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公共信息系統設計理念探析

2011-01-22 03:39蕭沁孫湘明
關鍵詞:公共信息圖表環境

蕭沁,孫湘明

(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410083)

美國預言家阿爾文·托勒夫在著作《第三次浪潮》中,預測人類社會必將經歷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后邁入信息社會。隨后他在《未來的沖擊》中又指出了未來生活會因“信息超載”而受到影響。城市作為人類物質與文化的重要載體,負載著人們社會、文化、生產生活的重要職能,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在視覺文化的影響下,城市信息的視覺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F代城市的發展加快了城市信息化與國際化的步伐,促使人們關注城市空間信息的有效傳達,城市公共信息系統設計因此而被激活。

城市公共信息系統設計(Urban Public Info-Design System)是城市特定空間和場所的信息傳達,指運用“視覺符號在城市公共空間里進行有特殊意義的信息傳達設計”[1]。涵蓋了與城市公共空間的有關一切事物,涉及到信息、體驗以及場所營造等。其實質是用文字、圖形、圖表、圖像、聲音等信息與載體構建一個人工環境,目的是在城市公共空間“進行有效能的信息傳遞,同時使得紛繁復雜的信息變得更容易讓人理解和被使用”[2]。城市公共信息系統具有視覺識別、信息搜尋、導向指引、文化傳播等方面的功能,解決城市迷失問題,提高商業效率,促進城市公共服務,保證城市的良好運行狀態。

作為一個橫跨多學科交叉的新研究領域,城市公共信息系統與城市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數字媒體設計密切相關,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城市信息構成的有機整體,其形成源自城市信息傳達與不同設計領域的交集,其設計實踐則伴隨信息載體、信息環境的不同而呈現出二維、三維以及多維的形態。

一、視覺的符號與秩序——視覺圖表信息設計理念

視覺圖表設計理念,最早源自于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與統計學領域。設計方法是依據符號學、統計學、視覺傳達原理將復雜理性的概念、文本、數據甚至各種行為過程簡化,轉換為層次清晰、有趣易懂的可視化形態,其設計內容包括城市標準化的公共信息符號、公共信息圖示與公共信息圖表等。

18世紀末,歐洲的經濟學家威廉.普來費爾就嘗試用視覺圖形來呈現數據信息。早期的視覺統計設計側重以二維形態的圖形符號和圖表形式出現,普遍運用于以印刷為主的二維形態的城市公共信息傳達領域,與當時的城市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傳播密切相關。

20世紀40年代,奧地利社會學家奧托.鈕特爾與德國藝術家創造了ISOTYPE體系[2],使用系統化的簡單易懂的符號來表示復雜的社會經濟學數據。這是運用視覺統計來傳達公共信息較早的嘗試。奧托·鈕特爾的ISOTYPE由超過1000張不同的圖像組成,并且有一整套使用規則。其設計方法曾在1940~1965年在歐洲廣泛采用,這種視覺化圖像串聯起形象化的句子和故事,生動、直觀的展開信息傳達,展示了公共信息傳遞中圖形圖像的易讀性、直接性和效能。ISOTYPE體系雖然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沒有完全實現,但是其的設計構想直接影響了當今國際標準化圖標的形成。

圖1 倫敦街頭城市公共信息設計

1976年,美國學者、著名圖表信息設計家理查德·烏爾曼(Richard Saul Wurman)提出“信息圖表”的概念[3],這是視覺圖表信息設計理念的初步形成。理查德·烏爾曼將視覺信息圖表的設計看作是一種構造信息結構的方式,認為信息結構設計的根本任務是設計對信息的表達,即提取復雜環境和信息中的內核并將其以清晰、美觀的方式呈現給受眾。

視覺圖表信息設計理念的特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用直觀、凝練、清晰的視覺語言建構符號并通過符號建構信息,設計中的符號信息能夠“以人可以直接感受的方式變形”[4],并幫助人們快速地識別信息。二是設計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信息架構統合信息,圍繞信息架構形成的視覺表格便于信息的接收者理解信息的邏輯,利于解讀復雜的公共信息、數據以及公共政策。

例如在美國,視覺圖表在政府和機構的公共傳播中應用非常普遍,政府擅長利用視覺形態對公共信息及公共政策的進行深度解讀。美國司法測繪中心與哥倫比亞大學空間信息設計實驗室合作繪制了“百萬美元街區地圖”。該設計通過視覺圖表直觀反映了美國囚犯人口遷徙模式以及相關的社會問題,從而引起公眾對司法政策與效能進行思考。

