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出來的漣漪效應

2011-02-12 07:50於常勇
當代黨員 2011年2期
關鍵詞:城里人創先爭優新村

於常勇

往一汪靜水扔塊石頭,粼粼波紋會波及很遠——這就是漣漪效應。

白林村,這個昔日有名的貧困村,用了短短三年,就成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到訪的村。

秘訣在哪?

“通過創先爭優,我們找到了那塊‘石頭?!卑琢执宕逯徥朔颊f,“砸出了巨大的漣漪效應?!?/p>

以我富 引民富

“需要有人站出來,做那塊‘石頭?!饼徥朔家徽婆脑趬ι?。

一屋子喧囂安靜下來。

“沒人愿意嗎?”龔仕芳目光子彈般掃射著。

一屋子人全低下了頭。

空氣,在沉默中越收越緊,似要凝成冰疙瘩。

“我來吧!”曾順義一拍桌子,躥了起來。

龔仕芳拍拍老曾的肩,轉身,淚水出眶。

“豁出去了?!崩显俸傩χ?,“賺了,就是探路;賠了,虧我一個?!?/p>

這幕場景,至今仍錐子般刻在龔仕芳腦里。

2007年,白林村人均收入再次位列沙坪壩區倒數三位,龔仕芳揪心不已。

看著其他村一個個往前奔,龔仕芳著急:“不能再走種糧這唯一之道了?!?/p>

“我想讓村民過上城里人的生活?!饼徥朔家活^扎進鎮政府,“發展什么產業好呢?”

鎮領導拉著龔仕芳,考察了一圈,答案有了:“發展水果、蔬菜產業?!?/p>

回到村,開會,龔仕芳扯著嗓子喊:“種水果和蔬菜才有出路?!?/p>

無人應聲。

龔仕芳急了,又一頭扎進鎮政府:“怎么辦?”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辨傤I導說,“你得樹一個標桿?!?/p>

找來十余個村民談話,希望有人站出來“吃螃蟹”,最后跑運輸的曾順義救了急。

曾順義承包了40畝地,開始種翠梨、琵琶等水果。

老曾真是拼血本了,為把水果種好,他請專家來號脈;為把水果賣好,他請專家做有機認證,“翠冠梨”等商標應聲出籠。

水果賣瘋了,村民們紛紛跑來取經。老曾二話不說,傾囊相授,300多畝果林眨眼就誕生了。受此啟發,村民們還種起了蔬菜。

規模一上來,資本就來了——國泰農業公司租了2340畝地,發展生態農業,村民們美滋滋地當起了農業工人。

短短三年,白林村人均收入一下從3000元增至7000元。村民說,沒有老曾,白林村不會有今天。

龔仕芳問:“當初你為何站出來?”

老曾蹦出四字:“我是黨員?!?/p>

以我住 帶民住

翻過來,轉過去,睡不著。

龔仕芳哀求的眼神,在張興淑眼前跳來跳去,一直跳進她心里,堵得慌。

國泰入村后,集中修建了農民新村。

新村很漂亮,都是六層的小高樓,瓷磚貼面,很氣派?;@球場、運動器械、圖書室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典型城市小區的模樣。

新村修好后,龔仕芳眼里全是興奮的光芒:“這下好了,村民能過城里人的生活了?!?/p>

不到三天,她眼里的光芒就滅了——她四處宣講,但沒一家村民愿搬進新村。

“這么好的房子,你們怎么就不愿用宅基地換???”龔仕芳問。

“這屋子,住過我們家五輩人,用它換新居,你們再復耕,我對不起老祖宗?!?/p>

“我歲數大了,住慣了平房,不想住高樓?!?/p>

…………

龔仕芳一頭扎進鎮政府:“怎么辦?怎么辦?”

鎮領導說:“你還得找一塊‘石頭?!?/p>

回到村,龔仕芳鉆進張興淑家:“張婆婆,您79歲了,又是老黨員,德高望重,現在我們村在搞創先爭優,設了生產救助、政策宣傳等六個先鋒崗,想請您老出山,擔任政策宣傳先鋒崗?!?/p>

那一夜,張興淑失眠了。

第二天,張興淑啥話也沒說,抱著被子就住進了農民新村。

這以后,張興淑就成了宣傳員,逢人就夸新村的好:“不用挑水,不用燒柴,一擰龍頭水就來,那叫一個方便……”

一個心動了,兩個心動了……“要我搬遷”最后變成了“我要搬遷”。

龔仕芳很感激:“多虧您老站出來?!?/p>

張興淑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輩子總得做件對得起這個稱號的事?!?/p>

以我遷 帶民遷

讓村民過上城里人的生活,這是龔仕芳的夢。

實現此夢,說易也易,在產業蒸蒸日上、農民住進新村后,一下變得觸手可及。

“說難真難,把這夢弄成高標準的,就得拿出過雪山的勁兒?!卑琢执宕髮W生“村官”萬麗說,“最起碼,得像城里人一樣環保生活?!?/p>

為了這最起碼的一點,白林村決定創建重慶市生態衛生示范村。

這個火熱的夢,卻兜頭遭到一瓢冷水——市環保部門亮牌:流經白林村的梁灘河污染嚴重,必須整治,否則會影響生產生活。

那一夜,龔仕芳心如針扎——污染源來自白林村的養豬產業。

第二天,龔仕芳厚著臉哀求:“根據鎮里統一規劃,只有請你們將養豬場遷走?!?/p>

養豬村民憤怒得像頭獅子:“讓我們搬,門都沒有!”

