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家庭環境中正確面對青少年的成長

2011-05-17 09:46田成勇
關鍵詞:子女青少年家庭

田成勇

今天的家庭不僅經歷著結構性變遷,而且經受著西方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沖擊,家庭生活已不再像傳統社會那樣簡單純樸,各種婚外情、離異單親家庭、破碎家庭、犯罪家庭相伴而生?!皢栴}家庭”的增多,不僅破壞了家庭穩定,而且造成家庭成員特別是青少年產生恐懼、焦慮和缺乏歸屬感,給家庭成員的學習、工作、生活留下了許多后遺癥。

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改變家庭環境對青少年的不利因素,使他們健康成長。

首先,提高父母或監護人對子女在教育上的認識。

作為父母,都會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心頭肉,不讓他們受一點苦。即使是那些從戰爭年代過來的老一輩們也一樣。他們都覺得自己受苦是上一代帶給他們的,自己不能再讓孩子們再受苦了。他們恰恰忽視了這些苦鍛煉了他們什么,帶給了他們什么。對自己的子女們衣來身手、飯來張口的做法,覺得無可厚非。我們當地農村朝鮮族家庭大部分就是這樣,他們從不讓子女干活,要什么都盡力去滿足他。結果呢?他們長大之后,不愿意干活,不思進取。整天指望著父母。而漢族家庭呢?恰恰相反,他們雖然家里也不窮,而且也不是缺少勞動力。但他們卻從小就讓子女一起干農活,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使他們從小就體會到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更能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因此就促使子女們從小就好好學習,樹立遠大志向。

其次,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避免單親無親家庭對子女產生負面影響。

一個健康、和諧和融洽的家庭關系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生活在和諧、融洽的家庭中,才會感到快樂,才能積極向上。所以要搞好家庭關系,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在關愛中成長,在愉快中學習,在歡笑中生活的好環境。孩子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時候,他們才會發現自己的能力,并且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關心別人的能力。父母應當為孩子確立行為準則,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并對孩子的日常行為進行有效監督。父母應戒絕“不打不成器”的管教方式。應該以肯定、支持、鼓勵的管教模式,用溫暖、寬容、真誠的親情教導子女,建立起和諧的家庭互動關系。對于學業上有困難或品行上有缺陷的子女則應給予更多的關懷、鼓勵和幫助,不應歧視,更不應體罰和虐待,如此才能培養出理性、進取、富有同情心的一代。 同時當因為某種原因造成單親或無親家庭時,父母或監護人更應傾注百倍的關愛,使他們感覺到自己并不比別人少什么,即時關注他們在各個方面遇到的諸多此類敏感話題所帶給他們的不便。與此同時也多與學校聯系,共同創設一個溫馨、融合的環境氛圍。使他們重新端正態度,正確地面對生活,茁壯地成長。

再次,做好子女的青春期教育引導工作。

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是一項學校、社會、家庭都要關心和重視的工作。為了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用之才,大家都有著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而在這一方面往往學校不重視,因此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對于中學生中的早戀現象,我們首先不能大驚小怪。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接觸了一些描寫男女戀情的文藝作品,從而產生了對異性的愛慕之情,這是很自然的。我們要導不要堵,要成功的引導,不要失敗的“隔離”;要公開交談,不旁敲側擊;要耐心勸導,不諷刺挖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子女用理智戰勝感情,正確糾正謬誤。如果采取一些簡單粗暴的“有力措施”,必會使子女們產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動,甚至由公開轉入地下,由青春萌動升級為兩相眷戀,造成嚴重的后果。當然,學生早戀的情況比較復雜,引導的方法也應因人而異,相機行事,切不能拘泥于一種做法、一種方式學校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正面給學生以科學知識,指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伴隨青春期而出現的各種問題??傊?,不但要使處于青春期的子女們對自身的性解剖、性生理有一定了解,正確理解男女之間的差別,消除性神秘、性愚昧的心理,而且還要使他們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惡、丑,給予子女們以理想和道德教育,使他們的身心素質能健康地得到發展。

最后,做他們的知心朋友,讓他們體驗勞動的艱辛。

總之,我認為我們所有家長不能再把子女們當成溫室中的花蕊,“關懷備至”。而應擺正態度,通過各方面認真了解這樣做的危害。采用正確有效的方法在子女成長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使他們在改革開放的新世紀,在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今天健康茁壯地成長。

猜你喜歡
子女青少年家庭
蔬果能讓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Tomb-sweeping Day
家庭“煮”夫
中日青少年體質PK
戀練有詞
正在上大學的成年子女是否屬于離婚案件中“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青少年打籃球注意事項
第二單元 做自立自強的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