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實重視和加強大學語文教學
——對我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再思考

2010-08-15 00:42李航宇
文教資料 2010年12期
關鍵詞:大學語文人文素質教育

李航宇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政法學院,湖南長沙410004;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081)

切實重視和加強大學語文教學
——對我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再思考

李航宇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政法學院,湖南長沙410004;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湖南長沙410081)

大學語文是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第一課,它具有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崇高美好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情感智慧等重要的作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應確立大學語文的重要地位,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課程評價與考核等方面充分挖掘其人文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大學語文人文素質教育作用和功能

當前,大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是眾多大專院校面對的共同問題。因此,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已成為現實的迫切需要。在負載人文素質教育功能的各學科中,大學語文由于自身所具有的歷史文化特征和文學內涵,其教學更具“教育”色彩,教學中不僅僅傳授給學生關于文字、文學的基本知識,也包括培養其文學的審美、價值的導向,以及完善的人格心理和理想追求。其突出的的人文教育功能是一般政治理論課和人生修養課所不能替代的,因而也就成為“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第一課”。[1]2006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p>

一、大學語文的人文素質教育作用

(一)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

文以載道、美善合一是中國文學的特征。大學語文教材中所選錄的篇目,大多是中國文學史中久經歲月磨煉的經典名篇,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結晶,是作家真情實感和價值取向的流露,是作家人格的體現。因此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除了教授基本的字詞、語法、結構之外,更要讓學生領悟其中所包孕的內涵和人生哲理,引導學生培養積極健康的價值取向。如《孔孟語錄》十二則,通過言近旨遠的只言片語,體現出孔子的“不為富貴而違仁”、“松柏后凋”、“身正令行”、“殺身成仁”等思想,以及孟子的“為民父母”、“與民同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思想,讓學生領悟到孔孟的價值標準和取向。在《不朽——我的宗教》一文中,胡適從小我到大我、從個體到社會、國家,深入淺出地把儒家的立志、立言、立功作為人生的不朽價值加以宏論,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給予良好的啟迪。

中國文學歷來強調有感而發,有所寄托,好的作品能夠反映時代,也能夠表現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內心世界。在大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在學習、領悟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內心世界的同時,認識社會,思考人生中諸如價值、理想、追求的重大問題。

(二)培養學生崇高美好的審美情趣。

文學是一個美的世界,如語言的音樂美、文學的繪畫美、語句的含蓄美、思想的哲理美等。通過這些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趣味。吳宓先生在《文學與人學》中曾說:“文學是人生的精髓?!币虼?,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強調對文章的分析鑒賞,應著重培養學生體味、欣賞這些千古名篇的氣勢、韻味、格調的能力。優秀的作品總是言近旨遠,意味深長,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審美想象,把握作品之外的意蘊;引導學生感受作品所描繪的人生圖畫和表現的情景氛圍的能力。一篇好的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它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能夠在情感的交流中使讀者獲得審美感受。

(三)提升學生的情感智慧。

情感智慧主要是指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把握和控制、對他人情緒的揣摩和駕馭,以及對人生的自我激勵,面臨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際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而文學是人學,是人心之學。蔡運桂先生曾說: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號形式,藝術家掌握了創造藝術符號形式的本領,把無形的內在情感,變成了可供人感知、觀賞的東西”。[2]所以,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使學生的情感智慧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得到提升,對他們研究問題、開展工作、培養應變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二、我校大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日趨邊緣化

大學語文邊緣化,是因眾多因素所致。從學校方面來看,大學語文目前在高校教學中處在邊緣狀態,主要是因為在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大學語文失去了其原有的活力和競爭力。近年來,實用主義觀念大為流行,凡事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并以此來衡量、判斷事物的價值。因而,大學語文的價值遭到懷疑。事實上,大學語文既缺乏政治思想課的權威性,又沒有英語四、六級考試那樣的“尚方寶劍”。壓縮、停開課程,首當其沖的往往就是大學語文。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校曾將大學語文列為全校必修課。本世紀初,也有一半以上的專業開設了大學語文課。而近年來,在思想政治課、英語、計算機等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的雙重夾擊下,大學語文漸漸從大多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消失。目前在我校的62個本科專業中,僅有法學、藝術設計、城市規劃等8個專業開設了此課,尚不到七分之一,萎縮現象十分明顯。

而在開設大學語文的專業中,課時與教學任務也存在突出矛盾。目前,我校大學語文課的計劃課時為32。在這32個課時中,需要完成文學作品賞析、應用文寫作、口才訓練三大任務。這與我國目前大多數高校36—60的課時量相比,明顯偏低。迫于時間的壓力,有些教師在授課時難免“蜻蜓點水”,也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此外,由于大學語文學科定位模糊,有關大學語文的學術交流活動非常少。很少有會議、科研活動等,發表論文的機會也少,大學語文教師也很少有進修學習的機會,很難找到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點,在申報科研項目時也難以獲得支持,總體上處于邊緣化的位置,因而教學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

三、加強我校大學語文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觀念,確立大學語文的重要地位。

作為一所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大學,我校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識,人文素養相對較低。這與我校建設成為高水平多科性大學的目標是不對應的。因此,確立大學語文的重要地位,加強大學語文教學顯得尤為必要。建議將大學語文定為全校性的必修課或必選課,增加到3個學分,48學時。同時,加大對大學語文的資金投入,鼓勵教師出去培訓進修和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為教師的自身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

