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獨中的洞見

2011-05-14 13:10張方宇
讀者·校園版 2011年7期
關鍵詞:洞見錯覺頭腦

張方宇

生命是一個故事嗎?還是它只是一個事故?

也許從過程看,生命勉強算是一個故事;但從生命的整體和結局來看,它無疑更像是一個事故。

生命本來是一次內在成長的機會,我們卻把生命完全轉變成一個持續的外在積累。我們把自己的生命逐漸轉換成了一樣一樣的東西,我們把活的變成了死的,直到最后我們自己也變成死的。

人是動物和神之間的一個過渡,人剛剛超越了動物并且試圖達成神。動物有著內在的一致性,神也有著內在的統一和完整。甚至可以這樣比喻,動物還沒有離開家,神已經回到了家,只有人還在外面流浪。所以,只有人的內在是分裂和混亂的,只有人才會有一種經常的不適和緊張,一種沒有家的感覺,因為我們無法在路途上建造自己的家園。

一個人無論爬上多么高的山,最后還是不得不下來,因為那里并不是他的家,他也無法在那上面安家。運氣好的人能夠自己下來,運氣不好的人就會摔下來。

現實是無法讓我們滿意的,我們都活在對未來的憧憬中。所以,我們時常踮起腳尖,伸長脖子,對將來可能降臨的好事翹首以待。但是這樣的企盼除了讓我們感到焦慮和疲憊以外,并不會有什么真正的結果。我們并沒有離開地面,卻又錯過了地面的真實。我們活在對虛假目標的焦慮之中,整個生命都被浪費了。

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著少數財富上的成功者,也有少數儀表優美的人,更產生過少數的幸運兒。于是,這些人就成為這個世界上的精致樣品,人們都想成為他們,或者獲得他們,并且因此認為生命是值得的,這個世界是值得的,對這些東西的追求是值得的。事實上這只是一種錯覺而已,就像誘餌給獵物的錯覺。

生命的最高達成是擁有一種音樂的品質。就目前而言,我們的生命更像是喊叫。

最近的距離是一個人與他自己的距離,但如果方向弄錯了,那么這個距離就成為最遠的。以離開家的方式,一個人無法回到自己的家。

每個人都像一座山,而他的自我就盤踞在山頂之上。盡管山有高有低,但自我永遠都是朝下看的,即使盤踞在一座小墳頭上的自我也是這樣向下俯視的。所以,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已經是最高的了。

一個人也許會對別人怎樣評價自己非常感興趣,但一個人并不會真正對別人有興趣,他最感興趣的還是他自己。別人對他來說只是一個坐標、一個參照物,他需要通過和別人的比較來估量自己。一個人的自我就是靠與別人的比較和攀比活著的。

自我就像一個系得很緊的結,它只能在緊張中存在,如果那個結完全松開,那么自我將和那個結一起消失。那就是為什么每當我們想到自己,都會有一種微妙的緊張來到我們身上。相反,每當我們很放松的時候,我們就不怎么感覺到自己。如果我們完全地放松,我們將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

當一個人在籠子里關得久了,他會覺得籠子外面也是籠子,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籠子。

最了不起的外出,并不是去北極那樣遙遠的地方,而是走出自我。

記憶、計算和邏輯是屬于頭腦的品質,洞察力、敏感度和對藝術的審美能力則是屬于心靈的能力。我們的整個教育都是在強化我們的頭腦,而削弱我們的心靈。所以,現代教育造就出來的人越來越像是一個生物機器,只有一個發達的頭腦,卻沒有靈魂。

(萍水摘自群言出版社《單獨中的洞見》一書,鄺 飚圖)

猜你喜歡
洞見錯覺頭腦
頭腦對對碰
單獨中的洞見
單獨中的洞見
單獨中的洞見
單獨中的洞見
錯覺極限
超級頭腦訓練營
頭腦奧林匹克
頭腦奧林匹克
有趣的錯覺逗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