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比法則在織物組織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2010-01-17 02:44馮建永
化纖與紡織技術 2010年2期
關鍵詞:山形經紗斜紋

馮建永

(1.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2.紹興文理學院紡織服裝學院,浙江 紹興 312000)

在織物組織結構設計中,常用的設計法主要有對稱設計(軸對稱設計和中心對稱設計)、平衡法則(組織的結構平衡和圖像的視覺平衡)、變化與統一法則以及對比法則等。其中,對比法則是較常采用的一種設計方法,尤其是在仿樣設計和改進設計中更是一種基本思維方法。通過該法則的應用,不僅可以判斷仿樣與改進的基本效果,還能獲得“舉一反三”的聯想效應,使所設計產品獲得更好的風格特征,提升產品的品質,賦予織物更高的實用價值。因此,掌握該法則并熟練應用于設計實踐,對于面料設計師是相當重要的[1]。

1 對比法則的特點和作用

“對比”是藝術造型常用的表現手法之一。其原理可概括為:相對的兩因素,如直與曲、長與短、粗與細、明與暗、黑與白、大與小、疏與密等,當其中之一單獨時,其特征并不明顯,若將兩者結合起來,便產生了對比現象:黑白愈加分明;直線更顯剛勁挺拔;曲線更顯婉蜒柔美。它們互相強化對方,彼此映襯,從而產生對比美[2-5]。

2 對比法則的應用技巧與實踐分析

對比法則常常包括正反面組織對比設計、浮長線性質與斜紋斜向對比設計、組織點稀密的對比設計、粗獷與細膩的對比設計、凹凸對比設計和表里換層對比設計法。

2.1 正反面組織對比設計法

正反面組織對比設計法即經面組織與緯面組織的對比設計,主要是依靠經面組織反光與緯面組織反光的不同,可以形成明暗對比的面積而烘托出面料表面的花紋效果[6]。圖1為在織物的組織中,一些地方經組織點占多數,一些地方緯組織點占多數,織物表面呈現明暗的效果。其中經紗排列為3A1B,緯紗排列為1A,織物經緯密度為200×200根∕10 cm,在經組織點多的地方,織物的表面呈現特明亮的感覺,而在緯組織點多的地方,織物表面比較暗淡。

圖1 經面組織與緯面組織對比設計的上機圖及模擬效果圖

在圖2中,由于經緯組織點的對比明顯,可以呈現凹凸的立體感覺。其中經紗排列為3A1B,緯紗排列為1A,織物經緯密度為200×200根∕10 cm。此類面料適合做春夏季節的服裝面料。該類組織設計可以用于棉、毛、絲、麻以及化纖的織物中。

圖2 正反面組織對比設計的上機圖及模擬效果圖

2.2 浮長線性質與斜紋斜向對比設計法

浮長線性質對比設計法是利用經緯浮長線的變化在織物的表面形成形狀美觀的條紋斜向和紋路。常見的有:破斜紋、山形斜紋、鋸齒形斜紋、菱形斜紋和蘆席斜紋。

2.2.1 破斜紋

破斜紋是一種以一規則斜紋為基礎組織排列數根紗線后,在織物的表面斜紋線方向發生轉折,斜紋轉折處相鄰兩根紗線上的經、緯組織點完全相反,形成破斷錯位的山形或者人字形形狀。該類組織主要應用于毛織物花呢類面料。

圖3 破斜紋的組織圖及模擬效果圖

2.2.2 山形斜紋

山形斜紋在織物的表面斜紋方向發生改變,形成類似于山峰的形狀。經山形斜紋穿綜一般采用山形穿法或照圖穿法,綜頁數等于基礎組織所需的綜頁數;穿筘采用每筘穿入2~4入。經山形斜紋常用于制織棉織物中的人字呢、男線呢、床單及毛織物中的大衣呢、女式呢等[7]。

圖4 山形斜紋的組織圖及模擬效果圖

2.2.3 鋸齒形斜紋

鋸齒形斜紋是由山形斜紋進一步變化而成的。山形斜紋各山峰之頂是位于同一水平線(或垂直線)上,而在鋸齒形斜紋中則不然,各齒頂邊線成一斜線形成鋸齒狀。經鋸齒形斜紋一般采用照圖穿法;緯鋸齒形斜紋一般采用順穿法。鋸齒形斜紋通常應用于服裝用織物、床單及裝飾織物等。

