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例 HIV/AIDS患者中醫證候與 CD4+的研究

2011-07-12 08:29王曉忠馬建萍馬秀蘭曾斌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烏魯木齊830000
陜西中醫 2011年9期
關鍵詞:證型艾滋病證候

王曉忠 郭 峰 馬建萍 馬秀蘭 曾斌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 (烏魯木齊 830000)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稱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是由HIV感染而導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喪失、CD4+T細胞數目減少,繼而發生機會性感染、腫瘤等多種臨床表現、死亡率極高的慢性進行性疾病。十幾年的實踐證明,中醫藥治療艾滋病有不少優勢:①藥源豐富,可不斷挖掘;②價格低廉,適合絕大多數患者;③不易耐藥,毒副作用少;④臨床療效確實,且表現在多個方面;⑤有效保護和改善免疫功能,延長壽命,使患者長期帶毒生存;⑥中醫的辨證論治可應對艾滋病復雜多變的臨床特點;⑦可以早期治療。一旦檢測出艾滋病毒感染即可使用中藥,西藥需等到符合治療指征時才能使用,否則會因過早用藥而產生抗藥性給以后的治療帶來困難。因此,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較西藥更為積極。對于 HAART治療的患者可以配合中藥治療以減毒增效,增加依從性,促進免疫重建。艾滋病流行特點:發病晚,傳播快,城市高于農村,以靜脈吸毒為主要傳播途徑,無業和個體人員為多,現已開始進入發病和死亡數快速增加期[1]。本研究通過歸納艾滋病感染者的臨床癥候特征,分析中醫證型分布規律,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依據。

臨床資料 調查對象來源于 2009年 6月~ 2010年 1月某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門診及住院患者56例。其中男 29例 ,女 27例;未婚 23例 ,已婚 15例 ,離異 7例,同居 5例 ,分居 1例,喪偶 2例;文盲 3例 ,小學16例 ,初中 20例 ,中專 12例 ,高中 3例 ,大專 1例 ,大學1例;無業 28例 ,學生 1例 ,職員 1例 ,農民1例 ,工人 5例,個體 5例,娛樂服務人員 6人,其他 6人。與HIV/AIDS感染者接觸史,其中靜脈吸毒 20例,性接觸 8例 ,獻血 3例 ,母嬰傳播 1例 ,不詳 24例。 感染確診時間為 38.18±26.91月,最短 6個月 ,最長為 171個月。

診斷標準 西醫辨證標準:根據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HIV/AIDS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中醫辨證標準:參照研究者手冊。

西醫納入標準 符合 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HIV/AIDS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試行)[2],且HIV/AIDS患者(均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免疫印跡確認試驗(WB)HIV抗體陽性者);年齡≥16歲,≤70歲;能配合調查的患者。

中醫納入標準 因國內尚無艾滋病的中醫辨證分型的統一標準,根據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HIV/A IDS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2]。采用中醫四診方法對患者進行中醫癥狀、體征的收集,進而根據上述辨證標準經兩名副高級以上職稱中醫專家進行診斷并意見一致者,確定中醫辨證分型。

排除標準 不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和納入標準者;伴有其他嚴重疾病包括肝腎功能異常、血液病、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疾病、甲狀腺疾病、抑郁癥患者、嚴重心肌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嚴重疾病;原發性免疫缺陷、激素化療等引起的繼發性免疫缺陷;癡呆、各種精神病患者及家屬不愿意合作者;對自我癥狀敘述不清者。

剔除標準 患者病例資料描述不祥,記載不完整者。

調查內容 基本信息:包括調查對象的性別、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信息、感染途徑及確診感染時間。

中醫辨證 望聞問切四診內容及辨證分型。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現場診斷的方式。參照河南中醫學院艾滋病研究所自行設計的《HIV/AIDS中醫證候調查表》,獲取調查對象的人口學特征和基本的中醫“四診”信息,并由現場的中醫臨床專家對其證候進行診斷。每份問卷時間在 20~30min。調查成員由醫學科研人員、中醫臨床專家、研究生共計6人組成。參加人員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參加過相關工作和培訓。

