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牧草混種及與其它農作物的輪、間、套種的養牛模式

2010-02-10 09:20趙益榮王惠生劉艷敏
中國牛業科學 2010年1期
關鍵詞:養牛業黑麥草套種

趙益榮,王惠生,王 清,劉艷敏,朱 曉,吳 佳

(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陜西 楊凌 712100;2.山西省農業干部學校,山西太原 030024;3.長安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陜西西安 710064)

選擇適宜的優質牧草品種和種植模式,在養牛業生產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能提高種植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又能促進養牛業生產的大力發展。

1 適宜于養牛業的優質牧草的品種

優質牧草是指適應性強、適口性佳、營養豐富、產草量大、飼料報酬高的一類人工栽培牧草,它在養牛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牛是草食動物,其飼養以草為主,用優質牧草養牛,可以促進生長,增加產量,減少疾病,增強體質,提高效益。適宜于養牛業的優質牧草分為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和其它科牧草三類[1,2]。

1.1 豆科牧草

多為草本,稀為灌木、藤本或喬木。本科約600屬,1 200種,廣布于全世界;我國約149屬,1 120種,遍布全國各地;我國西北干旱地區能作牧草的有101種,能作高效栽培牧草的有20種左右。

豆科牧草是重要的一類牧草,是牛飼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栽培牧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莖葉和種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及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大部分豆科牧草的適口性很好,如與禾本科牧草配合飼喂,更為理想。此外,豆科牧草對土壤結構的改良和土壤肥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們篩選、推廣的適宜于我國養牛業的優質豆科牧草的品種主要有紫花苜蓿、美國香豌豆(美國牧地豌豆)、白花草木樨、沙打旺、紫云英、紅豆草、小冠花、毛葉苕子、光葉紫花苕、三葉草、百脈根、檸條等。

1.2 禾本科牧草

多為一年生、越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灌木或喬木(如竹類)。本科包括竹亞科及禾亞科,約含600余屬,7 000余種以上,遍及全世界。我國現知190余屬,約800余種。我國西北干旱地區能作牧草的有180種,能作優質栽培牧草的有20種左右。

禾本科牧草適應性廣,在潮濕、干旱和嚴寒區域都有廣泛分布,栽培牧草中大約75%的草種和所有谷類作物都屬于禾本科植物。在人工或改良草地中,禾本科牧草與豆科牧草是最基本的組合。禾本科牧草不僅產量高、生長快、易種植,而且品質好,便于加工調制成優質干草或青貯飼料。

我們篩選、推廣的適宜于我國養牛業的優質禾本科牧草的品種主要有羊草、無芒雀麥、老芒麥、披堿草、多年生黑麥草、一年生黑麥草、冬牧70黑麥草、高丹草、雞腳草、皇竹草、墨西哥飼用玉米等。

1.3 其它科牧草

除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外,我國還有大面積的莧科、菊科、紫草科、蓼科、藜科的高效牧草和青飼料,在畜禽飼養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3,4]。

我們篩選、推廣的適宜于我國養牛業的優質其它科牧草的品種主要有籽粒莧、俄羅斯飼料菜、聚合草、串葉松香草、苦荬菜、普那菊苣、魯梅克斯、四翅濱藜(奇跡樹)等。

2 適宜于養牛業的優質牧草的混種及其與其它農作物的輪、間、套種模式

優質牧草的種植模式主要是指高效牧草的混種及其與其它作物的輪、間、套種模式,它既是牧草飼料的一種生產方式,又是農業生產的一種耕作制度,在生產實踐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

牧草混種及與其它農作物的輪、間、套種的模式很多,我們篩選、推廣的適宜于西北干旱地區養牛業的典型模式有以下十三種[6]。

2.1 白三葉(或百脈根或美國香豌豆)與多年生黑麥草混種模式

一般以多年生黑麥草為主,以白三葉(或百脈根或美國香豌豆)為輔,二者產草量的比例為6∶4。以播種667 m2地為例,取0.75 kg黑麥草種子,再取0.4 kg白三葉(或0.75 kg百脈根)種子,將二者充分混勻,然后播種即可。這一種植模式,主要適合土地面積相對較多,農作物無法種植或種植后效益不好的地區應用。

