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石雷抗日的民兵英雄

2011-04-01 02:20張櫪
龍門陣 2011年3期
關鍵詞:日寇民兵群眾

張櫪

參加抗日

高禎云是一位抗日英雄,也是電影《地雷戰》中石頭地雷的發明者、民兵隊長趙虎的原型。2009年,89歲高齡的老人在四川南充家中因病去世,但他當年制造石頭地雷抗擊日寇的故事至今仍廣為人們傳頌。

1920年5月,高禎云出生在山東省平度縣(今平度市)高家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僅上了兩年私塾,就因家里無力承擔學費而輟學了。生活的艱辛讓高禎云很小就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在勞動中,他常常搞一些小發明,給家人和鄉親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方便。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強奸等。年僅17歲的高禎云從《新華日報》和膠東(膠萊河以東,包括煙臺、青島、威海)軍分區主辦的《膠東報》上了解到南京血流成河、尸橫遍野,對日寇痛恨得咬牙切齒。

1938年2月,日寇將戰火燃燒到了高禎云所在的山東平度縣,隨之而來的是濫殺無辜:公婆廟村70歲的李大娘在菜地里干活,被日寇活活打死;石家村一個18歲的姑娘被日寇強暴后推進火中活活燒死;回家探親的八路軍戰士滿喜桂被日寇抓住后,讓幾條大狼狗給活活咬死;洼子村的33名群眾被日寇用毒氣毒死;日寇還經常開車出來,隨意朝公路沿途的村莊、樹林開槍掃射或者炮擊,碰上有人在田地里勞動,他們就把人當做靶子打……日寇在平度縣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難書。面對日寇的瘋狂殺戮,高禎云決定投軍,將日寇趕出中國土地。

1938年,高禎云經人介紹加入中共地下組織。當時,組織上考慮到高禎云年齡小,缺乏與敵人斗爭的經驗,便安排他給八路軍送信和報紙。工作過程中,高禎云逐漸積累了戰斗經驗,地下黨組織也開始交給高禎云一些重要任務:偵察日寇的行動,保護村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要想在戰火中有效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必須及時掌握日寇的動向,隨時做好撤退和轉移工作。因此,偵察日寇活動情況,揣摩日寇意圖尤為重要。為了做好這一工作,高禎云按照組織上的安排,組織民兵在山頭站崗放哨,偵察敵情,一旦發現日寇有進村跡象,即刻通知各個山頭站崗的民兵,民兵再通過鐵喇叭或放倒山頭的信號樹向村里群眾報警。為了避免群眾在撤退過程中因慌亂發生踩踏事故,高禎云還組織群眾在自家房前挖一個兩米多深的坑,一旦得到日寇進村“掃蕩”的消息后,立即將衣被、糧食、蔬菜等物資掩埋在里面,既讓日寇“掃蕩”撲空,又使群眾輕裝轉移。同時,高禎云還根據大澤山的地形、地貌給各個村的民兵組織分工,如哪個村的群眾要躲進哪個山頭,要準備哪些應急物資,各村之間如何聯絡等等,工作一點都不能馬虎。

由于高禎云發動群眾充分,準備得當,日寇第一次進村撲了個空,自然不肯善罷甘休,沒過多久又突然竄進村里進行第二次“掃蕩”。這次村民們的住房遭到了日寇的毀滅性破壞:全村230戶人家,有183戶被燒毀,高禎云家的住房被燒得最慘,日寇臨走時還將未掠走的東西全部燒毀……

有家不能回,親人無法團聚,日寇還在四處燒殺搶掠,國恨家仇激怒了熱血沸騰的高禎云,他發誓要將日寇趕出中國土地。高禎云一方面擴大民兵組織,發動附近幾個村的群眾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打擊侵略者;一方面采取持久、靈活的麻雀戰、游擊戰等戰術牽制日寇,讓他們防不勝防。當時,高禎云組織民兵抗擊日寇的武器是鐵雷,但由于軍用物資緊張,鐵雷供應十分有限。高禎云每個月能領兩次鐵雷,每次最多能領6枚。用這么少的鐵雷對付日寇是遠遠不夠的,高禎云便組織村民在路邊、村口等地安放上鐵雷,利用地形優勢與日寇周旋。

