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研究綜述

2011-08-15 00:51盧迎春
天中學刊 2011年4期
關鍵詞:物質利益唯物史觀馬克思

盧迎春

(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2)

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研究綜述

盧迎春

(中國人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2)

物質利益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前沿性問題。當今學術界對物質利益的內涵有不同的定義,普遍認為物質利益與人類社會活動之間是辯證運動的關系。學界對物質利益在唯物史觀中的地位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學者還區分了物質利益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不同實質,揭示了馬克思的物質利益理論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重大意義。學界對物質利益問題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但也存在疏漏和不足。

馬克思;物質利益;學術價值;關系;地位;問題;研究綜述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紛繁復雜的利益追逐背后,隱藏的是深刻的物質利益矛盾運動規律。馬克思新世界觀的創立從研究物質利益的難事開始,探索人類社會活動和社會發展的真正動力,揭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物質利益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前沿性問題,學術界結合現實物質利益的矛盾,對其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一、物質利益問題的學術價值

物質利益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之后,人們為了與資本主義自私自利的逐利本性劃清界限,都刻意回避物質利益問題。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實物質利益矛盾凸顯,才使人們認識到物質利益矛盾并不會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而消亡。相反,物質利益問題顯得比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更為重要,更為棘手。因此,物質利益問題重新回到學術界的視野,沒有人能拿出有力的證據否定其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物質利益問題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前沿問題,研究物質利益問題是理解唯物史觀的關鍵。有學者認為物質利益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離開了對利益問題的科學把握,就難以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系列問題,因而必須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進一步深化物質利益問題研究[1]。物質利益范疇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而需要和利益是社會生產不斷向前發展的內在動力。有學者指出離開馬克思主義利益思想,就不可能真正揭示人類歷史的發展,不可能真正理解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不可能真正認識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價值觀[2]。所以,研究物質利益問題是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可以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但是也有學者指出,學術界對于這一重要的前沿性理論問題的研究不夠深入。一般人總是把利益同吃喝穿住行、貨幣、商品、財產等聯系起來,知道利益與每個人生命攸關,哪怕已經把利益放在社會生活第一位,但卻不知道這些東西為什么表現為利益,沒有從根本上說明利益的產生、利益的本質、利益的結構、利益的實現機制、利益的運行規律、利益的歷史作用[3]。

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有學者指出馬克思主義的物質利益理論雖然誕生于150多年前,但是對于今天的各種利益問題分析仍然具有根本性、基礎性的現實指導意義[4]。有學者認為這一研究,有利于互利主義的提倡,能夠使人們在謀利過程中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個人與國家之間只有互利才能達到自我謀利的目的,而損人終將害己。同時這一研究有利于勤政廉政思想的樹立,執政者只有把自己的全部工作建立在關心人民切身利益的基礎上,才能獲得群眾的真正擁護[5]。有的學者從當今社會主義建設的現實出發,認為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如何認識利益群體、利益結構、利益激勵、利益矛盾、利益關系,如何正確地處理人民內部的利益矛盾,合理協調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利益主體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利益的動力作用,加速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所有這些都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現實理論問題[3]。

二、物質利益的概念

物質利益就是經濟利益,這是當前學術界對物質利益界定的共識。但是對物質利益的定義,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不同的認識。

有學者從需要的角度來定義物質利益,認為物質利益就是在一定社會經濟形態中滿足人們經濟需要的生產成果。物質利益體現了利益主體之間的物質分配關系,是以物質需求對象為實際內容的利益類別。物質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只有這種需要得到基本的滿足,人才能生存和發展,物質需要的滿足是人類其他一切歷史活動的基礎。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很多。

有學者從人類活動的角度定義物質利益,認為物質利益是人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獲得的利益,它可以分為自然界提供的利益形式和社會經濟活動結果的利益形式[4]。

有學者從占有關系上來定義物質利益,認為基于生產關系體系中的地位而形成的對物質產品的占有關系,是物質利益,也稱為經濟利益。利益實質上是一種權利,是社會賦予一定的主體對一定對象的占有關系。離開對一定對象的占有關系,不能稱之為利益,而這種占有是在社會制度認可的條件下發生的[6]。

三、物質利益與人類社會活動的辯證關系

物質利益與人類社會活動息息相關,物質利益在多大程度上作用人們的活動,是通過怎樣的途徑作用于人類社會活動的,學術界對此主要有以下幾種看法。

第一,物質利益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根源、動因和目的。社會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是人類改造自然以滿足自身需要的客觀物質力量。人們不斷改造自然的最終目的在于從自然界中獲取物質利益。所以,物質利益不僅是人們改造自然進行生產活動的直接動力,而且是一切社會集團、社會組織得以形成的物質基礎,是一切社會斗爭的總根源[7]。

