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西漢治羌方略

2010-04-07 21:28李萬軍
關鍵詞:都尉湟水隴西

李萬軍

淺析西漢治羌方略

李萬軍

秦統一前后,羌人分布在隴西塞外的黃河與湟水流域,世代生息。西漢建國初,羌人各部相繼臣服于匈奴。文景之世,軍事戰略以防御匈奴為主,對于羌人各部,無暇顧及。武帝時期,國力強盛,西漢勢力進入羌區。西漢王朝對羌人的管理實行郡縣屬國與護羌校尉并行的雙軌制??たh屬國與護羌校尉的設置,是西漢中央政權對河湟羌人行使有效管轄的開始。

西漢;治羌;方略

一 秦漢之際的羌人

秦統一前后的羌人情況,在《后漢書·西羌傳》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及秦始皇時,務并六國,以諸侯為事,兵不西行,故種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將兵略地,西逐諸戎,北卻眾狄,筑長城以界之,眾羌不復南度?!鼻既嗽谇厥蓟拭τ诮y一六國、無暇西顧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得到了進一步地繁衍和發展。但秦統一后不久,羌人即受到秦將蒙恬的攻掠。司馬遷在記述秦的疆域時說:“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響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這里西界“臨洮、羌中”,就劃定了秦與羌人的界線?!独ǖ刂尽吩疲骸扒仉]西臨洮縣即今岷州城(今甘肅岷縣)。本秦長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萬余里,東入遼水?!鼻刂R洮縣,秦昭王時轄地大致北起今臨洮縣以北,南至今臨潭和岷縣等地,即包括今洮河中下游地區,“臨洮”這一縣名,當時涵蓋了洮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扒贾小敝鸽]西塞外的黃河與湟水流域。秦始皇萬里長城西段“因河為塞”[2],從岷縣沿洮河至蘭州,往東沿黃河南岸,憑借天然屏障,修了一連串的城障塞防。而洮西包括河湟流域的廣大地區,均為羌人游牧之地。

西漢建國始,主要的邊疆威脅來自于匈奴。西漢前期匈奴向東發展,控制了東胡;又向西發展,趕走月氏、烏孫,攻占了河西走廊地區,并挾持西域諸國和河湟羌人聽命于己,建立了北方草原大帝國。

由于羌人各部處在匈奴控制之下,加之雙方的活動地區又相毗鄰,因此在生產方式、社會習俗和經濟利益等方面都有較多的共性,故匈羌之間往往結成同盟,聯合進攻漢朝西北邊郡。而漢朝方面則因經濟凋敝、國勢不振,無力反擊匈奴侵擾,只好通過與匈奴“和親”,以換取邊境的相對安寧。遠處河湟而分散落后的羌人各部,西漢尚無暇顧及。

當然這也并不意味著在景帝末年之前長達半個世紀的歷史時期,漢羌之間沒有發生聯系。漢朝隴西郡的西面、西北面及北面都是羌人游牧活動地區,互為毗鄰的漢羌之間或多或少總會產生某些必要的聯系。直到西漢政府擊潰匈奴在隴右羌人地區的統治以后,漢羌之間的接觸才變得直接、頻繁起來。

二 西漢中央政府治羌方略的實施

1.初置護羌校尉,持節領護西羌。

關于西漢時期的護羌校尉,見于記載的有辛湯、王尊、尹岑、辛通、竇況等人。西漢護羌校尉的職責,《后漢書·百官志》僅載:“主西羌”,有學者引用《后漢書·西羌傳》司徒掾班彪給光武帝的建議:“持節領護,理其怨結,歲時循行,問所疾苦。又數遣使譯通動靜,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備”,認為護羌校尉是持節官。筆者認為,護羌校尉持節領護西羌,其主要職責有:

首先是“持節領護,理其怨結,歲時循行,問所疾苦”。這主要是針對金城屬國羌人部落而言的,護羌校尉必須定期巡視羌人部落,處理羌人部落之間及其與郡縣吏民之間的糾紛,解決他們的生產生活困難,使之安居樂業。

