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符號南泥灣

2011-05-02 03:36
民生周刊 2011年23期
關鍵詞:南泥灣書記

□ 本刊記者 劉 堃

紅色符號南泥灣

□ 本刊記者 劉 堃

南泥灣,不應該僅僅是一首紅歌、一幅圖畫或一段曾經的故事。如今,南泥灣不僅仍然被緬懷式的贊美和歌頌,更在積極思考和探求未來的發展之路。

如今的南泥灣水田。圖/劉堃

一首紅歌,一段歷史,一種精神成就了一座距離延安市區45公里的小鎮——南泥灣。

1943年3月,賀敬之作詞、馬可譜曲的歌舞《挑花藍》唱道:“陜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滿(呀)山;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又戰斗來又生產,三五九旅是模范……”這首膾炙人口的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傳唱至今,讓人人都知道了,陜北還有個好江南——南泥灣。

隨著革命的勝利,1949年建國后,模范的南泥灣成為了全國的標準,南泥灣精神更是從“革命的武器”升華為了“發展的動力”,綿延至今。

“雖然現在和過去的計劃體制不一樣,市場經濟需要更加靈活的方式方法,但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在新時期我們仍然需要,這是我們的‘本’。讓南泥灣和其精神重新煥發出明亮的光輝,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蹦夏酁虫傸h委副書記王隨平對目前南泥灣的發展如此說道。

這樣一個曾經“神話”般的地方,無疑承受了比其他地方更多的歷史、地理、文化、環境之重,在此之下的南泥灣如今怎樣?其發展又有哪些突破與瓶頸?隨著記者采訪的深入,其形象逐漸豐滿起來。

70年前的南泥灣。這片紅色土地是延安精神的發源地,也是中國農墾事業的發祥地。

經典南泥灣“形象”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對陜甘寧邊區實行包圍封鎖,邊區經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為了粉碎封鎖,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在黨中央和毛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和“生產自給”的號召下,邊區軍民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八路軍留守的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生產自給運動搞得最好的是120師的359旅。

1941年3月,359旅在旅長兼政委王震的領導下,本著“農業為第一位,工業和運輸業為第二位,商業為第三位”的方針,在距延安近百里的南泥洼(后改名為南泥灣)開荒造田。從1940年到1943年開墾荒地50000畝,在這些土地上種糧、菜、麻、煙,還養豬5000多頭,部分解決了部隊的供應問題。在開荒造田的同時,他們還建立了大光紡織廠,大光肥皂廠,產品除自用外,剩余部分在市場上出售。在綏德、南泥灣等地還開創了鹽井、木工廠、鐵工廠、磨坊、粉坊、油坊等工業生產項目。為了運輸部隊所需物資,組建了一個有600多頭駱駝的運輸隊;他們辦商業,從建立“軍民合作社”開始,發展到有十多個分店的大光商店,這些商店不僅在保證軍需民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還為部隊積累了資金。

1943年,359旅實現了經費、物資自給,糧食做到了耕三余一。不僅提高了部隊的生活自給程度,改善了部隊的物質條件,而且有力地促進了邊區經濟建設。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南泥灣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里的百姓對那段歷史依然清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也依然在傳承和延續。

如今的南泥灣“表情”

時過境遷之后,這里的百姓對那段歷史依然清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也依然在傳承和延續。

侯秀珍今年61歲,1958年從河南逃荒來到南泥灣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她的公公即是當年359旅9團9連連長劉寶齋(音)。

她告訴記者,如今她被當地政府反聘做“關心下一代工作”,會定期給小學生們講講愛國主義教育課。如果哪一天沒事,她則依舊延續過去的作息時間,早上5點多起床,給家人做好早飯后便下地干活,晚上也基本就是看看電視,十點左右就上床休息了。

“這里的人差不多都是這樣的生活習慣,尤其是困難年代過來的人?,F在的生活確實比以前好,家家手里也有些存款,但不可否認,南泥灣發展得還是很慢,南泥灣需要外面的資金?!边@個一輩子生活在南泥灣的婦女對家鄉的發展頗為關心。她說:“南泥灣現在沒有很好的工廠,以前政府扶持過的三家酒廠,現在基本上也處于半停產狀況,基礎設施還不完備,本地人的思想觀念也要變,現在還是相對保守”。

