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黨組織激勵機制研究

2011-04-02 22:21儲桂節
當代青年研究 2011年3期
關鍵詞:學生黨員關懷黨組織

◎儲桂節

學生黨組織激勵機制研究

◎儲桂節

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并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上再次強調“要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增強黨組織的親和力”。這是中共中央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理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新舉措。高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只有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切實保障學生黨員權益,才能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而增強高校黨組織的親和力、凝聚力、戰斗力。

高校 學生黨員 激勵 關懷 幫扶機制

一、建立健全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的必然要求。近些年,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不良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等都對高校學生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搖籃,需要對這種現狀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學生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學生中優秀群體的學生黨員有責任成為校園和諧的積極建設者和熱情維護者。高校要整合資源,進一步關心、愛護學生黨員,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構建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入手,引導和確保學生黨員發揮其應有的示范引導作用,從而調動和引領廣大學生向高校黨組織靠攏,進一步促進高校的和諧與發展。

建立健全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和幫扶機制,是增強高校黨的凝聚力、戰斗力的迫切需要。學生黨員是高校黨組織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是貫徹落實高校黨建工作的具體實施者和參與者。每個學生黨員都是學生中的一面旗幟,是最能體現黨的先進性的主體之一。高校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直接關系到高校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這就要求高校必須關心每個學生黨員,根據黨員個體發展的差異,堅持以人為本,有針對性地開展激勵、關懷、幫扶措施,幫助每個學生黨員成長成才,使其切切實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只有在高校黨組織內部營造一種尊重、關心、愛護學生黨員的濃厚氛圍,使學生黨員在積極開展工作的同時真正融入到高校黨組織大家庭,高校黨的凝聚力、戰斗力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建立健全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和幫扶機制,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學生黨建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龍頭,高校黨組織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處于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學生黨員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黨建寶貴的人才資源,學生黨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關系到高校黨建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高校黨組織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完善和落實各項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政策,構建學生黨員綜合素質評價長效機制,切實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高校開展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的現狀

(一)學生黨員激勵現狀

黨員激勵的平臺有待進一步拓展。以黨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報告會等為主要形式的課堂教育和以黨報、黨刊、報刊雜志、櫥窗等為主要形式的宣傳報道,在激勵學生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教學方法、宣傳渠道以及宣傳覆蓋面等方面的不足,使其本應達到的激勵效果打了折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3G時代的到來,學生幾乎人人有手機、QQ、飛信、博客,因此網絡應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平臺之一,高校應加快網絡建設,占領網絡陣地,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黨員激勵的重要平臺。

黨員激勵的抓手有待進一步常態化。以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員“創先爭優”活動等為主要抓手的高校黨建工作,對學生黨員的教育作用深遠、激勵效果巨大。但在一些高校,黨建工作的另一重要抓手——黨員主題教育活動卻顯單薄。近年來,國內發生很多重大事件,如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抗震救災期間,廣大青年學生展現出良好的政治素質、強烈的愛國情懷、昂揚的精神面貌,這期間的主題教育活動是高校開展黨建工作,激勵學生黨員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最好的抓手。有些高校抓住時機,大力宣傳當代優秀學生黨員的先進事跡,在校園內形成了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但也有高校只重維穩,沒能及時開展黨員主題教育活動,或者重形式輕內容,忽視了其重要的教育意義。

黨員激勵的形式有待進一步多樣化。入黨前激勵多、入黨后激勵少,入黨前,從推優—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正式黨員,每一步都是一種激勵,而成為黨員后,這種有形無形的激勵少了很多;黨外激勵多、黨內激勵少,高校學生的黨外激勵豐富多彩,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優秀畢業生”、“優秀志愿者”,等等,而黨內這種榮譽相對較少,僅限于“優秀學生黨員”、“優秀學生黨務工作者”等;正面激勵多、負面紀律處分少,高校開展黨務工作,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黨員會給予正面的激勵,而對于表現糟糕,甚至違紀的學生黨員鮮有黨內紀律處分,黨內紀律處分如成了擺設,就不能很好地起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

(二)學生黨員關懷現狀

黨員組織關懷需深入。高校學生黨員作為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在班級、學院、學校團學工作中起骨干作用。與一般學生相比,他們在開展工作時站的角度比較高、考慮問題比較遠、大局意識比較強,但也可能會因缺乏經驗而產生一些別的學生不理解、不滿意的情況。此時,如果黨組織能適時關懷介入,開展以老黨員帶新黨員、教師黨員帶學生黨員、黨員干部帶黨員的“結對子”活動,通過有經驗的黨員來指導、關懷普通學生黨員開展工作,就會使他們在工作中不致于產生挫敗感,逐漸走向成熟。