其次是“遣使譯通動靜,使塞外羌夷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備”。這是針對塞外不服從漢王朝的羌人部落而言的。護羌校尉必須派人刺探偵察,掌握他們的動態,及時通報沿邊各郡縣,以有防備。

最后是保護河西道的暢通。西漢時期護羌校尉治所一直在金城令居塞,令居塞是隴西通往河西大道的屏障,所以常設重兵。因而,護羌校尉在保衛絲綢之路方面是起一定作用的。

2.設置郡縣,隔絕羌胡,招撫西羌。

西漢郡縣的設置要到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稘h書·昭帝紀》始元六年載:“秋七月以邊塞闊遠,取天水、隴西、張掖郡各二縣置金城郡?!苯鸪强こ踉O時所轄的六縣是:隴西郡的袍罕、白石,天水郡的榆中、金城,張掖郡的令居、枝陽。治所在金城(治今甘肅蘭州西),后遷至允吾(治今青海民和縣下川口)。在金城郡設立和金城郡治金城的二十年左右,金城作為西通河西、西域的重要通道,為湟水流域的開發和建設起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形勢的發展,地節二年(公元前68年)漢宣帝在河西設置武威郡,與金城郡毗連,金城這個渡口的戰略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西漢王朝設置金城郡的主要目的,是要將金城與河西的武威、張掖、敦煌、酒泉四郡相互聯系和支持,共同起到“隔絕羌胡”的作用。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又增置了允街、允吾、浩門、破羌、安夷、河關、臨羌等縣,隸屬于金城郡。這樣,金城郡的屬縣達到了13個,其中允街、允吾、浩門、破羌、安夷、臨羌六縣均在湟水流域。由于金城郡在湟水流域的統轄范圍更大,而允吾的地理位置更加重要,于是,金城郡后來的治所遷至允吾。這里不但是緊扼黃河的幾個重要渡口,也是控制河西走廊的咽喉、通達湟中地區的門戶,金城郡的主要任務是開發湟水流域、安撫和管理西羌。

對于西漢的邊郡皆設有都尉一職,嚴耕望先生對西漢的邊郡部都尉作了詳細的考證,并根據所考證西漢各邊郡部都尉得出兩條規律:“第一,邊郡置尉遠較內郡為多。第二,其名稱治所排列因郡所邊鄰者而異?!盵9]P58金城郡是否有郡都尉,史無明確記載,按《水經注·河水注》載:“湟水又東南徑小晉興城北,故都尉治,闞駟曰允吾縣西四十里有小晉興城也?!眲t金城郡似有郡都尉。又,《漢書·趙充國傳》:“充國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饗軍士,士皆欲為用。虜數挑戰,充國堅守?!蔽鞑慷嘉?,即設在金城郡境內,嚴耕望先生曾對此進行過探討,他指出“其名稱治所排列因郡所邊鄰者而異,如北方沿邊諸郡都尉類作東西排列,以面對匈奴;他如樂浪置南、東兩尉,以面對朝鮮;隴西置南部尉,廣漢置北部尉,以夾制氐、羌是也”。說明設在金城郡境內的西部都尉應主要面對湟水流域的西羌。湟水流域就應該設西部都尉府。此外,《水經注·河水注》記載還有廣武都尉:“湟水又東徑枝陽縣……又東南徑廣武城西,故廣武都尉治?!蔽鳚h在湟水流域的設防,除了安撫眾羌,保境安民的目的以外,更重要的是執行西漢斷匈奴右臂,割斷羌匈聯盟的戰略方針,以保障西漢政權對西域的統治和東西貿易的暢通。

