約用糧。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科學飲食、健康消費,在全社會形成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的良好風尚,珍惜每一粒糧食。

(九)引導糧食生產和消費,促進糧食品種結構平衡。

積極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緩解糧食品種供需矛盾。西北地區適當壓縮小麥面積,東北地區穩定水稻面積,西南地區擴大間套種面積,增加玉米種植面積。加強糧食價格調控,利用價格杠桿調整糧食品種結構,根據糧食分品種供需情況,合理確定糧食品種間比價關系,合理釋放小麥、水稻產能。

引導社會公眾調整膳食結構,弘揚有中國特色的小麥主食文化,大力宣傳我國傳統面食制品營養知識,增加小麥及面制食品消費。針對我國多數小麥品種適合于加工蒸煮面制品的特點,改變以往把振興小麥產業定位在發展面包和西式糕點的單一做法,加快推進以蒸煮面制品為代表的主食工業化、現代化、產業化。按照“安全、優質、營養、方便”的要求,大力發展小麥、稻谷食品加工業,增強加工轉化能力。重視傳統主食品工業科技創新,加強小麥、面粉及面制食品的基礎研究和成果產業化、成套設備和品質檢測關鍵儀器的自主化開發,健全小麥粉及面制食品質量標準體系,開發系列品牌商品,全面改造和提升面制品加工業。

進一步開發小麥多種用途,在保證口糧消費需求的前提下,積極鼓勵發展以小麥為原料的飼料加工。調控糧食加工轉化,適度控制以玉米為原料的深加工業規模。

九、規劃的組織實施

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加強指導協調,抓好組織實施,強化監督檢查,確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目標的實現。

(一)加強指導協調。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合作,加強指導和協調,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改革委負責綜合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審批各省(區、市)實施規劃,落實規劃內中央基本建設投資及年度資金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組織規劃實施;財政部負責落實支持糧食生產的各項資金;農業部負責指導糧食生產、技術服務以及相關項目建設,保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水利部負責指導水利工程建設,合理調配水資源,保障糧食生產用水需要;國土資源部負責耕地保護和管理,完成土地整理復墾任務;科技部負責糧食生產科技投入,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人民銀行、銀監會負責糧食生產金融支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實;環境保護部負責協調農業生態環境監測和保護工作。有關部門要按照本規劃要求,將現有資金向糧食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傾斜。發展改革委要牽頭建立部門會商機制,做好部門間項目安排的銜接工作。

(二)認真組織實施。承擔規劃建設任務的省(區、市)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責任落實到有關部門,也可成立由政府主管領導負責,發展改革、財政、水利、農業、國土、科技等有關部門參加的規劃實施領導小組,協調規劃組織實施的具體工作。要根據本規劃確定的任務,制定本地區的實施規劃,建立目標責任制,將增產任務分解落實到縣,明確縣級政府的主體責任和相關政策措施。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要編制實施方案,將具體增產目標和任務落實到鄉鎮。其他省(區、市)也要繼續強化糧食安全責任,抓好糧食生產,確保區域內糧田面積不減少、糧食自給水平不下降。對點多、面廣、單項補助資金少的項目,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在明確任務、標準和安排要求的基礎上,由地方政府負責落實具體項目并承擔相應建設責任。對農田水利等農民直接受益的項目,地方政府要積極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建設。

(三)加強監督檢查。要將規劃任務完成情況和建設效果,作為安排相關投資和政策支持,以及評價地方政府部門政績的重要依據。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對有關省(區、市)尤其是承擔重點建設任務的省(區、市)進行督促檢查,有關部門也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跟蹤檢查,督促地方政府做好規劃實施工作。每年年底,有關部門和各有關省(區、市)要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并將總結報告報送發展改革委,由發展改革委統一匯總后上報國務院。開展規劃實施的階段性評估和環境影響跟蹤評價,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每隔4年對各省(區、市)規劃實施情況作一次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完善規劃。地方各級政府部門也要按照規劃的要求,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各項建設任務的組織實施與監督管理,確保規劃任務的順利完成。

猜你喜歡
糧食生產建設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逆向倒推,非比尋常
珍惜糧食
寒露
注意注意!吸管來襲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2017年農藥生產企業新增生產地址備案名單
食品與水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把糧食保管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