日寇在高家村一帶遭到了高禎云帶領的村民頑強抵抗,便增派兵力,封鎖大澤山,還設置了15個據點,妄圖切斷高禎云與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聯系,破壞民兵組織的抗日活動。

石頭地雷誕生

1942年,高禎云被任命為平度縣天柱區武裝部長,負責全區的軍事指揮工作。

一天,日寇進村“掃蕩”,高禎云帶領民兵撤退進大澤山。大澤山山高路險,易守難攻,如果當時有充足的鐵雷的話,高禎云和村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險要地勢將日寇一舉殲滅??伤麄兪种兄挥?枚鐵雷,如果引爆,不僅炸不死幾個日寇,還會暴露轉移群眾。高禎云眼睜睜地看著日寇在眼皮子底下活動,恨得咬牙切齒。他帶領群眾撤退時,大澤山中隨處可見的石頭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鐵雷殺傷力強是因為它內裝火藥,外表堅硬的緣故。大澤山中有那么多硬石頭,能不能把它們制造成具有殺傷力的地雷呢?經過認真思考,他決定試一試。

日寇“掃蕩”撤退后,高禎云組織群眾安全返回村中,開始琢磨制造石雷的事情。他先拿出一枚鐵雷將它拆開,按照之前在中共膠東軍分區學到的爆炸知識,仔細研究鐵雷的爆炸原理。弄清了鐵雷是通過銅絲與黃磷劇烈摩擦產生火花引爆火藥的原理后,高禎云到河邊撿回一個狀如西瓜的大卵石,將它放平,在上面挖鑿出一個50厘米深的窟窿,然后照著鐵雷的結構在里面安上炸藥、雷管和引線等。就這樣,高禎云花了一天時間制造出一枚想象中的石雷。為了試驗他自制的石雷能否炸死日寇,高禎云和民兵滿懷希望地將它扔進河里,然后躲到暗處拉動引線。隨著一聲悶響,河里波浪翻滾、水柱沖天,石雷引爆產生的強大威力讓高禎云激動不已。

第一顆石雷試驗成功后,高禎云組織民兵從河邊和大澤山中挑選出硬度高、外觀呈球形或橢圓形的石頭運回村里,然后組織有經驗的石匠在那些石頭上打鑿窟窿,再放進炸藥杵實,放進雷管,根據需要設置踏發、絆發、拉發等發火引爆裝置,最后敷上泥巴。制造這樣一個石雷,一個成年勞動力一天最多能制造3枚,如果要改裝子母雷、連環雷的話,每天最多能生產兩枚。高禎云考慮到有些石頭太大,搬運很不方便,便組織民兵就地選材、制造,把巨石改造成非常隱蔽的“定時炸彈”,只要日寇進村靠近巨石,高禎云和村民便在暗中拉動巨石下的麻繩。

制造好石雷后,高禎云組織民兵采取投放耗子藥的辦法,在大樹下、庭院里、小河邊等日寇可能去的地方安放上引爆方式各異的石雷,并做好標記,以免傷著自己人。

日寇再次來“掃蕩”,果然中了石雷的“埋伏”。受到重創后,日寇減少了“掃蕩”的頻率。為了誘敵進入雷區,高禎云安排民兵到日寇的據點附近鳴槍、埋設地雷激怒日寇,讓他們在慌亂中誤入圈套。

