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發樹:苦惱的“中國蓋茨”

2009-12-23 02:28
新領軍 2009年12期
關鍵詞:牛根生唐駿蒙牛

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

——培根

自從去年以天價聘請了唐駿作CEO后,陳發樹就開始被慢慢打造成了“中國巴菲特”,在唐駿的推手下,陳發樹將巴菲特的投資經驗一一踐行,成功地從實業家轉型為投資家。但到了“邊投資邊慈善”這一步時,卻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新華都慈善基金”發布會上,帶有濃重閩南口音的陳發樹一字一句地宣布:將個人持有、市值達85億的股票捐贈成立“新華都慈善基金”時,新聞發布會的現場立刻騷動起來——這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個人出資的、民間慈善基金,實際捐贈的市值比之前流傳的版本多了足足7倍半。

按照陳發樹自己的想法,捐股作慈善只是自己的一個心愿,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并不是頭一遭。早在1992年,當時全部身家不過百萬元的他,還是拿出30余萬元捐了廈門到家鄉安溪的隧道。20多年來,陳發樹一直宣稱在做善事,譬如捐款修隧道、造林,譬如資助大學生完成學業。

“我希望能把新華都慈善基金做成一個永久性的慈善基金,不斷地做強做大是我的目標,希望未來能夠更多地幫到需要幫助的人?!?。而在說這些話的時候,臺下的一個角落里坐著一位面容陌生的中年女子、幾個年輕男女,他們自始至終保持著安靜,事后得知,他們正是陳發樹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妻子、女兒和兒子。

起初陳發樹只是想把錢捐給類似紅十字會、中國慈善基金總會那樣的機構。但唐駿卻提供了另一種思路,那就是做像“蓋茨基金”那樣的事業:自己成立基金,通過運作讓它保值增值,把慈善做長久。

在唐駿的策劃下,“新華都慈善基金”最終成型。注冊資金為一個億,主要資金構成是陳發樹在二級市場持有的紫金礦業、青島啤酒的幾乎全部股份,以及10多個億的云南白藥股份。市場價值占到陳發樹全部家當的45%。捐出來的股份仍在陳發樹的名下,而慈善基金則擁有這些股票的使用、分紅收益授權。

不過,新華都基金會的操作模式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基金會剛剛成立就遭到一片質疑。成立大會上,連一向在媒體面前表現得游刃有余的唐駿也有些招架不住。而在質疑者中竟然出現了政府官員,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就四問陳發樹:“是否有避稅嫌疑?捐款基數是多少?能否捐給獨立第三方?如何處理股票捐贈方式?”

而另一個坊間消息是,國稅總局已掌握了一份翔實的“大小非”名單,并迅速下發到各地稽查局,要求按照名單嚴查。這份名單中不僅包括相關單位公司,也包括個人投資者,其中陳發樹就是被重點調查的對象。

對于基金會是否為了避稅,陳發樹認為是“無稽之談”,理由是基金會的申報、注冊工作從去年8月就開始,但他減持原始股是從今年4月才開始的,兩者沒有必然關聯。對于減持是否要納稅,唐駿認為,過去5年有3萬多個非流通股東減持原始股套現,并沒人交稅?!笆酚裰衲隃p持民生銀行原始股套現近30億元,同樣沒交稅?!?/p>

陳發樹不是第一個捐股做慈善的民營企業家,早在2005年,蒙牛在香港上市,牛根生宣布把個人與家人持有的、市值10億的蒙牛股份全部捐出創辦老?;?從事面向三農、教育、醫療、環保、食品安全的慈善公益事業。但當去年年底“老?;饡⒁徊糠置膳9蓹噘|押給摩根士丹利”的新聞被曝光后,加上之前的“三聚氰胺”事件,牛根生從道德神壇上轟然倒下。

陳發樹被質疑的一個原因是他在今年4月在紫金礦業49億限售股“開閘放水”后接連套現,觸動了大眾對于“大小限”的痛點。但公平地說,中國尚未對證券投資征收資本利得稅,陳發樹不過處在法律的模糊地帶而已。

對于想成為“中國比爾·蓋茨”的陳發樹來說,這是他必須要面對的處境,畢竟在目前的中國,“違背常規商業邏輯之事,總是讓人猜疑”。

猜你喜歡
牛根生唐駿蒙牛
待人以誠
伊利:陳年舊事
伊利:陳年舊事
悲情牛根生
唐駿巧賣“六手車”
先做人,后做事,偶爾作秀
先做人,后做事,偶爾作秀
唐駿一進一出 彰顯陳天橋用人之道
蒙牛上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