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文學批評成為一種文學
——從杰弗里·哈特曼的《批評的文化》出發

2010-08-15 00:50李華燕
太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年3期
關鍵詞:文學批評文學語言

李華燕

(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875)

當文學批評成為一種文學
——從杰弗里·哈特曼的《批評的文化》出發

李華燕

(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875)

二十世紀中后期,隨著“科學化”風氣的盛行,文學批評漸漸被大眾冷落,其存在的價值也遭到了質疑。面對這種境遇,美國著名的文學批評理論家杰弗里·哈特曼提出了自己的救贖之方:讓文學批評重新回歸文學。他從批評語言和批評的文體入手,對文學批評自身的定位進行了反思,并嘗試探究這種“文學化”的批評在文化生活中的意義。

哈特曼;文學批評;語言;當代文學生活

杰弗里·哈特曼(Geoffrey H.Hartman,1929-),美國當代著名的文學批評理論家,是“耶魯學派”的中堅力量,也是最早把德里達的解構思想在美國發揚光大的學者之一。他在文學批評理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獨特的觀點,在當時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這些批評理論不局限于文學本身,也涉及到文化和社會領域。

本文以哈特曼的基本理論為切入點,擬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一、哈特曼的文學批評觀概述;二、文學批評與社會的關系;三、結合實例談談文學批評與當代文學生活;四、對這種文學批評觀的總體評價。

一、哈特曼的文學批評觀

在文學批評方面,哈特曼最核心的觀點是:文學批評本身就是一種文學(literary commentary as literature),而不是寄生于它或者淪為其附庸。

二十世紀發生的“語言學轉向”帶來了文學批評領域里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變革。隨著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的發表,文學批評逐漸走上科學化、專業化的道路,對作品的語言技法研究和語義分析成了十分時髦的事情,語言從與社會、歷史等錯綜復雜的關聯中被剝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系統。在當時的文學批評中,盡管不同的批評流派在批評主張和方法上不盡一致,但都從不同角度對語言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閱讀這些批評文章既會被其精細的解析力所折服,同時也會被那種厚重、干硬的文風搞得有些乏味。

總體來看,一個不可回避的現象是:文學批評與人們的日常閱讀相脫節,與普通人的生活漸行漸遠,這一領域成為了一片只有少數理論家在艱難跋涉,而其他人很少問津的荒野。

面對文學批評備受冷落的境遇,作為“耶魯學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杰弗里·哈特曼提出了自己的救贖之方,就是讓文學批評重新回歸文學。為了實現這種回歸,批評文體的改變勢在必行,而改變文體的出發點,則是找尋一種理想的批評語言。他希望文學批評的語言擺脫一本正經的說教和矯揉造作的修飾,回歸到一種純凈的狀態,并用這種純正的語言創造出自由的、擺脫術語和陳規的、真正能表達感情的文體,以此實現對文學批評的拯救。

(一)文學批評語言的純凈問題

在語言問題上,哈特曼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學派領袖雅克·德里達的觀點,他們都認為語言不是文學的本質屬性,只是一種表達思想的媒介。在《批評的文化》這篇文章中,哈特曼說:

德里達關于語言的看法正式在此顯示出它的價值。它對文學和哲學文本所進行的精細分析表現出了語言是一種“可分解的”媒介,這一媒介可以用替換它自身的方法來分隔它的任何“沉重”部分?!瓫]有一種特別的哲學,只有語言學的行動自身可以使之得到升華。[1]

從以上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推斷出:語言是一種媒介,它是可以用別的語言替代的,我們可以用更婉轉的說法來替代一些貌似“沉重”的表達,讀者為了找出這些婉轉背后的意圖,就必須對語言加以分解,使意義更加明朗,讓理解得以升華。

德里達認為,從中推斷出的所有預測都陷于一種對語言的盲目之中。語言從來不曾也不可能是基礎性的:哪里有語言,基礎就挪移開去,這種成為詞的轉移,進入那種暫時空間的轉移,是迅速的、不斷發生的。詞語并沒有依此而成為理念,即詞語的中心。因此,德里達說他批判時直接對準“詞語中心主義”的。

哈特曼對于語言非“基礎性”的描述,也就是解構主義學家們通常所說的“語言的不確定性”。解構主義反對詞語中心主義,他們認為不確定是語言的一種自我解構。而在這一點上,哈特曼用自己的方式做了說明,他認為,語言的不確定給我們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不確定不僅延宕(delay)了對于意義的確定,即中止過早的判斷,并且允許名副其實的沉思。延宕不單單具有啟發式的作用,也不僅是一種使閱讀的行為慢下來指導我們正確評價它的復雜性的手段,它是一種語言的內在力量。

