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教育視野下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

2011-03-18 21:33吳有凱
體育科學研究 2011年6期
關鍵詞:體育課程建設

吳有凱

(廈門市城市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福建廈門 361008)

整合教育視野下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

吳有凱

(廈門市城市職業學院體育教研室,福建廈門 361008)

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從分析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開展的現狀和不足的原因入手,闡述了整合教育視野下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提出了繼續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更新觀念、重視體育課程建設、豐富課外體育活動、高校體育文化產業化等進一步完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途徑。

整合教育;體育文化;高校體育

在高校體育課程改革后,圍繞新課改目標,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綜觀這些年來的研究成果,大部分學者從系統論的視角,研究了高校體育文化的內涵、特征、結構、功用、目標、建設途徑等,有的學者完整地構建出高校體育大課程系統的概念。一部分學者從系統的功用入手,以心理學的角度研究體育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作用;一部分學者從特征入手,研究體育隱蔽課程的概念,揭示體育中顯性和隱性課程的互相配合;一部分學者從素質教育目標入手,研究高校體育文化對促進高校學生整體素質目標的意義;還有一部分學者研究高校體育文化運行中具體的某一個環節,比如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師生交互主體等。

應該說,比起過去模仿蘇聯單純強調競技體育的模式,當前高校體育在觀念上已經有了質的突破。但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高校體育文化在建設中遭遇了不少挑戰。盡管高校體育文化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操作層面,體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學習起來不重要的現狀依舊存在,我們依舊感到實施中存在困難。

1 現階段不足的幾個突出表現

1.1 教學模式和管理辦法陳舊

體育部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和管理的部門,在沒有相應制度和學校政策的支持下,不少學校的體育部仍不得不沿襲著舊的教學模式和管理辦法;仍不得不把傳授運動技術、完成單純的競賽任務作為自己工作的宗旨,使體育活動的開展難于滿足不同層次及不同體質的師生需求。

1.2 部分學生對體育缺乏興趣和主動性,自覺性差

學生選項時沒有教學目標作引導,只是憑著愛好選課。不少學生只是為了應付任務或完成課程的需要,畢業之后(或二年級上完體育課后)就停止了體育鍛煉。

1.3 體育教師有職業倦怠感

有些體育教師感覺自己的工作對學生顯性影響不大,加上提出一些好的想法和建議未能得到領導的重視,與本校其他專業教師在課酬等方面的待遇有差距,導致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感到懷疑,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業績和其他專業教師的業績一樣得到認可,由此產生職業倦怠感。

1.4 校內體育文化各環節脫節

課內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各自為戰,相互之間互動互助較少,缺乏配合與聯系,這樣的狀況很難使體育的效果達到整合;其次,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交流不多,兩者之間沒能有機結合,這很難使學生的終身體育落到實處,因此,建立和完善體育產業鏈的呼聲越來越大。

2 造成不足的原因

為什么在對高校體育文化進行理論研究了十幾年后,人們對體育文化的概念已經耳熟能詳,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卻仍舊進展緩慢而艱難呢?造成這些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2.1 重視不夠

學校領導往往比較直觀,總把體育的最終目標局限在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上,這種思想觀念往往把高校體育獨立于高校教育之外,長久下去體育就會因失去本身的光彩而失去存在的價值;對于學生自身來說,體育的思想、觀念、意識都比較淡薄,最終導致體育可有可無的尷尬局面;體育教師的各種期望因無法實現得不到激勵而工作積極性被挫傷……這些重視不夠的觀念都是造成目前學校體育改革內在發展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2.2 物質缺乏

高校自1999年擴招以來,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給高校體育活動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壓力,原來現有的體育設施、場地、器材、場館等物質條件都無法滿足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的需要。

2.3 制度不完善

校園體育文化的組織機構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管理方面有待于進一步規范,有關體育文化的政策、制度的實施不能保證體育文化富有成效的開展。其中最根本的影響因素是就業因素,雖然高校領導和師生認識到健康和鍛煉的重要,但在就業壓力下,體育作為一個時間漫長,效果隱性的課程和活動,時間、資金、人力等資源配置上,把體育課程讓位給見效快的專業課程。

所以雖然理論界有關高校體育文化的討論很多,但是實際中進展并不順利。僅僅理論界和授課體育老師認識到高校體育的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是要改變制度制定者和學校領導者、學校其他非體育部門師生的觀念。不僅僅認識到體育對學生健康的重要,更要放長眼光,認識到體育作為一個高校學生整合教育的最好載體平臺的意義。而從整合教育的角度看,體育課程和活動就足以建立起體育文化系統基礎,足以讓實力不足的高校也能夠在較少資金下開展體育文化建設。

