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活動中激發幼兒的興趣與好奇心

2011-05-17 09:46任美花
關鍵詞:磁鐵動手創新能力

任美花

面對急劇變化、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以及知識經濟的日益迫近,人的創新能力和創新品質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呼喚著創造教育,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歷史使命。為此,在實施創造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嘗試以幼兒科學探索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即通過幼兒的觀察、操作、討論等實踐活動,讓幼兒在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萌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提高。

一、 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的一種天性,是興趣的原動力,更是幼兒求知、探索、創新的動力。幼兒與生俱來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凡是新異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他們產生好奇心。楊振寧說:“一個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就是要順乎自己的興趣,然后再結合社會的需要來發展自己的特長,有了興趣,‘苦就不是苦,而是甜,到了這個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迸d趣導致創新。興趣的進一步發展,可以真正成為幼兒積極的內在動力、培養出可貴的探索精神,最大限度的發揮幼兒的聰明才智。愛好濃一分,入迷深一分,聰明才智就多一分。興趣能引發創造的火花,是成材的起點。為此,我們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努力營造有利于幼兒創新能力培養的氛圍,抓住發生在幼兒身邊的每個能激起他們思考、想象以及感興趣的事、物、情景,讓幼兒內在的創造沖動釋放出來,讓他們陶醉在充滿樂趣的想象活動中。 另外,我們還經常進行隨機性的科學活動。比如:某幼兒問:“為什么凋謝的花瓣是枯的?”我立刻引導幼兒觀察盛開的花朵,并用榨汁機現場操作,讓幼兒發現鮮花含有水分,凋謝的花水分沒了,所以是枯的。慢慢的,我發現班上的幼兒好奇心強了,對科學活動產生了興趣,能較長時間地、專心致志地進行科學探索。比如:幼兒在玩“磁鐵的秘密”探索活動中,幼兒根據多種游戲材料,通過玩一玩、想一想、試一試,發現磁鐵的秘密,有的發現磁鐵能吸住鐵做的東西;有的發現能吸住在墊板下的環行針;還有兩個幼兒在互相對玩磁鐵時,發現手中的兩塊磁鐵會吸住,而對種種的發現,我都積極給予鼓勵。幼兒在探索中情緒愉快,沒有壓力,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在隨后的小制作活動中,幼兒又大膽制作了會走動的小貓、釣魚桿等。這充分體現了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培養幼兒的興趣和動機,讓他們敢于動手,想不敢想的問題,不斷進行操作,激發他們強烈的創造興趣。

二、操作材料豐富多樣

在幼兒科學活動中,教師應提供大量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兒選擇,允許幼兒多次使用某一種材料或多次進行某一活動。材料是開展科學活動的物質基礎,沒有充足的物質材料,幼兒就不能充分的利用雙手去玩。 在活動區放置一些專供幼兒做小實驗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鐵、電池、紙、水、放大鏡、海綿、小木塊、凹凸鏡等等。在活動中,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做各種有趣而簡單的實驗,例如:“摩擦生電”“光的折射、反射”“沉與浮”等等。在這里,幼兒步入了科學的王國,他們動手動腦,一遍又一遍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探索,獲得真知。

另外還可為幼兒提供材料,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因為成品不能激發幼兒的創新靈感,它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的發揮。比如在科學活動“紙桌”中,我為幼兒提供一些卡紙,讓他們動手動腦,制作出形態各異的紙桌。有的幼兒將紙折成“波浪”型;有的幼兒將紙卷成圓柱體型;有的幼兒將紙折成“門”……孩子們在操作中想出了各種方法來制造桌腿。并進一步實驗,發現圓柱體的桌腿最牢固。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有了明顯的發展。

三、注重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的發展都不同,積累的經驗也互不相同,各種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兒在認知發展上的個別差異。如在學習速度上,有的幼兒對老師的要求領會的快,嘗試兩三次就能掌握;有的幼兒僅靠老師講解還不能領會,必須親自示范再反復實踐才能掌握。因此,要使每個幼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如在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并參加的實驗“紙桌”時,有的幼兒拿到紙后立即動手,嘗試各種方法,短時間內就取得成效;有的幼兒拿到紙卻一籌莫展,不知所措,這時我就及時地給予引導:“你看一看,我們教室里的桌腿是什么樣的,你家里的桌腿是什么樣的?”在老師的幫助下,這位幼兒終于制成了桌腿。雖然前者制作了多種形態各異的桌腿,后者制做了很普通的桌腿,但我都給予了肯定。讓幼兒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分析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四、引導幼兒主動生活,積極探索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如果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失去了主動性,幼兒的積極性未得到充分體現,更談不上創造性的發揮。只有讓幼兒不斷的摸索實踐,幼兒才能產生創造靈感。因此,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勤于思考。例如:“蛋的沉浮”實驗中,他們充分擺弄材料、觀察實驗中的現象和變化,反復操作、多次嘗試,幼兒發現一直加鹽,浮起來的蛋又沉下去,于是在教師的啟發下,幼兒在杯中再加清水,蛋又浮起來了。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小實驗,但幼兒不僅獲得了最淺顯的科學知識,而且是在他們自己摸索的基礎上產生的。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這是人民教育家創造教育先驅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探索與創新,本身就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學習的最佳狀態。教師要善于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保護幼兒的探索精神,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人才的前提和基本保證。

隨著對創造教育的深入研究,我們越來越清楚的發現,創新能力是幼兒所具有的內在潛力。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需要成人的啟發、引導,幼兒的創新意識需要我們去挖掘,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創新,用我們的雙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猜你喜歡
磁鐵動手創新能力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動手動腦DIY蠶寶寶
動手動腦多快樂
玩磁鐵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用磁鐵治病,由不信到信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