2.2 籽粒莧與青割玉米(或蘇丹草)套種模式

條播,種一行籽粒莧,種一行玉米(或蘇丹草),行距為30 cm,兩者同期播種。每667 m2用種量:籽粒莧0.75 kg,玉米4 kg(或蘇丹草1 kg)。當株高達到60~80 cm時,可以青割喂豬;當株高達到1.0~1.2 m時,可以青割喂牛、喂羊;當株高達到1.5 m以上時,可以青割調制青貯飼料。這一方式主要適合于人口密度大,水肥條件好,耕地面積相對較小的西北干旱地區采用。

2.3 苜蓿(或美國香豌豆)與小麥混播模式

這是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在不影響苜蓿(或美國香豌豆)播種和生長的條件下,多收一季小麥的做法。具體做法是:在秋季先將地整平旋好,然后將苜蓿(或美國香豌豆)種子撒播在地表,每667 m2用種量1 kg,最后再將小麥條播,每667 m2用種量7.5 kg,條播機后帶上耱,以便對種子進行覆土。苜蓿(或美國香豌豆)前期生長緩慢,待第二年小麥收獲后,苜蓿則進入旺盛生長期。

2.4 冬牧70黑麥草與草木樨(或毛苕子)混種模式

可以提高飼草的營養價值,改善適口性,同時也使土地的用養結合起來。具體做法是:先將草木樨撒播地表,然后用條播機開溝條播冬牧70黑麥草。播后用耱來耱,以便對種子進行覆土。每667 m2用種量:草木樨 0.5 kg,冬牧70黑麥草6 kg。如果冬牧70黑麥草與毛苕子混播,則可將6 kg冬牧70黑麥草與2~3 kg毛苕子混勻后條播即可。

2.5 聚合草地里套種玉米模式

此法適用于以生產聚合草為主的地塊。聚合草播種時行距為50 cm,每種4行聚合草留2行玉米的空地,第二年春季第一茬聚合草收獲前后種玉米。聚合草條帶間的距離為80 cm,2行玉米種在空地中間、行距為30 cm,聚合草距玉米的距離為25 cm。這種做法可以保證在基本上不影響聚合草生產的前提下,每667 m2地多收獲300~400 kg玉米。

2.6 玉米地里套種苦荬菜模式

這是以生產玉米為主,兼收苦荬菜的一種種植模式。具體做法是:玉米采取寬窄行種植,寬行行距為60 cm,窄行行距為30 cm,將苦荬菜種在玉米寬行中間,每兩行玉米套種一行苦荬菜,玉米株距為25 cm,每穴留一株苗,玉米與苦荬菜之間的距離為30 cm,兩者同時播種。這種方式在不影響玉米生產的前提下,每667 m2可收獲2 000~3 000 kg苦荬菜。

2.7 蘇丹草地里套種青割大豆或草木樨模式

蘇丹草是一種高產牧草,但它的蛋白質含量較低,將蘇丹草與青割大豆或草木樨混播,既不影響牧草的單位面積的產量,又可提高牧草的蛋白質含量,還可使土地的用養結合起來。具體做法是:蘇丹草的行距為60 cm,將青割大豆或草木樨種在兩行蘇丹草的中間。每667 m2用種量:蘇丹草2 kg,青割大豆2 kg或草木樨0.5 kg,二者同期播種。

2.8 紫云英與意大利黑麥草混種模式

意大利黑麥草屬禾本科牧草,紫云英屬豆科牧草,將二者混播,既可提高牧草的營養價值,又可使土地的用養結合起來,二者相互促進、協調生長。具體做法是:將0.75 kg意大利黑麥草種子與0.5 kg紫云英種子充分混合均勻,然后播種。條播(行距為25 cm左右)、撒播均可,不宜播種太深。

2.9 小麥——草木樨——玉米套種模式

這是一種以收獲糧食為主,兼收牧草,土地用養結合的種植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單位面積上糧食種植的比例減小,但由于邊際效應,以及豆科牧草對糧食作物生產的促進作用,使得糧食產量不僅不會減少,相反還可能有所增加。這種方式很適合土地比較瘠薄,施肥水平不高的土地上使用。具體做法是:種植條帶為2 m寬,其中小麥種1.2 m的條帶,條播,行距為20 cm;草木樨種60 cm的條帶,撒播。小麥邊行距草木樨邊行距離為10 cm。小麥收獲后在小麥條帶再種3行玉米。

