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國高職精品課程建設主要問題淺析

2010-08-15 00:45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精品課程院校資源

吳 湘

(蘇州市職業大學,江蘇 蘇州 215014)

近年來我國高職精品課程建設主要問題淺析

吳 湘

(蘇州市職業大學,江蘇 蘇州 215014)

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作為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本文在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果的基礎上,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在管理機制、資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問題

精品課程建設作為質量工程的主要內容,自2003年正式啟動以來得到了全國自上而下所有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逐漸形成了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建設體系。截至2009年,教育部已累計評選出國家精品課程總數達3060門,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除西藏外)的644所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及遠程教育學院。2003至2009年,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國家級精品課程門數共有804門,高職精品課程的門數呈遞增趨勢。高職精品課程的建設多數是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建立起來的,在建設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

1.課程地區分布和學科分布不均衡:從精品課程的地區分布來看,偏遠地區省份課程數量與發達地區差距較大。擁有國家示范職業院校多的省區如廣東、浙江及江蘇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精品課程數目較多。截至2009年,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精品課程已達到49門,遙遙領先于全國其他高職院校。中西部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相對緩慢,西藏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高職院校七年來沒有一門國家精品課程,說明這些地區的職業教育比較薄弱。由此可見,我國高職高專教育發展不平衡,優質的教學資源在教育發達地區和重點院校集中的現象比較明顯。

2003年至2009年間,教育部共評審通過了804門高職高專國家級精品課程,課程類別涉及制造、土建、交通運輸、文化教育、藝術設計、材料能源、電子信息、財經等22個類別。通過這些類別課程分布的統計分析可看出,制造類精品課程最多,占六年來精品課程總數的16.92%,其次是電子電子信息類課程,占12.69%。另外在建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重復建設現象,同名重復數累計達105門次。其中,機械設計基礎已經入選5門,計算機應用基礎4門;從學科分布來看,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比例明顯偏低。

2.尚未完善精品課程運行管理機制。高職高專精品課程是指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示范性課程。有些高職高專院校沒有真正理解精品課程建設的意義,僅僅將精品課程建設當成提升學校形象、擴大學校影響的“形象工程”。存在著“重申報,輕建設”的現象,對精品課程的建設、開發、共享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統籌管理。同時,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忽視過程管理,缺乏相應的監督評價機制。精品課程建設完成、評審合格后才能真正稱得上精品課程。雖然大部分院校的精品課程立項階段都有嚴格的建、審、評制度和程序,但由于缺乏完整的監督評價和經費保障機制來保證目標建設與過程建設的結合,導致取得精品課程稱號以后沒有進一步深入課程教學改革和進行精品課程網站的維護和更新,導致課程建設滯后,與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相背離。

3.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及應用存在不足。積極推進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和共享平臺建設,實現精品課程教學資源的共享,為廣大教師和學生提供免費使用的優質教育資源,是教育部、省級教育管理部門、各高校開展各級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目標。然而目前我國各級精品課程資源的共享現狀卻難如人意。

一、精品課程建設缺乏統一全面的標準和規范,資源表現形式單一

目前所有高?;旧习凑铡秶揖氛n程教學錄像上網技術標準》的要求建立了校級精品課程網絡平臺,作為精品課程展示以及對外交流的窗口。由于各校采取的資源加工平臺各不相同,資源庫平臺的通用性和兼容性較差,給資源和數據的交換、共享和應用造成了困難。各校精品課程資源都自成體系,無法實現有效的交流和共享,造成大量重復性開發工作。比如,視頻內容的發布格式沒有考慮終端用戶的差異性,由于訪問者的瀏覽器版本不同,網絡帶寬分布不同,造成視頻內容顯示速度太慢,響應等待時間過長,甚至部分內容根本無法瀏覽,訪問者會因此而放棄,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資源的可用性,限制了使用效果。

二、資源形式單一,未實現實時交互功能

大部分網站把精品課程網站建成了精品課程申報的宣傳網站,把課程申報材料、課件、視頻文件等羅列在網頁中。課程資源以演示為主,只能瀏覽觀看圖片、動畫、音/視頻等形式表現的課程內容。絕大多數課程選擇傳統封閉、單向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以單線式的師生交流為主。這使得課程建設者無法利用精品課網站來進行在線答疑輔導、即時交流、在線考核等師生交互活動,無法通過學習者的回饋實時了解課程使用情況。

三、課程資源沒有及時更新,使用率低

教育部要求申報課程在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后,需逐年增加授課錄像上網,2至3年內達到全程授課錄像上網。而一些院校存在“只評不建”的現象,重視精品課程的立項、申報工作,趕制課件和教案。在精品課程獲得立項后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卻不再進行精品課程網站的維護和更新。2007年,據黃寶玉等人的調查,高達38.02%的國家精品課程無法使用,在能夠使用的課程中15.7%的課程不具備教案、課件、錄像等諸項中一個方面。據北京大學等5所學校2008年的調查,精品課程網站部分內容無法瀏覽(40%左右),訪問內容顯示速度太慢、響應和等待時間過長(30%左右)和無法訪問(20%左右)。華中科技大學《國家精品課程共享與應用機制研究》項目前期試點調查報告中指出學生對于精品課程網上資源的訪問頻率和利用程度比較低。某高校調查數據顯示,隨機抽取的學生只有30%左右了解精品課程,經常使用精品課程的學生僅為10%左右。學生極少使用精品課程資源的原因中不知道精品課程存在的占35%,認為網上資源對學習幫助不大,不愿意使用的占20%。

精品課程的形成是學校內涵提升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否擁有一批高水平的精品課程,是衡量一所高職高專院校學術水平、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經過近年來的建設和評審,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總體水平雖然得到了普遍提高,但精品課程資源的應用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精品課程的建設是集教育理念、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管理機制建設于一體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在思想上認識課程建設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義,在制度上形成良性機制與有力保障,在管理上應用現代化手段,在理論與實踐上進行不斷研究,并需要各項配套工程來支撐。通過課程建設促進師資、教材、管理機制的改革并最終通過系統優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眼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讓學生學會思維,學會學習,學會運用和學會創造,從而培養出具有強烈競爭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責任編輯:郭一鶴]

G640

:B

:1671-6531(2010)06-0134-02

2010—10—06

吳湘,蘇州市職業大學教師。

猜你喜歡
精品課程院校資源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資源回收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
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的認識與思考
淺析《Photoshop》精品課程開發及網站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