圖2 奧托.鈕特爾ISOTYPE體系

美國總統奧巴馬公布的美國2010年的財政預算草案(圖3),總計3.6萬億,這個世界上第一大財政預算草案包含了美國近500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相應的數據來對應未來一年財政預算收支的數據,綠色代表增加相應的財政,而紅色則代表減少財政支出。而且這個信息圖表通過不同的圖形大小來顯示不同的財政支出,來顯示不同的圖表大小,而且用不同的細線來顯示不同部門的從屬關系,使得如此龐大的政府關系網可以一目了然。該圖表有序設計促進公眾仔細的了解其財政預算的具體情況。案例表明視覺圖表設計,將圖形及其組織結構負載最豐富的視覺信息,使其組織結構秩序化,能實現公共信息傳達功能的效率最大化,從而保證信息傳達的有效性。

圖3 美國2010年的財政預算草案

視覺圖表設計理念指導下的公共信息設計從視覺角度切入信息傳達與統計數據,使受眾能利用“圖形知覺”與“表格查找”方式快速的接受和分析信息[5]。視覺圖表信息設計對于促進公眾對公共信息的深度理解,促使公共政策的普及等方面作用顯著,使得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的活動者溝通變得有效,城市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務的宣傳更為到位。

二、空間的指引和場所營造——環境識別信息設計理念

城市環境識別信息依附于城市建筑與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公共信息設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信息設計對于空間的指引和場所的營造。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城市公共空間不斷擴大、公共信息服務的需求的不斷增加,促進了城市視覺設計與城市空間規劃設計的有效結合。城市環境識別包括城市的標志、交通導識、區域導識、場所導識等等。

現代城市設計理論推動了環境識別信息設計理念的產生,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馬克斯·本澤(Burgess)就開始關注城市環境信息識別,在他的初步設想中城市結構是放射型的,圍繞城市花園為中心,建筑物排列兩旁,他還設計了城市標識作為城市識別的核心[1]。

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在其著作《明日的城市》中提出城市的活力來自于交換:交換思想、交換信息、交換知識和才智。他認為設計300萬左右人口的城市,必須要有網狀的道路交通系統,鐵路、公路、停車場等聚集地下[1],其理論從客觀需求上需要的城市公共信息系統來支持,以保證城市的正常運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凱文·林奇(Kevin Lynch)率先提出了“路線搜尋”[6](Way finding)這一術語。他在《城市意象》中指出了有關城市的面貌及城市的重要性和可變性,提出城市視覺形態的識別方法。即從道路、邊界、區域、節點、標志物五方面來形成系統的城市環境空間識別架構,強調城市空間環境的可識別性。

歐美國家對于環境信息識別的重視和城市公共建設的的需求,直接推動城市公共信息設計的產生。最早的、成功的城市環境識別信息設計是20世紀的英國倫敦地鐵導向識別設計,這是將科學準確的信息傳達體系運用在公共環境項目中的實踐,也是城市公共導向信息系統化、規?;涂茖W化的設計雛形,有很強視覺信息傳遞效果。設計家亨利·貝克(Henry,Beck)負責設計了敦地鐵交通圖,同時還設計交通導識圖,其設計的版面統一,明晰易讀。著名的設計師愛德華·約翰斯頓則為地鐵設計了造型簡潔的無飾線體字體,被后人稱為“鐵路體”。倫敦地鐵公共信息設計為后來全世界所有軌道交通和其他交通的導向信息設計奠定了基礎。

圖4 澳大利亞墨爾本港區海濱城導識

20世紀末,美國在城市環境識別信息設計上更是世界領先,相關法制繁多而精細,設計系統而細致,體現其特色。其中,殘疾人保障(ADA)系統、美國聯邦交通標志系統(ERGS)、國家公園標準(NPS)、紐約市捷運系統(RT)等相當完善。

如果說城市道路、交通信息建立了城市環境識別的“線”性信息,那么,城市區域導識和場所導識則是城市環境識別的“點”狀分布。城市區域導識、場所信息導識不僅是日益擴大的城市易讀的需要,同時也是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謀求自身形象的需要。城市區域導識和場所信息作為城市公共環境信息設計系統中的重要部分,它融道路與建設環境因素為一體,將平面設計和建筑設計完美的結合,為人們作出了很好的視覺指引,充分顯示了城市公共信息設計在城市公共空間的管理、服務功能。

蘇斯曼/普利策有限公司為東京著名的六本木山地區設計了信息導向體系,將平面設計和建筑設計完美的結合,使人們保持暢通無阻并愉快體驗城市生活。澳大利亞艾米設計事務所設計特色是將導識信息與建筑環境恰如其分的融合,以營造特定的場所空間體驗。墨爾本聯邦廣場、墨爾本港區海濱城導識項目都體現這一特點(圖4)。

