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效能論
——示范院校建設的改進戰略

2010-08-15 00:47王亞鵬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效能院校高職

王亞鵬,張 云

(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a.示范建設辦公室;b.外語系,江蘇南通 226007)

高職院校效能論
——示范院校建設的改進戰略

王亞鵬a,張 云b

(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a.示范建設辦公室;b.外語系,江蘇南通 226007)

為正確衡量高職院校辦學績效,深化高職教育管理改革提供科學依據和有效對策,準確界定高職院校效能的內涵,闡釋其評價研究框架,分析其評價標準及影響因素,提出政府要進行體制機制改革,高職院校要系統推進內部改革的改進戰略。

高職院校;效能;評價標準

在整個教育研究領域中,與教育質量評估以及學校組織績效息息相關的是關于學校效能及其改進的研究[1]。在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到來之際,世界各國從高等教育政策與法規的制定,到具體的高等教育改革實踐,都在努力防止“平庸與低效”,追求“公平而卓越”。加強各種類型的高績效卓越學校組織建設,即高水平大學建設,則是各國在追求高等教育“公平而卓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抓手[2]。我國在從高等教育大國向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轉型中,繼實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也啟動了高職教育領域的“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工程。國內外學校效能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學校效能及其評價研究可以為正確衡量學校辦學績效,深化教育管理改革提供科學依據和有效對策。在當前我國高職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積極開展對高職院校效能的研究,深入分析影響高職院校效能的因素,找到改進高職院校效能的有效途徑或措施,不僅能促使高職院校從低效能學校向高效能卓越學校的轉變,而且也能促進高職教育在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方面協調發展,并推動中國特色高職教育體系的建立。

一、高職院校效能的含義

1.內涵

通常與效能容易混淆的概念有效率、效果和質量。效能是指取得顯著或合意效果的能力或力量,效率是指有效益的狀態或性質,效果是指影響或結果,質量是指良好的程度[3]。從字面釋義看,這幾個概念之間既有緊密的聯系又有顯著的區別。在組織理論中,效能強調組織目標的達成;效率重視組織對資源的有效利用;效益則強調組織運行的效果和利益,是組織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有效的主管》中指出:“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效率和效能不應偏廢,但這并不意味著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樣的重要性。我們當然希望同時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與效能無法兼得時,我們首先應著眼于效能,然后再設法提高效率?!盵4]可以說,效率是提高組織效益和衡量組織效能的重要指標;效能則是提高組織效率、獲取最大效益的中介條件。三者理解上的偏頗會導致組織活動產生重技術輕方向、重手段輕目的、重單一結果而輕多重效益[5]。將三者統一起來看,就是效益要求組織確定正確的目標;效率要求組織選擇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途徑和方法;效能則是組織主體目標達成度的能力和實際結果。在教育理論中,質量主要是指學校組織改革的程度,是對學校組織辦學結果的一種靜態的描述,而本身并不著眼于學校育人的動態過程,通常使用的對學校的評估方法就是質量的評估。

基于以上分析,將高職院校效能概念的內涵界定為:高職院校組織有效獲取并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尤其是校企教育資源),通過科學有效的教育教學實施和管理過程,以實現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目標為核心,在不斷滿足學校內外不同利益相關者要求的基礎上,使高職院校組織本身得到相應發展的能力和實際結果??梢哉f,效能是高職院校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職能,促進教師發展和學生成才、學校自身發展和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實際結果,是最終實現辦學目標所達成的效率、效益和質量的綜合體現。

2.外延

借鑒我國學者孫綿濤[6]關于教育效能外延的界定,將高職院校效能概念的外延分為動態效能和靜態效能兩部分。動態效能是指高職院校在教育實施和管理活動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效能,包括管理效能和教育實施效能。管理效能包括學術事務、行政事務、學生事務和后勤事務管理效能;教育實施效能主要為教與學的效能。靜態效能是指在高職院校教育實施和管理活動的主體以及學校文化上所體現出來的。參與高職院校教育實施和管理活動的主體主要為教師、學生和管理者,因而主體層面的效能包括學生效能、教師效能和管理者效能;學校文化分為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因而文化層面的效能包括物質文化效能、精神文化效能、制度文化效能和行為文化效能。高職院校諸效能的各個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體系。

二、高職院校效能的評價研究框架

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關于學校效能評價的研究先后經歷了“投入—產出”框架、組織框架、制度框架、示范院??蚣艿入A段。其中示范院??蚣苁腔凇拜斎搿敵觥钡陌咐治?,根據畢業生質量的高低,區分高效能學校與低效能學校之間的差異,總結概括出評價高效能學校的標準,即示范院校標準。這一評價研究框架的前提假設是高效能學校與低效能學校之間是有區別的,導致這種區別的因素就是高效能學校所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適當的組織結構與卓越的管理能力。有效率的組織與管理是優化資源配置,調動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保證學校辦學目標實現的關鍵。二是高專業化水準的教師。具有高專業化水準的教師能夠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以及教學管理的作用下,讓教學過程恰當地適應學習者的具體需要和個性特點,促成學生及學習情境發揮作用,以達成預期的教育目標。三是特色鮮明、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它包括彰顯學校精神的物質文化、強調規范的行為文化、保證師生民主參與管理的制度文化、反映師生共同愿景的精神文化。四是重視對學生核心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對學生學業成就給予高期望價值。五是有效的教學組織安排與質量監控評價。六是所在社區對學校辦學的大力支持和較高的滿意度以及學校自身的良性發展。用以上幾個高效能學校的特征作為標準衡量學校,雖然有較少的學校能滿足上述所有特征,但卻可以用來解釋高效能學校即示范院校效能的高低。這對我國高職院校的效能評價研究也是同樣適用的。

