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常見誤區及建議

2010-09-06 07:36李映杏
文教資料 2010年24期
關鍵詞:職業素養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李映杏

摘 要: 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它對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師生綜合素質,實現文化的整體育人,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旨在對當前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誤區作梳理,并提出,校園文化建設應著眼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著力于學生人性品格的完善,同時也要服務地方、服務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 職業素養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中曾明確指出:“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奔訌姾透倪M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師生綜合素質,實現文化的整體育人,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還在探索階段,因此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略顯不足,且校園文化建設往往有失偏頗。本文主要對當前存在的一些誤區作一個梳理,并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一點建議。

一、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幾個常見誤區

1.強調建設物質環境,校園文化沒有形成統一體系。

高職院校大多建校時間較短,很多學校還是從以前的中專升格而來的,總體而言,校園文化建設基礎相對薄弱。當前,高職院校大多只重視校園文化的一般性建設,如重視校園環境布置,認為校園文化就是布置優美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或認為校園文化就是簡單地布置實訓基地、實訓中心等實訓場所等,沒有將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專業建設、社會服務等學校主體活動相結合。此外,還有的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院校特色不能很好融合,缺乏整合與創新,致使職業特色不明顯,雷同化現象比較嚴重。因此,總體而言,當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大多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沒有將校園文化建設貫穿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

2.強調對接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沒有突出人文關懷。

自教育部十六號文頒發以來,高職院校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人才培養質量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很多院校更是強調將企業文化引入到校園文化當中,甚至在校園內建立生產型的實訓基地,在校內仿真模擬企業的情景等。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實施校企文化對接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如有的高職院校認為校園文化就是企業文化,將整個校園布置得如同企業一樣,甚至在管理上也像某些企業一樣,實行軍事化半軍事化的管理。就根本性原則而言,企業因為需要面對競爭與淘汰,它會更加注重績效、更加講究實際利益,所以經濟價值才是企業文化的出發點。有時為了最大地追求經濟利益,它會忽視人的精神需求,甚至有時會把人“物化”。而學校培育人才的出發點是“培養全面整體的人,培養良好自我概念的人,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人,培養良好社會適應的人”。[1]因為這點根本性的差異存在,決定了校園文化不能全搬企業文化,對企業文化應有一個吸收和揚棄的過程,所以校園文化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人文關懷,突出育人這個根本任務。

3.強調開展課外活動,校園活動缺乏高職特色。

作為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課余活動是除了課堂教學外的另一種育人方式。為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高職院校大都不遺余力地開展學生課外活動,如各類“文化藝術節”、“電影節”、“活動節”等層出不窮,但是此類活動缺少文化上的引導,導致沒有體現出高職院校的特色。所開展的活動中,以娛樂型的活動居多,真正給人啟迪、引人思考的活動偏少;以藝術類的活動居多,技能型的活動偏少;校園內部的活動居多,學校與社會和企業交流的活動偏少。這類活動的設計,并沒有多少職業院校特色,活動層次流于表面,這對提升學生職業綜合素養并沒有多大的幫助。

另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虛擬的校園網絡,常常被人所忽略。當前,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思維方式。但現在很多院校沒有意識到校園網也應當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致使對網絡管理投入略顯不足,沒有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將校園網建設成師生們共同的精神家園,至于利用網絡幫助學生的發展和自我完善,自然就無從談起。

二、關于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校園文化應突出職業特色,著眼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

高職院校有兩個重要的特性,一個是高等教育屬性。教育部十六號文就明確指出,它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一個是職性屬性。它的人才培養定位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實用型、技能型的人才。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突出校園文化整體育人的作用,更應強調教育對社會實踐的適應和融入,鑄造學術氛圍與實踐氛圍相統一的高職教育文化,為培養合格職業人才創造條件。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這既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及校企文化交流的目的,又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第二,在開展各類課余活動時,要突破原有的傳統模式,如校園社團活動、文化藝術節和匯報演出娛樂性的活動,積極開展模擬職場、技能競賽、創業競賽等滲透職業行為的活動,營造屬于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提升職業素養。第三,校園文化要為學生的創新和創業服務,如利用各種有效途徑發布最新的專業發展趨勢、業內成功人士報告、科技報告、優秀畢業生代表事跡報告、就業創業知識講座等,為學生創新創業服務。第四,利用好校園網,為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成長提供服務。如利用網絡平臺提供優質的網絡課程、課外技能訓練,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技能,完善知識結構。

2.校園文化建設應突出育人作用,著力于學生人性品格的完善。

當前,隨著“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學習型社會”等觀念的提出和深入人心,職業教育已經不像以往那樣特別強調專業能力,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與素質提升,著力于學生人性品格的完善。因此,除了培養學生掌握一門職業技能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更要培育人性品格完善的人——一個專業知識完備、道德人格高尚、心理人格健全的人。首先,要加強對高職學生的思想方面引導。因為現在的學生都是“90后”,成長的物質環境較為優異,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缺少吃苦耐勞的品質,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大力宣傳勞動模范的風采,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樹立勞動光榮的意識,樹立奉獻、進取的職業意識。其次,要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校的學生正值青春年華,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但是他們社會閱歷不深,對很多事物的辨別能力并不太強,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學校應積極開設各類講座,提供個性化指導,適時為學生解疑答惑,排解學生心理問題,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性品格。這才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點。

3.校園文化要突出引導作用,著力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

高職院校一個重要職能,就是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也表明,一個學校的辦學是否成功,在于學校是否真正融入社會并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和各個方面,也應著力于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各種需要。首先,校園文化建設要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充分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充分滿足崗位職業需求和崗位職業技能需求,為行業、為地方提供高素質的技能型的人才。其次,校園文化建設要參與地方經濟活動,引導高校形成機制,為地方經濟發展開展技術服務、開展科研攻關,為地方經濟提供智力保障。最后,校園文化建設要服務社會,要為提升所在城市和地方的知識品位、文化品位、精神品位而努力。此外,學校還要將優秀的文化“請”進校園來,讓社會各界、行業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激發社會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熱情,共同打造獨具特色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

總而言之,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全面的工程,它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參與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為學生提升職業技能服務,也為學生將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同時,校園文化建設只有參與到社會的經濟活動中,為地方、為社會服務,且吸收新鮮的動力,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注釋:

[1]徐建平.融入企業文化,培養高素質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08,20:45-46.

猜你喜歡
職業素養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