質量控制 對調查人員培訓,確保調查人員正確理解問卷;對于不能語言溝通障礙者,需專業人員翻譯、解釋及填寫調查表。采用中醫四診方法對患者進行中醫癥狀、體征的收集,進而根據上述辨證標準由兩名副高及副高以上中醫師或經過相關培訓中醫專業人員確定中醫辨證分型。問卷回收后剔除無效問卷,50%問題未應答者視為無效問卷。錄入后隨機抽取10%與原問卷核對。

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與分析。統計方法采用集中趨勢指標和離散趨勢指標進行描述性分析及t檢驗等進行統計學推斷,檢驗水準a=0.05。

研究結果 癥狀體征 常見癥狀體征頻率及構成比:乏力 26例 ,易感冒 16例 ,咳嗽 13例 ,健忘 13例 ,失眠 13例,盜汗 12例,小便顏色發黃 10例,急躁易怒 10例,少氣懶言 9例,頭痛 9例,胸悶 9例,關節酸痛 9例,口干 9例,頭暈 9例,脫發 9例,便秘 8例,食欲不振 7例,多夢7例,食后胃脘脹悶不適7例,耳鳴7例,氣短 7例,惡心嘔吐 6例,口苦 6例,手足汗出 6例,皮損 6例,自汗 6例。

其他癥狀體征頻率及構成比:身體沉重 5例,肢體麻木 5例,視力減退 5例,抑郁 5例,脅痛 5例,自覺低熱 5例,兩目干澀 5例,肌力減小 4例,胃痛 4例,水腫 4例,淋巴結腫大4例,腹脹 4例,鼻塞 3例,胸痛3例,有痰3例,咽部異物感3例,畏寒肢冷3例,心悸3例,口淡2例 ,腹痛 2例 ,腹瀉 2例 ,饑不欲食 1例 ,咽痛 1例 ,毛發干枯 1例,口粘 1例。

舌象特征依次為:舌質:淡紅舌 28例,淡白 10例,紅舌 9例,紫舌 4例,青舌 3例,絳舌 2例。舌形:正常18例,瘦薄 13例 ,齒痕 9例 ,胖大 8例 ,瘀斑 5例 ,裂紋 2例 ,鏡面舌 1例。苔質:苔薄 25例 ,苔厚12例 ,苔糙9例,苔滑 6例,苔膩 3例,花剝 1例。苔色:白苔 31例,黃苔17例 ,黑苔 4例 ,灰苔 2例,積粉苔 2例。

脈象出現頻率及構成比依次為:平脈 9例,浮脈 6例 ,沉脈 6例 ,細脈 6例 ,弱脈 6例 ,數脈 3例 ,弦脈 3例 ,滑脈 3例,澀脈 3例,結代脈 3例,濡脈 2例,短脈 2例,緩脈 2例,洪脈 1例,動脈 1例。

中醫辨證分型 中醫證候單純虛證 23例,單純實證8例,虛實夾雜25例,證候出現頻率構成比由高到低依次為肺脾氣虛 10例,氣陰兩虛 8例,脾胃虛弱,濕熱內蘊 7例,肝郁脾虛 6例,肺氣不足,痰熱蘊肺 5例,脾虛濕盛 5例,氣血不足 4例,風寒襲肺 3例,痰濁阻絡 3例,痰瘀互結2例,肝腎陰虛,虛火上擾2例,脾腎陽虛 1例。

表1 56例 HIV/AIDS患者中醫證型分布

中醫證型與 CD4+的相關性 56例 HIV/AIDS患者中醫證候虛證23例,實證8例,虛實夾雜證25例。虛證、實證、虛實夾雜證三組間比較P值為0.000,有統計學差異。

表2 56例 HIV/AIDS患者中醫虛實證與 CD4相關性〔(±s)個 /μL〕

表2 56例 HIV/AIDS患者中醫虛實證與 CD4相關性〔(±s)個 /μL〕

虛證202.22±73.9626.503虛實夾雜證402.20±162.96實證666.38±259.18

討 論 本組研究對象 HIV/AIDS患者共63例,排除 3例,剔除4例。病例資料完整的 56例 HIV/AIDS患者中男女比為 1.074∶1;已婚占 26.79%,未婚、離異、同居、喪偶占 73.21%;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占 69.64%,初中以上占 30.36%;無業人員占 50%,其余占50%。靜脈吸毒占35.71%,性接觸占14.29%,獻血占5.36%,母嬰傳播占 1.79%,不詳42.86%。以上數據表明:本次調查的56例 HIV/AIDS患者主要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學歷的無業人員構成,傳播途徑以靜脈吸毒及性接觸為主。