第二,人類活動所形成的社會關系就是物質利益關系。一切經濟關系實際上都是物質利益關系,因為人們所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相關,一切人際關系都是物質利益關系的表現。不同的經濟制度追求不同的物質利益。新的生產關系代替舊的生產關系,實質上就是新的利益關系代替舊的利益關系[4]。

第三,人類社會主要矛盾就是物質利益矛盾。社會基本矛盾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來表現,而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內容和直接表現。人與人之間的利益矛盾分為物質利益矛盾、政治利益矛盾、精神文化利益矛盾。其中,物質利益矛盾處于基礎性地位,制約其他領域的矛盾。在階級社會,階級對立和階級斗爭都源于物質利益的根本沖突[7]。

四、馬克思物質利益問題在唯物史觀中的地位

馬克思的物質利益理論既是唯物史觀創立的起點,也貫穿于唯物史觀形成的全過程。學界對物質利益理論在唯物史觀中的地位的看法有以下幾種觀點。

響應曲面法優化的微波烘干工藝參數為微波功率3 kW,烘干時間12 min,烘干質量120 g。Y1模型的回歸方程是:Y1=-18393.03+3069.42x1+467.61x2+207.99x3-191.36x12-0.862x32-157.578x1x2;Y2模型的回歸方程是:Y2=-174.86+40.62x1+1.712x2+3.096x3-6.663x12-0.0129x32,回歸方程可以用于實踐。

第一,物質利益是唯心史觀和唯物史觀的分水嶺。物質利益是人們從事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貫穿于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物質利益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唯心史觀和唯物史觀的重要分水嶺[8]。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與功利主義利益理論的區別在于,它認為人們活動的動力不應該簡單地歸結為“利己心”,并把這種被有的思想家稱之為不變的利己的利益叫做“細小的利益”。用這種“自私心”去解釋人們的所有行為顯然是不科學的[9]。

第二,物質利益問題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研究的起點,是理解唯物史觀的基本范疇。馬克思通過對現實的人的物質利益問題的關切創立了異化勞動理論。馬克思通過對“普遍利益”理論的批判初步論證了唯物史觀的物質利益原理,通過對人類勞動根本動因的研究得出“人們奮斗所追求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的結論。物質利益問題是生產力(生產力的實質就是生產創造利益)、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的實質就是占有分配利益)、上層建筑(上層建筑的實質是維護、調節、實現利益)等范疇的實質[10]。

第三,物質利益問題是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核心內容。馬克思在《萊茵報》時期就開始具體分析和解決現實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思想中出現了唯物主義的最初因素。在之后的大量著作中馬克思揭示了物質利益矛盾及其運動規律,揭示了唯物史觀的核心內容。歷史唯物主義就是從人的利益出發來觀察社會的[1]。

第四,物質利益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整個世界觀的基礎。唯物史觀不能缺少物質利益范疇。不重視物質利益問題的探討,在理論體系中不恢復利益范疇的地位,就難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降低親和力[10]。

五、物質利益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不同實質

物質利益是客觀存在的,并不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遷而消亡。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追求物質利益,它們根本區別不在于是否消滅了物質利益,而在于怎樣獲得和分配物質利益。

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了資本家追求的是以剩余價值形式表現的私人經濟利益。當今世界雖然經濟全球化了,但是人們的物質利益關系從本質上來說沒有變,資本主義物質利益關系仍然是資產階級侵占工人階級利益,即少數人剝奪多數人利益的關系,資本主義物質利益關系仍然具有對抗的性質。社會主義物質利益關系依然是維護大多數人根本利益與限制少數人獲取非法利益的關系。社會主義的物質利益關系是非對抗的[4]。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是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必然要求[8]。物質利益在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社會里依然是人們創造歷史的客觀動因。無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都追求物質利益,其本質區別在于為誰謀利益、怎樣謀利益的問題。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為之奮斗的共產主義事業,是為了解放全人類,是為全人類謀利益。一方面無產階級的經濟地位決定它不僅要為本階級謀利益,而且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另一方面無產階級的物質利益,不是通過自發的活動和階級剝削以及其他非法手段來獲得的,而是通過大力發展生產力,有計劃按比例地發展國民經濟,并使大多數人最終共同富裕起來的道路實現的[11]。

六、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理論與現實

物質利益問題是一個重大的問題,在馬克思的時代是馬克思要關注的首要現實問題,如今,依然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如何把馬克思的物質利益理論與現實相結合,學術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第一,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有學者認為在重視和保證整體利益的同時,要關心和重視群眾的目前利益和個人利益,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利益,著力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和貧富分化問題。從社會成員來說,不應該只關心個人私利,而應該更加關心國家、社會和整體的利益[4]。還有一些學者認為,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要承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和勞動者的物質利益,從而使勞動者的個人利益得到滿足,在這個前提下,把社會主義國家、集體和勞動者個人三者的利益結合起來,把勞動者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12]。

