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護理與預后

2010-02-17 22:29張秋玲林燕斌
中國醫藥導報 2010年7期
關鍵詞:尿潴留腰椎間盤功能

張秋玲,林燕斌

(廣東省云浮市云硫醫院,廣東云浮 527343)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科常見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可通過保守治療改善癥狀,但部分經保守治療無效,有嚴重的脊髓壓迫癥狀者宜采用手術治療[1-2]。手術摘除椎間盤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要方法,但必須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并結合良好術后護理以利于患者恢復。筆者總結3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護理經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8年1月~2009年3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3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經手術后治療的患者。入院時經臨床癥狀、體征,MRI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男21例,女11例,年齡38~67(51.2±1.8)歲,病程 3.5~14.0(7.4±1.9)年。其中,26 例采用后路手術,6例采用內鏡下椎間盤摘除術。

1.2 納入標準

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經手術治療后。排除標準:心功能Ⅱ級以上者,肝腎功能不全者,腦血管疾病后遺癥期者,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

1.3 方法

1.3.1 手術后護理方法

1.3.1.1 一般護理 術后平臥24 h自然壓迫止血,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密切觀察創口的出血情況,術后一般絕對臥床2 d,由護理人員協助患者每4小時翻身1次,但翻身時注意保持脊柱縱軸位,禁忌扭曲脊柱,女性患者小便時可用尿壺,如用便盆接尿一定要接好尿,以免污染傷口。

1.3.1.2 切口引流管護理 手術常規放置負壓引流管,術后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管道折疊或扭曲,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量及顏色。如果術后4 h內引流液超過200 ml,提示可能有活動性出血,應報告醫生處理;觀察引出液顏色,如無色或淡紅色,提示有腦脊液引出;術后48 h引流液≤20 ml可拔管,注意觀察切口滲血情況。

1.3.1.3 尿潴留的護理 尿潴留指尿液滯存于膀胱內,有尿意但經誘導20 min尿液仍不能排出,膀胱處于充盈狀態,恥骨上區可隆起,捫及脹大的膀胱,患者感覺痛苦難忍[3],腰椎間盤手術后患者經過麻醉、手術創傷、心理不能接受臥床排尿等原因,極易發生尿潴留。護理人員應幫助尿潴留患者解除心理壓力,并給予適當的腹部和足底按摩,用溫熱水沖洗會陰,提供獨處環境,制造流水聲等誘導患者排尿,男性患者可改平臥位為側臥位。給予以上護理干預措施后,若60 min后仍不能排出尿液者插尿管行導尿術。臨床觀察認為在手術前3 d指導患者練習床上臥位排尿有助于減少術后尿潴留的發病率[4]。

1.3.1.4 術后早期功能鍛煉 護理人員從術后第1天開始指導患者主動屈伸雙下肢關節,幫助患者臥床練習抬腿,使患者下肢被動抬高,逐漸從離床面15°~30°,鼓勵患者術后3 d下地,佩帶腰圍離床活動,起床方法:患者平臥屈曲雙腿雙腳,輕抬腰臀部,帶上腰圍然后翻身側臥,雙下肢垂直于床緣,雙上肢撐著床,使軀干慢慢離床而坐起,無自覺不適后站立行走,步態穩健后,指導患者大步行走或倒后行走,使腰肌得到鍛煉。

1.3.1.5 加強營養支持 患者手術后應加強營養,囑家屬給予患者優質蛋白質、易消化、合口味的飯食,注意鈣質的補充,忌食堅硬、辛辣、油膩的食品。如手術前即有基礎疾病,全身狀態差,營養不良的患者,可囑家屬給予患者蛋白粉口服,或配合醫囑給予丙種球蛋白加強免疫力?;颊郀I養不良和免疫力低下不利于術后恢復,尤其是老年患者。有研究統計76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術后出現并發癥或死亡相關的風險因素,認為56.7%的骨科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并發癥,術前心肺功能2級以上、體能狀況差、營養不良、意識異常、腎功能不全、手術類型、術中出血量及手術耗時是手術后死亡及出現并發癥的主要原因[5]。

1.3.1.6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 囑患者術后1個月開始腰背肌功能鍛煉,指導鍛煉腰部肌肉,指導正確使用腰部,避免過多彎腰,需要時可屈髖下蹲以替代。腰椎間盤摘除手術后2個月內禁忌彎腰負重,避免彎腰活動,教會患者下蹲拾物的方法,大小便宜使用座廁凳。

1.3.2 觀察指標

評價患者臨床療效標準[6]:①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復原工作,能行走2 km以上。②好轉: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③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2 結果

經我科護理,18例(56.2%)治愈,12例(37.5%)好轉,2例(6.3%)未愈。有效率為93.7%。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后,護理干預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典型臨床表現為腰痛,并伴有單側或雙下肢放射性痛,或有麻木感,急性發作疼痛難忍,不能直立,活動受限,棘突間旁側壓痛與放射性痛,神經功能受損。對于保守治療無效者,手術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重要療法。有研究觀察69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后患者的預后,發現圍術期給予正確指導和護理,教會患者功能鍛煉的方法,出院時給予出院指導,結果69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術后恢復快,平均臥床2~3周,無一例發生術后并發癥,術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院后隨訪患者,5~6個月即可完全恢復正常生活[7]。筆者經驗:手術后給予正確、良好的護理對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有很大幫助。

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后必須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創口的出血情況,做好引流管的護理,并針對尿潴留等并發癥進行護理,手術后早期行肢體功能恢復鍛煉,鼓勵患者術后3 d下地,佩帶腰圍離床活動,加強患者的營養,給予正確的教育及出院指導。以上正確、良好的護理對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有很大幫助。

[1]謝章家,謝壯.經后路腰椎間盤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脫出癥的體會[J].實用醫技雜志,2006,(19):109.

[2]張強,蔡迎峰.中西醫結合化學溶核術治療高齡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98-199.

[3]周榮祥.膀胱外科[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7-34.

[4]張志娟,李靜.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術前術后整體護理[J].當代護士,2005,(10):7.

[5]蘭秀夫,王愛民,孫紅振,等.760例骨科老年患者手術風險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08,37(5):18.

[6]葉啟彬,李世英,邱貴興.脊柱外科新手術[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313-340.

[7]仝玉英.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的護理[J].包頭醫學,2007,31(3):26.

猜你喜歡
尿潴留腰椎間盤功能
也談詩的“功能”
針灸治療產后尿潴留的研究進展
盆底儀在陰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
16排螺旋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關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幾點思考
16排CT在腰椎間盤突出診斷中的應用
腰背部肌肉鍛煉聯合TDP照射腰痹痛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7例
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1例
間歇導尿配合溫和灸治療脊髓損傷后尿潴留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