黨員政治關懷待全面。目前,有的高校召開黨員會議一般只是通知黨員干部參加,使基層學生黨員誤認為自己只能接受教育和埋頭工作,而使其參與黨內事務的意識和熱情日趨淡化;有的高校黨組織把學生黨員僅僅視為黨建工作的對象和工具,偏重于向學生黨員提要求,而忽視了學生黨員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有的高校在開黨員大會、民主討論會、座談交流時,只注重關注黨員的思想動態,而忽視了學生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學生黨員富有朝氣,積極要求上進,他們在心理上渴求得到政治上的關懷,愿意向黨組織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充分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因此對學生黨員的政治關懷有待更加全面。

黨員學習關懷要加強。有些高校一味要求學生黨員奉獻,而忽視了學生黨員的再學習,沒有很好地開展黨校培訓、黨員進修等進一步提升黨員綜合素質的活動;有些高校把學生黨員圈囿于學校,忙于校內黨建事務,使得學生黨員很難走出校園深入實踐,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受到限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規劃綱要提倡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當今社會知識更替加速,高校黨組織要積極創造良好的黨內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黨員把學習放在重要位置。

(三)學生黨員幫扶現狀

黨員物質幫扶需到位。目前高校有不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高校會通過實施獎、助、貸、勤、減、補等多種幫困助學措施緩解這些同學的經濟壓力。學生黨員中也不乏家庭經濟困難者,但由于各種幫困助學項目的名額、金額、崗位有限,學生黨員總是習慣性的把機會留給普通學生,致使自己的實際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而黨組織內部又很少有幫扶學生黨員的活動,即使有也是臨時性、突發性的,不能很好地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黨員的實際問題。

黨員就業幫扶需強化。高校每年的未就業學生中有部分是學生黨員,學生黨員作為學生中的優秀分子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讓很多老師學生覺得納悶。殊不知,學生黨員固然政治覺悟高、思想比較先進,但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不是任何方面都處于優勢狀態。部分高校只注重給學生黨員派任務,而忽視了其在畢業階段的求職技巧、就業本領等方面的培養,影響了學生黨員的成長成才。

黨員心理幫扶需健全。學生黨員在工作、學習中會產生各種形式的心理壓力,一般情況下他們會向黨組織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尋求幫助。黨組織給予這些學生黨員的幫助往往以老黨員的經驗教訓來釋懷其心理壓力,但在新形勢下一些老的做法已經很難起作用,學生黨員的心理壓力很難在組織內部得到解決。必須依托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使學生黨員能夠在這里接受更為專業的心理輔導,緩解心理壓力。

三、建立健全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的對策

(一)健全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和幫扶工作新機制

統籌協調,提供堅實的組織保證。高校黨委、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對學生黨員的激勵、關懷和幫扶,把這項工作作為學生黨建的常規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逐步建立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校緊密配合、學生自我教育的管理機制。學校黨委統籌協調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在全面分析學生黨員思想和工作狀況的基礎上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學校各部門要明確各自責任,密切協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各基層黨組織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把建立健全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的各項任務真正落到實處。

建章立制,構建長效的制度體系。要建立健全與法律法規相協調、與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相銜接、與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相適應的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制度體系。以華東政法大學為例,該校近年來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保障學生黨員的權益。如該校各級黨組織吸收學生黨員代表參加黨代會、開展基層黨組織公推直選、實行黨代會年會制和黨代表任期制、完善黨內情況通報和議事決策制度等。①通過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制度體系,學生黨員的激勵、關懷、幫扶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學生黨員的合法權益真正落到實處,學生黨員的培養取得良好實際效果。

全員育人,打造高水平的工作隊伍。學校黨委、各級黨組織、廣大教職員工都負有對學生黨員進行激勵、關懷、幫扶的重要責任。學校黨政干部負責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實施;廣大教師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要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風范影響和教育學生黨員;學校管理工作和服務工作要體現育人導向,把解決學生黨員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結合起來,為學生黨員辦實事辦好事,使學生黨員在依法管理和優質服務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更是實施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的工作主力軍。所有從事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的人員,都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成為學生黨員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開拓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新思路

校園與社會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黨和國家要求當代青年“把愛國主義作為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②高校在對學生黨員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同時,更應積極組織學生黨員參加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和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積極探索和建設社會實踐與理論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的途徑,讓廣大學生黨員在實踐中感知黨、感知社會、感知學校對其的激勵、關懷和幫扶,使學生黨員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以上海世博會為例,以學生黨員為主體的世博志愿者在學習、參與、奉獻、分享世博會的實踐中,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得到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創新精神得到激勵,校園與社會、理論與實踐得到了完美的結合。③

