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績溪—黃山高速公路路線方案研究

2010-08-15 00:51
山西建筑 2010年22期
關鍵詞:績溪縱坡土石方

唐 勇

1 概述

績溪—黃山(歙縣呈村降)高速公路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揚州—績溪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向北與揚州—績溪高速公路相連,南接徽杭(屯溪—杭州)高速公路。本項目的實施,是全面實施中部崛起、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安徽省高速公路網建設的需要,有利于皖南地區融入長三角,為皖南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在皖南乃至整個安徽省經濟建設中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根據本項目所處的區域工程特點,總體方案設計全面考慮地形、地質條件和工程建設環境,堅持“安全、舒適、環保、示范”的設計指導思想,在遵循地形、地質、安全、環保的原則和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下,充分吸收國內的先進技術及成功經驗,將本項目建設成“安全暢通、貼近自然、節約資源、兼顧發展”的新理念之路。

2 項目特點

1)地形、地質復雜,溝谷發育;路線走廊內小規模的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分布廣泛,因此本項目地形、地質選線工作非常重要。2)沿線植被茂密,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一旦破壞將難以恢復,因此應把環境選線放在重要位置,將公路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小程度。3)項目沿線可耕種土地稀缺,耕地、村莊多分布于河谷沖地間,而這里往往又是布線難以避開區域,設計中應盡量少占農作物用地,綜合考慮占地、拆遷與路線繞避及增加構造物等比選方案,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設計要求。4)路線走廊狹窄、不規則,橋隧規模大,路線技術指標的靈活掌握、不同線形指標的均衡銜接、路線平縱橫的協調統一、工程方案的合理確定將直接關系到公路的行車安全、工程造價和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項目總體設計難度大。5)項目所經區域附近人文景觀薈萃,地域文化源遠流長,因此人們對項目的期望較高,人工構造物要能體現地域文化特性。

3 總體設計原則

用合理的投資修建一條生態環保、技術先進、指標均衡的高速公路,除嚴格執行《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外,還應結合本項目特點,認真領會《公路勘察設計典型示范工程咨詢示范要點》精神,并在此基礎上確定本項目的設計指導思想。

3.1 安全選線

把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和措施,保證公路設施自身安全、車輛行駛安全以及行人安全。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適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并處處體現在設計內容中。在總體設計中既堅持地形選線、地質選線,更做到了安全選線。

1)路線設計注意不同設計單元之間連接路段技術指標的均衡與連續,做到高低指標的合理過渡。由于部分路段采用了相對較低的技術指標,通過改善相鄰路段的指標組合,降低速度差,從而消除安全隱患;2)在小半徑曲線選用時,我們特別注意兩點:a.盡量少采用長直線接小半徑的組合;b.避免長陡坡接小半徑的組合;3)縱面設計時,注意避免長陡縱坡的出現;4)注意平縱組合,在平面設計時考慮到縱坡變坡點以及豎曲線起終點的位置,均能做到“平包縱”,當地形起伏較大時也適當降低平面指標,以保證平縱指標協調;在縱坡設計時注意與平面指標協調,當平面指標較高時,一段平曲線可以包含幾段豎曲線,當平面指標較低時,盡量做到豎曲線與平曲線一一對應,縱坡隨平面曲折而起伏;5)對困難路段進行透視圖檢驗,全線無線形扭曲或去向不明現象,線形自然流暢,線形設計在視覺上能自然誘導駕駛員視線;6)結合地形、自然景觀條件,配合土石方調配;7)選線時盡量降低施工難度,橋隧布設考慮施工安全性。

3.2 服務社會

公路建設應有利于社會進步和發展,對社會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部位,應根據可持續發展原則進行方案論證,盡量少干擾居民村落及學校,保護名勝故跡等人文景觀,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本項目除呈村降互通立交由于終點接點位置唯一,拆遷量較大外,全線其他路段總共拆遷建筑物僅1 130 m2。為了阻隔噪聲和振動,減小噪聲輻射范圍,對聲環境敏感點采用密植綠化帶、設置隔音墻等方式降噪。為了滿足敏感水體的保護要求,本項目設計了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統,在路基兩側設置了生態邊溝、急流槽、截水溝、排水溝和沉淀池以及事故應急池。