示范院校是指能夠很好地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學校。目前,我國高職教育領域正在深入實施的“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的目標就是通過建設,使一批示范院校在辦學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探索出可供其他高職院校借鑒的范式,成為能夠很好地實現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的高效能學校,帶動全國高職院校從低效能學校向高效能卓越學校轉變,從而提高我國高職教育的整體發展水平??梢哉f,成為發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是示范院校高效能特征的體現。由于各高職院校的辦學基礎、所在區域、可獲得資源等辦學條件的差異,很難用示范院校效能特征來衡量非示范院校效能的高低,但卻可以用來衡量非示范院校效能的提高程度,促使他們從追求教育質量向追求學校效能轉變,找到改進自身效能的途徑,向著健康、可持續的良性運行狀態發展。

三、高職院校效能的評價標準與影響因素

1.評價標準

效能評價是指人們依據一定的標準,對高職院校在全面實現教育教學目標過程中的能力和實際結果所作的價值判斷,其標準則是根據可測或可觀察的要求而確定的評價內容,是人們運用一定的技術和方法,把高職院校效能的內涵具體化為外延,并將外延的各個要素按邏輯進行排列的結果?;趯Ω呗氃盒P艿恼J識,可以將高職院校效能的評價標準理解為由師生發展、學校組織自身發展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組成的一個邏輯結構體系。這種邏輯結構體系表現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才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發展和學生成才又是在高職院校自身發展過程中實現的;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推動著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教師發展和學生成才又是在高職院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中體現出來的。其中,教師發展是指教師群體雙師素質提升、實現專業發展的程度;學生成才是指基于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學生群體職業綜合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發展的狀態以及就業的適應程度;學校組織自身發展是指辦學條件、人才培養質量、社會服務影響力以及資源獲取能力的提升程度;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則是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和服務、技能與技術培訓等對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程度。

2.影響因素

(1)內部因素。它主要包括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體制、專業與課程、師資、學生、人才培養模式、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一是內部管理體制。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體制是指內部管理機構和一定規章制度的結合。從管理過程來看,內部管理體制涉及領導體制、執行體制、咨詢體制和監督反饋體制,它是影響高職院校開放辦學、優化資源配置、共享校企人力資源,并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確保校企合作育人效果的最基本因素。當前,對高職院校來說,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就是要按照“開放辦學、校企合作育人”的要求,建立和健全內部管理機構與相關規章制度,實現管理成本的降低和校企資源的共享。二是專業與課程。專業與課程是高職院校培養適銷對路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載體。高職教育的性質決定了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要緊扣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形成企業全程參與專業建設的機制。合理的課程結構是專業生命力的重要支撐,因而高職院校要通過對課程結構的系統改革設計,才能實現“引導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做事”的人才培養目標。三是師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離不開高水平雙師素質的專業教師,即要求教師既有從事本專業教學工作的理論水平和能力又有技師(工程師)的實踐技能,這樣才能有效完成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任務,學生才有可能在其認知能力允許的范圍之內有效和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社會需要的標準。四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因素主要包括生源的質量、學生自身的價值與態度、學習能力與動機、志向與期望等。在我國重文化輕技能的傳統歷史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生源較復雜,心理素質存在明顯復雜性,求學目的與學習動機也多種多樣,這些遲滯了學生自身潛力的挖掘和素質的提高。五是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關系著“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它指在一定的高職教育思想指導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培養內容、培養方案、培養規格、學制及教學過程等諸要素的組合,是高職院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組合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具體培養方式,從根本上規定了要培養人才的特征。六是校園文化。校園文化是對高職院校這種類型大學組織的本質、功能和發展規律的理解和價值追求的集中反映,是師生長期生活于其中的一種文化氛圍和精神、物質空間。它發揮著隱性教育的作用,與課堂教學的顯性課程一起構筑成一個全面、綜合的教育體系,能使置身其中者不自覺地獲得特殊的熏染和感受,對人才培養具有不可替代、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作用,具有改善、發展和塑造人的作用??梢哉f,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實質上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文化過程。

