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啟示

2011-02-16 12:28
中國水土保持 2011年10期
關鍵詞:德國土地生態

胡 建

(廣東省水利廳,廣東 廣州510635)

2010年,筆者參加了廣東省水利廳組織的赴德國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高級研修班,通過與德國政府機構和部門、非政府組織、高校及科研單位交流研討,了解其社會經濟、農業水利、水土保持及科研教育等方面的情況。尤其是德國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學習借鑒。

1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社會發展的主流

1.1 減少土地擾動

德國降雨較少,年降水量基本都在600 mm以下,加之降水分布比較均勻,地形起伏不大,植被狀況良好,因此水力侵蝕不是土壤流失的主要類型。相比來說,其土壤侵蝕的研究重點是風力侵蝕,防治土壤侵蝕的主要做法是致力于保護耕地。為了獲取農作物,人們翻種土地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大風將表土帶離造成土壤流失,因此科研人員主要研究采取何種措施能夠減少因風蝕造成的土壤流失。目前,德國已將耕地明確劃分為Ⅰ級風險區(15 t/(hm2?a)<流失量 <27 t/(hm2?a))和Ⅱ級風險區(流失量≥27 t/(hm2?a)),每個風險區都有固定的禁耕期。同時,還采取種植防護林、將作物的種植方向與風向垂直、減少機械翻土、淺耕、減少耕種面積(如每年只翻種70%的土地或更少)、禁施化肥農藥殺蟲劑等措施。除了減少土壤的流失和污染外,德國還努力減少對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據德國聯邦農業部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德國每天有100 hm2的土地被混凝土覆蓋,而他們的工作是致力于將這個數字降低到30 hm2,主要措施是少批建筑許可證、將硬化的土地逐步恢復到自然狀態等。

在我國,人為水土流失的監督重點是工程建設造成的土壤流失,而農業開發造成的土壤流失未能引起足夠重視,基本上處于無監管狀態。隨著生產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的落實,我們應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農耕地的保護上,尤其是坡耕地的治理。我國人口眾多,糧食問題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首要問題,加之耕地資源稀缺,更應加強對耕地的保護。治理坡耕地,不宜過多地干擾和向土地索取,要讓土地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1.2 讓水自然調節

德國首都柏林居民的飲用水并非直接抽取河水,而是主要來自地下水和湖岸滲透水。據介紹,降水由湖岸滲透到地下需要50 d,而由地表滲透到地下則需要20 a,并且經過長時間一系列的理化作用,地下水比地表水更為清潔。他們特別注重對水質的保護,劃定了地下水資源保護區,區內用森林涵養水源,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工農業活動。同時,嚴格管理污水排放,法律規定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城市和公路承接的雨水都不能直接排入河道或滲入地下,尤其是污水需100%處理后才能排放。此外,還通過保護土壤來保護水質,例如對化肥、農藥的使用實行嚴格限制,治理土壤污染等。柏林市政府每年花1億歐元處理被污染的土壤,以保護地下水不受污染,德國聯邦政府每年拿出5億歐元處理被污染的土地。

德國對水的管理是從整個流域出發進行全盤考慮的,其流域管理的目標已逐步從早期的改善水質向改善生態系統轉變。他們關注的不僅僅是水污染的防治,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問題,包括恢復兩岸的自然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從20世紀初開始,為解決防洪問題,德國對河流逐步實行了人工渠道化,將河道裁彎取直,并建起了防洪堤。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順直的河道加速了水流的匯集,增加了下游的防洪壓力,導致洪水發生頻率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因此,德國的防洪策略不是加高加固兩岸,而是給河道留出更多的空間,將人工渠道還原為天然河道,堤線后撤,改直為彎,拆除漿砌石護岸,擴大河漫灘面積,減少阻水設施數量。

我國從2009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中小河流治理,例如廣東省計劃在2015年前治理220條流域面積在200~3 000 km2的中小河流,2010年第一批試點項目已經啟動。德國對河流過度治理的反思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警示我們在治理過程中應嚴禁裁彎取直和占用河道,減少漿砌石堤防,研究多用生態土堤,盡力保護河流的生態系統,維持河道的天然狀態,千萬不能走德國先建后拆的老路。

1.3 使森林常在

德國的高速公路兩側基本上都是郁郁蔥蔥的森林,這些森林幾乎都是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沒有大面積、成片的人工林,樹種也以當地鄉土樹種為主,林木分布呈自然狀態,林分結構多為復合型,喬、灌、草及針葉、闊葉樹種自然混交,森林覆蓋率在30%左右。德國的主要城市如柏林、慕尼黑等,市區內都保留有大片的森林。德國法律規定樹高超過3 m的樹木未經批準禁止砍伐。我們在柏林郊區參觀的森林,樹齡基本上都在30年以上。德國人認為森林不僅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木材和林產品,而且更重要的作用是凈化空氣和水、保持水土和防止風災,并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場所。

德國對生態環境實行近自然治理。分析德國土地、河流和森林資源的管理制度和保護措施可以知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因此,我們需要在理念上有所轉變,摒棄過去人定勝天、戰天斗地等單純的對自然征服和改造的思維方式,尊重和順應自然規律,把人與自然和諧作為指導工作的核心理念,加強對原生態、原地貌的保護,充分發揮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可持續地保護水土資源和生態環境。