(二)加強課程改革,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實現人文素質教育。

1.更新教育理念,加強教學的審美性。

許多語文教師認為“大學語文”不過是中學語文的簡單延伸,事實上,它應當是中學語文更高一級的提升。大學語文教育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大學生的語文能力,它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使學生通過對文質兼美的作品的閱讀,鑄造健康飽滿的人格,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最終提高人文素養。因此,在學習這門課時,教師應當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即過于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應積極倡導學生的主觀介入和參與,激發他們的情感體驗。一定要擺脫中學語文教學中“一掃清字詞障礙,二分段,三分析段落大意,四歸納中心思想,五列出寫作特點”的分析模式,這樣只會把那些文質兼美、生動活潑的文學佳作肢解得毫無美感。事實上,大學語文是一門文學課程,而文學具有它特定的文化、美學和藝術美感特質。在教學中,應該體現美學原則,將審美性的教學方式和美的內容結合起來。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的聲、光、影、像等各方面將知識融會貫通,突破時空限制,創造圖、文、聲并茂的畫面情境,通過這些畫面和視聽效果,把原本抽象的文字與具體可感的形象聯系起來,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情和想像力,將學生帶入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學天地,使人文素質教育在文學美感的享受中具有親和力和感召力。

2.創設開放式課堂教學。

開放式課堂教學是指適應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指導思想,其目的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大膽超越。一要課堂教學環境開放。大學語文課程要實現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目標,必須打破單一的課堂教學環境,必須將課堂教學輻射到課外,把教學內容和空間從課堂延伸到圖書館、互聯網和社會之中,引導學生關注現實、關注社會,到大社會中尋覓豐富的精神食糧,擴展學生的學習范圍,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二要課堂教學內容開放。教師不僅要把書本上已有已知的知識和理論當作課堂授課的內容,而且應該能夠吸收本專業不斷發展的新知識、新理論、新信息,豐富課堂講授的內容。利用一切優秀文學作品和其他各種有益的社會文化資源作為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知識,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發展。

3.依托校園網,建立校園文學網站,搭建網上教學信息化平臺。

網絡能給我們帶來豐富的文學教育的資源。網絡與傳統的教育資源相比,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載體多媒體化、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時效性強等。網絡巨大的知識容量為大學語文教學內容拓展了無限的空間,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空前拓寬教學的視角。我們可以建立校園網絡教學園地,在網絡中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合作的教學平臺。大學語文及與之相配套的人文類選修課可直接開設成網絡課程,把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及其它多媒體集于一體的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軟件掛在網上,不但可以模擬現實教學環境,甚至師生無需見面,就可以利用網絡講座、答疑和BBS的討論形式進行互動式的新型語文教學。因此,利用網絡來進行輔助教學,一是可彌補課時的不足,一部分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知識內容可移到課后網絡輔助教學來解決。學生的學習范圍已不再局限于一本教材或幾十節課,只要鼠標輕輕一擊,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種美文名著、精彩句章,都可盡收眼底。二是可以將好的大學語文課件掛在校園網上,利用網絡學習的交互性和自主性充分調動學生主體潛能和主動精神,實現大學語文教學的與時俱進。

4.突出評價與考核的人文性。

當今的大學生,主體意識很強,個性鮮明突出,有較強的反叛意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平等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話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個性施展的自由。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予以肯定,切不可冷眼相對,諷刺挖苦。應遵循鼓勵性原則,少批評,多表揚。在這樣的課堂上,沒有居高臨下的教導,沒有聲色俱厲的訓斥,有的只是平等的對話和充滿人文性的評價。自由的討論取代了“一言堂”和權威結論發布,平等的師生關系取代了傳統的師道尊嚴。在充滿人文情懷的師生關系中,在洋溢著人文氛圍的課堂上,學生的人文精神也就得到了培養。

另外,還要突出課程考核的人文性。首先,從內容上來說,應盡量減少死記硬背的內容,出卷時減少客觀題,加大主觀題的比重,以分析題、論述題、作文題為主,主要考查學生對作品的閱讀分析能力、對文本中蘊涵的人文精神的理解能力,以及學生對自我及社會的認識能力和反思精神;從方式上來說,除了筆試,還應增加口試。其次,要把考試與平時的課堂討論、練習相結合,甚至學生的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也都可以成為考核內容。

總之,在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發揮大學語文的作用和功能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既需要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又需要大學語文任課老師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和實踐,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堅持教書育人的宗旨,把知識與現實、書本與人生、情感與價值統一起來,在人文理想、人文精神的傳承中及人生價值和審美理想的宣揚中,使大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只有這樣,我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才能落到實處,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1]王寧.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第一課——談大學語文課程的定位與建設[N].北京:中國教育報,2004.05.14.

[2]蔡運桂.藝術情感學[M].??冢喝h出版社,1989:23-24.

[3]陳洪.在改革中加強大學語文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7,(3):16-18.

[4]黃忠順.大學語文課程轉型問題研究[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07,(2):65-68.

[5]王步高等.我國大學母語教育現狀[J].中國大學教學,2007,(3):19-21.

[6]陳鈞,雷鳴強、程大琥.大學素質教育與教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7]程國煜.關于大學語文課程定位的思考[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7,(1):99-102.

[8]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我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猜你喜歡
大學語文人文素質教育
大學語文創新教學初探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人文紹興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大學語文教學的人文性探索
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素質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