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2010-08-15 00:42
文教資料 2010年29期
關鍵詞:記憶歷史教學

陶 勇

(南京市江寧區陸郎中學,江蘇 南京 211163)

提高歷史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是重要的一環。中學歷史教材內容紛繁龐雜,涉及史實浩如煙海,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概念,縱橫交錯,學生往往感到難記。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呢?要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應該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來增強記憶效果,設法增強大腦對事物識記的痕跡的保存能力。因為記憶力的產生是由于客觀事物對人的感官的作用,傳入大腦,引起大腦皮層興奮活動,形成一定的暫時神經聯系,這種聯系在大腦皮層上保存下來,便產生了記憶。

近些年來,我在培養學生記憶能力方面作了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提高其記憶能力的前提條件。

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對教師所講的知識感興趣,或者認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注意力集中對提高記憶水平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其一,在導入新課上下功夫。一堂課成功與否,導入新課一環非常重要。如在講述“秦末農民戰爭”時,我作了簡短的“陳勝和吳廣扮狐仙”的故事情節介紹,然后著重指出:“農民戰爭爆發是秦暴政的結果,扮狐仙叫只不過起到了組織和號召人民的作用?!辈捎门c課文有關的傳聞、秘史,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講述必須簡潔,否則會喧賓奪主。

其二,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加以渲染,烘托氣氛,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如課文內容“1848年歐洲革命”中有一幅《梅特涅夾著尾巴逃跑》的漫畫插圖。在導入新課時,我先讓學生看這幅圖,緊接著簡短地介紹:“梅特涅是奧地利首相,擅長外交權術,他一貫仇視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在十九世紀上半期的歐洲舞臺上顯赫一時,而在1848年革命中卻男扮女裝倉皇出逃,可見這場革命聲勢浩大。那么這場革命是怎樣爆發的呢?”以此來導入新課。這種簡短的插圖介紹,給學生以1848年歐洲革命規模大,對反動統治打擊之深、震動之大的信號。這對整篇課文的講解起到了鋪墊作用,學生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其三,從基礎知識的實用方面入手。學生學習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為了考試,我們不能回避這個問題。在歷史教學中遇到一些重點課,在導入新課時,我就強調這一章節的重要性:在歷屆中考中常出現一些題,在學習時應重點抓幾方面問題。如在講述“日本明治維新改革”一節時,我作了這樣的交待:①日本歷史上有哪兩次改革?對日本的歷史發生了什么影響?②日本歷史上兩次改革是在什么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哪些內容?這種方法開宗明義使學生一開始就了解到學習這章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同哪些章節有聯系。學生認為所學的知識重要,注意力就集中,講解課文時,學生的興趣就提高了,記憶力水平也能隨之提高。

二、指導學生掌握幾種記憶方法,在培養能力上下功夫。

1.復述法

時間、地點、事件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關鍵。不少學生采用機械記憶方法,收效不大,特別是中學歷史書六冊一千多頁,所要記的內容浩如煙海,因此,培養學生有節奏地復述很重要。

2.簡單圖示法

利用圖示,可以化繁為簡、連橫合縱,有利于提高空間識記能力。如秦統一六國地圖中一些國家地點,學生在測驗時往往張冠李戴,我采用圖示方法,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簡圖繪制速度快,直觀性強,繪完后教師略加演示學生便可記住。寥寥數言把方位交待得清清楚楚,學生識記起來也得心應手,而且不易混淆。

3.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于學生記憶,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例如,在講中國古代文化史內容時,可按數學、農學、地理學、書法、繪畫、雕刻、科技著作等線索歸類。通過歸類,對學生鞏固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串線記憶法

通過串線,使同一類型的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按歷史發展的線索,呈現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鞏固。例如,中國古代史中通過聯姻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的有哪些,效果如何?可整理為:

①昭君出塞。昭君嫁于呼韓邪單于,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②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金城公主也嫁到吐蕃,使得唐與吐蕃的關系日益密切。

③唐朝以來,不少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

5.規律記憶法

歷史發展有其規律性。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能為預示未來發展的方向提供借鑒,能幫助學生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例如,無論是上中國史還是世界史的內容,首先我都要求學生重視其目錄,明確課本內容中的社會發展規律。另外,重大歷史事件,我們都可從背景、經過、結果、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找出規律。

6.重復記憶法

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學時教師應該:第一,在課堂中指導學生抓重點,攻難點,反復強調歷史諸因素。創造各種條件,讓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內容、性質、意義、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學生腦海中。第二,課后練,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敘述課堂所學的內容,完整地回答課文后面的問題及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所提出的問題。第三,單元練,即指導學生進行單元復習,對部分教材內容進行重點練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教材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第四,綜合練,就是某一斷代史教學結束后指導學生進行綜合復習和訓練,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把所學知識分類歸納、比較、分析,并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分析評價,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記憶、表達、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過程中,要使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發展記憶能力。

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必須做到重點突出,抓住關鍵,解決難點。要鞏固記憶水平,還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記憶質量。美國內戰一節講析完后,一般學生對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概況、結果基本都掌握了,但是為了提高記憶水平,我給學生出了一個思考題:“用史實說說美國內戰為什么是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我作了簡單的提示:首先,獨立戰爭雖然打碎了殖民枷鎖,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但不徹底,因為政權是資產階級和種植園主的聯合專政;其二,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日益尖銳,從背景方面可以看出美國獨立戰爭沒有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任務;其三,林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主張逐步廢除奴隸制,在內戰中頒布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正體現了第二次革命的任務。綜上分析就不難看出,美國內戰確是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總之,幫助學生記憶的方法很多,教學時應靈活運用,決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效果。

猜你喜歡
記憶歷史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記憶中的他們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新歷史
記憶翻新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