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際救援隊犬搜索組赴海地工作紀實

2010-11-09 03:01馮海峰宋群國岳迎賓
中國工作犬業 2010年3期
關鍵詞:救援隊救援隊員

馮海峰 宋群國 岳迎賓

中國國際救援隊犬搜索組赴海地工作紀實

馮海峰 宋群國 岳迎賓

北京時間2010年1月13日5時53分,當地時間1月12日16時53分,地處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島國海地發生7.3級強烈地震,給當地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震發生時,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部隊(以下稱“維和部隊”)正在海地執行維和任務,有8名同志壓埋在廢墟中。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指示中國國際救援隊(以下稱“救援隊”)迅速趕赴海地災區,開展救援。救援隊抵達海地后連續奮戰60多個小時,成功搜救出中國8名遇難人員的遺體和包括聯合國駐海地高級官員的7名外籍遇難人員遺體。救援隊在海地救援的15天里,在多個地區開展搜救和醫療巡診工作。

行動迅速 準備充分

此次赴海地執行地震救援任務,救援隊共派出了搜救隊員、醫療隊員和技術專家等共50名隊員。根據此次救援任務特點、搜救工作的需要和搜救犬隊的實際情況,救援隊派出由宋群國、楊晨和岳迎賓3名經驗豐富的訓犬員帶領3頭搜救犬組成犬搜索組,負責對壓埋人員的搜索任務。參加此次救援任務的搜救犬分別是2歲的金毛巡回獵犬、3歲的史賓格犬和3歲的德國牧羊犬。

1月13日中午,搜救犬隊在接到赴海地執行救援任務的命令后,在全隊隊員的協助下迅速開展人、犬裝備和物資準備工作。按照救援隊出發時間的要求,搜救犬隊以最短的時間將個人裝備和3頭搜救犬在執行救援任務中所必需的犬籠、犬用帳篷等20余件犬用物資和犬糧20日份,以及犬用急救藥品數十種準備完畢,為救援隊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并順利完成救援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與此同時,3名犬搜索組隊員迅速了解災情信息,并召開了小組會議,針對此次任務統一思想,明確要求,制定相關工作程序。下午3時左右,犬搜索組隨隊伍抵達首都國際機場集結待命。

牢記使命 科學救援

——掌握災情,擬定搜救方案。

北京時間1月13日晚上20時許登機完畢后,此次赴海地救援行動全面展開。在飛機起飛一小時后,此次救援隊領隊黃建發司長組織全體隊員以及隨行的外交部和公安部同志召開了第一次災情通報和任務部署會。主要對當地的災情、社情等情況進行了通報,以及任務分工做了初步部署,并傳達了各級首長的指示精神和相關要求。北京時間14日12時許在飛行途中召開了第二次會議,對在途中收集到的災區人員傷亡、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等最新情況進行了通報,并明確了任務分工,制定了具體的搜救方案。根據任務分工和搜救方案,確定由犬搜索組3名訓犬員帶領3頭搜救犬與部分救援隊員、技術專家和公安部、外交部等同志組成先遣組,于飛機抵達災區后,立即趕赴救援現場展開工作。

——爭分奪秒,全面展開搜索。

當地時間14日凌晨2:06,救援隊抵達太子港機場后,根據災情信息,犬搜索組攜帶搜救犬與先遣組立即乘坐由維和部隊提供的交通工具,并在其護衛下迅速趕往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以下稱“聯海團”)總部大樓。當地時間凌晨4:00,救援隊到達聯海團總部大樓現場。聯海團總部大樓在此次地震災害中,建筑整體成粉碎性倒塌,無法識別建筑結構。在這種情況下,維和部隊向救援隊提供了聯海團總部大樓結構草圖,并向救援隊詳細介紹了當時開會人員在地震發生時所處的大概位置。隨后,在維和部隊的指引和護衛下,由搜救隊隊長和犬搜索組組長對現場進行詳細勘查,其他訓犬員則迅速整理裝備,帶犬熟悉環境,做好搜救準備工作。