基于城市環境識別的城市公共信息設計理念源于城市設計與環境設計,結合視覺傳達的設計方法,立足于從城市的空間認知、城市的空間及區域的信息架構、城市標志的確立、城市標志符號等方面建立系統的城市環境信息服務體系。城市環境識別設計在建立完善的城市形象過程中,也承載了“城市文化的內核”[7],塑造了城市文化和精神。

三、感官的體驗與交流互動——數字交互信息設計理念

信息設計原本產生于溝通和交流的需求,充滿時間、運動、交互的因素。數字交互信息設計源自交互設計、動態媒體設計等這樣前沿的領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運用計算機圖像、聲音、動畫等綜合媒介和受眾互動的數字交互信息設計理念應運而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媒體實驗室的教授尼葛洛龐帝教授在《數字化生存》里提出了數字化時代數字化必將給人類的學習、交流、生活、娛樂帶來變革的理論為交互信息設計理念產生與構建奠定了基礎。

20世紀 90年代,美國著名的信息設計專家內森·謝卓夫發表了名為《交互信息設計:設計的統一理論》(Information Interact Design: A Unified Field Theory.F Design)的文章。文中指出設計統一理論為交互設計與信息設計提供了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描述。內森·謝卓夫認為信息設計活動都可以分為信息設計、交互設計和知覺設計三個部分,并且信息設計的這三個組成部分是相互滲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穆里爾·庫珀和她的可視語言工作室則具體研究了信息設計與方法,她將平面設計與科技關聯與合作,創造性的展示了信息視覺化、動態化的數字體驗實踐[2]。

香港理工大學辛向陽教授指出“交互設計的對象是人的活動”[8],交互式信息設計側重于創造人的活動與體驗,將信息的內容和要素按照一定的信息架構用動態與可視化的媒介和界面呈現出來,更側重信息設計互動性和體驗性以及人們在接受信息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的支持使得城市交互信息設計越來越多的呈現在城市空間、場所。在歐美發達國家街頭,有查詢道路交通、旅游服務信息的綜合互動信息終端;在數字技術支持下的數字交互信息理念改變傳統的單向的信息接受方式,信息的接受者在信息的傳達中突出體驗特色。例如城市的互動的信息終端除了利用傳統的視覺方式傳遞信息,同時包含包括語音、觸覺等方面的信息傳遞,由傳統二維設計領域擴展到三維、四維的綜合設計領域,通過互動信息網站你可以到陌生的城市旅行。在現實生活中,街頭的互動站點可以將你和城市有效的“鏈接”起來。

另外,依托數字化媒介產生的互動信息設計在城市大型公共展覽、博物館公共展示中逐步采用。例如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通過交互展示亭/網站傳遞給公眾的互動體驗式信息項目“印刷是什么”,該項目在展覽過程中通過動畫來講解應刷過程,帶領用戶逐步體驗木刻版畫、蝕刻印刷、平版印刷以及絲網印刷的制作流程,最終還能通過設置的程序,自己選擇某種方式印刷自己的作品。

交互信息設計以交互和體驗為特色的公共信息傳達,重視人與機器、人與環境的互動性,因此其設計不僅強調的是“信息”本身,信息是如何表現的;同時更強調人和信息之間,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過程。

四、結語

設計作為協調社會、經濟、文化、技術的一種手段,具有促進人類和諧持續發展的價值和意義。21世紀,在全球經濟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國城市化發展迅速,城市的信息化建設與設計對于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的活動者以及城市公共服務都日趨重要,已成為城市發展新主題,也是城市建設發展新的增長點。

本文圍繞城市公共信息與視覺傳達、城市規劃、城市管理、數字技術等諸多學科交叉而形成的理念來源展開梳理,對視覺圖表、環境識別、數字交互理念指導下城市公共信息設計實踐與特色進行全方位的解析,探索完善城市公共信息系統設計體系,為國內新時期城市建設中營造獨特可識的城市形象,和諧舒適的城市環境,快速便捷的城市公共服務提供有力的支持。

[1]周進.世博會與上海市公共信息系統設計[J].藝術百家2006(5):178?180.

[2]簡·維索基,歐格雷迪,郭瑽譯.信息設計[M].南京: 譯林出版社,2009:226,18,172.

[3]王薇.信息時代的視覺信息圖表設計[J].裝飾2006(4):128.

[4]詹炳宏.信息: 作為設計的對象[J].裝飾:2010(1):132?134.

[5]孟曉輝.讀圖時代報紙“信息圖表”的深度解讀功能.新聞窗[J].2009(3): 56?57.

[6]凱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 華夏出版社,2001.

[7]孫湘明,成寶平.城市符號的視覺語義探析[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796?800.

[8]辛向陽.交互設計的對象是人的活動[J].裝飾,2010(1):16.

猜你喜歡
公共信息圖表環境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新時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與發展
基于云計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務平臺
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與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互聯互通
雙周圖表
雙周圖表
雙周圖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