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油履新油品貿易

2011-02-14 00:24
中國石油石化 2011年4期
關鍵詞:中海油成品油進出口

■文/本刊記者 吳 清

中海油首次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乃是其銷售業務在多年發展基礎上的一個正常商業行為。此舉在給中海油貿易業務帶來雙重保障的同時,也將為行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中海油貿易觸角伸向海外了。對于近幾年在國際市場上頻頻出手、在國際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的中海油來說,這似乎并不是一條大消息。但此次和以往不同,這是中海油首次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

中國海油總公司日前宣布,由該公司旗下的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從韓國進口的2.7萬噸柴油已順利投放華東市場。

2.7萬噸算多嗎?還真不多。但這次進口柴油是中海油通過國際貿易規則直接采購的第一船成品油,也是中海油首次開展成品油進出口貿易的有益嘗試,意味著這家中國的第三大石油公司終于也追隨中石油、中石化加入國際成品油貿易之列。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幾年來中海油在下游銷售多年積淀后的順勢舉措,此舉也將給行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順勢而為

蓄勢已久,一朝而發?抑或有更多更深層的用意?

與外界頗多猜測不同,中海油相關人士對記者的答復是,這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當時國內柴油市場供應緊張,就從韓國進口了一些,一為平抑國內需求,二是能從中賺到差價。

這個答案得到了易貿資訊資深分析師廖凱舜的認同。他分析道:“2010年12月份,國內柴油市場供應緊張,華東地區柴油價格高時可達8000多元/噸,因此即使扣除進口關稅等各項費用與支出后,估計中海油每噸也能獲利兩三百元?!?/p>

中海油在華東地區的加油站并不多,中海油這次進口的2.7萬噸柴油主要還是進入批發市場轉賣給下級經銷商,更多地是進入了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所以貿易賺差價的說法是符合情理的。

據上述中海油內部人士介紹,中海石油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就注冊了,是隨著總公司迅速發展海外事業,向下游業務拓展應運而生的,主要從事原油、成品油、燃料油、化工品和物資裝備的自營和代理貿易業務。進出口貿易將是中海油推進上下游一體化戰略、建設國際一流能源公司的重要一步。

而在中海油首次介入成品油貿易的背后,是中海油這些年在下游銷售領域的穩步發展。事實上,中海油下游銷售業務的拓展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從首獲成品油銷售資格到建立首個大煉廠,再到現在正式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雖然距離中石油、中石化兩位老大哥的差距還不小,但好在一直在不停地穩步推進。因此與其說是一個正常商業行為,不如說是中海油在下游銷售領域多年積淀的順勢而為。

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中海油是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的第五家國有企業。之前在國內在進行國際成品油貿易的企業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中聯油、中聯化外,還有中化國際、珠海振戎兩家也在開展國際成品油貿易,這次中海油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可以算是“老五”。

事實上,2.7萬噸柴油投入每年幾千萬噸消費量的華東市場,并不能激起太大的波瀾。不過,2.7萬噸柴油來的時機和地點頗有點耐人尋味。2010年12月,正是國內市場柴油緊缺,“柴油荒”愈演愈烈的時候,傳統柴油消費重地的華東地區更是對柴油翹首以盼。中海油在華東地區沒有自己的大煉廠,這時候從韓國進口的2.7萬噸柴油投放華東市場無疑是“雪中送炭”。這2.7萬噸柴油通過中間批發商賣給幾大公司的加油站,確實如中海油所說,為平抑當地柴油價格、緩解柴油荒起到了積極作用。

“除了企業的正常商業行為外,作為國有石油企業,我們也希望能盡到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敝泻S蛢炔咳耸扛嬖V記者。

面對國內“柴油荒”,中石油、中石化都在積極保障市場供應。相對于二者而言,中海油進入成品油市場的時間相對較短,且其主力煉廠又在惠州。業內人士認為,中海油通過進口柴油來應對“柴油荒”,盡管量不大,卻是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表現,可以彰顯其作為第三大國家石油公司負責任的社會形象?!岸朐谙掠武N售市場獲得一定市場份額,并取得進一步發展,承擔相應責任是基礎?!睆V東油氣行業協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說。

增加雙保險

出口消化過剩產能,進口重在賺差價。這是國內成品油這幾年進出口表現出來的一個特定現象,其最終目的都是使國內成品油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阿格斯公司高級分析師高華認為,中海油如今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就相當于多了國際這個市場,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外資源和市場。一方面國內市場供應緊張,價格高于國際成品油價格時就可以進口保供:另一方面,當國內產能過剩、市場飽和的時候,就可以部分出口,開展國際成品油貿易,就相當于多了一道保障,一種平衡手段。

“中海油成立了專業公司來負責國際成品油的貿易工作,這樣一來,就建立了從上游石油開采到下游銷售再到國際成品油貿易的全產業鏈,自己掌控成品油的進出口,上下游一體化的優勢會更加凸顯,為后期中海油在成品油領域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备呷A說。

國內現在有兩種現實情況,促使“成品油進出口”這種平衡手段成為中海油經常性行為。

首先,這幾年國內幾大石油公司都在加緊中下游煉化產能的擴張布局,在可預期的時間內,煉油產能較快增長的態勢還會持續。就中海油來說,其惠州煉油項目仍在擴建,在原有1200萬噸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至少新增1000萬噸產能,此外還有規劃中的寧波大榭、山東各1000萬噸煉油產能,未來產能過剩的壓力加大,就意味著必要時通過出口消化過剩產能、平衡國內供需會成為常態。

其次,目前國內石油期貨市場和成品油調節機制還不完善,市場投機氣氛濃,成品油市場大起大落現象頻現,階段性供應過剩和不足會交替上演,中海油也需要進出口貿易這一“平衡器”。

基于上述考慮,可以預見未來中海油還會更多地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金銀島分析師表示,這幾年中海油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資金技術雄厚,只要用心去做,開展國際成品油貿易對于擅長資本運作、在國際能源市場上長袖善舞的中海油來說,難度并不大。

眾多業內人士認為,中海油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在給自己加上雙重保險的同時,對成品油市場也是個好消息。中海油介入國際成品油貿易后,相當于為平衡國內成品油市場供需增添了新的砝碼。而且多了中海油這樣一支新生力量,有利于市場充分競爭,對終端消費市場也是一大利好

猜你喜歡
中海油成品油進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國化肥進出口雙雙下降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前兩個月我國化肥進出口量均減少
成品油管道運行優化的研究進展
進出口經理人
《進出口經理人》征訂
石油成品油銷售業務發展的一些思考
力控華康中海油透平數據遠傳項目
中海油的深海之殤
成品油市場回顧與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