基于這些考慮,本文認為可以轉變視角,從整合教育重新審視高校體育文化,突顯體育教學和活動這個基石的整體功能,破解當前發展瓶頸。

重型顱腦損傷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其主要病理變化為顱內壓持續性升高,且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缺損,故臨床上治療的關鍵是有效降低患者顱內壓、改善其神經功能[8]。常規顳頂骨瓣開顱術由于受到骨窗限制,只能行局部顱內減壓,無法達到快速、徹底減壓效果。近年來,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廣泛應用于治療顱腦損傷患者,可以起到徹底清除患者血腫、快速降低顱內壓等效果[2]。

3 整合教育的基本觀點

“整合教育學習模式”如今正在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一些學校里廣泛開展。最初由特雷莎·朗格內斯創立的“豐富兒童項目”是培養兒童的,但現在已經逐漸從兒童培養模式逐步擴大到高等教育領域[1]。比如麻省理工學院報告指出,今日之社會要求麻省理工學院提供融學生生活與學習于一體的教育,將完整的學生的各種經驗整合起來,將結構化學習與非結構化教育整合起來,構建整合教育新范式[2]。

整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找到學習的意義。學生要在學習中找到各事物之間的聯系,再找到和自己的聯系,在茫茫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歸屬,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孩子感受知識背后道德和精神的力量。作為整體的生命的成長,主體的內在動機比知識的獲取更重要,內在的意義感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和生命。把知識和生命看成合一的東西,而不是用知識的碎片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去割裂生命。這其實正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的精髓,“一花一鳥一世界”,這種整體觀在講究分門別類的現代社會被丟棄了。

所以,從整合教育的視野看,高校體育文化當前建設的重點不應該是放在整個體育文化大系統各要素的構建上,那是更高層的目標,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打基礎上。這個基礎就是要賦予現有的體育課程和學生體育活動以靈魂和生命——賦予體育對學生自身真實的意義感。一方面這僅僅靠體育教師是不夠的,需要由上至下的關注和改革。另一方面,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本身,就承載著高校體育校園文化整體,并不需要系統里其他要素都齊全才可以開展。

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應該集中人力財力在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上,在這兩個切入點上整合學生的體質、健康、人格、品德,整合學校的體育產業和基礎體育設施。而不是把體育文化分解成下面的一塊一塊:比如課堂就是傳授知識,不承擔體育活動的職責;學生活動就是學生社團,豐富學生生活,不承擔校內外體育文化的交流和產業化嘗試;把體育精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交給思想政治教師去完成等。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轉變觀念,要認識到課程本身就是“教學、群體、競賽、科研、體育文化、體質健康檢測評價”六位一體的,就具備體育文化的整合功能。而不是要建設起整個體育文化大系統才具有體育文化的功能。

4 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承載的作用

4.1 促進身體發育

大學生現在正處于青春發育階段,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加快自身的血液循環,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進一步改善呼吸系統,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發育,可為自身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4.2 促進智力發展

體育鍛煉能增加腦的重量和大腦皮層厚度,增加腦神經細胞樹突,使大腦獲得營養和氧氣,為智力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

4.3 促進人格和個性發展

4.4 促進良好品德形成

社會轉型使大學生出現了一系列認同危機,體育能使大學生形成深層次的群體意識,產生歸屬感。運動中能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在較短時間內,激發道德情感,體育對德育的意義是其他學科無法達到的。大學生往往能從體育賽事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紀律,宏大的規模中深刻體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育是培養當代大學生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精神最好的載體。

4.5 調整行為失衡

體育可以成為負面情緒發泄的場所;可以減少大學生網絡成癮等負面影響;還可治療大學生抑郁癥等心理疾病。

4.6 促進社會進步

高校體育文化使生活在校園之中師生實現身體、性格的塑造,有助師生的社會化進程;經高校體育文化熏陶的師生通過與社會的交流,對社會其他人施加了良好的影響。同時,高校的研究成果也為社會創造著物質財富。如體育科研產品、體育器材的開發等。高校體育的開展促進了經濟建設,如大運會、校運會、體育場館的建設、體育器材和服飾的消耗等,這些都帶動了經濟發展。

5 建設高校體育文化的途徑

從整合教育看,最重要的是重新審視體育課程和體育活動自身具備的整合作用。只有認識到這點,才可能以體育部門為原點,去協調各部門配合體育部門,做好高校的體育文化建設。

5.1 制度需要繼續深入改革

國家教育制度、政策決定了體育部門的約束條件和激勵機制。但現在還有許多需要深入解決的問題,如“健康第一”與知識傳遞的教學管理制度之間的矛盾;全面發展學生的責任和以體質達標考核教師的矛盾等,這些需要制度改革的深化。

