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井岡山市為例 *

2010-05-07 11:00聶云峰
水土保持研究 2010年2期
關鍵詞:井岡山市林地土地利用

夏 斌,劉 潔,2,李 軍,2,聶云峰

(1.中國科學院 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 510640;2.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南昌航空大學 計算機學院,南昌330063)

土地利用/覆被變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簡稱LUCC)是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問題。隨著研究的日益深入,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因素特別是人文因素的研究逐漸成為該領域的新熱點[1-5]。對井岡山市土地利用現狀及1996-2005年間的土地利用變化情況進行分析,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的人文驅動因素進行系統分析,旨在為該地區及相似地區的土地利用調控與管理提供有益的參考。

1 研究區域及研究資料

1.1 研究區概況

井岡山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連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6]。井岡山市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市,境內平均海拔381.5 m。200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并組建新的井岡山市,由省直轄,吉安市代管。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 297.53 km2,總人口15.18萬余人,轄17個鄉鎮和一個街道辦事處。近年來,井岡山市社會經濟發展迅速。2005年,井岡山市國民生產總值為12.69億,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8.20%、30.18%和51.62%,第三產業成為井岡山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1.2 研究資料

2 井岡山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根據2005年井岡山市土地變更調查資料,井岡山市土地總面積為129 753.07 hm2,其中農用地123 204.45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94.95%;建設用地4 626.91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3.57%;未利用地面積1 921.71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1.48%。土地利用結構如表1所示:

表1 2005年井岡山市土地利用結構

井岡山市的農用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和其它農用地4個次一級地類,境內無牧草地。由表1可見,在這些地類中林地的面積比例高達84.64%,遠遠超過其它地類的面積比例;其次是耕地占7.57%、其它農用地(包括農村道路、坑塘水面、養殖水面、農田水利和田坎等)占2.41%、園地占0.33%。林地面積在農用地總面積中占絕對優勢,2005年井岡山市林地面積為109 819.94 hm2,占農用地總面積的89.14%。林地在井岡山市各鄉鎮均有分布。2005年末井岡山市建設用地的總面積為4 626.91 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57%。建設用地的內部結構為:居民點及工礦用地為3 928.33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3.03%;交通用地為458.29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0.35%;水利設施用地240.29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0.19%。2005年井岡山市未利用地的總面積為1 921.71 hm2,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48%。

表2 井岡山市歷年農用地面積變化情況 hm2

3 井岡山市土地利用動態分析

3.1 農用地變化分析

表2表明,2005年底,井岡山市農用地面積為123 204.45 hm2,比1996年凈減少923.89 hm2,平均每年減少102.65 hm2。1996-2002年間井岡山市的耕地面積呈逐漸下降趨勢,其變化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在2003年,全市耕地面積發生了顯著的減少,2003年比2002年減少326.83 hm2,這主要是由于新城區建設占用了耕地;2004-2005年基本穩定在2003年的水平上。1996-2001年間井岡山市的園地面積變化不大,總體上呈緩慢減少的趨勢;但是在2002-2005年,全市園地面積顯著減少,總共減少了153.33 hm2。根據歷年井岡山市土地變更調查數據,1996-2001年井岡山市的林地面積呈緩慢減少的趨勢,但減少量不大。2002年林地面積有較顯著下降,比2001年減少了177.38 hm2,這主要是由于新城區建設征地占用了一部分林地。但是2003年又有所增加,比2002年增加了209.01 hm2,是由于井岡山市推行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把一部分坡度較大不適宜耕作的耕地退還為林地的結果。2004年則比2003年減少了207.06 hm2,是由于井岡山市為了新城區建設而進行新一輪征地,占用了一部分林地而使林地面積減少。2005年林地面積比2004年略有減少。