侯秀珍的擔心不無道理。行走在南泥灣鎮的街道上,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是其旅游項目的最重頭經典,同時兼具愛國主義教育功能,除此之外便是展覽館對面公路下是150畝的示范田。這幾乎就是整個南泥灣景區。

這一方面在南泥灣鎮黨委副書記王隨平那里也得到了印證。王書記告訴記者說:“如今的南泥灣基本還是靠第一產業,種植和畜牧為主,工業不多,年游客量不足一萬人。經濟來源主要是種地、養殖和勞務輸出?!?/p>

“如今水稻種植面積并不大,很多人都選擇種植玉米,因為播種玉米后,便有大量時間可以外出打工,等到收獲時再回來收割即可,但其實玉米在這邊的價格并不高?!蓖鯐浗榻B,南泥灣的養殖業主要是豬和雞,因為退耕還林,現在牛羊也不多了,環境確實比以前好了許多。南泥灣勞務輸出雖然有一點效益,但是大量的人都外出,卻沒有優秀人才引進,這也是造成南泥灣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就是人們的思想觀念,鎮上有文化站,里面也有很多有用的書籍,雖然看的人不多,但我們仍然在積極推進,比如通過一些科教電影的形式進行先進文化的傳播,如今人們也都接受了這樣的方式?!蓖鯐浾f。

“雖然慢,但這些年比起以往還是進步不小。去年村村通馬路全部貫通,條件較差的農戶,政府也幫助接上了自來水,醫療上現在都實行了新農合,一年只用交30元錢,并且實行了全省統一藥劑,村民看病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p>

未來南泥灣之路

“陜北民歌固然好,但南泥灣也需要交響樂,否則對不起它的名聲”,香港中國城市研究院副院長王合成直言不諱地這樣評價道。

“其實區上、包括市里都很著急,每屆西洽會,市政府都會重點推介一下南泥灣,希望能夠引進資金,帶動發展,但遺憾的是‘雷聲大,雨點小’,至今也沒有實際落實的?!蓖鯐泴Y金的問題非常感慨,整個采訪過程中他多次提到引資的問題。

而對于去年10月份媒體公布延安市政府與南太平洋投資財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馮鐵兵以及359旅后代在北京簽訂100億投資“南泥灣”,開發紅色旅游、生態觀光、特色農產品加工、城鄉一體化建設和休閑度假五個板塊的消息,王書記說:“確有此事,只是目前錢還沒有到賬?!?/p>

據《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延安市政府也感到了緊迫性,于今年4月份將南泥灣開發提上更迫切的議事日程,計劃投資三千余萬元建設路、橋、水、電等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南泥灣鎮政府也采取了積極措施?!澳壳罢诜e極引導,農業上讓農民種植蔬菜,另外就是大力發展旅游業,對游客人群的定位也從過去的學員型向更加廣泛的人群調整?!?王書記說。

對于南泥灣未來的發展,侯秀珍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說自己雖然是一個普通村民,但是長期以來非常關注發展的問題?!拔矣X得應該發展一些糧食加工企業,我們這里的稻米、玉米質量很高,這樣就會有一些附加值,人們也不用出去打工,有了人氣,慢慢也就發展起來了?!?/p>

臨行時,侯秀珍告訴記者,希望我們能把南泥灣宣傳出去,以便看看是否能有外資看上這片土地來投資。她說:“我去過一次北京,是做節目,以后有機會我還要去,希望能為家鄉做點實事?!?/p>

□ 編輯 劉文婷 □ 美編 龐 佳

猜你喜歡
南泥灣書記
農耕勞作磨毅力 南泥灣精神記心中
《南泥灣途中》
大山里的“背包書記”
南泥灣開荒志
讀書記
集書記
追夢南泥灣
大書記講給小書記的為政之道
看書記
南泥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