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摭談當代田園詩的文質與真偽——由陳惟林先生的田園詩想到的

2011-08-15 00:52呂克儉
東坡赤壁詩詞 2011年6期
關鍵詞:文質田園詩桃林

□呂克儉

田園詩是以田園景物和田園生活為題材的詩歌。中國古代的田園詩發軔于《詩經》的農事詩,濫觴于東晉的陶淵明,興盛于盛唐的王孟派,集成于南宋的范成大。宋以降,盡管田園詩代有佳作,綿延不絕,畢竟難追唐宋了。近代以來,恰值民族危亡之秋,田園詩的創作,更多的是淚嘆和血恨。時至當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農村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詩人開始創作具有新時代特殊意義的“三農”題材的新田園詩,這是很值得關注的文學現象。單就《東坡赤壁詩詞》近年每期專題推出的新田園詩人的作品來看,內容上拓展了田園詩的創作題材,思想上豐富了田園詩的內在情感,毫無疑問,這是目前為止新田園詩創作的可喜成績。然而,從藝術審美的角度去作辯證統一的考量,客觀上講,現今創作的田園詩良莠不齊,且大多失之粗率。我想,問題的癥結應該是出在“文”與“質”的審美缺失上。

“文質”關系,是個古老的審美話題,“文”是指事物的外部呈現,也就是“形象”,將形象訴諸文字,則又兼指修飾、文采;“質”是指事物的內在含蘊,也就是“本質”,將本質行之于文,則指具有的律義、情理。在詩歌創作中,“文”與“質”,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鬃诱f:“質勝文則野(粗俗),文勝質則史(虛?。?。文質彬彬(諧調適當),然后君子?!北M管這段話是論人的修養的,然而借以論詩的創作又何嘗不是如此——文質彬彬,然后佳作!在陳惟林先生的一組田園詩詞中,有首七言絕句《回娘家》(見本刊本期本欄——編者注,下同),可以說是這一組詩中的上乘之作。這首絕句雅而不俗,形象鮮明生動,感情真切自然?!叭聼熁ň吧?,華車隨燕轉山洼。新樓露臉高聲喚,撲進桃林一片霞?!睂懙氖沁h嫁的女兒回到久別的娘家,剛望見“桃林”掩映的“新樓”時的欣喜。首句描寫回娘家的時節以及路上所見,“煙花景色”給人以花木扶疏的聯想;次句描述娘家所處位置以及漸近娘家的喜情,“隨燕”二字給人以跟隨舊時相識的溫馨感覺?!靶聵锹赌樃呗晢尽?,喜情噴薄而出,“露臉”二字暗啟下句;“撲進桃林一片霞”,“撲進”二字將感情推向高潮,當時情狀,足可想見,“桃林一片霞”給人以無限的審美空間。這首小詩不只是描寫了詩中女主人公的所見、所喜,難能可貴的是,詩人將新農村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變化融進詩篇。因而,女主人公的感情,不止久別重逢的那種單一的情愫,更有為娘家的變化之大、之美喜形于色,為新農村建設的成就而欣喜若狂,這兩重喜因恰恰是這首七絕的“質”,從而使得詩歌的內涵具有不同凡響的深度和廣度。這種“質”的內涵與“文”的形象的和諧統一,使得這首絕句呈現出豐腴的、多維的立體感,而給人以美的享受?,F今田園詩作的粗率,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對的“質”的過分強調與體現,弱化和淡化了了“文”的作用,使創作的田園詩顯得質實而乏味,甚至流于口號式的直白抑或粗俗。毋庸諱言,在陳惟林先生的這組田園詩詞中,同樣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類問題,但是瑕不掩瑜,這組詩詞在整體上還是很有一些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譬如,語言的淺近樸實與意象的協調統一,其實這還是“文”與“質”的關系調和問題,只不過有些地方尚欠錘煉罷了。像他的《女鴨倌》:“煙雨扁舟水上行,婷婷少女用篙撐。一家血本皆孵鴨,換得呷呷伴浪鳴?!鼻皟删涫璧瓔寡?,后兩句質實沉婉,盡管轉句讀來很有些突兀之感,然而尾句貌似輕松的作結,卻給人以心靈的震撼,這種震撼全在于第三句的逆挽手法的運用和第四句的輕描淡寫上,因此,雅與俗,文與質,在這首小詩中,就這樣比較好的融合在一起了。諸如此類的有:“小巴吆喝情形急,大卡呼哧氣勢雄(《果農》)?!笨谡Z入詩,場景生動;“稻谷金黃圍滿囤,棉花雪白碼齊梁(《王大爹喜述》)?!痹娋錅\近,意象鮮明;“青椒緊俏種青椒,誰料青椒竟滯銷(《石首竹枝詞之一》)?!被丨h反復,令人糾結,復韻母“iao”反復出現六次,構成樂音的復沓效果,不斷刺激吟誦者的感官,加強了詩意的傳輸。誠然,所列舉的詩句,僅僅屬于局部的“文質”調和,而就整首詩來看,均存在著“文”與“質”略有失調的偏頗問題,以至影響了詩的整體和諧的美感,因此,這些詩還是很有推敲、提升的空間的。