正是由于這種不確定性,語言成了一種引發人們沉思的媒介。在文學作品里,語言無疑是重要的,對于語言本身的規范也成了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在其代表作《荒野中的批評》一書中,哈特曼對文學批評的語言形式進行了比較與分析,他認為,過于簡單直白和過于修飾都是對語言的濫用。太過簡單和干瘦的語言,無法容納足夠的思想內涵,只會讓人們對藝術作品喪失信心;而詞藻過于華麗的語言就如同魔術師一樣,他把底牌藏在掌心,所做的只是用一系列花哨洗牌的動作讓你目眩神迷。在以上兩種語言里,人們不能夠找到真理。

哈特曼認為,只有真正純正的語言才能拯救文學,拯救文學批評。他希望將文學批評的語言加以凈化(purify),讓它回歸到原始的、自然的純正(purity)狀態。

純正的語言是文學批評具有魅力和創造性的表現之一。在這方面,文學家的實踐先于文學批評家,首先宣布“我將經常保衛法語的純潔性”的是詩人馬萊伯,而再一次表示要“純潔民族語言”的則是詩人馬拉美。所謂的純潔性并不是以一種學者派頭提出的過分要求,而是出于對我們當下所使用的語言的關注,這是一種本質性的需求。

在《荒野中的批評》一書中,哈特曼寫到:

“好的詩歌的措辭可以作為一種語言之中的語言被感受到,這種語言使詩歌得到凈化,并恢復了它最初的力量;壞的詩歌的措辭則是矯揉造作的而不是自然的,這是詞句和規則的一種雖然是裝飾的、但卻毫無光彩的狀態?!盵2]

與詩歌等文學作品類似,文學批評的語言同樣需要被凈化。語言是重要的和無所不在的,它實際上接觸了社會上的一切事物。

一個問題就出來了,經過凈化的、純正的語言是如何具有不確定性的呢?在哈特曼的表述中,語言的不確定性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語境,一是參照系。語境是空間上的錯位,同樣的語言在不同的地方說會引起不同的效果;而參照系則是一種從時間角度的衡量,我們有一種理解的慣性,這取決我們在一段時間內的相處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參照系是在不斷變動的。這兩者都能引起語言的不確定。哈特曼想呼喚的是一種本原的純潔和具有力量的語言,因為它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使其含義更加豐富。這種豐富是一種純粹中生出的豐富,而不是紛亂背后隱藏的空虛。

如果說之前人們比較重視藝術的語言而輕視文學批評的語言,那只是因為過去的批評家們對語言作用和效果的忽視,他們所用的不過是一種“流言蜚語”。文學批評也應該如文學作品那樣,使用純正的、自然的語言。事實上“,措辭純正”的難題一直纏繞著批評家,它不僅應該成為一種衡量藝術作品的標準,而且也應該是檢驗批評家自己實踐的一塊試金石。

(二)文學批評應該是一種隨筆

哈特曼對文學批評的拯救不僅體現在對語言的規范上,也體現在對文體的要求上。他希望文學批評是一種隨筆。這取決于隨筆這種文體的三個特質:

1.隨筆的包容性

文學批評的文體不一定非得是學術論文或者散文,它可以是小說、詩歌、對話錄、書信……哈特曼將其概括為一種隨筆。以《柏拉圖對話集》為代表的對話體是哈特曼非常推崇的一種文體形式。對話引起了人們自由地開始和結束交談,它避免了矯揉造作的措辭和行話的引誘。同時,對話必定會導致一種更具高度的和包含一切的真理。詩體、小說、書信等等都是滋養文學批評理論的溫床,隨筆的包容性讓文學批評不必繼續帶著鐐銬跳舞,它擁有了一片自由施展的空間。

2.隨筆的豐富性

隨筆的豐富性在于它可以容納不同的個性。隨筆具有一種獨立的存在價值,它是反諷和渴望的結果,是一種雙重的、互補的或者對立的非限定化的結果?!半S筆靠一種本身的愿望供養,這種愿望比僅僅等待著被絕對知識加以完善、加以消除的某種東西具有更多的內容?!?/p>