第三,要弘揚正確的物質利益觀。把理想教育與物質鼓勵相結合,應該注意兩點:第一要劃清兩個界限,即提倡共產主義覺悟與倡導“精神萬能”論的界限和劃清正當物質利益與“一切向錢看”的界限;第二分配上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方法上要處理好精神表彰和物質獎勵的關系。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13]。

七、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

物質利益問題的研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受到學界的重視。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利益問題又重新浮出水面。我國學術界近30年來對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對物質利益理論基本結構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涉獵,特別是對物質利益與唯物史觀關系的研究已經相當全面、深入。但是,學界對物質利益問題的研究深入程度遠沒有與物質利益的重要程度相匹配。物質利益問題因為其復雜性、敏感性、現實性而被長期擱置,還沒有一本專門研究馬克思物質利益理論的專著問世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從物質利益理論的具體問題來說,學術界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

第一,沒有正確區分利益與物質利益這兩個概念,研究利益的著作和學術論文較多,研究物質利益的較少。但是很多學者并沒有正確地區分和使用這兩個概念,甚至在很多地方把這兩個概念作為一個概念在使用。馬克思當然更多地關注物質利益。在階級社會物質利益主要表現為階級利益。物質利益處于基礎性地位,“利益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普遍的東西存在于觀念之中,而且首先是作為彼此分工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存在于現實之中”[14]85。物質利益是馬克思研究的重點。但馬克思并沒有把物質利益等同于利益來使用,除了物質利益,對應的還有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的利益。抽象地談利益正是馬克思所要反對的。

第二,物質利益的概念問題。把物質利益作為研究對象,首先應該確定物質利益的概念。許多學者從需要的角度來定義物質利益有不妥之處。需要是有層次的,而物質利益是處于基礎地位、決定性地位的?;谌说纳頇C能,人的基本生存的需要自然是客觀的,但是需要往往是從主體出發對客體產生的要求。物質利益是客觀存在的,是由客觀條件決定,是在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客觀條件基礎上產生的。所以,物質利益不能從需要的層次來定義。有的學者從占有關系來定義物質利益。占有在分配和消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但是占有僅是生產關系中的所有制關系這一個內容。物質利益與占有都是由生產力決定的,把物質利益歸結為占有關系是值得商榷的。物質利益與生產關系聯系最為緊密,應該從生產關系的角度來界定物質利益。

第三,對物質利益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矛盾運動規律的研究還是個空缺。以往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研究往往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基本矛盾運動開始,但是這種研究忽略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背后存在的更深層次的動力因素,即物質利益。物質利益在資本主義社會是如何表現和演化的,物質利益怎樣作用于社會基本矛盾規律,物質利益與剩余價值的辯證運動關系是怎樣的,這些重要的理論問題還沒有得到深入研究。

第四,對物質利益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矛盾運動規律的研究不夠深入?!敖ㄔO社會主義不是直接依靠熱情,而是借助于偉大革命所產生的熱情,依靠個人興趣、依靠從個人利益上的關心、依靠經濟核算”[15]247。資本主義社會實質上是少數人剝奪大多數人的物質利益,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社會不能有效解決物質利益矛盾。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維護和實現大多數人的利益。物質利益是社會主義要面對和解決的首要問題,社會主義依然存在物質利益矛盾。如何把馬克思的物質利益理論與社會主義物質利益矛盾的現實相結合,是物質利益問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1] 王運欽.馬克思對物質利益的探索與其世界觀的轉變[J].甘肅理論學刊,2009(5).

[2] 趙綏生.馬克思主義利益思想研究三十年——進展、成果與前瞻[J].理論學刊,2009(11).

[3] 王偉光.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利益問題的理論探索[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997(4).

[4] 李薇輝.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理論的深刻性——金融危機下的重新認識[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1).

[5] 蕭秀清.利益的本質和作用[J].江漢論壇,1997(9).

[6] 長浩.近年來利益理論研究述評[J].渤海大學學報,2004(5).

[7] 孫淑鳳.論物質利益矛盾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J].石油大學學報,1996(2).

[8] 楊小冬.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思想的堅持和發展[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1(7).

[9] 衛靈.“經濟人”假設與馬克思主義的利益觀[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5(4).

[10] 覃正愛.論物質利益問題是唯物史觀的核心問題[J].江漢論壇,2004(2).

[11] 張正元.論馬克思主義的物質利益觀[J].江淮論壇,1983(3).

[12] 包心鑒.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原則淺議[J].東岳論壇,1983(4).

[13] 沈德明.革命理想與馬克思主義物質利益原則[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7(1).

[1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A81

A

1006-5261(2011)04-0016-04

2011-04-02

盧迎春(1985―),女,重慶人,博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葉厚雋〕

猜你喜歡
物質利益唯物史觀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唯物史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以岳麓版
農村空心化及其次生問題的治理路徑——以商洛市為例
試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物質利益相結合原則
整體性視域下的功能解釋唯物史觀批判
唯物史觀歷史進步動力學建構的基礎
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觀與物質利益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