3.2 建設用地變化分析

表3表明,井岡山市建設用地規模由1996年的3 576.23 hm2增加到2005年的4 626.91 hm2,凈增加1 050.68 hm2。其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增加810.70 hm2,交通用地增加162.44 hm2,水利設施用地增加77.54 hm2。從歷年建設用地變化看,1997-2001年建設用地增速較緩,平均每年增加20.14 hm2;2002-2004年建設用地增速較快,平均每年增加309.59 hm2。

表3 井岡山市歷年建設用地面積變化情況 hm2

表4 井岡山市歷年未利用地面積變化情況統計表 hm2

3.3 未利用地變化分析

表4表明,井岡山市的未利用土地面積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1996-2005年間未利用土地總共減少了97.35 hm2,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井岡山市未利用地中的其它土地在1996-2003年間保持為1 152.76 hm2,未發生變化,而 2003-2004年間則減少了29.44 hm2。

4 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的人文因素分析

4.1 指標選取

許多學者從宏觀角度總結了影響土地利用變化的人文因素,認為人口、經濟、城市化和政策是其中的主要因素[7]?;趯θ宋囊蛩氐亩ㄐ苑治龊徒y計資料的整理,從影響土地利用變化的人口、經濟、產業結構等人文因素中選擇了22個相關指標和5個土地利用變化率指標(表5)。在此基礎上,從井岡山市統計年鑒獲取22個人文因素的指標值,共同構建指標的原始數據矩陣,以便定量地解釋人文因素對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

4.2 指標構建與數據處理

(1)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率。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率計算式如式(1)。

3.提高農村幼兒園繪本閱讀活動的多元化。農村幼兒園老師應靈活使用游戲式、表演式、親子式等多種繪本閱讀模式。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繪本閱讀教材內容來創造性的設計一些趣味性和互動性強的游戲,幫助幼兒更加準確的理解和把握繪本閱讀材料角色的感情和特征,活躍幼兒繪本閱讀氛圍,提高幼兒繪本閱讀的注意力以及培養幼兒繪本閱讀的興趣愛好;幼兒園老師可以先讓幼兒獨立閱讀和了解繪本內容,隨后讓幼兒扮演繪本材料中不同的角色,幼兒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繪本所講述的故事,有利于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記憶力以及團結合作能力等等。

式中:Lci——第 i個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率;Lin——第i個土地利用類型在第n年的指標值,1996≤n≤2004;Ln+1i ——第i個土地利用類型在第n+1年的指標值。

(2)人文因素指標變化率。人文因素指標變化率計算式如式(2)。

式中:Hci——第i個人文因素指標變化率;Hin——第i個人文因素在第n年的指標值,1996≤n≤2004;Hn+1i ——第i個人文因素在第n+1年的指6標值。

將1996-2005年井岡山市土地利用數據和所選22個人文因素指標值代入公式(1)和公式(2),生成1996-2005年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率和人文因素變化率的原始數據矩陣表作為土地利用變化人文驅動因素分析的數據源,并進行數據標準化處理,生成無量綱的數據。

表5 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定量分析指標表

4.3 人文因子提取

在SPSS數據分析環境下,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因子分析,并根據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5個人文因子。由表6可知,5個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89.185%,說明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與這5個因子之間的一致性關系較好,其變化信息的89.185%可由這5個因子來解釋。5個因子的因子載荷矩陣見表 7。由表7可知,第一主因子(F1)的特征值為 7.176,解釋方差貢獻率為32.618%。其中第三產業總值(X6)、第三產業占GDP比重(X18)、國內生產總值(X3)、旅游收入(X15)在F1上具有最大正值載荷。2005年,井岡山市的旅游收入高達10億元,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51.62%,鑒于旅游業已成為該市經濟總量增長、財政增收、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故將F1命名為旅游產業發展因子。

表6 人文因子特征值及貢獻率

第二主因子(F2)的特征值為5.731,解釋方差貢獻率為26.052%。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X21)、財政收入(X14)、農民人均純收入(X13)、農業總產值(X7)、第一產業總值(X4)、農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X19)等6個指標在F2因子上有最大的正值載荷,與F2成正相關;第一產業占GDP比重(X16)和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X22)在F2因子上有最大的負值載荷,與F2成負相關。由于與F2高度相關的指標均與農業有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研究區的農業發展水平,故將F2因子命名為農業發展因子。