詩歌評論常說的“文質兼美”,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不管最終的這個美”,是雅還是俗,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文”與“質”,必然的交融互化!因此,詩詞創作必須審音辨調,斟詞酌句,務必使得“文”“質”的高度一致。我們還是來看看《江南春·新農村見聞》之一農機手》:“塵仆仆,汗漣漣。春耕晨露地,秋割夕陽天。東村未了西鄉接,滾滾機輪唱富年?!边@首小詞通過農機手的緊俏、忙碌,表現了農業機械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巨大作用。前四句整飭工雅,境美意豐,耐人咀嚼。后兩句尤其是尾句,語意直白,生硬且俗,失之蘊藉,顯然作者是急于表白作結,為了突出“質”而忘卻“文”,稍欠錘煉,終成瑕疵。

當然,陳惟林先生的這組田園詩,可供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不少,除了前文所談到的以外,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陳惟林的“三農”詩詞不但做到“美”而且做到刺”。這就打破了目前這類題材的詩詞作品絕對的以歌頌為主的不正?,F象,同時也標志著當代田園詩創作開始深入“三農”,關注民生。陳惟林先生的《石首竹枝詞》,從不同的側面,曝光了“三農”的部分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是當前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像農村的不公,農業的無奈,農民的痛苦和憤慨等等,針砭時弊,鞭撻邪惡,堅守著作為詩人的正直與良心、膽識與操守。以大我情懷,揚天地正氣,確乎難得,此不贅述。

這里,我想借此談談有關當代田園詩真偽的問題。大凡創作田園風光和生活的詩歌就是田園詩,何來真偽之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先分析當代田園詩創作所暴露的問題。這些“田園詩”以不同的方式出現:一是“打油式”,這類作品往往以口語化或口語入詩標榜,丟棄或部分丟棄了“打油詩”的以形象說話、以謔趣動人的特征。其實這類作品占相當比例的屬于“質而無文”的“順口溜”;二是“口號式”,這類作品以改造、濃縮政策宣傳語、法律法規語、熟語套語為能事,空洞無物,味同嚼蠟;三是“矯情式”,這類作品多少還有些詩味,呈現的問題一方面是隔靴搔癢、水面打棍,一方面是著意阿諛、無病呻吟,造成這兩方面的問題癥結,我認為還是因為創作者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提煉生活不夠(當然還有學養因素在),以及“文”與“質”的關系處理不當,“真”與“偽”的藝術鑒別不清所致。藝術的真實源于體察生活,詩歌的情感源于體悟生活,如果田園詩的創作缺失了對田園生活的體察與體悟,則創作的詩歌就很有可能不屬于田園詩的范疇了,抑或屬于偽田園詩之列了。

以創作田園詩為主,或以創作的田園詩最有影響的詩人才可稱作田園詩人。作為田園詩人不可不慎重而努力為之!愿以此文與有志于田園詩創作的詩人共勉!

猜你喜歡
文質田園詩桃林
描寫生動 文質俱佳
田園詩
己亥清明祭
桃林溝見聞(外一首)
田園詩,走向細微處
論王充的公文批評思想
“賦跡賦心說”探源
淺談儒家哲學思想在書法藝術中的體現
囧版三國之桃林爭奪戰
“孟浩然田園詩詞大賽”試行辦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