日寇葬身石雷

1943年10月5日,上百名日寇在偽軍的帶領下再次進村“掃蕩”。日寇進入石雷陣后,高禎云指揮把守在村口的民兵拉動引線,熱烈“歡迎”他們。隨著幾聲“轟隆”巨響,飛濺的碎石切斷了日寇的去路,日寇還沒反應過來,他們的鐵蹄已踏響了路邊的踏發雷,頓時被炸得腦漿迸裂。一些發覺情況不妙的日寇匍匐在地,迅速躲藏到路邊的大石頭后面,眼疾手快的民兵立刻拉動埋設在地下的引線,路邊大石頭瞬間爆炸。日寇死傷慘重,殘余日寇如同驚弓之鳥,相互攙扶著撤退,這時,懸掛在樹上的“天雷”與埋設在樹下的“地雷”被他們絆著,都相繼爆炸,同時引爆了高禎云他們埋設在路口的幾處石雷。飛濺的石塊將日寇炸得哇哇慘叫,亂成一片。嚴重受挫的日寇一面將炸死的同伴尸體裝進麻袋內帶走,一面舉著槍朝高禎云他們的藏身之處掃射。這時,高禎云設計的點火雷派上了用場,凡被日寇亂槍擊中的石雷呼嘯著爆炸,日寇受到巨大沖擊,紛紛倒下。

這一次,高禎云他們究竟炸死、炸傷了多少日寇,很難統計。因為清理戰場時發現活著的日寇已將同伴尸體全部拖走,高禎云他們只是根據地上留下的血跡推測,死傷日寇人數在50人以上。

這場勝仗讓高禎云出了名,大大鼓舞了當地群眾的抗日士氣。在高禎云的指揮下,附近村民都積極制造石雷,準備隨時痛擊日寇。

幾個月后,日寇又發動了更大規模的“掃蕩”。有了上次痛擊日寇的經驗,高禎云他們在每一個日寇可能出沒的地方分別安放了一些真真假假的石雷,同時在河邊安放防水石雷。這次日寇十分狡猾,他們知道探雷器識別不了石雷,就讓偽軍在前面開路,自己緊跟其后。高禎云認識給日寇開路的偽軍,覺得他們也是被逼無奈,不想傷害同胞。當偽軍靠近石雷時,高禎云要求民兵們不要拉動引線,待日寇緊跟過來時,才發出拉雷號令。石雷像長了眼睛一樣,炸得日寇抱頭鼠竄。

在高禎云的操控下,石雷不但長了“眼”,而且還專挑日寇集中的地方爆炸。在此起彼伏的爆炸聲中,濃濃的硝煙讓日寇迷失了方向,被石雷炸死、炸傷的約有100多人。

歲月塵封石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侵略軍終于被趕出了中國的土地,高禎云也與朝夕相處的石雷分手了。

1946年,膠東軍分區和新華書店聯合出版了《千千萬萬民兵英雄傳》叢書,以《大澤山上的爆炸英雄》為題介紹了高禎云的事跡。1948年8月,在膠東英雄大會上,高禎云和大澤山區的19名“爆炸大王”被評為“民兵英雄”,許世友將軍還親自為他們頒發了勛章。

作為抗日英雄,高禎云3次受到過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領導人的接見。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高禎云被安排到南京學習。在一次學習會上,時任二野政委、中共華東局第一書記的鄧小平正準備率部隊進軍大西南,就前來動員高禎云等參會人員到西南地區參加新區建設,還特地邀請高禎云到他的故鄉四川廣安工作。高禎云自然十分樂意。不久,廣安解放,高禎云被任命為廣安市區的代區長。1956年,高禎云擔任廣安縣(現在的廣安市)委副書記,1959年調往南充市擔任物資局局長,1983年光榮退休。

(責編 王 容)

猜你喜歡
日寇民兵群眾
唐學詠早期抗日救亡歌曲《去滅日寇》回顧
多讓群眾咧嘴笑
中醫藥堂傳奇 第五十二回 曲煥章研制百寶丹 六十軍攜藥殺日寇
國有企業民兵武裝工作探討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南炮臺女民兵:無悔青春獻海防
颯爽英姿女民兵
狂雪
——為被日寇屠殺的30萬南京軍民招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