第三主因子(F3)的特征值為3.464,解釋方差貢獻率為15.744%。第二產業占GDP比重(X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12)、工業總產值(X9)、第二產業總值(X5)和農業人口(X1)在F3上具有最大的正值載荷,與F3成正相關。由于第二產業占GDP比重(X17)、工業總產值(X9)、第二產業總值(X5)具有最大正值載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研究區的工業發展水平,故將F3命名為工業發展因子。

第四主因子(F4)的特征值為1.843,解釋方差貢獻率為8.379%。林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X20)和林業總產值(X8)在F4上具有最大正值載荷,固定資產投資(X11)在F4上具有最大負值載荷。由此可以認為F4代表了研究區的林業發展水平,故將F4命名為林業發展因子。

第五主因子(F5)的特征值為1.406,解釋方差貢獻率為6.393%。非農業人口(X2)和建筑業增加值(X10)在F5上具有最大負值載荷。其中非農業人口(X2)具有最大載荷,故將 F5命名為人口增長因子。

4.4 人文因素的回歸分析

應用SPSS軟件提供的線性回歸模型,以土地利用變化率指標(Y1,Y2,Y3,Y4,Y5)為因變量,以人文因子(F1,F2,F3,F4,F5)為自變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到表8所示土地利用變化率與人文因素因子的多元回歸模型。

表7 人文因子載荷矩陣

表8 土地利用變化率回歸模型

從耕地變化的回歸模型看,其相關系數 R=0.833,說明耕地變化與人文因子F有顯著的線性相關性;決定系數R2=0.816,表示這5個因子可以解釋81.6%的耕地變化信息。各因子的系數大小不同,說明對耕地變化的影響作用也不相同。林業發展因子F4的系數最大,說明林業是影響井岡山市耕地面積變化的主要因素。這與實際情況較為吻合,是井岡山市推行國家的退耕還林政策,把一部分坡度較大不適宜耕作的耕地退還為林地的結果。其次為工業發展因子F3,其系數為0.352,僅小于林業發展因子,說明除林業發展因子外,工業特別是工礦用地的擴張是影響當地耕地變化的又一重要因素。相比較而言,旅游產業發展因子、農業發展因子和人口增長因子對耕地變化的影響作用較小。

林地是研究區最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林地變化回歸模型的決定系數R2=0.721,表示這5個因子可以解釋72.1%的林地變化信息。從回歸方程各人文因子的系數大小可以知道各因子對林地變化的影響作用大小不同。旅游產業發展因子F1的影響作用最大,其次為林業發展因子F4和工業發展因子F3。具體而言,井岡山市旅游產業的迅猛發展使得旅游用地及與之配套的交通用地大量占用了林地,此外井岡山市新城區和工業園區的建設也占用了大量林地。旅游產業發展因子F1對林地變化的重要影響作用很好的在林地變化回歸模型的回歸系數中體現了出來。根據井岡山市2005年統計數據,全市林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高達84.64%,但是全市林業產值僅占農業產值的19.11%,兩者形成了巨大反差,這就表明該市林地的經濟效益相對低下,同時也說明其林業用地大有潛力可挖,可以成為推動井岡山市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重要環節。

園地變化回歸模型的相關系數R=0.790,說明園地變化與人文因子F有顯著的線性關系;決定系數R2=0.624,表示5個人文因子可以解釋62.4%的園地變化信息。從各因子系數來看,人口增長因子F5的系數最大,這說明在園地面積的變化過程中,人口的增長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農業發展因子F2和工業發展因子F3,旅游產業發展因子F1和林業發展因子F4對園地影響最小。