圖5 鋸齒形斜紋的組織圖及模擬效果圖

2.2.4 菱形斜紋

菱形斜紋是山形斜紋的進一步發展,在其組織圖中具有粗細相同或不同的斜紋線構成的菱形圖案。制織菱形斜紋織物一般采用山形穿法。菱形斜紋通常應用于棉毛、化纖混紡織物中,如棉織物的床單、女線呢等;毛和化纖混紡均作花呢類織物。

圖6 菱形斜紋的組織圖及模擬效果圖

2.2.5 蘆席斜紋

蘆席斜紋是由變化斜紋線的方向而構成的,且有點類似于破斜紋的圖案基礎,都是由右斜紋和左斜紋組合而成。而與破斜紋不同的是蘆席斜紋的兩個方向斜紋線的斷開交界處不在一直線上,在組織圖上隨平行同向斜紋線的增多,其斷開交界以斜向直角向兩側延伸,其圖形外觀好象編織的蘆席。制織蘆席斜紋織物時,一般采用照圖穿法。蘆席斜紋通常應用于花呢、女線呢等服裝和床單織物。

圖7 蘆席斜紋的組織圖及模擬效果圖

2.3 組織點稀密的對比設計法

組織點稀密的對比設計是在設計過程中,出現連續的經組織點和連續的緯組織點。在一些有組織點的地方,織物另一邊被經或緯的浮長線所覆蓋,在織物的表面呈現經或緯的浮長線,因此面料表面富有光澤,質地柔軟,用途廣泛。

組織點稀密的對比設計方法如圖8所示。在圖8中,經紗排列為5A1B,緯紗排列為1A,織物經緯密度為300×200根∕10 cm。

圖8 組織點稀密的對比設計及模擬效果圖

2.4 粗獷與細膩的對比設計法

粗獷與細膩的對比設計中常見的是變化方平組織設計,利用變化組織設計方法,可以在織物中體現粗獷與細膩的對比,織物表面的光澤好、表面勻整[8]。

圖9為變化方平組織,織物表面具備粗細寬窄不一的縱橫交叉的凸條紋,通常制仿麻織物,經紗排列為8A2B,緯紗排列為3A,織物經緯密度為340×200根∕10 cm。

圖9 變化方平組織及模擬效果圖

2.5 凹凸對比設計法

2.5.1 蜂巢組織

蜂巢組織能形成邊部高中間洼的蜂巢形外觀,其原因是由于在它的一個組織循環內,有緊組織(交織點多)和松組織(交織點少),逐漸過渡相間配置。在平紋組織處,因交織點最多,所以較??;在經緯浮長線處,沒交織點,織物較厚。在織物表面凹凸和諧亦是逐漸過渡的,由此形成蜂巢形外觀。在實際上機制織時,亦可采用山形穿法,在棉織物中常用作巾類織物(如餐巾、洗碗巾等),用作服裝和裝飾織物時,常設計成各種變化蜂巢組織,或與其他組織聯合[9]。

圖10是以1/4斜紋所做的簡單蜂巢組織及模擬效果圖,經紗排列為4A1B,緯紗排列為1A,織物經緯密度為320×200根∕10 cm。

圖10 蜂巢組織及模擬效果圖

2.5.2 縐組織

利用經緯浮點的變化在織物表面呈現凹凸不平的細小顆粒狀外觀的縐效應的組織,稱為縐組織。它所織成的織物較平紋織物手感柔軟、厚實、彈性好、表面反光柔和??U組織織物表面由于均勻分布了細小的顆粒狀組織點,對光線形成漫反射,所以光澤較柔和。其在棉織品的色織物中用得較多,另外在毛織物、化纖織物、化纖混紡織物及絲織物中都有應用。如棉織物中的核桃呢,毛織物中的苔茸縐,絲織物中的東方縐等。

圖11 縐組織及模擬效果圖

2.5.3 透孔組織

用這種組織織成的織物,其表面具有均勻分布的小孔,故稱為透孔組織。由于這類織物的外觀與復雜組織中由經紗相互扭絞而形成孔隙的紗羅織物相類似,因此又常稱之“假紗組織”或“模紗組織”。