主要癥狀體征頻率及構成比:脾胃系癥狀:乏力46.43%、少氣懶言 16.07%、便秘 14.29%、食欲不振12.5%、食后胃脘脹悶不適12.5%、惡心嘔吐10.71%。肺系癥狀:易感冒28.57%、咳嗽23.21%、氣短12.5%、自汗10.71%。心系癥狀:健忘23.21%、失眠23.21%、多夢12.5%、胸悶16.07%、睡眠不足21.43%、頭暈16.07%。肝膽系癥狀:小便顏色發黃17.86%、急躁易怒17.86%、口苦10.71%。非特異性癥狀:盜汗21.43%、頭痛 16.07%、關節酸痛 16.07%、口干 16.07%、脫發16.07%、耳鳴 12.5%、手足汗出 10.71%、皮損 10.71%。

56例 HIV/AIDS患者中醫證候單純虛證 41.07%,單純實證 14.29%,虛實夾雜 44.64%,證候出現頻率構成比由高到低依次為肺脾氣虛17.86%、氣陰兩虛 14.29%、脾胃虛弱、濕熱內蘊12.5%、肝郁脾虛 10.71%、肺氣不足、痰熱蘊肺 8.93%、脾虛濕盛 5例 8.93%、氣血不足7.14%、風寒襲肺 7.14%、痰濁阻絡7.14%、痰瘀互結3.57%、肝腎陰虛、虛火上擾3.57%、脾腎陽虛1.79%。采用文獻分析法查閱我國1986~ 2005年涉及到艾滋病中醫證型方面的文獻 129篇,艾滋病的基本證型依次為脾氣虛、脾腎兩虛、脾肺氣虛、氣血兩虛、氣陰兩虛、濕熱內蘊 6種證型[3]。云南省艾滋病常見證候(出現率在 3%以上)有氣陰兩虛、濕熱蘊結、脾虛濕困、肺脾氣虛、陰虛濕熱、痰濕阻肺、肝腎陰虛、痰熱壅肺[4]。

56例 HIV/AIDS患者中醫證候虛證 23例、實證 8例、虛實夾雜證 25例,三組組間比較P值均為 0.000,有統計學差異。本次調查表明:中醫證型與 CD4+的絕對值有相關性,隨著 CD4+的值的逐漸減少,中醫證型由實證漸變為虛實夾雜、虛證,說明艾滋病患者 CD4+的數值可間接判斷中醫證型的虛實證。采用橫斷面研究方法對云南德宏等9個州、市的1007例病例進行調查,對其中232例做了免疫學相關指標檢測。研究結果表明:艾滋病患者細胞免疫狀態低下,正氣虧損與機體免疫細胞損傷呈較高相關性,氣虛質、陽虛質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瘀血質、痰濕質、濕熱質患者免疫功能紊亂;HIV/AIDS中醫辨證分型與體質類型有關,HIV/A IDS的虛證多發生在虛損體質的人群中[4]。

舌脈是中醫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四診合參的主要內容。本次 HIV/AIDS患者中醫證候調查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侵入機體后,由于邪氣入侵、正氣內虛,導致人體氣血陰陽虧虛,臟腑功能受損,日久兼夾濕、濁、痰、瘀等病理產物互結的病機特點。艾滋病證型特征以虛實夾雜證為主,以肺脾氣虛、氣陰兩虛為基礎,夾雜濕熱、痰濁、瘀血等病理產物。

[1] 羅端德.傳染病學 [M].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88-94.

[2] 郭建中,徐立然.艾滋病中醫臨床癥狀量化的思考與分析[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22(1):5-7.

[3] 謝世平 ,潘萬旗,梁慕華.艾滋病中醫基本證型的相關文獻分析[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6,26(1):6-8.

[4] 秦國政 ,李慶生,張春和.艾滋病中醫發病學特點及中醫證候數據庫建立研究簡報 [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8,31(2):43-45.

猜你喜歡
證型艾滋病證候
肥胖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類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醫證素證型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治咽炎要分清證型
不同證型糖尿病的調理
基于自適應矩估計的BP神經網絡對中醫痛經證型分類的研究
艾滋病能治愈嗎
預防艾滋病
昆明地區兒童OSAHS中醫證候聚類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證候與辨證論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