隨筆是自由的,它可以包容批評家的不同風格,哈特曼認為,批評家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文體風格,拒絕中庸化,追求一種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對所從事的批評的熱情。

在哈特曼眼里,豐富自由要比得體來得重要,文學批評應該有強烈的個人風格,而不是中庸的、刻板的千篇一律。

3.隨筆的非連續性

隨筆不需要立即下結論,論證可以是一個長期的、階段性的過程,在《荒野中的批評》里,哈特曼為隨筆做了注解:

“隨筆能夠完全地和自豪地堅持它的非連續性的特性,這種特性反對科學的嚴謹或者印象主義的鮮明這種較不重要的完善。專題論文是以公理或定義開始的獨斷哲學的工具,而隨筆或者對話……作為辯證法的工具,不必像一次就能決定的那樣要做那么多的事情;如同較長的對話時與某一個人自身進行的對話一樣,辯證的過程可能是與生命一樣久遠?!?/p>

隨筆的非連續性會使人陷入沉思,這樣的文學批評就不是一種自說自話的獨斷,而是一種真正的啟蒙。這種非連續性的特征在哈特曼生活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可能主要還是體現在對話錄末尾的意猶未盡、學術期刊對某一話題的連載、或者讀者或作者之間書信的往還上,到了現代,這種非連續性可能體現得更加充分,比如互聯網論壇發表模板中有再編輯功能,批評者如果對某一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可以直接在文中修改,也可以在文后做批注,文章的讀者們可以在文下展開討論,作者也可以及時地回應相關的疑問。

(三)文學批評成為一種文學

富于想象性的語言和自由的文體,不會對思維的創造性構成限制,最終成就了文學批評,使其成為了一種藝術、一種文學。文學批評告別了過去刻板生硬的面孔,成為一種能給人們的閱讀帶來審美愉悅的作品,進入到文學的領域。哈特曼認為,與文學一樣,文學批評也同樣應該具有打動人類情感的性質與功能。

文學批評不僅僅是以語言形式固定下來的文本,批評與文學具有同一性,是一種“作為文學的批評”,批評不再是文學作品的附庸,而是具有了獨立的審美價值。批評“在文學之內,而不是在文學之外”,批評活動與文學創作一樣具有創新性、情感性。

從這個意義上講,批評家所從事的也是文學,純正的語言是文學批評的有力武器,而富有創造性的隨筆是實現批評與文學“同一”的理想的文學樣式。

毋庸置疑,文學批評具有導向作用,它指導著人們的閱讀活動和創作活動。當文學批評成為一種文學后,它本身也就作為一種審美活動進入人們的社會生活,影響人們的閱讀和思維模式,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

二、文學批評與社會

哈特曼認為,由于受到與生俱來的追求條理性、確定性觀念的影響,我們把批評看得過于狹隘,把它與哲學、法律、心理分析學、宗教隔離開來,也將其與社會隔離開來。這無疑是成問題的。

因為消解了批評與文學的界限,哈特曼直接地擴大了批評的領域,使新的文學批評更具開放性和包容性,內涵更為厚重,對社會的關照也更加明顯和強烈。

對此,哈特曼指出:“在充斥著廣告和速食文化的開放性社會中,或是進行強行灌輸思想的社會中,一種非常確定的宣傳占據主流地位,不確定的解釋學和被審美經驗所實踐和培育的反諷都是不可能的?!痹诠芈呐u理論中,反諷不是一種技巧性的修辭,而是對于修辭的超越。批評通過“反諷”在其表面意義之外,獲得了更多資源。通過處在矛盾中的反諷,我們擺脫了確定性的壓制,從有限的語言中獲得了一種無限。在這個意義上,哈特曼說:“真正的反諷既是一種對無限的爭取,也是一種對其詳盡了解和占有的嘗試?!彼屌u引導人們進入思考。換句話說,就是在文化工業占統治地位或者在實行思想壟斷的社會里,真正具有啟發性和批判性的批評是無法存在的。

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文學批評既不能被經濟利益所誘惑,也不能夠被政治權威所脅迫。

一方面,文學批評對“文學生活”具有指導作用,如果它服從于市場的法則,屈從于經濟利益,就會喪失批評本身的價值。在利益的驅動下,批評者有可能對新的文學作品進行炒作,制造各種各樣的噱頭來吸引讀者,通過刺激性強烈的字眼來強化潛在消費者的關注和期待,盡可能地使利益最大化,而不管評論文章是否切實,是否與原本事物吻合,這種不誠實的批評語言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失真的連鎖批評。

