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數學味 體現新理念

2010-10-13 08:15顧穎菊
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 2010年9期
關鍵詞:新理念數學課教材

顧穎菊

當前的一些數學課堂教學,用“熱鬧”二字來形容是不為過的。正如一位老師所說:“在一堂數學課中,什么理念都能體現,什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都會使用,但這也容易造成肢體的活躍代替思維的活躍,形式的熱鬧掩蓋了數學的本質。曾經聽過一些老師的課,他們既重視了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又重視了引導學生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重視了教學評價的激勵功能,但是,熱鬧的課堂上我們只能看到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都如“蜻蜓點水”,一閃而過。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值得我們反思:如今的學生越來越浮躁了,數學課的“數學味”淡了。如何在保持現有課堂特色的同時增加數學課的“數學味”?關鍵是要抓住數學教學的幾個度。

一、適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許多成功的教例告訴我們,教師要上好課,首先要把新理念融合在自己的靈魂深處,心中裝著學生,根據學習者的心理特點設計教學過程,連語言都要仔細斟酌,怎樣將才能激發興趣、啟發思維;要時刻想到學生的心理需要,關注當前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是什么,而不僅僅是教案的完成。教師在上課之前就要吃透教材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教材一般不會完整的說明數學內容的更深層次概念和例題的本質,價值,知識體系,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等等,但這些問題是整個教材的靈魂。教師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把握住數學思想方法,找準富有挑戰性的探究“觸發點”,才能把握好整節數學課的火候,讓不同思維水平的學生的數學能力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數學化與生活化的巧妙結合

無論是數學的產生,還是數學的發展,都與現實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社會和生活中有多種渠道可以提供有意義的數學問題,如果老師有雙數學的眼睛,就會發現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把這些好的問題引進我們的數學課堂,就可以很好地點化學,促進學生良好數學觀的形成。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科學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各種教學材料和實際生活中的資源。新課程賦予教師巨大的創造空間,教師如果選擇的學習材料是與現實生活嚴密相關并且是學生感興趣的數學問題,這樣的數學就成了學生發展數學意識的重要動力。

同樣的課,同樣利用了實際生活中的教學材料,但由于對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利資源不會充分利用,或者沒有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思想,產生思維碰撞,本節數學課的重點也就不能充分體現。成功的課堂不會把教學設計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外在的教學形式上,也不會只著重課本上的結果,而是更多的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中拓展的學習知識的方法。

當然,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不是形式上的簡單聯系,如果教師只是一味追求數學課的生活化,每節課都要強求“讓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隨意地編造幾道所謂的來自于生活,卻與實際背景沒有實質聯系的題目,那么這節課不免又落入了形式的俗套。所以,數學課要多講究數學化與生活化的巧妙結合。

三、把握時機,引導學生自主、有效地探究

在新課改思路的指導下,引導學生獨立獲取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想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恰當的把握時機和切入點,發揮學生的潛力,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主動大膽地聯想、推測、探究,從不同角度去尋找解題方法,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探究活動也更具價值。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時機不同,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根據數學教學的課程知識,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提出有價值的教學任務,分層次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答案,這樣的教師才是高明的引導者。

四、適當、實在的練習,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有的教師誤解了新課程,認為新課程就是多讓學生去說、去活動,但必要的練習時不能隨意處理的,畢竟光說不練,怎么能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呢?

與傳統課堂練習質樸的形式、單一的功能相比,現在的課堂練習承載了太多的新理念,附加了太多的新功能,就像一個漂亮的禮盒,中看卻不很實用。概括起來,有三個“過于”:過于強調聯系生活,淡化了練習的課堂鞏固與訓練功能;過于追求問題的開放性、答案的不惟一性;過于講究練習形式的活動性,學生少有靜心、獨立解答的時間。事實表明:課堂練習過于強調生活性,只會使數學失去其本義而淪落為生活的附庸;過于追求開放性,則容易沖淡練習的主旨,降低練習的針對性;過于講究活動性,只會使練習浮于表面的形式,而使學生得不到實實在在的訓練。

畢竟解題還是數學的關鍵,我們的練習要適量、適度、實在。教師要精心選擇、設計題目,注意讓學生有摹仿的機會,也要重視變式訓練,特別是重復的題型盡量少。

五、全方位復習,在考核中滲透

首先,通過考核前的全面復習,可以幫助學生在系統整理、概括比較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系統地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發展。在復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聯想,在數學知識的原因和結果、現象和本質、特殊和普遍的分析中突破回升全面記憶,是知識得到進一步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試題的編寫上,我們要抓住試題的本質,在考核中滲透。例如,將整數、小數、分數的概念進行對比測試,我們不能僅停留在學生對概念的熟悉這個層次上,而是緊緊圍繞三者的關系,開拓題型,啟發學生能自主運用概念,理解知識間的聯系和區別。

一言以蔽之,增加數學課的“數學味”,就是要把握好數學教學的“度”的問題,剔除不必要的熱鬧,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凸現數學的本義。同時,要重新審視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的既有經驗,善于將新理念與傳統經驗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創造出既形式靈動又“數學味”濃郁的數學課堂教學新境界。

猜你喜歡
新理念數學課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新理念實干 高質量作為
現代調解的新理念與新思維
有趣的數學課
國外興起長壽新理念
讓學生愛上數學課
新理念下再啟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