組織激勵、關懷、幫扶與自我激勵、關懷、幫扶相結合。高校在開展對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的同時,要號召學生黨員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自我修養,成長為學習型黨員,從黨的理論中學習,從身邊的先進人物事跡中學習,從社會實踐中學習,把學到的東西內化為自我激勵、關懷、幫扶的動力和范例。高??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入手:(1)建立學生黨員互助學習小組,定期開展學生黨員互助學習活動,通過彼此交流,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2)培養、挖掘、樹立優秀學生黨員個人及組織榜樣,開展黨員先進示范活動,如通過黨員示范崗、黨員示范樓、黨員佩戴黨徽等形式,引導、激勵學生黨員以身作則,督促學生黨員時刻保持先進性。(3)設立黨員服務站,讓學生黨員深入學生群體,為廣大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用實際行動來樹立學生黨員的形象。通過以上學生黨員的自主、自助活動,讓他們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更好地發揮學生黨員在群眾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黨員自身在活動中彼此激勵、相互關懷、相互幫扶。

傳統陣地和新型媒介相結合?;ヂ摼W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前沿陣地。高校要在牢牢把握傳統激勵、關懷、幫扶陣地的基礎上,主動占領網絡等新型媒介,拓寬對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的平臺和渠道,努力把網絡陣地建設成為與學生黨員之間溝通的新紐帶,切實增強學校對學生黨員的激勵、關懷、幫扶效果。(1)加強對校園網絡的建設與管理,設立專門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建設好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黨員主題教育網站或論壇,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2)密切關注網上動態,了解學生黨員工作、思想、學習、生活狀況,加強與學生黨員的溝通與交流。(3)建立學生黨員的飛信群、QQ群等現代化通訊方式,形成多種形式的網絡思想教育體制,便捷地開展黨建工作。(4)通過技術、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強對校園網、人人網、開心網等學生黨員群體高密度參與網站的管理,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

(三)提高高校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實效性

以人為本,有效地開展對學生黨員的激勵。首先,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高校要激勵學生黨員起到先鋒模范作用,在對優秀事跡開展精神激勵的同時也要兼顧物質激勵。其次,注重正面激勵與批評教育相結合。正面激勵可以督促和激發學生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而對學生黨員有效地開展批評教育,可以使普通學生黨員引以為戒,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再次,注重激勵的時效性和激勵的輻射面。及時的激勵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的作用;對學生的激勵面也要把握適當的尺度,過寬的激勵面,如同撒胡椒粉,使得激勵層次降低,而過窄的激勵面,又會使學生黨員覺得這份榮譽可望而不可及,容易打擊其積極性。

貼近實際,全方位地開展對學生黨員的關懷與幫扶。高校要在關注學生黨員政治權益,給予學生黨員政治關懷的同時,積極開展對學生黨員生活上的經濟幫助、就業上的求職指導和心理上的壓力疏導。第一,開展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黨員資助工作,如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結對子、設立學生黨員幫困基金、黨支部定期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關心、愛護、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黨員。第二,加強對學生黨員的就業指導和政策教育,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和成才觀,鼓勵學生黨員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業。第三,對學生黨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對學生黨員的心理輔導,關心學生黨員心理健康,構建學生黨員心理健康預警和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第四,加強對學生生活園區、體育場館、食堂等場所的服務與管理,滿足學生黨員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把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無微不至的管理服務之中,將激勵與幫扶、管理與自律有機結合加來。

分類指導,切實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1)針對入黨階段性特征,形成對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正式黨員的階梯指導工作格局。對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和培養,做好經常性的發展黨員工作;對黨員側重其先鋒模范作用的體現,開展老黨員帶新黨員、朋輩黨員互助。(2)根據學生黨員年級及文化層次差異,實現本科生班級“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構建高年級黨員帶低年級黨員,同年級黨支部相互學習的模式,努力創新學生黨支部活動方式,豐富活動內容,使其成為開展學生黨員激勵、關懷、幫扶工作的堅強堡壘。

注:

①杜志淳.健全高校黨員權利保障機制的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0(17).

②胡錦濤.在同中國農業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9-05-03.

③李家珉.世博會與當代青年大學生成長[J].思想理論教育,2010(9).

責任編輯 紀 峰

D261.1

A

華東政法大學

猜你喜歡
學生黨員關懷黨組織
清華黨組織公開
網絡環境下如何發揮高校學生黨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
以提升組織力為抓手建設全面過硬的國企黨組織
新時代學生黨員繼續教育質量提升策略探索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和實踐
現代就是細枝末節的關懷
情傾贛鄱 殷殷關懷
高校優秀學生黨員評選體系的構建——基于AHP法的運用分析
高師院校發揮學生黨員作用模式初探
對癥下藥 強健基層黨組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