另一方面“,一篇復雜的文章應該力圖指明那個因強大的力量或者維系著壓抑情感的基礎時所隱藏起來的意義,它體現了一個作家與其文化的控制語言所進行的戰斗”?!爱斘幕嗟卦馐艿街刃虻谋┝Ψ桨竿{時,文化理論便成了某種意識上的‘批判’,這種意識是方法性的,極有可能受到官方約束的語言和寫作模式的那種想象力的局限?!?/p>

哈特曼非常清晰地提出過藝術與政治的關系問題,他認為“偉大的藝術都是激進的?!边@種陳述的確新穎而大膽,在他看來藝術家和政治領袖都具有超凡的魅力,雖然在藝術家身上備受贊揚的魅力對于政治家來說可能成為危險的因素。藝術和政治不能混合在一起,如果藝術與政治結合,生出來的后代通常是怪物。所以,藝術家們應該堅決抵制用批評迎合政治的傾向,讓文學批評保持自己激進的品格。

三、文學批評與當代文學生活

當下,我們正處在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人們習慣于通過網絡查找資料、交流意見,文學與文學批評也漸漸融入其中?,F在,只要你愿意搜索,就可以在網上找到全本的《紅樓夢》、《源氏物語》、《安娜·卡列尼娜》等長篇小說,也可以在CNKI等資源庫中找到大量針對這些小說寫的評論文章。曼紐爾·卡斯特的著作《信息時代》(The Information Age)中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是:“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由網絡和我這兩端來構成?!盵3]

雅克·德里達這樣描述這個時代:一個劃時代的文化變遷在加速,從書籍時代到超文本時代,我們已經被引入了一個可怕的生活空間。這個新的電子空間,布滿了電視、電影、電話、錄像、傳真、電子郵件、超文本以及國際互聯網,徹底改變了社會組織結構:自我的、家庭的、工廠的、大學的,還有民族國家的政治。

第一個問題,這樣的互聯網生活究竟會給文學和文學批評帶來多大的變化呢?

首先,網絡作品不僅僅是文字符號的語言,還有多媒體的聲音語言和圖像語言。并且,網絡的超文本視窗不僅可以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結合起來達成視聽美感和審美通感,還能借助圖形界面或標識語言,將豐富的文本系統資源以層次或鏈接方式包裝起來,造成“文本中的文本”。

其次,從互聯網的特性說起,基于web2.0建設的網絡平臺希望它的用戶可以更加主動地提出問題,他們不僅是閱讀者,也是消息或意見的發布者。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和讀與寫并存的傳播方式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一個好消息是,就文學批評本身而言,哈特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理想如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實現,在這個快速瀏覽的時代,簡潔明晰的語言無疑是最有效的傳播媒介,而互聯網的互動性給了有問有答的隨筆式評論最大的發揮空間。

第二個問題是,現在人們主要通過哪些方式來閱讀文學批評?

除了傳統的書籍以外,網絡成了不可或缺的中介或是陣營,以書評影評起家的豆瓣網為例,借助網絡平臺的互動式評價成了時下最大眾化的文學批評模式。

這樣的網站是書籍、電影和音樂碑好者的聚集地,而且不能不承認,這些愛好者中不乏某一領域的精英。他們可以根據網上的評論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切磋讀書后的心得。

這種分享網站的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實踐了哈特曼的理想,讓文學批評走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批評所用的語言是自然親切的,所采用的文體也是隨筆式的,不僅實現了有問有答,還可以不斷地補充、延續。這樣的文學批評影響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對書籍的選擇,促進了一批有同樣愛好的人交流讀書后的感悟,交換二手書等等。

哈特曼強調人的主體性,認為文學從來就是人寫的、寫人的、為人而寫的。文學作品需要讀者,文學批評同樣離不開讀者,讀者既是作品的解釋者,又是作品的創造者。所以說,在某種意義上,哈特曼的理想在互聯網時代得到了滿足,但是更復雜的情況也已經出現了:

首先,雖然網絡語言向著清晰直白的趨勢,但是離哈特曼所希望的:“尋找通俗的、精致的、自然的和博學的語言潮流的典型的結合”的要求還是相去甚遠,對文學批評語言純正的追求依然沒有真正實現。