2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是社會發展的趨勢

歐洲通過實行農業補貼鼓勵農民保護環境,其農業補貼制度就是一種生態補償機制。農業補貼并非與產量掛鉤,而是與保護環境的措施掛鉤。他們認為,農業產品不僅包括商品,還包括一些公共物品,如保護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良好的田園風光等,因為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提供了公共物品,所以應該得到政府的補償。農業補貼的領取條件是遵守法律,目標是保護土地,包括土壤質量和生態。例如,若在沿河岸3~24 m范圍的土地上種植作物時既不使用農藥又不施用化肥,每年每公頃可申請補助660~770歐元;若將上年作物收割后30%的根(稈)保留即保持地表覆蓋,僅翻種70%的土地,每年每公頃可申請補貼55歐元;若土地一年到頭都有作物覆蓋(即種植過渡性作物而不閑置耕地),每年每公頃可申請補貼84歐元;申請補貼時,農民只要證明自己守法就能拿到錢。

我國的生態補償機制還在探索階段。在水土保持方面,生態補償主要是向土地破壞者收取水土保持補償費,但是在補償費的使用方面,即如何讓生態保護者獲益,暫時還沒有很好的政策引導和規范。針對這個問題,我國政府應盡快制定操作性強的實施辦法,通過生態補償調整相關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提高民眾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增加水土保持投入,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進程。

3 公眾參與程度決定了生態建設水平

在德國,無論是政府官員、學者,還是普通民眾,都有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德國人喜愛他們所生長的環境,不愿意看到因為人類的魯莽而使環境遭到破壞,并且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政策制定、規劃完善、進程監督等全過程中來。一般德國的新建項目在開工之前都要進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有一個很長的公眾咨詢期,廣泛征求項目區內居民的意見,若大多數居民不同意,項目就不能實施。據德方人員介紹,在德國做工程項目前期花費的時間要遠遠大于后期,一般一個項目前期可能長達七八年,而建設期只需要一二年。德國制定各類保護區劃(如防洪區劃、自然保護區劃)時也有一個很長的向公眾征求意見的時間。

讓公眾參與生態保護,首先就要讓公眾能及時準確地獲取相關信息。柏林市政府城市發展部負責從各部門收集柏林市的土壤、水、空氣、氣象、生物、土地利用、交通、環境等信息,納入系統統一管理,并向社會發布。柏林城市與環境信息系統自1985年建立,1995年開始在互聯網公布,目前該系統已收集到80個課題400多幅專題地圖,可以通過公眾網方便地查詢到所需要的信息。

讓公眾參與生態保護,還應及時對他們進行宣傳和教育。德國政府經常組織對農民進行免費培訓,宣傳保護土地和水資源的相關政策法規,傳授保護環境的耕作技術,同時對守法的農民進行獎勵(采用農業補貼的方式),對違法的則實施相應的處罰。對青少年的環保教育也十分普及,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地、森林、河流湖泊,參觀水廠、污水處理廠等,使環保的觀念從小扎根,環保的習慣從小培養。

在我國,公眾參與生態保護的程度較低。譬如,目前大多數規劃基本上都只在政府部門征求意見,各部門只追求本部門的利益,未能準確反映公眾的意愿。公眾缺少獲得第一手資料的途徑,也缺乏保護環境的相關知識。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關于生態保護的相關政策也在逐步調整和改善過程中,今后項目建設的公眾參與程度將越來越高,公眾的意見也可能成為項目能否立項的決定性因素。

4 生態建設應有強大的科研支撐

科學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科研單位在理論和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例如,德國的土地風險評級工作是一項很大的系統工程,其中土壤侵蝕的風險性等級劃分是科研人員在大量調查研究和試驗數據的基礎上得出的。在德國,土地是私有財產,評級結果與土地所有者獲得的農業補貼有很大關系。評估方式要非常有說服力,定級標準要公平公正公開,都要求科研單位能提出明確的評估方法、精確的測量數據做支撐。目前德國的土地評級工作已全部完成,2010年6月30日前已通知土地所有者自家土地的風險級別,每個農民均被告知在自己的土地上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2010年12月1日起政府有權進行檢查。目前,歐洲正在做的另一項大的評估工作是進行洪水風險圖的繪制,判斷河段是否受洪水威脅,評估地區的洪水風險,根據預測結果劃分防洪區,河床、河岸范圍內將不允許有建筑物,受洪水威脅地區將不能儲存危險品如汽油等。歐盟已制定了此項工作的時間表,風險評估于2011年11月22日前完成,風險圖于2013年12月22日前完成,2015年12月22日正式實施風險管理計劃。

德國各級政府都有自己的智囊團隊,對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例如,德國土壤研究所每年有政府撥付的1 400萬歐元作為基本經費,另有約650萬歐元的項目經費。相比之下,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投入要少得多。為保證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有必要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發揮科研人員的創造力和能動性,不斷開發新能源,大力發展環保技術,鼓勵投資環保產業,努力實現節能減排。

猜你喜歡
德國土地生態
我愛這土地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我們在德國怎么扔垃圾
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德國棄煤的煩惱
“夢夢”“嬌慶”德國行
生態
分土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