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力“生本”,快樂“評研”

2011-05-17 09:46陳同艷
關鍵詞:交流作業評價

陳同艷

教學本身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關注的是學生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收獲與成長,所以我們允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錯,并營造空間引導學生憑借自身學習經驗進行互相評價,更正錯誤并找出預防再次出錯的方法。于是,“評研”就應運而生了。

所謂評研,就是評價、研討,由學生自行發現學習上的問題,通過小組內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每個單元的課文學習后,學生都要針對自己的學習弱項,自行出題,與同學交換做題,相互評改,自行建構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樂此不疲地充當老師與學生的雙重角色。他們既是接受考評的學生,又是考評別人的老師,這種角色的并存,讓應試教育“談考色變”的緊張焦慮轉化為生本評研的樂此不疲?!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種對學習評價的喜好就是學生發展的源頭活水!

那么該如何評研?

1知識的規整,更好的勝任各種考試的需求。

2考試不是目的,只是一個手段,要把考試作為學生繼續努力學習的加油站。

評研活動分為前置性作業,小組交流,班里交流,教師點撥提升,教師幫助落實(后教)五個環節。

首先,前置性作業,是不是就是我們以前說的預習呢?其實不能等同的。它所包含的要比預習的“功能”要強大多了。就它的“功能”來說吧,一下子我也不能說得清楚。這里我想談談該如何來設計前置性作業:1、設計的前置性作業應該要有趣味性,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設計的作業要有挑戰性,學生跳一下才能摘到。3、設計的作業要有很強的目的性,教師一定要明白,設計的作業為了什么。4、設計的作業要可操作性,別把作業定得太難了。

其次,小組交流。就以上面的作業為例,我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討論。這個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課堂時間,放手給學生,這樣會給你,給學生都會帶來更大的喜悅的。這是一件多么值得做的事呀。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在討論的時候,總是好的學生說,慢的學生就不知如何來說。不知如何引導每個學生都來說,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F在我想到了一點,不知能否解決這個難題。在以前我就沒有設計小組評價、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現在加了這三項,我想會給每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自己,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同時也是一個促進作用。小組討論時有三個步驟:

(1)一定要讓小組長有一個明確的分工,誰先說,誰跟著說。(2)說的同學要先站起來,聽的同學一定要認真聽,聽完了別忘了給掌聲。(3)同學們在聽的時候,如果你覺得同學說得不好或說錯了,等同學們說完了再提出意見。(4)如果小組里面的同學不會說的時候,就找小組的同學來教一教。如果你不這樣約定的,學生說的過程中就會有同學不聽,有同學不說,大大的影響了教學效果。還有在討論的時候,難免會有同學沒有完成作業的,那么沒有完成作業的怎么辦呢?是不是罵他們一頓,再叫他們補回來呢?我覺得這樣是無補于事的。這樣下去會讓這些學生學習越來越低沉,反感。所以在這個時候,就用和藹的話語來跟他們說:“既然你們都沒做作業了,那你們就把你們小組的成員說的知識記錄下來,我相信你下次會完成的?!边@樣讓學生有一個改過的機會,而且雖然沒有做作業,但是在聽的時候把同學的說的記錄下來,這樣也有進步,也是學習。在這個過程,老師還要加強檢查看看哪個小組發言得好的,就及時鼓勵,哪個小組不說的就要及時地指出。

再次,班里交流。通過了上面的小組交流,同學們掌握的知識多了,但是還會有些題目解決不了,或者有些知識還沒有發現的,就可在這個過程來補充了。把剛才在小組里面沒有解決的題目帶到全班里面,這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大大補充學生沒有接觸的知識。同時也可以請一些學生介紹自己好的經驗,讓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的需要。但是在全班交流的時候,很多同學還沒有聆聽的習慣。學會聆聽是上好一堂課的基本保障,所以在這里,老師就要先培養學生聆聽的習慣了。我是這樣來培養學生的:當同學們在發言的時候,一定要每個同學一起來聽。如果有同學不聽怎么辦呢?我就讓說話的同學停下來,不說。等到靜下來才開始,下課后還要找剛才不聽的同學來談話,為什么剛才不聽別人說話?如果我們也不聽你說話你又會怎么樣?等等。通過不斷的加強,學生的習慣都養成了,這樣開展起來就很容易了。又可以在上課的時候,看到哪些同學認真聽了,就獎一些小粘貼、小紅花、小獎章,通過這些激勵機制,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這里還要談談,在評研活動中,小組討論這個環節是很重要的,所以在這我還要補充一點,就是在每節課都讓他們來說說自己小組表現得怎樣。同時一節課還要評出哪個小組表現得最好的,就給一枚小印章,哪個小組表現得不好,不好的要和小組成員談談心,下次改正。過一段時間,還要組織一次小組評價活動,就一個問題,讓小組來討論,其它小組來評價,這樣不斷加強小組討論的習慣,對小組合作習慣的養成就很有幫助了,做起評研來就容易多了。

小組交流與班內交流就相當于電腦的顯示器,沒有了它們,電腦就沒用了。很多時候覺得學生說的話都很到位了,教師沒必要說了,這樣就重復了,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不是這樣的。如果在這教師恰當地點撥,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但是對接受能力慢,還是接受能力快的同學都是一個提高。要做到教師點撥,學生提升,彈無虛發,這就要靠教師平時對學生的了解。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老師幫助落實。一節課完成了,就把作業收上來檢查一下,及時發現錯誤,把學生做錯的題目,及時讓學生改正過來,同時還讓同學們根據做錯的題目,重新出一題,這樣就大大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在這里教師還要補充一些學生沒有提出的而書本也有的知識。同時出一些練習,讓學生加強動手能力。

以上是我對生本教育評研活動的點滴看法和想法,如有不足的地方,敬請您多加指教。

猜你喜歡
交流作業評價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作業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