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肅南牧區牛羊冬季育肥途徑芻議

2010-02-10 09:20權金鵬楊瑞基許萬隆陳海鵬
中國牛業科學 2010年1期
關鍵詞:草畜牧區牧草

權金鵬,楊瑞基,許萬隆,陳海鵬

(1.甘肅省張掖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甘肅 張掖 734000;2.甘肅省張掖市畜牧獸醫局,甘肅 張掖 734000;3.甘肅省肅南縣農業廣播學校,甘肅肅南734400;4.甘肅省張掖市農業廣播學校,甘肅張掖734000)

肅南縣位于祁連山北麓,是一個以草原畜牧業為主的縣份??h境內廣袤的天然草原與茂密的灌木林交錯相連,形成了維系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天然屏障,被譽為“綠色水庫”。境內有耕地6067 hm2,林地33.13萬hm2,可利用天然草原142.2萬hm2,總儲草量18億kg,具有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天然優勢。但由于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影響,天然草地日益退化,生態功能非常脆弱,使草原單位面積產草量不斷下降,草畜供需平衡嚴重失衡。據統計,全縣可利用草原面積40%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三化”草原面積63.67萬hm2,蟲害發生面積 25.33~30萬hm2,鼠害發生面積14.67萬hm2,致使可食牧草和優質牧草變的低矮稀疏,產草量下降,草原等級降低,草原理論載畜量由過去的121萬個羊單位下降到現在的70.88萬個羊單位,而實際載畜量90.21萬個羊單位,超載19.33萬個羊單位,草畜供求矛盾突出,阻礙了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據測定,2007肅南縣草原超載40%,要實現草畜平衡意味著至少降低載畜量40%,即存欄量降低40%。特別是肅南牧區冷季長達6~7月之久,氣候嚴寒,牧草枯黃,品質下降,以放牧為主的牛羊全賴放牧采食,不能滿足營養需求和對牧草的需求量,特別是冬春牧場的營養下降,導致牛羊營養嚴重不足而大量匱乏死亡,經濟損失十分慘重。

1 依據各放牧季的草地容納量確定適宜的載畜量

1.1 科學區劃草原和核定各類草原載畜量

根據肅南縣草原生態特征將草原劃分為三個區域:特干旱荒漠區(明花鄉全境)可利用面積9.12萬hm2,半干旱半荒漠區(祁文、祁連、祁林、白銀、喇嘛灣、大灘、紅灣、光華)可利用面積45.14萬 hm2,山地草原區(除以上地區)可利用面積63.4萬hm2。各類區域草原的生產能力如下:特干旱荒漠區2.03 hm2/羊單位,半干旱半荒漠區2.1 hm2/羊單位,山地草原區0.993 hm2/羊單位 。應根據區域內草原在一定時期提供的飼草飼料量,科學核定草原載畜量和四季牧場牲畜的放養數量,徹底解決草原超載過牧的問題,實現以草定畜、草畜動態平衡。

1.2 大力推行草原輪牧、休牧、禁牧制度

為合理有效利用草原,在重要放牧場推行劃區輪牧,以保護牧草正常生長和繁殖,在春季牧草返青期和秋季牧草結實期實行季節性休牧,對利用過度造成退化的草原,實施強制禁牧。特干旱荒漠區因植被稀疏,產草量低,草地退化嚴重,草原生態環境脆弱,可實行禁牧,并采取禁牧和舍飼相結合,加快建設人工草地發展畜牧業。半干旱半荒漠區為荒漠草原,產草量低,草原利用率不高,在海拔2300 m以下的淺山地帶實施禁牧,2300 m以上的地帶實施休牧,采取禁牧與休牧相結合、半放牧半舍飼相結合,加快建設人工草地發展畜牧業。山地草原區草原利用強度大,草原失去休養生息的機會,采取輪牧和休牧相結合的措施,在輪牧的基礎上,牧草返青期和結籽期實行季節性休牧。已墾草原退耕還草區將已墾草原實施退耕還草,實行草田輪作,推廣秸稈青貯、氨化技術,逐步形成牧區繁育、農區和半農半牧區舍飼育肥的生產格局[1]。

1.3 科學核定四季牧場的載畜量

放牧飼養的要求是既能滿足羊體的營養需要,又能合理利用草場。由于不同季節、氣候和牧草質量均呈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必須根據氣候的季節性變化、牧草生長規律、地形地勢和水源的情況規劃四季牧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由于牧草生長的季節性和年度變化所形成的草地資源波動性造成各季牧場載畜量的差異,在一定時間內單位草地面積上的放牧家畜數量是不相同的,肅南牧區一般夏季牧場4.81個羊單位/hm2,秋季牧場5.96個羊單位/hm2,冬春牧場1.64個羊單位/hm2。以1個羊單位年消耗鮮草1460 kg,夏秋牧場與冬春牧場營養價值比2∶1,夏秋牧場與冬春牧場利用時間比1∶2計算,則夏秋牧場的載畜能力比冬春牧場大8~10倍。因此,可根據四季牧場的實際產草量和牧草營養價值比,結合牛羊對牧草的消耗量,科學核定四季牧場的載畜量。