從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回歸模型看,其相關系數R=0.820,說明居民點及工礦用地變化率與人文因子F有顯著的線性相關性;決定系數R2=0.672,表示這5個因子可以解釋67.2%的居民點及工礦用地變化信息。各因子的系數大小不同,說明對居民點及工礦用地變化的影響作用也不相同。旅游產業發展因子F1的影響作用最大,其次為工業發展因子F3和人口增長因子F5,農業發展因子F2和林業發展因子F4的影響較小。

交通運輸用地雖然總量并不很大,但近些年來的變化卻十分顯著。從交通運輸用地回歸模型可知,交通運輸用地回歸模型的相關系數R=0.616,說明交通運輸用地變化與人文因子F有較顯著的線性相關;決定系數R2=0.463,表明這5個因子可以解釋46.3%的交通運輸用地變化信息。從回歸方程的系數大小可知,各因子對交通運輸用地的影響作用不相同,其中旅游產業發展因子F1和工業發展因子F3的影響作用最為明顯,并且與交通運輸用地的變化成正相關。交通建設是推動井岡山市旅游產業和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這正好印證了“要想富,先修路”俗語。其次是人口增長對交通運輸用地變化的影響也比較明顯,農業發展因子和林業發展因子的影響相對較小。

5 結 論

(1)對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的分析結果表明:耕地面積呈逐漸下降趨勢,平均每年減少36.61 hm2;園地面積顯著減少,平均每年減少15.61 hm2;林地面積呈緩慢減少的趨勢,平均每年減少 23.6 hm2;建設用地規模增速很快,平均每年增加105.07 hm2。

(2)運用因子分析方法將影響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的關鍵人文因子歸納為旅游產業發展因子、農業發展因子、工業發展因子、林業發展因子和人口增長因子。上述人文因子對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和強度各不相同,其中旅游產業發展因子與工業發展因子的影響作用較大,林業發展因子、農業發展因子和人口增長因子的影響作用相對較小。

(3)應用SPSS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從定量角度構建了耕地、林地、園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和交通運輸用地等5類主要用地類型的土地利用變化回歸模型。通過對上述回歸模型的系統分析,得出了與井岡山市土地利用實際情況較為吻合的結論。值得指出的是,本文所構建的人文因素對土地利用變化的影響作用模型只是為土地利用變化人文驅動因素的定量分析和闡述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框架。實際上,土地利用變化是各種不確定性的復雜因子非線性疊加的結果,土地利用變化與驅動因子之間的關系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因而模型只能反映出大致的發展趨勢,并不能得到清晰的結構,這也說明進行土地利用變化的人文因子驅動模型分析具有相當的困難,有待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1] 李秀彬.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核心領域: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國際研究動向[J].地理學報,1996,51(6):553-557.

[2] 蔡運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研究:尋求新的綜合途徑[J].地理研究,2001,20(6):646-652.

[3] 擺萬奇,趙士洞.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變化研究模型綜述[J].自然資源學報,1997,12(2):169-175.

[4] 李曉兵.國際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的環境影響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1999,14(4):395-400.

[5] 史培軍,宋長青,景貴飛.加強我國LUCC及其對生態環境安全影響的研究:從荷蘭“全球變化開放科學議”看系統動力學研究的發展趨勢[J].地球科學進展,2002,l7(2):161-168.

[6] 井岡山市統計局.井岡山市統計年鑒[Z].2006.

[7] 閆小培,毛蔣興,普軍.巨型城市區域土地利用變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例[J].地理學報,2006,61(6):613-623.

猜你喜歡
井岡山市林地土地利用
奮進碧小 揚帆起航——記井岡山市碧溪鎮中心小學
井岡山市第四屆紅色小講解員評優大賽圓滿落幕
簡析井岡山市農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
土地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進展及啟示
丹東市林地分類研究
淺談林地保護及恢復措施
濱??h土地利用挖潛方向在哪里
井岡山市新城區城市防洪規劃經濟效益分析
林地流轉模式的選擇機理及其政策啟示
小型無人飛行器用于林地監視的嘗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