透孔組織廣泛用于棉、麻、絲織物,常用作夏季面料和裝飾織物;毛織物中應用較少。在滌綸等合成纖維織物中采用透孔組織既增添了花紋,又改善了合成纖維透氣性差的缺點。透孔組織一般可作稀薄的夏季服裝用織物,主要取其多孔、輕薄、涼爽易于散熱透氣等特點。如各種網眼布和花式透孔織物等。簡單的透孔組織,一般采用四頁綜的間斷穿法。

圖12為透孔組織及模擬效果圖,其中經紗排列為7A3B,緯紗排列為1A,織物經緯密度為340×200根∕10 cm。

圖12 透孔組織及模擬效果圖

2.5.4 凸條組織

在織物正面產生縱向、橫向或斜向的凸條紋,反面有浮長線的組織,稱為凸條組織。凸條組織系由浮線較長的重平組織和另一種簡單組織(平紋或浮線較短的斜紋2/1、2/2)聯合而成。其中簡單組織起固結浮長線的作用,并形成織物的正面,故稱為“固結組織”。如固結緯重平的緯浮長線,則得到縱凸條紋,固結經重平的經浮長線,則得到橫凸條組織。浮長線的長度決定著凸條的寬度。

凸條組織立體感強,質地松厚,富有彈性,在各類織物中均有應用。棉織物中的女線呢、燈芯條;毛織物中的花呢、女衣呢;絲織物中的閃織綢是橫凸條組織,在絲織提花織物中既可作地組織,也可作花組織或點綴組織。在制織凸條組織的織物時,一般采用間斷穿法。交織點數較多的平紋組織及固結組織宜穿入前面的綜頁中,芯線可穿入后面的綜頁中。

圖13是在緯重平組織的緯浮長線上填加固結組織,構成縱凸條組織,經紗排列為5A2B,緯紗排列為1A,織物經緯密度為340×200根∕10 cm。

圖13 凸條組織及模擬效果圖

2.6 表里換層對比設計法

將雙層織物的表、里兩層沿織物的花紋輪廓交換位置,形成花紋;同時將雙層織物連接成一個整體,可以形成表里換層組織。如果經緯紗的原料、線密度、顏色配合得當,可織出絢麗多彩的各種織物。經常采用分區間斷穿法,穿筘時,同一組表里經穿入同一筘齒中。紋板數等于一個花紋中的緯循環數。雙層組織織物在服用、裝飾用、產業用織物中廣泛應用。

(a)組織上機圖 (b) 模擬效果圖 (c) 改變經緯紗線顏色后的模擬效果圖

3 結論

文章探討了幾種常見的組織對比設計方法,其中,利用組織點的疏與密、凹凸組織設計方法是作為產品開發人員必須掌握的設計方法。在組織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設計組織,更多要考慮織物的上機圖,從而更好地滿足上機織造的工藝條件,正確地處理組織圖、穿筘圖、穿綜圖和紋板圖。每個筘齒的穿入數,應該根據織物的經紗密度、線密度和織物的組織而定。這樣才有利于設計和生產的順利進行,實現理論指導生產實踐的作用。

[1]沈干.黑白經緯-織物組織設計圖冊(上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1-148.

[2]賴曉寒.裝飾色彩設計規律的探討[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2 (5): 78-80.

[3]楊勇.美學對比法則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家具,2000(3):20.

[4]顏大勝.試論醫學攝影創作[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2(4):260-262.

[5]鄭巨欣.比較設計學的理論與方法[J].裝飾,2008(5):70-73.

[6]蔡陛霞.織物結構與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1-152.

[7]黃翠蓉.紡織面料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1-242.

[8]顧平.織物結構與設計學[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4:1-82.

[9]蔡陛霞.織物結構與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1-138.

[10]聶建斌.機織物組織與設計[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1-129.

猜你喜歡
山形經紗斜紋
新衣軟又暖
Crealet:寬幅織物的織造前準備
正則角聯鎖組織的矩陣模型及其生成算法
黃昏
山形
T/C65/35 14.6/14.6 133/80 264 cm光邊坯布品種的工藝優化
叉角厲蝽對斜紋夜蛾生殖行為的干擾脅迫
EcR-RNAi和印楝素處理斜紋夜蛾幼蟲誘導腹足發育受阻表型
淺談在噴氣織機織造過程中出現勒紗軸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向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