2.10 墨西哥類玉米套種籽粒莧模式

這兩種牧草都屬于高稈、耗地型、高產牧草作物,二者對氮肥的需求量都很大。墨西哥類玉米的蛋白質和鈣的含量較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高,而籽粒莧的蛋白質和鈣的含量較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較低,將二者套種,能在飼草營養上得到互補。套種時,種一行玉米,種一行籽粒莧,玉米與籽粒莧的行距為30 cm,二者播量比單播時減半。應施足氮肥,以滿足生長需要。

2.11 墨西哥類玉米與青割大豆或毛苕子或草木樨套種

這種套種方式類似于蘇丹草地里套種青割大豆或草木樨,起到了土地用養結合和飼料營養互補的作用。具體做法是:每種一行玉米,種一行青割大豆或毛苕子或草木樨,二者之間行距以30 cm為宜。

2.12 苜蓿(或美國香豌豆)與冬牧70黑麥草混播模式

苜蓿(或美國香豌豆)前期生長緩慢,若將苜蓿(或美國香豌豆)與冬牧70混播,既可以收獲大量的冬牧70,又不影響苜蓿(或美國香豌豆)的生長,這樣土地就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當然,將苜蓿(或美國香豌豆)與小麥混播也是同樣的道理。具體做法是:首先將地整平旋好;然后將苜蓿(或美國香豌豆)種子撒播在地表,每667 m2播量1 kg;最后將冬牧70種子條播在地里,每667 m2播量6 kg;播深 3~4 cm,播后用耱耱一遍即可。

2.13 青割玉米套種草木樨模式

將草木樨套種在玉米行間,玉米行距為60 cm,草木樨距玉米的行距為30 cm。

3 結論

可種植的優質牧草的品種很多,我們篩選、推廣的適宜于養牛業的豆科品種主要有紫花苜蓿、美國香豌豆(美國牧地豌豆)、白花草木樨、沙打旺、紫云英、紅豆草、小冠花、毛葉苕子、光葉紫花苕、三葉草、百脈根、檸條等,禾本科品種主要有羊草、無芒雀麥、老芒麥、披堿草、多年生黑麥草、一年生黑麥草、冬牧70黑麥草、高丹草、雞腳草、皇竹草、墨西哥飼用玉米等,其它科品種主要有籽粒莧、聚合草、俄羅斯飼料菜、串葉松香草、苦荬菜、普那菊苣、四翅濱藜(奇跡樹)等。

優質牧草混種及與其它農作物的輪、間、套種的模式很多,我們篩選、推廣的適宜于養牛業的典型模式主要是白三葉(或百脈根)與多年生黑麥草混種、籽粒莧與青割玉米(或蘇丹草)套種、苜蓿與小麥混播、冬牧70黑麥草與草木樨(或毛苕子)混種、聚合草地里套種玉米、玉米地里套種苦荬菜、蘇丹草地里套種青割大豆或草木樨、紫云英與意大利黑麥草混種、小麥——草木樨——玉米套種、墨西哥類玉米套種籽粒莧、墨西哥類玉米與青割大豆或毛苕子或草木樨套種、苜蓿與冬牧70黑麥草混播、青割玉米套種草木樨。

[1] 王惠生,陳海萍.優質牧草栽培與加工技術[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2] 王惠生,陳海萍.奶牛高效飼養新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3] 陜西省農業勘察設計院[M].陜西牧草.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5.

[4] 呼天明,昝林森.牧草生產及深加工利用技術[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5] 孫新平.高效牧草養畜技術[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 王惠生,辛亞平.肉牛生產實用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養牛業黑麥草套種
草莓大棚套種西紅柿畝增收2萬元
認識草,也是一門學問
不同行內生草影響葡萄果實品質
種苗根熒光反應在多年生黑麥草與一年生黑麥草兩個種測定中可靠性驗證
滴灌西甜瓜套種玉米模式栽培技術
鎮沅縣養牛業現狀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
養牛業發展趨勢及科學化對策
黑麥草牧草養鵝初探
果園套種蠶豆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論解放前延邊地區養牛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