3.設置道、屬國,安撫降羌。

道是秦漢時期用來安置降附四夷的縣級行政單位,《漢書·百官公卿表》云:“縣有蠻夷曰道?!庇捎谖髑贾T部常配合匈奴寇掠邊塞,攻隴西等郡,漢羌之間的戰爭不斷,降附西漢王朝的羌人日漸增多,為安置降羌,西漢政府在隴西等郡設道處之。同時,在其他郡縣也安置一些降羌。漢景帝時,研種羌豪留何率種人求守隴西,西漢政府將他們安置到狄道、安故、臨羌、氐道、羌道等縣。屬國,《史記》和《漢書》云:“因其故俗為屬國?!彼^屬國,即讓內徙、降附的少數民族,在不改變其原有部落組織形式、生產方式和生活習俗的前提下,接受漢朝的統治。西漢的屬國相當于郡級軍政單位,管人而不轄地,歸郡守統領?!拔涞墼魅昀バ巴踅?,復增屬國,置都尉、丞、侯、千人?!蔽鳚h王朝從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歷經昭、宣二帝,共設置了七個屬國,即安定屬國、天水屬國、西河屬國、上郡屬國、五原屬國、張掖屬國、金城屬國。其中金城屬國是專為安置內附羌人部落而設置的,屬涼州刺史部。西漢的金城屬國是否有屬國都尉,史學界對此有所爭議。陳夢家認為:“西漢時期所設九個屬國,除金城、北地外,都設都尉?!蓖踝诰S認為:“金城屬國都尉治所最初在金城郡允吾縣西?!惫P者認為,西漢的護羌校尉作為常設官職是在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而金城屬國也置于這一年,西漢護羌校尉的治所在令居塞,具有持節領護西羌的職能,是主西羌事的行政官員,再設金城屬國都尉一職,應屬疊床架屋。金城屬國的箭轄對象是人口部落集中的降羌,金城屬國的內部結構由上層機構和下層機構組成。上層機構由漢官擔任,主要是武職,護羌校尉兼行金城屬國都尉的行政職能;下層機構由西漢王朝冊封的羌人部落首長千長、百長、且渠等構成,金城屬國的設置與宣帝對羌豪的冊封是同時進行的,西漢王朝封授如此眾多的西羌酋豪為侯王君長,目的是通過他們以接受漢朝統治為條件來統領其原有部落??梢?,金城屬國下層機構,是因部落而設,以“因其故俗”。西漢王朝對于被安置在金城屬國、道和普通縣的羌人,給以不同的權利和義務。

總之,西漢王朝對河湟地區羌人的管理實行的是郡縣屬國與護羌校尉并行的雙軌制。金城郡及其轄縣的設置,使河湟東部地區正式納入了中央王朝的郡縣體系。護羌校尉與金城屬國的設置,是漢羌民族關系發展到新階段即河湟地區羌胡各部落納入西漢中央王朝疆域內的政治表現,也是西漢中央政權對河湟羌人行使有效管轄的開始。西漢王朝對羌人地區實行的“摘循和輯”、“因俗而治”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漢羌關系保持了長期相對平穩安定的局面。

1.司馬遷:史記[M].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

2.班固:漢書[M].卷69.趙充國傳.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

3.陳夢家:漢簡綴術[M].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

4.王宗維:漢朝對金城的開發與建設[J].蘭州學刊,1988(1)

5.嚴耕望:秦漢地方行政制度[J].臺北史部所???1984(45)

6.范曄:后漢書[M].卷117.西羌傳.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

7.司馬光:資治通鑒[M].卷26.漢紀十八.上海:中華書局,1992年

AnalysisoftheStrategiesGoverningtheQiangClanDuringtheWesternHanDynasty

Li Wanjun

The Qiang clan lived within the region between the Huanghe River and the Huangshui River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Qin Dynasty.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uled the Qiang clan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vince and county and the commandant system to protect the Qiang Family members . S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e and county and the commandant system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real control of the Qiang clan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

Western Han Dynasty; Governing the Qiang Clan ; general paln

ClassNo.:K234.1DocumentMark:A

李萬軍,碩士,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云南·臨滄。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郵政編碼:677000

1672-6758(2010)02-0099-2

K234.1

A

(責任編輯:于凱生 宋瑞斌)

猜你喜歡
都尉湟水隴西
甘肅隴西農村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建設及對策
甘肅隴西液氫生產及碳減排示范基地項目開工
湟水流域洪水演變特征分析
宋朝駙馬都尉研究1
兩漢三國時期丹陽都尉考
物勒工名,以考其誠東吳尚方鏡銘中的尚方與都尉
“駙馬”一詞從哪來?
青藏高原上的隱秘江南
湟水谷地世界屋脊上的隱秘詩意
湟水谷地名不見經傳的繁榮之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