(2)外部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所在區域等方面的因素。一是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是影響高職院校效能的重要外部因素。從國際社會的經驗來看,世界各國都非常強調職業教育的公益性,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在我國,政府是高職院校辦學經費和資源的主要支配者,政府在高職教育的管理體制、師資、招生、經費、質量政策的支持力度,對優化發展環境,調動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形成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增強高職教育的社會吸引力和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高職院校面向市場自主辦學能力等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高職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實踐也證明了我國政府強有力的高職教育政策極大地提升了高職院校效能。二是所在區域。所在區域因素主要指高職院校是由大中城市自行舉辦的,院校利益與地方利益完全融為一體,以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宗旨。經濟社會及產業對高職院校效能的影響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考慮到有利于就業和未來發展,學生一般傾向于選擇所在區域經濟社會及相關產業發達的高職院校就讀,所在區域經濟社會及產業發達的高職院校更容易吸引優質生源;經濟社會發達的區域產業發展好,有利于高職院校吸引優秀師資,有利于共享校企人力資源,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師資隊伍;經濟社會發達區域有利于地方政府加大對高職院校的經費投入,也有利于校企通過共享設備、場地等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

四、高職院校效能的改進戰略

1.政府要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有利于高職院校發展的制度環境

(1)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采取地方稅收優惠、企業辦學成本列支、安全責任分擔等政策措施,明確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等利益相關者在合作辦學中的責、權、利,形成有利于高職院校發展的政策合力。同時要加大對高職教育的財政投入,確定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形成以舉辦方為主的多渠道投入機制。

(2)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具有高職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建立由政府有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行業企業、院校舉辦方、學校等利益相關方參與的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結構,在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同時,鼓勵高職院校建立董事會制度,多方參與、多方建設、多方評價,形成利益相關方合作辦學、共同育人的長效機制。

(3)擴大高職院校在招生、人事、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權。增強高職院校面向社會依法自主辦學的能力,大力宣傳高技能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與共享,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增強高職教育的吸引力。

2.高職院校要系統推進內部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1)完善以學校章程為統領的管理制度體系。構建扁平式組織管理結構,加強職能部門的專業化建設和校企合作管理機構的專職化建設,保障師生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實施目標管理,賦予院(系)合理的自主權,強化績效考核,以充分調動院(系)作為人才培養主體的執行力。

(2)構建體現職業性要求的特色校園文化。在精神文化層面要塑造以職業情懷、經世濟用和開放協作為主要內容的、與當代高職教育相適應的大學精神[7];在物質文化層面要營造彰顯學校精神、體現職業特征的校園環境與氛圍;在制度文化層面要形成對接優秀企業管理文化、體現職業特色的規章制度;在行為文化層面要打造倡導行業行為規范、體現職業特點的校園活動文化。

(3)加強與社會需求對接的專業建設。按照專業對接產業、對接職業崗位的要求,完善專業設置程序的制度設計,使專業設置參與主體具有廣泛性和多元性;以社會需求和市場為基本導向,加強專業設置評估;使學歷教育與專業、職業資格相互溝通,既能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又可滿足學生終身學習需要。同時要以系統論方法為指導,構建高職課程體系:按照基于社會生活過程導向的理念,改革公共課程體系,讓學生學會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學會做人;按照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理念,改革專業課程體系,讓學生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兩類課程體系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相互滲透、相互轉化,融為一體,方能有效保證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4)加快創新型雙師專業教師的培養。一方面要通過校內通識培訓、企業工程實踐、國內外短期研修等途徑,加強對教師專業理論、職業教育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要聘任來自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全過程。

(5)創新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教育資源與環境,實施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促進學生課堂學習與工作實踐的有序交替,使學生接受一定的職業訓練、獲得一定的工作經歷,能夠勝任未來從業崗位、獨立開展工作并承擔社會責任。

[1]孫河川.教育效能與學校改進研究的引領者和推動者[J].比較教育研究,2009(3):81-85.

[2]張民選,朱興德,呂杰昕,等.公平而卓越:世界教育發展的新追求[J].教育發展研究,2008(19):1-5.

[3]吉利.職業教育經濟效能評價分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16.

[4]孫宗虎.做正確的事與正確地做事[M].北京:華藝出版社, 2005:3.

[5]肖斌衡,黃兆龍.效益·效率·效能的內涵及其關系辨析[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1(1):32-36.

[6]孫綿濤.教育效能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50.

[7]陳云濤.培育與高職教育相適應的大學精神[N].光明日報,2008-05-21(11).

[責任編輯:孫澤文]

On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Strategy of Improving Construction of Model Colleges

WANG Yapenga, ZHANG Yunb
(a. Model College Construction Office; b.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Nantong, 226007, China)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deepening the management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ake a clear defini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ccount for the assessment structure and to analyze the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the affecting elem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form its system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duct the internal innovation systematically.

Vocational Colleges;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criteria

G719.22

A

1671-4326(2010)04-0022-04

2010-10-10

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研究課題(FYJY/2009/01)

王亞鵬(1978—),男,陜西合陽人,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示范建設辦公室,助理研究員,碩士;張 云(1980—),女,江蘇如皋人,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

猜你喜歡
效能院校高職
遷移探究 發揮效能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充分激發“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唐代前后期交通運輸效能對比分析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專賣內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