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典型涉外T作任務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程開發與實踐

2010-09-17 05:19蔣陽建
新課程研究·職業教育 2010年3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導向職業

蔣陽建

[摘要]基于典型涉外工作任務的高職英語課程旨在實現英語課程體系的多元化、綜合化、職業化,從而突出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培養。本文從高職英語課程改革實踐出發,對與特定專業和職業相關的技能型及應用型英語課程開發進行了探討,認為在吸取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念科學養分的同時,要強調語言學習的特殊性,將英語語言學習和職業場景創設與職業素養培養有機結合,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關鍵詞]典型涉外工作任務高職英語課程開發

現代職業教育課程觀認為,職業教育的課程是職業導向的動態過程,強調職業所需的技能與知識的習得過程,以及態度和行為方式變化的過程。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課程目標具有職業定向性的特性,主要針對職業需求來培養人才。人才培養的規定性使得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活動應體現相關職業或職業群的專業知識要求和操作技術要求。英語長期以來作為高等學校的基礎課程,與學生未來職業未能有效結合,絕大多數學校只開設基礎英語,課程結構單一,與特定專業和職業相關的技能型及應用型英語課程還是空白。筆者所在學院位于浙江省臺州市,臺州市作為全國的民營經濟創新示范區和中國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源地,是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民營經濟活躍,以中小企業為主,經濟外向度高,對職業教育類人才需求旺盛。我們針對臺州區域經濟發展和學院主要專業,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為指導,遵循設計導向的職業教育思想,以職業發展為導向,以工作過程為主線,開發建設具有高職特色,體現區域經濟特點的高職應用型英語課程——職場英語。

一、課程開發理念與思路

高職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綜合化和服務于專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功能,課程質量標準既包含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并適應服務于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反映未來職業崗位的需要,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課程效益既包含滿足就業需求和學生終身學習的社會效益,也包含強化實踐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教學效益,使學生能更好地結合未來的職業崗位要求。因此,高職英語課程的課程目標應體現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發展的統一,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基礎教育與提高教育的結合。

基于以上的思路與理念,我們將“職場教學”、“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和“項目教學”的理念運用到英語教學。以行業及職業崗位群的英語需求調研為基礎,依據職業崗位涉外商務交流實際需求,結合企業和專家意見來開發英語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目前,開發了機電、物流、醫化三個職業領域,著力構建職業導向的應用型英語教學模式。

二、基于典型涉外工作任務的高職英語課程開發

以行業及職業崗位群的英語需求調研為基礎,就崗位英語需求、崗位英語技能使用頻率進行社會需求分析;就學習內容、意愿和動機、英語學習策略、教學模式等進行學生個人需求分析。結合企業和專家意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涉外工作任務為主線,將英語語言學習和職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設置英語學習情境,制定職場英語課程標準。以職業趨向為主,精選出適量和實用的知識和能力點,根據目標崗位群的特征,以滿足職業發展需要為目的,設置具有高職特色、區域經濟特點的語言教學大綱和職業趨向的課程內容體系,突出語言的實用性、與學習者未來職業發展的相關性。課程開發路徑表現為學習者英語學習需求分析——社會需求分析——提煉典型涉外工作任務——轉化成英語學習情境——設計課業文本——課堂教學實踐。

基于典型涉外工作任務的高職英語課程旨在實現英語課程體系的多元化、綜合化、彈性化,從而突出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培養。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注重在借鑒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念科學養分的同時,強調語言學習的特殊性。在課程內容和課業文本的設計上遵循第二語言習得的規律,強調交際的真實性、互動性,強調多感官的語言技能綜合運用,創設豐富的英語應用語境進行語言輸入與輸出訓練,將英語語言學習和職業場景刨設與職業素養培養有機結合,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課程定位與實施

