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中國人重點作者介紹

2011-01-13 08:52
科學中國人 2011年19期
關鍵詞:電子學中國科學院院士

科學中國人重點作者介紹

馬宗晉,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家科技部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組長。1933年1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長春市。1955年畢業于北京地質學院普查系,196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構造研究室任構造力學研究組組長,國家科委地球物理局京津地震辦公室分析預報組組長,中央地震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地震辦公室分析預報組組長,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副主任,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

他是地質學家、減災專家和全球構造的探索者,節理構造定性分析、漸進式地震預報模式和全球三大構造系統的創立者。曾獲首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家。

馬宗晉院士曾為本刊撰稿統計如下:

2001年第4期:《地球到底怎么了》

2002年第2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人類自身的覺醒》

吳全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物理學家、電子物理教育家。1923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黃巖市。194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于清華大學電機系,留校任物理系助教,協助孟昭英教授籌建電子學實驗室。1952年院系調整,吳全德調到北京大學物理系,在電子學組任講師,從那時起他開始進行電子光學方面的研究。

我國光電陰極理論研究的開拓者,在國際上最先解開銀氧銫光電陰極發射機理之謎。提出金屬超微?!雽w薄膜光電子發射模型和固體基質中超微粒子的成核、生長理論,國際同行稱之為“吳氏理論”。對光電子發射和超微?!虘B基質薄膜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05年12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吳全德院士是中國納米電子學研究的開拓者,但從1998年起開始探索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關系,為本刊撰稿統計如下:

2004年第2期:《科學美——科學中美的哲學和科學中的藝術》

2004年第7期:《數學迭代的形象美》

2004年第10期:《三種海馬的形象美》

2004年第12期:《雪花 冰花 納米花》

2005年第1期:《中華文人和科學人的審美》

2005年第5期:《審美與心理“生動”》

2005年第7期:《對稱、反對稱、對稱破缺》

2005年第10期:《第三個無理數與音樂》

李伯謙,196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曾任北京大學考古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長兼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主要從事考古學理論與方法、青銅時代考古、古代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等的教學與研究。1996年起出任“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副組長和“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主持人之一。

李伯謙教授為本刊撰稿統計如下:

2001年第4期:《走出遺古 直面祖先》

猜你喜歡
電子學中國科學院院士
院士寄語
“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方定的長壽經
院士寄語
院士寄語
院士寄語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振聲
《量子電子學報》征稿簡則
《量子電子學報》征稿簡則
關于《電子基礎實訓(全英授課)》教學改革探究
基于STEAM教育的中職機電課程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