根據現場勘查結果和防暴隊提供的信息,以及美國救援隊曾在現場的搜救情況,經隊領導研究決定,先由搜救犬對現場進行搜索。接到命令后,犬搜索組根據現場情況迅速制定了搜索方案。由于大樓樓板重疊,橫梁交錯,墻體呈粉碎狀夾雜在廢墟中,大小鋼筋或扭曲或似漁網將廢墟層層包裹,以及余震不斷的現場情況,給犬搜索造成了很大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搜索組要求訓犬員靠前指揮,減少搜救犬在廢墟上的自由行進路線,加密口令的發布,盡可能地使犬在安全的路線和情況下進行搜索。在搜索的過程中,根據現場特點和不安全因素,以及氣溫炎熱的實際情況,犬搜索工作采用了“接力式”方法對目標區域進行搜索。即對一個區域先用一頭犬進行搜索,其它兩頭犬原地休息,待第一頭犬搜索完畢后,第二頭犬再進行確認搜索排查,并根據搜索的情況,讓第三頭犬進行重點確認。同時,地震專家對現場情況及不安全因素進行觀察和記錄,時刻與搜索隊員保持聯系,并及時將現場的情況反饋給搜索隊員,確保搜索工作安全、順利開展。

工作中,首先由第一頭搜救犬對可能壓埋人員的區域進行搜索,搜救犬在聯海團大樓東側一區域有重嗅反應,但無吠叫。隨即派出第二頭搜救犬從另外一個方向對該區域進行重點搜索;第二頭搜救犬在該區域仍有重嗅反應,但無吠叫;然后又派出第三頭搜救犬,反應和前兩頭相同。結合日常訓練情況,根據搜救犬在廢墟上的反應和維和部隊提供的地震時開會人員所處的大概位置,以及現場建筑物倒塌情況等信息,犬搜索組判定該區域為被困人員的位置,并向搜救隊領導進行了匯報。

——一專多能,協助開展營救。

由于太子港機場因地震破壞嚴重已經處于癱瘓狀態,救援物資只能由隊員手抬肩扛從飛機卸載救援裝備物資。大部分營救組隊員因卸機不能及時趕到現場展開營救工作,考慮到時間的緊迫性,三名訓犬員便主動申請投入到營救工作中,利用現有的裝備開展救援工作,為搶救中國同胞爭取寶貴時間。

由于當地白天氣溫在30多度,非常炎熱,營救工作又是一項非常消耗體力的工作,在工作了一個多小時后,訓犬員岳迎賓便因為天氣炎熱,體力消耗過大而面色蒼白有些支撐不住了,但是為了能夠盡快找到8位同胞,他一直堅持工作,堅決不肯下去休息,一直到當地時間1月14日中午,其他營救隊員趕到現場后,才下廢墟休息。在歷時60多個小時的艱苦營救過程中,3名訓犬員共參與挖掘出了7具遇難者遺體,其中包括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爆隊政委李欽在內的4名中國遇難同胞,以及3名聯合國駐海地工作人員。

——連續作戰,開展國際合作。

在完成對聯海團總部區域的搜索工作后,犬搜索組攜帶3頭搜救犬隨救援隊先后轉戰家樂福某大型襯衫制造廠、中心城區某汽配中心以及太陽城等多處災害現場進行搜索,并積極與其他國際救援隊協同展開搜救工作。先后與西班牙、巴西、尼泊爾、法國、以色列等國際救援隊合作,共同對聯海團總部及多個災害現場倒塌廢墟進行了搜索排查,贏得了國際同行的一致好評。

總結經驗 提高能力

搜救犬訓犬員一專多能的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在今后的訓練中既要提高專業技能訓練,更要加強對各類救援器材、簡單醫療裝備等方面使用能力的訓練,注重提高與搜救隊伍各部門協同配合的意識和能力。

搜救犬適應復雜化環境的能力有待加強,此次救援由于天氣炎熱,造成犬工作積極性不高,縮短了搜索時間,降低了搜索效率。此次救援出發地與目的地的溫差近50度(從零下16度到零上30度),造成犬在生理方面有些不適應。由于出發前有所準備,通過為犬洗澡梳毛,使犬逐漸適應當地氣候。針對此次救援,今后應加強研究搜救犬在救援期間的適應性問題。

(作者單位:馮海峰,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100036;宋群國、岳迎賓,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100036)

(圖片提供:馮海峰)

(編輯:周肖鵬)

猜你喜歡
救援隊救援隊員
緊急救援
以“一刻鐘”導航隊員“一輩子”
3D打印大救援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隊員
福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招之即戰
致敬:風雪中的人大扶貧工作隊員
防化醫學救援隊的培訓與演練
救援行動
水下考古隊員的一天
緊急救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