3.3 協調環境

在尊重地區特性的前提下,將公路自身的平縱線形、路基寬度、構造物及沿線設施等與沿線自然特征及人文景觀融為一個有機整體。沿線旅游資源豐富,在沿線設施設計中對具有“天下墨業在績溪”的績溪、“江南第一祠”美譽的龍川進行版面設計,并對黃山、宏村、西遞等著名景點給以地點距離標識。高速公路景觀設計在強調生態性、功能性、經濟性、適用性的同時,以徽州文化為貫穿文理,以徽脈傳統為總體理念。在設計整體布局上融入徽州村落布置得藏與露,以路線周邊環境配合綠化配置展示徽州神秘而含蓄的獨特風韻;在局部構圖上運用徽州本地樹種和徽州磚雕、石雕等古樸元素的展示。針對用地條件和環境,進行合理的建設與開發。比如營造觀光區——通過對棄土場的改造、美化,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不僅可形成一個生態旅游圈、美化自然環境;同時對高速路景觀的可持續建設發展,提供了物質儲備和基礎。

3.4 降低工程造價

高速公路建設的土石方數量較大,由于邊坡開挖和隧道棄渣,往往出現挖大于填的情況,導致大量棄方,而本項目山間溝谷較狹窄,可堆放棄土的部位甚少。路線設計充分考慮土石方平衡,利用擬定的縱坡生成橫斷面及每千米土石方表,再參照表中的借(棄)方數量來調整縱坡,爭取土石方平衡,減少取、棄土數量;通過對平縱線位的調整,盡量順應地形,減少挖方數量,并尋求開挖土石方的利用途徑。在呈村降互通立交設計中利用佛嶺隧道出渣,取消了匝道橋990 m,降低了工程造價。

3.5 節約用地

在路線方案研究中,結合用地情況和占用農田情況進行多方案論證、比選,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況下,應優先選擇能夠最大限度節約耕地、保護土地資源的路線方案。本項目在施工圖設計中,將初步設計階段K14~K16,K16~K17兩段分離式路基改為整體式路基,不僅減少了高邊坡,也節約了占地。

3.6 堅持地質選線的原則,避讓不良地質區域

本項目所處區域地質構造復雜,地質災害類型多,且成因復雜,有些災害具有極強的隱蔽性。這些地質災害的發生會給公路施工和運營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還將直接影響區域的自然環境。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加強了地質調查和勘察工作,仔細研究路線走廊內的地質條件,堅持地質條件決定路線走向,減少山區水土流失,杜絕造成新的地質災害。

3.7 堅持地形選線的原則,路線布設與地形相協調

本項目路線設計反映出“勢”與“動”的理念,路線走向盡量與河流、山川相吻合,不強拉直線,硬性切割地形,而是順勢而行,線形連貫,平順平滑,自然流暢,給人良好的視覺效果;項目沿線自然風景優美,在滿足安全視距的情況下,靈活運用直線和曲線的組合,利用地形的起伏,使司乘人員的視線隨著沿途的景觀連續運動,一步一景,既克服單調而引起的視覺疲勞,又增加了乘車的舒適性。

[1] JTG D20-2006,公路路線設計規范[S].

[2] 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設計指南[S].

[3] 孫克東,田 軍,喬文靖.山區公路路線方案設計[J].山西建筑,2009,35(12):280-282.

猜你喜歡
績溪縱坡土石方
基于交通事故多發位置的區間平均縱坡控制指標研究
露天礦山土石方量的測量及計算
All in a Day’s Wok
ALL IN A DAY'S WOK
半柔性復合路面在重交通長大縱坡路段的應用
道路最小設計縱坡探討
揭示車路協同矛盾 破解長大縱坡難題
土石方機械的春天已經來了,路面機械的還會遠嗎?
微風古韻·文化上莊
土石方工程量計算程序設計及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