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作文課走出“沼澤地”

2011-05-17 09:46汪英華
關鍵詞:沼澤地漓江春游

汪英華

二十多年的執教生涯,讓我感受到教師難教的是作文,學生頭疼的也是作文。作文一直使教師、學生陷入“沼澤地”。教和不教沒有多大差別:凡寫事,無非是講起因、經過、結果,高潮部分寫具體;凡寫人,也無非是以事寫人,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寫生動。三年級教到六年級,核心的作文知識就是那么幾點,陳舊而又枯燥,缺乏針對性,翻來覆去地講了許多正確的廢話。寫和不寫沒有多大差距:多寫幾篇作文,少寫幾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學生的作文水平幾乎看不出有多大長進,也幾乎沒有什么損失。同一個學生就同一個作文題目,高年級時寫的質量未必有中年級時的好。而從三年級到六年級,卻花了200多課時,作文課堂教學的收效依然霧里看花,模模糊糊。要想讓作文課堂走出“沼澤地”,必須使作文課堂教學教得分明、學得清楚,寫什么、怎樣寫、寫到什么程度,必須講到點子上、練到實在處,每一堂作文課都能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有所收獲,有所長進。

一、潤物無聲

作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的那樣:“盡量運用語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種奢侈的要求,實在是現代公民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生活能力?!?/p>

教師組織學生春游,要求回來后寫一篇有關春游的作文。有幾位學生請假,不為別的,只是怕回來寫作文。春游是學生喜歡的生活,而成了累贅。為作文而作文,作文已變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義和本質價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樂趣和內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一種負擔,甚至成了一種痛苦。假如我們組織學生先討論到哪去春游,推薦最適合春游的地方,學生就會興致盎然,爭先恐后地發言。此時,你讓學生將各自推薦的理由有條理地寫下來,比一比誰寫的理由最充分,最讓大家認可,就采納誰的提議。這時候,往往不讓他們寫都難。

是什么讓學生都樂意寫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們都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想爭取自己的提議被采納,不投入地寫怎么行?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幾乎感覺不到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們生活的需要,成了他們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游戲一樣“好玩”起來。

想讓作文課走出“沼澤地”,應該是讓學生感覺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應該“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

二、練實片段

小學生學習作文,大致要經歷“說話寫話、片段練習、謀篇布局”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進行扎實而有效的訓練,否則就會出現句子不通順,內容不具體,選材不恰當等根本性問題,而其中的片段訓練尤為關鍵,用詞造句擴展開來,就是段落;段落結構擴展開來,就是篇章。寫好段落,著實是打實學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閱讀積累。作文教學實際上從閱讀課上就已經開始了。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數量眾多的經典段落,幾乎所有的寫作方法、表達技巧都蘊含在這些精美的文章與精彩的段落里。閱讀教學不但要引領學生體會字里行間的含義情感,而且要指導學生領會表情達意的方法結構。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引導學生閱讀、欣賞課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讀成誦,甚至抄寫、聽寫。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經典的片段讀得多了,積累得多了,自然會悟到什么叫具體,什么叫形象,什么叫總分,什么叫對比,這些點點滴滴的寫作知識往往是伴隨著一個一個具體的段落,連同段落所描述的畫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學生的記憶里的,而學生缺少的,正是這樣的段落積累。

2模仿遷移。讀寫結合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作文訓練形式。借鑒課文中典型片段的寫法,寫一寫生活中的其他內容,在模仿中習得方法獲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寫漓江水的一段落:“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未見過漓江這樣的水。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漿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這個段落語言優美、結構典范。我在教學課文后,先端出一杯茉莉花茶,讓學生看一看,聞一聞,品一品,學生在饒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茉莉的綠、香,再讓學生模仿著寫一個片段,學生自然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用總分總結構寫出了茉莉花茶的綠、香的特點,贊美之情洋溢其間?;蛟S,學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異,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規范,具體生動。其實,這樣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過程,是學生作文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正如學生剛開始學習走路,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會自己走了,甚至會跑了,那又自然會是千姿百態,各顯個性。

三、限時習作

我常常在想,為什么學生都喜歡做游戲,卻沒有幾個喜歡寫作文?游戲里面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游戲往往有非常嚴格的限定,必須竭盡全力才能贏得游戲,這樣游戲者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會產生無限的高峰體驗;游戲的取勝率哪怕只有體育彩票中獎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讓游戲者覺得有希望,讓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厲,跌倒重來;對游戲者來說,及時反饋可以得到及時的矯正,讓人對游戲充滿信心。而我們的作文教學,恰恰在這幾個方面沒有讓學生有游戲時的那種感覺,自然也已難以吸引學生。

課堂時間是一定的,學生當堂作文必定有時間的限定。而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常常允許學生將沒有寫完的作文帶到課后去完成,有的學生甚至在課堂上剛開了個頭,幾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課后完成的。且不說課堂作文轉化成了課余作文,就學生的作文質量而言,課后作文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集中精力認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礎差的學生,因得不到教師的個別指導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課都留給學生足夠的當堂習作的時間,并且規定學生的作文時間,讓學生都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實上,學生往往會驚異地發現自己的作文潛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不斷增強作文的信心。對作文困難生,我常常在這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個別指導,他們也聽得格外專注。

關于作文的方法問題,郭沫若曾說:“于無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弊屪魑恼n走出“沼澤地”也不過如此。

猜你喜歡
沼澤地漓江春游
穿過一塊沼澤地
漓江真美
漓江之美
還我們美麗的漓江
漓江夕色
春游
別人的路
別人的路
我們來春游
清明話春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