5.2 學校重視,更新觀念

高校黨政領導及全體教職工都要轉變對體育部門的觀念。領導要重視,并帶頭參加體育活動。中國的文化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領導帶頭參加能大大影響體育項目的推廣。教職員工積極參與,師生們在體育活動中交融,能夠用較短時間和較少的資金形成有凝聚力的校園體育文化。

體育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能馬上見到功效。高校領導對體育工作者除物質激勵外,還需要從感情上對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積極支持課改。同時加強體育場地建設,不縮減體育經費,有實力的高校還可以加大投入,打造自己的體育文化品牌和特色的校園文化。體育建設的整體規劃要契合本校辦學特色,符合本校辦學目標,建設獨具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不能盲目建設,人云亦云,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3 體育課程建設

體育課程不能完全廢棄傳統教學。從整合教育的角度看,教師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隱性課程正隱藏在知識傳授的顯性課程里,不必另外再開一門課去講授意義。比如在一絲不茍的動作示范和糾正錯誤中,有意識引導學生親身體驗嚴謹求實的品質,并指出這種品質對學生今后工作、學習的意義。體育課程應積極申請各級精品課程,建立學生交流網絡信箱專區,及時解決疑難問題。有校園網站的高校,要利用好這一平臺進行教育和宣傳。

從整合教育的角度看,體育課程建設的前提和關鍵是體育教師要熱愛體育工作,熱愛學生。通過情感,體育教師才可能把體育課程的靈魂和意義感染和傳達給學生,才可能激活學生內心對體育的情感,才可能賦予體育知識和技能以生命,把非情感的知識和技能整合成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并深藏內心,成為終身鍛煉的永恒動力。

5.4 課外體育活動

一方面,加強學校運動隊建設,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欣賞高水平運動隊的比賽,全校師生能一起分享競技體育運動帶來的榮譽;舉辦好校運會,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運動會中,親自體驗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與喜悅。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學校體育社團或興趣小組等集體性體育活動,豐富學生課余體育生活,通過加強團隊建設,協會活動,校際體育交流等來滿足學生體育運動需求。

從整合的角度看,僅僅舉辦這些活動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時刻有意識地在學生進行體育活動中產生強烈情感的時候,引導學生達到整合教育的目標,比如團體項目訓練中培養學生公平競爭,團隊合作,交往溝通,歸屬需要;在觀看比賽激動的吶喊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集體榮譽感等。

5.5 高校體育文化產業化

產業化是突破高校體育活動資金瓶頸的長遠之計。要充分學習美國高校競技體育產業的運作經驗。我國近年也開始重視高校體育文化產業化。如CUBA承辦校方通過體育旗幟、運動標準色、體育吉祥物、體育標語、廣播電臺、校園網等手段,極大地改變了校園師生的精神面貌,宣揚了校園文化和校園品牌,也寸進了高校體育文化產業化。

另外學校還可以和企業,社會各界力量合作建設。引入合適的培訓和鍛煉項目,如“Project Adventure課程”[4],該課程在“游戲”中增進個體對團體力量的認識,成為許多公司訓練員工素質的首選培訓??稍诟咝R胨刭|拓展訓練,如果資金困難,可考慮充分發揮高校體育教師的技術優勢,和拓展公司聯合舉辦。又比如場館建設,大學的體育場館是學校標志性建筑,建設最主要問題是資金缺乏。從國外經驗看,高檔次的體育場館一般都建設在高校,資金的來源也多是來自政府和社會,所以對高校體育場館建設如何產業化也值得關注。

[1]朱小蔓.整合教育學習模式:對教育的另一種理解[N].中國教育報,2005-09-23(2).

[2]顧建民.整合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外國教育研究,2002(5):19-21.

[3]龔正偉.當代中國體育倫理建構研究: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體育[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4]張凱飛.Project Adventure體育課程模式對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6-8.

The Spor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View of Integration Education

WU You-kai
(P.E.Dept.,Xiame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Xiamen 361008,China)

The paper analyzed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sport cultura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means of literature,analyses and logic.It put forward important fun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tivity and expounded the means of the spor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base of the theory of integration education.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both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rt cultura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ion Education;the sport cultural;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 80-0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

A

1007-7413(2011)06-0020-04

2011-10-22

吳有凱(1959—),男,福建福鼎人,副教授、高級教練員,體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責任編輯 江國平]

猜你喜歡
體育課程建設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2016體育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