碰壁后,龔仕芳想到了村黨支部宣傳委員歐登科:“他是村里最牛的養豬大戶,光種豬就養了100多頭?!?/p>

連著三晚,龔仕芳走到歐家門口又折了回去:“我開不了口?!?/p>

2008年,龔仕芳給在外地一家企業搞管理的歐登科打電話:“回來吧,白林村需要你領頭發展養殖業?!?/p>

老歐回來了,豬養得風風火火,帶動了一大幫人。

“當初,我們硬要別人回來,現在又要攆別人走?!饼徥朔颊f,“我沒臉向他交差??!”

第六天,深夜,龔仕芳聽見敲門聲。開門一看,是老歐。

老歐站在門口,哽咽說:“我是村干部,又是養豬大戶,大家盯著我,我不搬沒人會搬?!?/p>

說完,老歐扭頭走進黑暗里,眼淚大顆大顆掉下來。

老歐搬了,其他養豬戶跟著搬了。

這一年,白林村獲得了重慶市生態衛生示范村的榮譽。

以我創 引民創

白林村環保了,但在龔仕芳眼里,這還遠遠不夠。

“像城里人一樣生活,就意味著要便捷?!饼徥朔颊f,“這點白林村做得很不好,買包鹽打瓶油,都要去鎮上?!?/p>

服務業,成為白林村發展的短板。

如何補上短板,龔仕芳有經驗了:“先找一塊‘石頭?!?/p>

“回來吧,農民新村需要一個超市?!饼徥朔紦茼懺谕獯蚬さ男芷嫉碾娫?,“我們需要你這樣的年輕黨員帶個頭?!?/p>

熊萍有些為難:“我老公也在這里打工,我回來了,他怎么辦?”

第三天,熊萍接起電話,聽到龔仕芳在喊:“我們幫你老公在本地找了份工作,收入不比他現在低?!?/p>

熊萍應聲而回,傾盡積蓄,開了家超市。

超市很火,逗得村民們心癢癢,村里趁熱打鐵,規劃了巴渝風情街,引導村民發展餐飲等服務業。

村民買鹽打油不用去鎮上了,龔仕芳又撥響了黨員曾正水的電話:“你帶頭發展農家樂吧?!?/p>

曾正水承包了一段金溪河,養起了生態魚,農家樂按步推進。

曾正水賺錢了,很多村民眼饞,也想依葫蘆畫瓢,村里又趁熱打鐵,規劃了休閑垂釣中心。

砸出兩塊“石頭”,白林村的服務業活了。

2010年12月7日,白林村沸騰了,習近平副主席走進這個小村莊。

“白林村家家住上樓房,人人創業致富,黨建工作抓得很實?!绷暯秸f。

“沒有黨員干部引路,白林村脫不了那層殼?!贝迕裣驎r平說,“以前,一些村民對黨和政府,真還挺有意見,現在我們覺得,黨和政府為百姓謀幸福的那股勁又回來了?!?/p>

這三年,白林村勇奪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市文明村等六項榮譽。

“這是‘石頭砸出的漣漪效應?!毙腋T邶徥朔佳劢蔷`放。

心聲

創先爭優,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

——白林村黨員曾順義

怎么密切聯系群眾?就是多帶一點頭,多吃一點虧。

——白林村黨員曾正水

什么是創先爭優?就是在必要時候要帶頭做出犧牲。

——白林村村干部歐登科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住新村、搞搬遷,沒黨員干部帶頭吃虧,那硬是擱不平喲。

——白林村村民鐘朝仿

對農民來說,你要他做什么很簡單,就是你得先做出樣子。白林村的變化,其實就是黨員干部先做出了樣子。

——白林村村民李有發

羊群走路靠頭羊,我們能漸漸過上城里人似的生活,那真是“頭羊”帶出來的。

——白林村村民羅章福

猜你喜歡
城里人創先爭優新村
服務僑企創新業 創先爭優展作為
中國畫《林澗·新村》
創先爭優支部底色
在全球,每兩個人中就一個“城里人”
被資本裹挾的“新村再造”
兒童醫院構建創先爭優長效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以“三好一滿意”為抓手 建立創先爭優長效機制
“五老”宣傳隊走鄉串鎮唱新村
發揮“五老”隊伍作用 創建“三無四有”新村
鄉下人與城里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