職場英語課程針對國際化趨勢下社會職業崗位對高技能人才英語能力的需求,以學生職業發展為導向,以職場涉外交際為目標,針對區域經濟發展和學院主要專業對接的主導產業,融行業需求與英語學習為一體,培養學生在職業場景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英語的自我完善與發展能力、多文化交往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養。增強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基礎。通過職場英語的學習,使不同專業的學生具備職業要求及發展需要的基本專業英語技能和實際運用能力,能正確認識中西文化差異,具備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程教學采用輸入與輸出相結合,理解與表達相結合,體驗與分析相結合的教學途徑。表現形式為:項目任務激活——語言輸入——語言聚焦——語言運用——拓展學習——文化與策略。

1.課程內容圍繞職業場景。教學內容從典型的職業工作環節或場景中開發出來,盡可能設計真實的學習情境,使教學更加接近企業工作的實際。將有關進口設備、儀器的說明書和使用手冊,國際通用技術標準,計算機提示信息、通用軟件的使用說明、互聯網調用命令等納入教學內容;適當增加英語文化知識,詞義的文化內涵、文化差異所生產的跨文化誤解,以及文化差異在商務溝通與管理、對外交流與合作、商務談判中的影響和常見英語應用文寫作等,使其成為高職英語教學實用而生動的教學內容,真正滿足職業教育的要求。

2.學習任務與典型涉外交際任務融合。以企業工作流程、典型涉外工作環節或場景設計學習任務,語言教學指向于職業的涉外工作任務,課堂教學以學生完成涉外項目任務為主線,學生分享知識與經驗,協商討論,分析對比,探究與發現。將職業英語實用能力中相關的功能、情景和主題作系統的劃分,確保語言輸入和產出的一體化,同時這些功能、情景和主題在不同層次上多次循環,逐步深化。

3.以行動導向教學法為主的多種教學方法。在圍繞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的同時,靈活多樣地使用各種教學方法,組織各種教學活動。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來取代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學方法主要是采用交際法、任務法、項目法、角色扮演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的動力,將學習的過程寓于完成任務的過程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

4.課程特色與創新。

(1)教學設計突出職業性,突出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職業能力培養。將英語語言學習和職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以適應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適宜個性化學習的需要。教學內容包含三個模塊的內容:一是通用基礎英語的內容。二是職業英語中的通用基礎內容,三是職業崗位群英語的特殊內容。在不同模塊中各項技能的要求有所差異。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按相應崗位對英語的需求,重組內容結構,更新或增加教學內容。在理工類專業的學生訓練時,在閱讀及翻譯方面有所側重,而對在文科類學生訓練時,在聽說方面有所側重。

(2)創新教學模式。語言教學項目化、語言與專業素養一體化。采用職業崗位涉外交際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作為教學中的教學項目,實施項目教學;在活動設計上,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親身實踐為主。通過項目實踐、小組活動等形式將語言技能的訓練融入職業專門知識,兼顧語言知識學習和職業素質培養。采用形成性測評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方法,考查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評價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指導老師評價組成,評價主體體現多元化。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對我國的職業教育課程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國的高職院校中已經有了一些基于工作過程開發課程的成功案例,特別是有些高職院校的工科專業,但對于語言教學來說,目前尚處于研究與探索階段。筆者所在的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在職教專家和企業專家共同參與下,從社會的實際需要出發。對與特定專業和職業相關的技能型及應用型英語課程開發進行了探討和研究,開發建設以職業發展為導向,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典型涉外工作任務為主線,以培養職業英語素質為基礎,按照工作流程,以職業場景中的典型涉外工作任務開發教學內容,圍繞崗位核心職業能力組織教學,具有鮮明高職特色的職場英語課程。但這僅僅處于摸索嘗試階段,尚且需要進一步尋求理論支撐和進行改革實踐,努力為高等職業院校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新路徑。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導向職業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及實踐路徑
基于OBE理念的綜合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機制研究
基于任務為導向的長文教學策略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我愛的職業
犬只導向炮
五花八門的職業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關于馬術職業
盯緊!這些將是5年內最賺錢的平民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