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企合作更有利于培養高技能人才

2010-12-31 23:22高明學李玉寶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0年2期
關鍵詞:技能型職業院校校企

鞠 蕾 高明學 李玉寶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新的類型教育。伴隨職業教育的大發展,如何把握機遇找尋一種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最優模式,是職業教育面臨的一道重要課題。經過職業院校、職教工作者多年努力地探索,得出這樣的結論職業教育最優人才培養模式為——校企合作,如果不走校企合作之路,絕大多數職業院校是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高技能型人才。

實行校企合作,能使學校更好地了解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及其發展趨勢,不斷促進學校的教學改革;能把企業的技術、設備、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成功的嫁接到學校的教育體系中來,使職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能促使學校把對學生的培養過程與企業對第一線工藝技術人員的要求有機結合起來,使培養的人才適應企業、行業、社會的需要,是學校和企業雙贏的最好選擇。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校企合作尤其適合土建類專業,土建類工程具有規模大、工作周期長、材料消耗大、生產工藝的改進、生產設備的更新速度快等特點,學校沒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來保證實訓條件,導致實際工程很難在學校進行復制,只能在技術層面復制。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企業設施設備的優勢,校企充分合作,才能保證人才質量。從校企合作的意義、校企合作的思考、校企合作的建議等幾方面進行論述:

1 校企合作的意義

近年來,不少職業院校和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并嘗到甜頭,對校企合作的內涵、作用、意義等都有所認識。但從整體看,準確理解和深刻領會校企合作的意義是必須解決的認識問題。

1.1 校企合作是技能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創新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提出“建立高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制度”,并要求成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協調指導機構,明確了該機構的職責;對職業院校、企業、政府三方在校企合作培養制度中應承擔的責任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把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型人才這一做法提高到制度層面,這在我國還是首次,校企合作是高技能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創新。

1.2 校企合作符合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有利于促進職業教育發展

校企合作發揮學校和企業的各自優勢,共同培養社會與市場需要的人才把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踐經驗為主的企業生產環境有機結合于學生的培養過程中,通過校內模擬訓練和校外現場實習等一系列實踐性教學環節,使學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業的生產規律、設備和技術等,畢業后立即就能參加生產實踐,深受社會及企業的歡迎。

1.3 校企合作是造就高技能型人才隊伍的重要途徑

只有輸出端的職業院校與輸入端的企業緊密銜接,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勞動者,才能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受到企業歡迎;只有企業的積極參與,才能讓職業院校了解企業的崗位需求,崗位職務能力需求,使職業院校根據企業提出的崗位培養目標設置專業,搞好課程開發,按照企業的要求組織教學活動,為企業培養出技能型人才。

1.4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

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兼具校內教學和企業崗位能力實訓兩個領域、兩種空間、兩種能力教學的特點,是理論與實踐零距離結合,也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方針的切實體現。實踐證明,這種制度培養出來的學生既有扎實的文化和專業理論基礎,又有與崗位能力要求相對接的專業技能,培養出來的學生,企業滿意、學校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

2 校企合作的思考

2.1 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

制度缺失。國家的宏觀政策與指導力度不夠,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沒有上升到立法層面,導致在校企合作的實踐中面臨著三大難題:一是如何使校企雙方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尚缺乏制度和法律制約;二是如何使校企合作切實深入到教學和科研領域,還缺乏具體的方案和監控制度;三是如何使校企雙方在合作過程中受益,也缺乏具體的實施規則。

觀念問題。站在學校的角度,還未深刻地認識到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如果不走校企合作之路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且有的學校尚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缺乏開展校企合作應有的熱情和動力。

運行問題。對校企合作缺乏整體推進,沒有從系統的觀點,通盤考慮,統籌運作,使企業運行與辦學諸要素之間有機結合、相互作用,構成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整體,最優化地實現辦學目標和預期效果。

2.2 校企合作的思考

企業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但不能盲目應求。校企合作是教育適應經濟,為經濟服務的具體制度。校企合作的動機、過程、成果都應該和必須體現企業需求,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缺什么人才,學校就得辦什么專業,培養什么人才。學校要根據自身實際,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精力選辦企業最緊缺、學生最有發展前景的專業。集中精力辦好一些專業,并辦出品牌,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養的成功之路,但不能因此而削弱校內教育。當前,不少職業學校壓縮校內教育課時,大幅度增加學生在企業“實習”的時間。這一現象證明,校內教育正被削弱,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校內教育對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個性形式等具有直接的影響,是別的教育無法替代的。因此,要正確認識校企合作,做到校內教育與企業實習并重。

3 校企合作的建議

3.1 深化校企合作之內涵。校企合作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真正實現雙贏,校企雙方就應該在誠信、互惠的基礎上深化校企合作之內涵。主要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共同確定培養目標。職業院校應針對市場的需求,企業的需求,會同企業專家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即學生應達到的知識、能力與素質標準。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質量。職業院校應多聽取來自企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由校企雙方共同來確定。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學校提供生源、師資、校舍等教學資源,并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學;企業則提供實驗實訓場所,負責職業能力的教學。校方可以經常組織相關老師隨堂聽企業專家講課,學習專家的專業經驗,企業專家也可以經常聽學校老師講課,借鑒學校老師的授課方法與技巧,從而實現校企雙方教學的共同提高。

共同負責師資培訓。

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實訓基地建設是校企合作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校企雙方應本著“誠信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則,采取多種形式共同建設好校內實訓場所與校外實訓基地,讓這些基地真正成為學校師生接觸社會,了解市場和進行職業技能鍛造的重要陣地。

3.2 共享校企合作教育資源

人力資源的共享。校企合作是整合“雙師型”教師隊伍的紐帶,是解決學校教師缺乏生產一線經驗和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課堂經歷不足的關鍵。

積極引進相關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工程技術人員來校做兼職教師,同時,學院教師采取定期到合作企業鍛煉的方式,加強學校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加速企業工程師和學校教師的“雙師型”轉化。

物力資源的共享。職業學院借助企業設備優勢和生產技術優勢,彌補學生校內實訓人多、設備緊張的不足和缺憾。學生在企業實習,可以貼近生產一線實際,直接進入生產環節,用實材生產產品,縮短了實習、上崗周期,實現學生技能與崗位要求零距離。

3.3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應不斷研究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發展的動態,借鑒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結合我國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在人才培養方案、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教育管理等方面加以借鑒,促進校企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經濟的提升呼喚職業教育的發展,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最優模式,我們只有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內涵,提升校企合作層次,才能真正培養出高技能人才。

[1]王愛華.校企合作辦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7-03-15.

猜你喜歡
技能型職業院校校企
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農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養淺析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浙江省汽車后服務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