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監護室院內感染的控制與預防

2010-08-15 00:44劉改紅張香君衛小麗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0年24期
關鍵詞:交叉感染危重無菌

劉改紅 張香君 衛小麗

河南省三門峽市黃河醫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綜合重癥監護病房(ICU)是醫院集中收治全院各種危重病人的場所,由于其收治患者的特殊性,病人病情復雜且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增多、對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等原因,是醫院感染的高發區域[1]。而院內感染不僅會引起病情惡化,延長患者住院時間,還會造成醫療費用的巨大浪費,甚至直接影響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因此控制和預防ICU院內感染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加強對ICU的醫院感染管理,現將ICU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與控制對策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ICU全部出院患者發生的院內感染病例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齡21~75歲,平均年齡65±8歲。

1.2 方法 以回顧性調查的方法對2008~2010年ICU全部出院的36例院內感染患者,對單一感染、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的發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數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本組在此期間ICU出院患者總數280例,出院患者院內感染共36例,出院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為12.8%。以老年患者為主,其中單一感染數8例;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數15例;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數13例。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感染為18例最常見,其次泌尿道10例,胃腸道8例?;A疾病以損傷性疾病、腦血管意外及消化道疾病的感染率最高。

3 討論

3.1 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 ①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感染。②侵入性診療操作: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手術和持續性導尿。無菌操作不嚴格,由醫務人員也可導致交叉感染的發生。③抗生素應用不合理:造成了耐藥菌的產生與擴散。④病房所處位置相對閉塞,通風換氣不良,空氣污濁;病房內醫療儀器及固定裝置的消毒處理;出入通道的混用等都是ICU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⑤ICU病房的門關管理;護工院感知識掌握及執行情況;患者家屬對于探視制度及隔離制度的遵守等。

3.2 預防院內感染的控制措施

3.2.1 建立相關制度,加強院內感染管理 首先應嚴格貫徹執行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制訂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監測項目。嚴格操作規程及無菌觀念,嚴把醫務人員洗手關:醫務人員進入ICU更鞋換服,戴口罩、帽子,取下一切飾物,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執行無菌技術原則??剖以O置了壓取式洗手液裝置及紙巾盒,改進洗手設施,洗手肥皂懸掛、保持干燥,或使用軟肥皂液洗手。有條件者可安裝2%洗必泰乙醇溶液洗手裝置,使用0.5%洗必泰乙醇擦手劑消毒護手[2]。以減少致病菌通過手傳播而致交叉感染。

3.2.2 加強ICU的消毒管理,注重控制環境污染 ICU病房應安靜、舒適、適宜的環境。室溫控制在22~24℃,相對濕度55%~65%,有條件可以設置流層空氣,每日進行2次(早、晚各1次),每次3小時的空氣消毒。每日及時有效處理病人換藥敷料,排泄物、廢棄物,各種引流管及其他醫療耗材等。3.2.3 加強危重患者基礎護理 ①皮膚護理:每日認真進行晨晚間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床單元及時整理,隨濕隨換,可使用護理墊避免頻繁搬動患者,患者排便后及時做臀部護理。②口腔護理:認真觀察口腔黏膜有無破潰、感染,每日常規用0.03%呋喃西林液為患者進行口腔護理2次,氣管插管患者2人協助進行口腔護理并更換固定帶。

總之,ICU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除積極有效治療病人基礎疾病、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外,還應合理使用抗生素、嚴格手衛生、嚴格無菌操作規程,防止交叉感染,同時加強對感染的監測,才能減少ICU醫院感染的發生。

[1] Spencer RC.Epidemiology of infection in ICUs.Intensive Care Med,1994,20:2.

[2] 戚小敏,趙桂榮,王悅,等.ICU院內感染的控制和預防[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17):2377.

猜你喜歡
交叉感染危重無菌
金融風險交叉感染的最優控制策略研究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俯臥位通氣對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響
新型一次性無菌治療巾的設計及應用
研究應對性護理模式在口腔修復科交叉感染護理中的影響
朱頂紅快繁無菌體系建立的研究
折痕
一次性使用無菌沖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應用
床旁介入超聲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應用
慎獨精神與常規洗手預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