2 利用生態系統間耦合互補效應

科學高效利用草畜資源,實現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2.1 科學調控和合理利用四季牧場

放牧控制的目的,是通過放牧控制達到草地資源持續生產和牧草有效利用,以滿足家畜在特定階段或整個生產周期的營養需要,家畜食物達到最大的消耗均勻度,保持草地和家畜穩定高產。

據統計測算,肅南牧區理論載畜量為70.88萬個羊單位,而實際載畜量90.21萬個羊單位,超載19.33萬個羊單位(27.27%)。依據各放牧季的草地容納量確定適宜的載畜力,其結果是如果冬春牧場草畜供求平衡時,則夏秋牧場的放牧量只有實際載畜能力的71%,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冬春牧場是草畜不平衡的關鍵所在。為了合理利用夏秋放牧草地資源,生產育肥畜和架子畜,冬春牧場的放牧量應保持在夏秋牧場放牧量的70%,且適齡能繁母畜應占55%以上,繁殖成活率保持在85%以上,則可滿足夏秋牧場的承載能力。其超載的牛羊需轉移到農區育肥或在牧區進行舍飼育肥,冬春牧場草畜才能達到平衡。夏秋季節,肅南牧區牧草豐盛,需從農區調入相應數量的牛羊。但夏秋草場實際存欄90.21萬個羊單位,超載19.33萬個羊單位,需調入相應數量的牛羊到深山放牧或調入農區育肥,有舍飼育肥條件的牧區可進行舍飼育肥,夏秋草場草畜供求才能平衡,并可獲得顯著的經濟效益。而且夏秋季節牧區牛羊到深山放牧,深山牧草豐富,且有多種可食中草藥,對于家畜保健和防止寄生蟲病十分有益,而且可減少牧區牧草浪費,為冬春牧場飼草料不足作貯備,又能防止因超載放牧破壞草地資源,導致草場退化。這樣,通過不同生態系統間的耦合機理,冬春調出和夏秋調入,使草地上草畜始終供需平衡,科學合理地利用和保護草地資源,既不過度濫牧破壞草地資源,又不浪費草地資源,使草地資源得以永續利用,持續發展[2]。

2.2 科學利用牧區生態系統與農區生態系統的耦合互補效應解決冬春草畜供需矛盾

冬春牧場家畜食物營養不足是高山草地放牧生態系統矛盾的焦點,顧及到全年中草地資源利用和家畜飼養間的相互關系,在漫長的冬春放牧期間可采用不同生態系統的耦合效應能力處理草畜矛盾[3]。在牧區可引進垂穗披堿草、無芒雀麥、抗旱耐寒苜蓿等優質牧草,根據不同草地生態類型建立人工草地或種植人工牧草,在夏秋選擇牧草茂盛的地段收割青草曬制成青干草。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種植苜蓿、燕麥、紅豆草、飼用玉米等優良牧草,也可以用剛收獲的玉米秸稈制作青貯飼料,建立土地——牧草——家畜三位一體的生態經濟模式,有效提高新開發草地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在農牧交錯區或有條件種植人工牧草的地方建立生態型養殖小區進行舍飼+放牧和全舍飼工廠化養殖,綜合應用舍飼精養、暖棚工藝、冷暖季牧場調控、環境控制、飼草料加工調制、快速育肥、接羔育幼、繁殖季節控制、獸醫衛生等配套技術,改善牛羊營養水平,提高牛羊的生長速度和生產性能,提高出欄率和經濟效益。通過冬春季山繁川育和夏秋季牧區放牧育肥,利用不同生態系統間的互補效應,將草地系統同開發新農田系統組裝耦合起來,促使草地資源環境生產層次的各個組份具有豐產性和調節彈性。但冬春牧場草料的不足部分除由系統內生產的補充飼料供應外,還需從相鄰農作區輸入,實現這一方案的飼料輸入量是輸出活體重的2.26倍。為了減少運輸費用,應直接將存欄牛羊轉移到農區舍飼育肥,在夏秋季牧草豐盛時再轉回草地放牧飼養[4]。這樣,通過不同生態系統間的耦合互補效應,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地資源,有效化解草地草畜矛盾,促使經濟、生態效益協調發展,實現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1]任繼周.草地農業生態系統通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56-358.

[2]任繼周.河西走廊山地綠洲荒漠復合系統及其耦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236-237.

[3]林慧龍,侯扶江.草地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系統耦合與系統相悖研究動態[J].生態學報,2004,24(6):47-48.

[4]林慧龍,肖金玉,侯扶江.河西走廊山地-荒漠-綠洲復合生態系統耦合模式及耦合宏觀經濟價值分析[J].生態學報,2004,24(5):33-34.

猜你喜歡
草畜牧區牧草
牧草病蟲害及牧草保護工作探析
優質草畜品種選育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養兔牧草品種咋選擇
試析藏北牧區的“鹽語”民俗①
牧草的種植管理與利用
牧區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策略
初探優質牧草周年均衡供給高產栽培技術
內蒙古牧區旗縣三產融合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推進草畜聯動 加快一體化發展
草原生態補償:草畜平衡獎勵標準的差別化和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