其次,文學批評依托于互聯網之上,必然會涌現出一些弊端。

在互聯網上,文學批評的發布者往往是匿名的,發表評論的所承擔責任比印刷時代要小得多,個人信譽也不會因此受太大影響,所以,這些評論可能只是某些人的一己之見,或者是根本就未讀原著而任意作解,思維簡單,觀點偏頗,或者嘩眾取寵,但經過一再的強化傳播,就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有很強的誤導性。這種評論從根本上來說只是個人情緒的渲泄,絲毫無助于作品的解讀和作者寫作水平上的提高,亦無助提高公眾的審美趣味。而網上類似的評論占有相當大的數量。

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評論者很容易受到誘惑,把本來一般的甚至是負面的寫得極富煽動性,刺激人群的購買欲。漸漸會使人們逐漸喪失正確的價值判斷,不假思索地順從現實,最終導致大眾的審美鑒賞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因為網站的運營需要資金,所以它無法擺脫商業化的模式,必定會被利益所誘導,長期置頂某些能帶來利潤的書籍,雇傭槍手寫軟文來推銷等等。

還有一個弊端是互聯網的自由和包容性往往被濫用,表現出無原則的縱容。網絡給人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可以自由言論的場所,鼓勵不同的意見展開討論,每個人都可以平等地發表批評,這樣一來,批評的導向作用變得非常不明確,普通的讀者很容易盲目,在大量的評論語言中迷失方向。最終,價值判斷被淹沒在一片聲浪之中,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批評質量的下降。

哈特曼本人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藝術是否應該屈從于認識,屈從于那種不斷增加的媒介的負載?在這里,認識指的是理性,指的是一種科學化的趨向,而媒介指藝術傳達所借用的手段和途徑,不僅包括語言和文體,在如今我們可以給它賦予更加復雜的內涵。不管怎么說,哈特曼希望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他希望藝術能夠不屈服于外力,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

那么,在當代文學生活中,人們需要什么樣的文學批評?這可能是我們下一步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哈特曼文學社會觀的一個總體原則是:價值判斷是建立在文學研究基礎上的,文學研究卻絕對不能建立在價值判斷之上。也就是說,一部作品好還是不好,應該建立在文學研究的基礎之上,不能建立在先入為主的價值判斷之上,無論這種價值判斷是出于政治的或者商業的考量。對此,雷內·韋勒克也有同樣的看法,在其經典著作《批評的概念》一書中,韋勒克指出:文學研究中理論問題的澄清有助于研究方法的改進,而研究方法的改進完全是為了更充分地理解文學作品的價值與意義。[4]

文學批評應該擺脫外界的操控,依照它自身的規律發展,成為一種具有可讀性、富有啟發性、帶有批判性的文學樣式。

四、結語

哈特曼批評理論,不是從理論推出理論,而是來自批評實踐的瞬間靈感。因此,他的理論是一種想象式的解構,缺乏理論的嚴密性。我們只能從一些無系統甚至無邏輯的感悟中去探求和追索?;蛟S,感性的經驗更能接近創造之源。

現在,距哈特曼批評理論的提出已經過去了近三十年,但他的一些想法在現代仍然能給我們很多啟示,啟發我們去追求更加理想的文學批評的模式。

[1]杰弗里·哈特曼.批評的文化[G]//當代西方藝術文化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2]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評[M].張德興,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方維規.再論新媒介的能量[J].社會科學論壇,2009(1).

[4]雷內·韋勒克.批評的概念[M].張金言,譯.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姚曉黎]

Literature Criticism Has Become a Kind of Literature——from an Angle of《Culture of Criticism》by Jeffrey Hartman

LI Hua-yan

(Literature College of Beijing Teachers College,Beijing 100875,China)

Literature criticism has been gradually snubbed by the mass and its existence value has met with query,with the prevailing of the common mood of science in mid and later twentieth century.Faced with the situation,Jeffrey.Hartman,American famous literature criticism theorist,put forward his own way of remedy to make literature criticism return to literature.Starting from critical language and style,he reflected its orientation of literature criticism,and tried to probe the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in cultural life.

Hartman;literature criticism;language;contemporary literature life

I01

A

1671-5977(2010)03-0039-05

2010-06-05

李華燕(1984-),女,山西晉中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文藝學碩士。

猜你喜歡
文學批評文學語言
我們需要文學
倡導一種生命理想——論謝有順的文學批評及其文學批評觀
語言是刀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自成體系的文學批評
回族文學批評的審視與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學批評為例
文學批評史視野里的《摩羅詩力說》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我有我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